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性盆地构造分析模拟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汪新文 雷新华 +4 位作者 刘友元 黄维平 徐贻钦 董本松 胡育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7,共7页
论述了张性盆地二维剖面构造分析的模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包括构造变形史恢复、压实恢复、剥蚀恢复、盆地伸展历史、断层滑脱深度和盆地沉降-埋藏史几方面,并用研制的模拟软件系统,以辽东湾地区的剖面为例,简述了其初步应用。
关键词 张性盆地 变形恢复 盆地 构造变形
下载PDF
张性盆地高温砂岩储层发育控制因素:以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谢玉洪 伏美燕 +3 位作者 陈倩倩 张哨楠 张迎朝 尤丽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7,共9页
珠江口盆地西缘文昌A凹陷6号断裂带珠海组二、三段由于处于高地温环境,经历了较强的成岩改造,形成原生孔和次生溶孔比例相当的孔隙特征,发育低-中渗砂岩储层,平均孔隙度7.76%,而渗透率普遍小于2.5×10-3μm2。目前,该低渗储层形成... 珠江口盆地西缘文昌A凹陷6号断裂带珠海组二、三段由于处于高地温环境,经历了较强的成岩改造,形成原生孔和次生溶孔比例相当的孔隙特征,发育低-中渗砂岩储层,平均孔隙度7.76%,而渗透率普遍小于2.5×10-3μm2。目前,该低渗储层形成的控制因素尚不清楚。通过物性测试、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综合分析了储层低渗原因与优质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研究表明:文昌A凹陷珠海组二段埋深大于3 400m,发育扇三角洲前缘相,砂岩粒度粗,但成分成熟度偏低,且岩性变化大、泥质含量较高,造成抗压实能力相对较弱;其次,早期孔隙流体呈酸性,粒间缺乏早期碳酸盐胶结物,造成压实程度加大;绿泥石和伊蒙混层对喉道的堵塞也是该区低渗原因之一;该段中-粗砂岩储层经历了大气淡水溶蚀、有机酸溶蚀和热液溶蚀,其中晚期热液溶蚀对孔隙度增大有重要贡献。珠海组三段发育潮坪相,以特低渗储层为主,低渗的原因主要是砂岩粒度细,埋藏深,压实较强;其次,早期孔隙流体呈碱性,存在大量碳酸盐胶结物,以及局部层位石英次生加大强烈,造成特低渗;该段细砂岩原生孔隙较发育,其保存与绿泥石环边有关;由于强压实和绿泥石的堵塞作用导致喉道细小,孔喉半径比范围较大;高温强成岩背景下的低渗砂岩储层形成原因是该套砂岩储层分布预测的重要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性盆地 珠江口盆地 文昌A凹陷 珠海组 强成岩
下载PDF
张性盆地构造演化计算机模拟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雷新华 汪新文 +6 位作者 刘友元 黄维平 丘琳 徐贻钦 董本松 胡育柳 裴大清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10,共10页
张性盆地构造演化模拟系统是一套以平衡剖面原理和技术为基础的构造反向模拟软件.目的在于(1)评价和检验地震解释剖面;(2)研究构造演化史;(3)评价圈闭的有效性。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建立深度剖面、构造变形史恢复、压实恢... 张性盆地构造演化模拟系统是一套以平衡剖面原理和技术为基础的构造反向模拟软件.目的在于(1)评价和检验地震解释剖面;(2)研究构造演化史;(3)评价圈闭的有效性。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建立深度剖面、构造变形史恢复、压实恢复、剥蚀恢复、平衡剖面计算几方面。本软件已经应用于我国东部地区及海域的油气勘探开发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性盆地 构造模拟 计算机
下载PDF
张性盆地构造演化模拟系统(OSESM)通过部级鉴定
4
作者 裴大清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3年第2期34-34,共1页
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和中国地质大学合作开发研制的张性盆地构造演化模拟系统(OSESM)于3月12日通过了海洋石油总公司组织的专家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和验收。鉴定委员会由10位专家和学者组成:学部委员郝诒纯、学部委员刘光鼎、总... 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和中国地质大学合作开发研制的张性盆地构造演化模拟系统(OSESM)于3月12日通过了海洋石油总公司组织的专家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和验收。鉴定委员会由10位专家和学者组成:学部委员郝诒纯、学部委员刘光鼎、总地质师龚再升、学部委员王鸿祯、教授翟光明、陈发景、张万选、高级工程师石宝珩、赵旭东和杨建序。郝诒纯任评委主任,龚再升、刘光鼎任评委副主任。评委们详细地审查了全套文字报告。赵旭东、杨建序从理论模型、程序结构、基本模块及功能、软、硬环境、输入输出、用户界面、运行速度、可读性和可移植性、二次性开发接口及代码库、操作灵活性、成熟度和商品化程度等方面,对该软件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性盆地 构造演化模拟系统 OSESM 通过部级鉴定 油气地质
