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介入论视角下看张培基散文显性翻译
1
作者 唐萍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0-73,84,共5页
异化翻译策略可以通过文化介入论实现。以张培基英译散文为例可以归纳总结为逻辑显性翻译、情态显性、意境显性翻译、转换体现节奏美以及俚语重现幽默效果显性翻译五种具体方式来实现异化翻译策略,进而将散文中的形式美和蕴含的中国文... 异化翻译策略可以通过文化介入论实现。以张培基英译散文为例可以归纳总结为逻辑显性翻译、情态显性、意境显性翻译、转换体现节奏美以及俚语重现幽默效果显性翻译五种具体方式来实现异化翻译策略,进而将散文中的形式美和蕴含的中国文化传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培基 显性翻译 文化介入论
下载PDF
目的论视角下《差不多先生传》译文简析——以张培基译本为例
2
作者 袁诚然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2期106-108,共3页
翻译是使用一种语言准确、完整地表达另一种语言和思维的活动。作为对原文的一种“改写”,翻译反映了译者对文本和语言特征的理解。本文以张培基译本为例,结合目的论的目的、连贯、忠实原则对《差不多先生传》这篇散文进行赏析,旨在更... 翻译是使用一种语言准确、完整地表达另一种语言和思维的活动。作为对原文的一种“改写”,翻译反映了译者对文本和语言特征的理解。本文以张培基译本为例,结合目的论的目的、连贯、忠实原则对《差不多先生传》这篇散文进行赏析,旨在更加深入地理解胡适所作的原文,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张培基先生处理译文时的方法,学习翻译散文的技巧,从而在之后的翻译上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不多先生传》 目的论 译文简析 张培基
下载PDF
从美学视角看散文翻译——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
3
作者 王春阳 《今古文创》 2023年第7期110-112,共3页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散文是文学中重要的一种体裁,因其语言灵活、形散而神聚的特点,传达思想感情有独到之处。赏析一篇散文要从字词的精准到意境的宏大,从美学的视角欣赏借鉴。翻译也是如此,要传译散文之美,就应从鉴赏开始,领略原...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散文是文学中重要的一种体裁,因其语言灵活、形散而神聚的特点,传达思想感情有独到之处。赏析一篇散文要从字词的精准到意境的宏大,从美学的视角欣赏借鉴。翻译也是如此,要传译散文之美,就应从鉴赏开始,领略原文的文学魅力,借鉴文章的写作技巧,并转化到实践中进行翻译的再创造,译出贴切传神的英文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翻译 张培基 美学视角
下载PDF
勒菲弗尔翻译三要素理论下张培基《白杨礼赞》英译研究
4
作者 田淑媛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22期24-28,共5页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话语体系中的地位亟待加强。中国散文作为中国文学体裁代表之一,其翻译对于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张培基《白杨礼赞》英译本为例,从勒菲弗尔翻译三要素理论出发,研究意识形态...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话语体系中的地位亟待加强。中国散文作为中国文学体裁代表之一,其翻译对于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张培基《白杨礼赞》英译本为例,从勒菲弗尔翻译三要素理论出发,研究意识形态、诗学与赞助者三大约束因素对翻译产生的影响以及译者在三要素操纵下对译文进行的改写,并证明勒菲弗尔翻译三要素对散文英译的指导性,以此为基础探究新时代散文翻译的方法,为散文翻译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菲弗尔 翻译改写 散文 张培基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观照下《西欧的夏天》英译批评——以张培基译本为例
5
作者 宋仕青 《今古文创》 2023年第27期113-115,共3页
本研究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选取其中三个角度即“生态和谐”“译有所为”和“适应/选择”系统而细致地从多维度评介由当代杰出翻译家张培基所英译的爱国诗人暨作家余光中笔下散文《西欧的夏天》。研究发现:《西欧的夏天》英译... 本研究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选取其中三个角度即“生态和谐”“译有所为”和“适应/选择”系统而细致地从多维度评介由当代杰出翻译家张培基所英译的爱国诗人暨作家余光中笔下散文《西欧的夏天》。研究发现:《西欧的夏天》英译本之所以流畅精彩,是因为张老在翻译过程中保持了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对“需要”和“能力”进行了适应性选择,对“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了选择性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西欧的夏天》 生态翻译学 适应/选择 张培基
下载PDF
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看张培基英译《差不多先生传》 被引量:6
6
作者 韩江洪 陈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80-86,共7页
