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大阔公丰场戏的方言特色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红 邓享璋 《嘉应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6-72,共7页
张大阔公丰场戏的基础方言是一种闽中方言和闽南方言的中介方言。从语音、语汇、语法、文字和语用等方面分析《大田朱坂张大阔公丰场全本》(廖法昌抄本)戏文的方言特色。
关键词 张大阔公 丰场戏 闽中方言 闽南方言 特色
下载PDF
宋代杂剧的活态遗存——三明大田新发现地方戏《张大阔公戏》研究之一 被引量:2
2
作者 余达忠 《戏曲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22,共6页
《张大阔公戏》是近年对三明地方戏曲进行调研时发现的剧目,由朱坂村廖、余二姓两个宗族共同演出,属于乡村祭祀戏剧。主要内容为通过阔公通神为地方保清吉平安、驱魔降邪,呈现太平欢乐景象。从现存剧本及演出效果看,《张大阔公戏》起源... 《张大阔公戏》是近年对三明地方戏曲进行调研时发现的剧目,由朱坂村廖、余二姓两个宗族共同演出,属于乡村祭祀戏剧。主要内容为通过阔公通神为地方保清吉平安、驱魔降邪,呈现太平欢乐景象。从现存剧本及演出效果看,《张大阔公戏》起源于宋代祭祀戏剧(社戏),与宋代杂剧存在直接渊源关系,是宋代杂剧的一种活态遗存形态。演出《张大阔公戏》,既是祈丰保民之方式,是对于尧天舜日的一种愿景,还是乡村的一种制度形式,对于乡村秩序的建构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阔公 宋代杂剧 祭祀戏剧
原文传递
福建宋杂剧的发现及其戏剧形态探考 被引量:4
3
作者 叶明生 《文化遗产》 CSSCI 2013年第1期42-56,共15页
由于宋元间北杂剧和南戏的快速发展,南方杂剧在都市社会很快消失,至于它的形成及戏剧形态却被历史所遗忘,以至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个谜。但在闽中北部山区,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和文化传统因素,使早期流传该地区的作场戏作为宗族祭... 由于宋元间北杂剧和南戏的快速发展,南方杂剧在都市社会很快消失,至于它的形成及戏剧形态却被历史所遗忘,以至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个谜。但在闽中北部山区,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和文化传统因素,使早期流传该地区的作场戏作为宗族祭祀戏剧一直在民间承传不息,近年因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的深入而被发现。本文即对这一新发现的作场戏剧目结构形式、戏剧表现特征和历史以来当地对其杂剧的认同及与杂剧之比较等方面进行介述,使这种深隐于大山之中以戏剧文化潜流形式存在的宋杂剧遗存形态为世人所识,从而促进我国戏史界对宋杂剧和中国南戏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场戏 张大阔公 宋杂剧 啰哩嗹 宗族戏剧
下载PDF
行业神做为地方保护神:福建作场戏中所见“戏神群”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林鹤宜 《文化遗产》 CSSCI 2018年第6期28-39,共12页
自2009年福建大田县朱坂村和永安市槐南村作场戏被发现以来,以福建学者群为主的研究团队,已就各个面向陆续发表相当完整的研究成果,并获得普遍的肯定。论文着眼于作场戏整体"信仰场域"中透现的强烈"乡人傩"气息,以... 自2009年福建大田县朱坂村和永安市槐南村作场戏被发现以来,以福建学者群为主的研究团队,已就各个面向陆续发表相当完整的研究成果,并获得普遍的肯定。论文着眼于作场戏整体"信仰场域"中透现的强烈"乡人傩"气息,以及演出中出现的戏神群像,首先就两地传说和相关文献,论述作场戏信仰核心的宗族保护神"张大阔公"所兼具的戏神神格,及其可能的背景;接着论证两地作场戏所见的"戏神群",体现的正是在大腔戏和大腔傀儡戏流传脉络下的"子弟扮仙戏"本质。最后从两地作场戏在不同步骤中表现的鲜明仪式性,进一步论述整体历史文化中,由傩神到戏神的信仰发展脉络,以及宗教科仪和地方流行剧种对于民间信仰观念的渗透,甚至活动方式的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坂村 槐南村 作场戏 张大阔公 戏神 傩神 乡人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