下载PDF
张性盆地中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一个模式
5
作者 JohnA.Howell 傅文敏 《海洋地质译丛》 1998年第2期46-51,共6页
关键词 张性盆地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 裂谷盆地
下载PDF
张性盆地裂后异常沉降的正反演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周蒂 廖杰 赵忠贤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7-235,共9页
世界上许多张性沉积盆地存在远大于McKenzie模型理论值的裂后异常沉降,南海北部陆缘的沉积盆地也是如此;确定裂后异常沉降的特征和分布是认识其成因机制和对油气成藏影响的前提.介绍了估算裂后异常沉降的3种方法:古水深比较法、应变速... 世界上许多张性沉积盆地存在远大于McKenzie模型理论值的裂后异常沉降,南海北部陆缘的沉积盆地也是如此;确定裂后异常沉降的特征和分布是认识其成因机制和对油气成藏影响的前提.介绍了估算裂后异常沉降的3种方法:古水深比较法、应变速率反演法和沉降过程二维正反演法,并指出了各方法的应用前提和优缺点.对于由作者提出的后一种方法还结合在珠江口盆地的应用实例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表明这种方法能在考虑岩石圈挠曲强度的基础上正演模拟出单幕或多幕盆地沉降及相应的岩石圈伸展系数,从而计算出盆地理论热沉降,与通过回剥反演得到的实测构造沉降进行对比;还指出了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和需进一步研究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性沉积盆地 裂后异常沉降 正反演模拟 地质模型 珠江口盆地
原文传递
新疆侏罗纪原型盆地类型 被引量:16
7
作者 吴朝东 全书进 +4 位作者 郭召杰 邱荣华 李永林 王琪琪 冯雪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6-63,共8页
经过近几年的勘探工作,新疆中生代盆地取得了大量物化探资料和钻井、测井、分析化验等地质资料.这些资料的积累,为深入探讨新疆中生代盆地的演化过程提供了丰富信息.应用含能源盆地沉积学研究的工作方法对盆地中生界格架、沉积体系类型... 经过近几年的勘探工作,新疆中生代盆地取得了大量物化探资料和钻井、测井、分析化验等地质资料.这些资料的积累,为深入探讨新疆中生代盆地的演化过程提供了丰富信息.应用含能源盆地沉积学研究的工作方法对盆地中生界格架、沉积体系类型及其展布、盆地的充填样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新疆侏罗纪盆地具有许多类似的特征,总体表现为张性构造背景条件下的盆地类型.这些盆地已成为残留盆地,原始沉积物源离目前盆地边界较远,大部分边缘相已被天山隆起过程中剥蚀,而非因天山逆冲掩覆.新疆侏罗纪呈现三隆四坳的古地理格局,分别为塔北、南天山、北天山隆起带和托云—和田、库车—焉耆、伊犁—乔尔玛、准噶尔—吐哈沉积坳陷带.各盆地沉积环境基本类似,多为浅水湖盆的河流-三角洲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成煤环境 新疆 侏罗纪 张性盆地
下载PDF
南海海域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油气资源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建桥 姚伯初 +1 位作者 万玲 刘振湖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100,共10页
南海新生代经历过大陆张裂与分离、海底扩张和地块碰撞等构造演化历史,南海北部为被动大陆边缘,南部是碰撞挤压边缘,东部为俯冲聚敛边缘,西部是走滑边缘。在这种构造体制下,形成了许多沉积盆地。北部和西部边缘上发育着张性沉积盆地和... 南海新生代经历过大陆张裂与分离、海底扩张和地块碰撞等构造演化历史,南海北部为被动大陆边缘,南部是碰撞挤压边缘,东部为俯冲聚敛边缘,西部是走滑边缘。在这种构造体制下,形成了许多沉积盆地。北部和西部边缘上发育着张性沉积盆地和走滑拉张盆地;在南部边缘上,其北部发育着张性盆地,南部为挤压环境下形成的盆地,如前陆盆地、前弧盆地;东部边缘上发育着前弧盆地。目前油气勘探实践证明,南海南部的油气资源比北部丰富。究其原因,南海北部为被动大陆边缘,张性沉积盆地的烃源岩体积较小,而南部挤压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盆地的烃源岩体积大;北部的地热流较南部小,因此地温梯度也较小,故南部边缘烃源岩的成熟度比北部高;由于南部边缘处于挤压构造环境,在沉积盆地中形成了许多挤压构造,而北部边缘一直处于张性构造环境,形成的构造较少且较小;同时,南部边缘沉积盆地中,烃源岩生烃与构造形成在时间上搭配较好。因此,在南海南部边缘沉积盆地中形成了许多大型油气田,而南海北部边缘沉积盆地中,大型油气田较少,中小型油气田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油气资源 新生代 南海海域 被动大陆边缘 大型油气田 南海北部 南海南部 构造环境 烃源岩 大陆张裂 演化历史 地块碰撞 海底扩张 构造体制 拉张盆地 张性盆地 前陆盆地 油气勘探 地温梯度 挤压构造 构造形成 发育