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影响张培基译本的因素,研究张译本所体现的翻译规范;研究表明,张培基对源语文本的选择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其英译文遵循了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忠实、通顺,异化占主导地位以及神似的翻译规范;研究... 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影响张培基译本的因素,研究张译本所体现的翻译规范;研究表明,张培基对源语文本的选择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其英译文遵循了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忠实、通顺,异化占主导地位以及神似的翻译规范;研究同时发现张译本的成功也是张培基不固守等值论这一翻译规范,避免拘泥于形式,而侧重表达原文内容和意义,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规范理论 图里 张培基 差不多先生传
下载PDF
张培基先生和他的翻译 被引量:28
7
作者 刘银燕 《上海翻译》 2001年第1期46-49,共4页
张培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在文学翻译特别是中国现代散文翻译方面具有高深造诣。本文对张先生的生平、著作作简要介绍 ,并探讨张译特色 。
关键词 张培基 现代散文 英译 神韵
下载PDF
散文翻译中的跨句法——兼评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被引量:5
8
作者 唐耀彩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57-62,86,共7页
本文运用汉英对比研究的成果论证跨句翻译的必要性 :汉语句子是竹式结构 ,英语句子是树式结构。跨句翻译法具有一定的表义功能和文体功能。跨句翻译法的运用包含独立分句处理和依存分句处理两条原则。散文翻译样本的初步统计表明 ,译成... 本文运用汉英对比研究的成果论证跨句翻译的必要性 :汉语句子是竹式结构 ,英语句子是树式结构。跨句翻译法具有一定的表义功能和文体功能。跨句翻译法的运用包含独立分句处理和依存分句处理两条原则。散文翻译样本的初步统计表明 ,译成并列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法 张培基 英译 句法 汉英对比 汉语句子 英语句子 散文 文选 文体功能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张培基散文翻译 被引量:5
9
作者 聂韶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98-500,共3页
生态翻译学为研究张培基散文翻译提供了新的视域。张培基散文翻译选材就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译者自身能力适应性选择的产物,其翻译是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原则指导下,对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为研究张培基散文翻译提供了新的视域。张培基散文翻译选材就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译者自身能力适应性选择的产物,其翻译是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原则指导下,对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三维转换"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张培基 散文翻译 三维转换
下载PDF
准美精:翻译美学视角下的英译散文用词赏析——以张培基的英译本《故都的秋》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慧 余淼 《武陵学刊》 2019年第6期108-112,共5页
目前,散文英译依然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而翻译学家刘宓庆的审美标准为散文英译用词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他提出,有审美价值的用词符合三条审美标准:准、美、精。在英译散文《故都的秋》中,译者张培基精准翻译不同词性,妥帖切合用词习惯,... 目前,散文英译依然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而翻译学家刘宓庆的审美标准为散文英译用词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他提出,有审美价值的用词符合三条审美标准:准、美、精。在英译散文《故都的秋》中,译者张培基精准翻译不同词性,妥帖切合用词习惯,准确传递原文意义;并保留拟声词和叠词的修辞功能,细致表达散文文眼,再现原文音韵意境之美;同时避免重复用词,巧妙转化句式,流畅精练地表达原文。该译文很好诠释了"准、美、精"的审美标准对散文英译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都的秋》 张培基 刘宓庆 散文英译
下载PDF
从《匆匆》的英译文看张培基散文翻译特色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永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4年第3期36-37,共2页
本文结合朱自清散文名篇《匆匆》的英译文,简要评析了张培基先生散文翻译的艺术成就,认为先生将辨义和措辞与传达作品的意韵糅合在一起,凸显了卓越的翻译功力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散文翻译 张培基 《匆匆》 英译
下载PDF
从语言接触理论视角看张培基教授翻译中的中国英语——基于两辑《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高峰 《文教资料》 2008年第16期42-43,共2页
张培基先生,中国著名翻译家.一生致力于汉英翻译,对中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译作<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两辑)最有代表性.本文试从语言接触理论的角度,来管窥张教授在汉英翻译事业中所体现的特点之一,即中国英语的应用.
