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区绿洲荒漠带土壤水盐异质性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黑河中游张掖绿洲为例 被引量:45
1
作者 张勃 孟宝 +1 位作者 郝建秀 丁文晖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4,共4页
对黑河中游地区典型绿洲的土壤含水量与含盐量分析表明,在无灌溉情况下,绿洲及绿洲边缘过渡带表层土壤含水量水平分异明显,由绿洲区的20%左右递减到绿洲-荒漠生态过渡带的2.9%。绿洲-荒漠带土壤水分变化反映了人类利用绿洲水资源... 对黑河中游地区典型绿洲的土壤含水量与含盐量分析表明,在无灌溉情况下,绿洲及绿洲边缘过渡带表层土壤含水量水平分异明显,由绿洲区的20%左右递减到绿洲-荒漠生态过渡带的2.9%。绿洲-荒漠带土壤水分变化反映了人类利用绿洲水资源的程度,在绿洲地下水资源开发过度和绿洲边缘人类活动剧烈的区域均存在着生态裂谷,对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极为不利。绿洲-荒漠带土壤可溶性盐分含量的水平分异表现为绿洲土壤可溶性盐分含量比绿洲-荒漠生态过渡带和荒漠区低;绿洲界外区不同荒漠类型土壤含盐量变化不同,在绿洲外围沙质荒漠区,土壤含盐量较低,在绿洲外围砾质荒漠(戈壁)区,土壤含盐量明显高于绿洲区;荒漠区土壤含盐量的垂直变化表明,含盐量最高的聚集层一般不在表层,而在40~60cm的亚表层。受土壤水盐分异的影响,绿洲外围荒漠植被类型出现分异,从高位绿洲到中位绿洲,外围区荒漠植被的耐旱性和耐盐性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效应 土壤水盐分异 黑河中游 张掖绿洲
下载PDF
张掖绿洲水循环经济发展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金蓉 石培基 +2 位作者 王雪平 宋先松 冯晓淼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22-927,共6页
在探讨张掖绿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现状水资源利用格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绿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总结出张掖建立水循环经济的途径。在此基础上,还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观念... 在探讨张掖绿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现状水资源利用格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绿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总结出张掖建立水循环经济的途径。在此基础上,还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观念、技术体系、市场培育、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问题也做了积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循环经济 张掖绿洲
下载PDF
河西走廊张掖绿洲LUCC的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34
3
作者 蒙吉军 李正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4-470,共7页
利用1995和2000年Landsat 5、4、3、2(RGB)波段合成影像解译结果,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中国1:10万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对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绿洲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进行了研究。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张掖绿洲L... 利用1995和2000年Landsat 5、4、3、2(RGB)波段合成影像解译结果,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中国1:10万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对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绿洲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进行了研究。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张掖绿洲LUCC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诊断出各影响因子对该区LUCC的贡献作用大小,同时运用典型相关系数和冗余度分析,检验了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张掖绿洲 LUCC 驱动因子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
下载PDF
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以张掖绿洲为例 被引量:28
4
作者 蒙吉军 龙花楼 刘松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13-217,共5页
通过分析张掖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现其种群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甚合理、空间结构脆弱,决定了绿洲功能较差,产投比低下的特点,并据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改善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
关键词 张掖绿洲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结构与功能
下载PDF
河西走廊土地利用格局及影响因子研究——以张掖绿洲为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蒙吉军 李正国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6-243,共8页
利用 2 0 0 0年Landsat 5的 4、3、2 (RGB)波段合成影像解译结果 ,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全国 1∶10万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 ,基于GIS(arcview 3.2a)对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绿洲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研究。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 利用 2 0 0 0年Landsat 5的 4、3、2 (RGB)波段合成影像解译结果 ,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全国 1∶10万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 ,基于GIS(arcview 3.2a)对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绿洲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研究。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张掖绿洲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 ,诊断出各影响因子对该区土地利用格局形成的贡献作用大小 ,同时运用典型相关系数和冗余度分析 ,检验了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绿洲 土地利用格局 影响因子 典型相关分析
下载PDF
张掖绿洲耕地和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居玲华 石培基 +1 位作者 邴广路 周生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6-159,共4页