下载PDF
中国含油气盆地与石油地质理论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胡见义 赵文智 窦立荣 《断块油气田》 CAS 1996年第2期1-7,共7页
中国沉积盆地受3个古陆块(中朝、塔里木和扬子)的离散、聚合和周边古板块作用演化的控制。整体上可划分为震旦纪—古生代海相盆地体系和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体系,前者具有天然气资源优势,后者具有石油资源优势。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已... 中国沉积盆地受3个古陆块(中朝、塔里木和扬子)的离散、聚合和周边古板块作用演化的控制。整体上可划分为震旦纪—古生代海相盆地体系和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体系,前者具有天然气资源优势,后者具有石油资源优势。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已成为石油地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陆相成因油藏是中国石油开采的主体,理论和勘探的发展都在深入。古克拉通海相盆地近期在理论和勘探发现气田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天然气发展将会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性盆地 沉积速率 石油地质 含油气盆地
下载PDF
新生代黄骅坳陷构造伸展、沉积作用和岩浆活动 被引量:38
10
作者 孟庆任 王战 +1 位作者 王翔 解建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35-547,共13页
黄骅坳陷是一典型的张性盆地,其构造主要受西缘向东倾的拆离断层的控制。构造沉降分析显示盆地西部以裂谷沉降为主,而向东热沉降逐渐增大,反映了上地壳的强烈裂谷区与岩石圈深部强烈减薄区发生了错位。沉积作用在裂谷期和热沉降期具明... 黄骅坳陷是一典型的张性盆地,其构造主要受西缘向东倾的拆离断层的控制。构造沉降分析显示盆地西部以裂谷沉降为主,而向东热沉降逐渐增大,反映了上地壳的强烈裂谷区与岩石圈深部强烈减薄区发生了错位。沉积作用在裂谷期和热沉降期具明显不同的特点,指示了早期基底快速不均匀的下沉和晚期基底广泛缓慢下沉的过程。玄武岩的形成和演化也与盆地构造发展过程相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黄骅坳陷是在下伏岩石圈上部发生简单剪切和下部发生纯剪切的构造伸展过程中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性盆地 构造沉降 沉积作用
下载PDF
伸展褶皱作用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0
11
作者 汪新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9,共10页
伸展褶皱是张性盆地区构造变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相当普遍,多属于与正断层相关的褶皱。伸展褶皱的分类可以采用褶皱轴向与成因类型相结合的方案。按褶皱轴向与相关正断层或区域构造线的关系可分为纵向、横向和斜向褶皱3大类;按褶皱... 伸展褶皱是张性盆地区构造变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相当普遍,多属于与正断层相关的褶皱。伸展褶皱的分类可以采用褶皱轴向与成因类型相结合的方案。按褶皱轴向与相关正断层或区域构造线的关系可分为纵向、横向和斜向褶皱3大类;按褶皱作用的成因机制又可分为伸展断弯褶皱、伸展断展褶皱、断层牵引褶皱、逆牵引褶皱、均衡褶皱、断层位移梯度褶皱、构造变换带褶皱、横向收缩褶皱、转换伸展褶皱等多种类型。伸展褶皱是伸展型盆地中最重要的油气圈闭构造,而且可以控制沉积相带的分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储集岩系,促进油气运移,并与断层、岩性、地层相结合形成多种类型的复合油气藏,控制油气的富集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褶皱 正断层 形成机制 油气勘探 张性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