关键词 语言接触理论 张培基 中国英语 翻译
下载PDF
张培基先生中译英艺术探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德香 《孝感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60-62,共3页
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张培基先生在中国现代散文翻译方面造诣颇深,学习研究他的汉英翻译作品以及从中折射出的翻译思想和技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词语转换、句式结构和语体风格三方面探讨了张先生的英译艺术。
关键词 张培基 语体风格 词语转换 翻译思想 翻译技巧 句式结构 中译英 散文翻译
下载PDF
张培基先生散文翻译中保存“质朴”风格的技巧——读《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有感 被引量:5
14
作者 余元玲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96-98,共3页
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翻译家张培基先生保存散文风格方面的技巧值得学习:句子短小、精悍,结构简单;用词简单、明了;修辞处理合理,力求通俗易懂;语言逻辑关系清晰;对文化因素处理得体,读者对译文无理解障碍。以上技巧的合理运用,... 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翻译家张培基先生保存散文风格方面的技巧值得学习:句子短小、精悍,结构简单;用词简单、明了;修辞处理合理,力求通俗易懂;语言逻辑关系清晰;对文化因素处理得体,读者对译文无理解障碍。以上技巧的合理运用,翻译工作者可以此为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张培基 翻译技巧
下载PDF
阐释学视角下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亮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11-114,共4页
从阐释学视角出发,借助海德格尔理解的"前结构"和迦达默尔的"视域融合"两大概念,探讨张培基对中国现代散文的英译情况"。前结构"主要影响张培基对译介对象的选择;"视域融合"主要有词汇、句法... 从阐释学视角出发,借助海德格尔理解的"前结构"和迦达默尔的"视域融合"两大概念,探讨张培基对中国现代散文的英译情况"。前结构"主要影响张培基对译介对象的选择;"视域融合"主要有词汇、句法和语体风格翻译三方面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学 前结构 视域融合 张培基 中国现代散文
下载PDF
张培基译《故都的秋》的生态翻译学解读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培清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49-52,58,共5页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市场上有多种英译本流传。张培基的译本语言自然贴切,形神兼备,灵活地再现了原文的风情,享有较高的声誉。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解读,译者选择翻译《故都的秋》,是译者对"需要"和&qu...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市场上有多种英译本流传。张培基的译本语言自然贴切,形神兼备,灵活地再现了原文的风情,享有较高的声誉。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解读,译者选择翻译《故都的秋》,是译者对"需要"和"能力"适应/选择的结果;译者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译者能够多维度适应整体翻译生态环境,并很好地实现了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使译文取得了较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都的秋》 张培基 生态翻译学 翻译生态环境
下载PDF
从翻译美学角度浅析张培基英译散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萍萍 《海外英语》 2016年第2期120-121,共2页
论文基于刘宓庆关于审美客体的阐述,从语音、文字、句子以及意境来分析张培基散文英译中美的再现,从中体验到张培基散文翻译之美,怡情悦心。从而有助于提高翻译鉴赏能力和翻译能力。
关键词 翻译美学 张培基 散文 句式 意境
下载PDF
张培基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被引量:2
18
作者 聂韶峰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95-98,119,共5页
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看,张培基的散文翻译标准将忠实与通顺有机结合起来,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达到翻译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翻译材料的选取彰显了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翻译注释再现了翻译过程的"汰弱留强&quo... 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看,张培基的散文翻译标准将忠实与通顺有机结合起来,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达到翻译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翻译材料的选取彰显了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翻译注释再现了翻译过程的"汰弱留强",译文完美呈现了"生态美学",其散文翻译意图体现了"译有所为"的精神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张培基散文翻译 翻译思想
下载PDF
散文翻译中句法风格的再现——学习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素文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8年第1期94-98,共5页
伯顿·莱夫尔认为句法是散文翻译的最佳单位。本文以刘宓庆的风格标记论和他的风格再现手段为理论基础,对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几篇散文的英译作品从排比、重复、设问和短句这几种类型进行风格再现分析,旨在探索一条再现... 伯顿·莱夫尔认为句法是散文翻译的最佳单位。本文以刘宓庆的风格标记论和他的风格再现手段为理论基础,对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几篇散文的英译作品从排比、重复、设问和短句这几种类型进行风格再现分析,旨在探索一条再现散文风格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再现 散文 句法 张培基
下载PDF
译者主体性下张培基《白杨礼赞》英译文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康静雯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20-23,共4页
"译者主体性"随着近年来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兴起成为了国内外译界的热门话题。通过阐释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五种表现形式,并从这五个方面来分别研究张培基先生翻译的《白杨礼赞》这篇佳作,以求更深刻地理解张先... "译者主体性"随着近年来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兴起成为了国内外译界的热门话题。通过阐释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五种表现形式,并从这五个方面来分别研究张培基先生翻译的《白杨礼赞》这篇佳作,以求更深刻地理解张先生是如何在准确传达出原文意义与风格的同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有助于更全面地评析译作,也为译者在翻译中发挥主体性提供了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礼赞 张培基 译者主体性 散文英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