基于张掖绿洲1998-2007年土地利用和自然、社会、经济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定量综合探讨耕地和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力。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因子对耕地、建设用地变化驱动方向和大小表现出差异性;其次,主分量驱动因素的影响作用方向和... 基于张掖绿洲1998-2007年土地利用和自然、社会、经济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定量综合探讨耕地和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力。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因子对耕地、建设用地变化驱动方向和大小表现出差异性;其次,主分量驱动因素的影响作用方向和大小也不同,即对于耕地面积的变动来说,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都是负向驱动,而对于建设用地面积变动都是正向驱动;相同驱动因素的影响敏感性也表现出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建设用地 驱动力 张掖绿洲
下载PDF
绿洲土地利用评价——以张掖绿洲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蒙吉军 刘家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1998年第3期13-17,共5页
绿洲土地利用评价*——以张掖绿洲为例蒙吉军刘家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摘要绿洲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多年来,随着绿洲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使得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持续扩大,而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 绿洲土地利用评价*——以张掖绿洲为例蒙吉军刘家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摘要绿洲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多年来,随着绿洲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使得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持续扩大,而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却相对狭小,再加上掠夺式经营和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土地利用 评价 甘肃 张掖绿洲
下载PDF
绿洲可持续性评价──以张掖绿洲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蒙吉军 刘家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1-58,共8页
随着绿洲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使得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持续扩大,再加上掠夺式经营和不合理开发,导致了绿洲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对绿洲的可持续性构成了威胁。本文以张掖绿洲为例,从资源承载力和“三生”指标分析... 随着绿洲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使得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持续扩大,再加上掠夺式经营和不合理开发,导致了绿洲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对绿洲的可持续性构成了威胁。本文以张掖绿洲为例,从资源承载力和“三生”指标分析其可持续性,从而提出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性 支持系统 张掖绿洲 绿洲经济
下载PDF
灌区中居民点与水土资源邻近关系——以张掖绿洲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录仓 高静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7-804,共8页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核心在于水,核心区域在于绿洲。灌区是构成绿洲的最基本单元。论文应用最邻近距离指数(NNI),分析了张掖绿洲灌区中居民点与水浇地及渠系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在张掖大小共39个灌区中,有22个灌区的NNI值<0...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核心在于水,核心区域在于绿洲。灌区是构成绿洲的最基本单元。论文应用最邻近距离指数(NNI),分析了张掖绿洲灌区中居民点与水浇地及渠系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在张掖大小共39个灌区中,有22个灌区的NNI值<0.5,灌区中居民点总体表现为聚集分布态势,但空间差异明显,沿山灌区居民点聚集程度明显高于绿洲中腹灌区,映射出不同灌区水资源的基本约束力。从微观角度考察,居民点与水浇地、渠系、道路之间的平均临近距离从沿山独立灌区—绿洲边缘灌区—绿洲中腹灌区逐步增加,说明沿山灌区水浇地、渠系与居民点的关系更密切。灌区中居民点与渠系、水浇地表现出显著的"亲水型"和"亲地型","质点"(居民点)—"廊道"(渠系和路网)—"域面"(土地)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居民点 水浇地 渠系 NNI 张掖绿洲
下载PDF
绿洲土地利用评价──以张掖绿洲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蒙吉军 刘家明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8年第2期11-15,20,共6页
绿洲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随着绿洲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使得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持续扩大,而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却相对狭小,再加上掠夺式经营和不合理开发,导致了绿洲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以... 绿洲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随着绿洲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使得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持续扩大,而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却相对狭小,再加上掠夺式经营和不合理开发,导致了绿洲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以张掖绿洲为例,分析评价土地承载力、草场载畜量和城镇土地利用等,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土地利用 资源 环境 人口 张掖绿洲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张掖绿洲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艳 纪新星 +1 位作者 常学礼 王玮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67-173,F0003,共8页
以张掖绿洲为研究区域,在Costanza等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价值核算的基础上,结合谢高地等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张掖绿洲1985~2006年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增加... 以张掖绿洲为研究区域,在Costanza等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价值核算的基础上,结合谢高地等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张掖绿洲1985~2006年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增加趋势,21年间增加了2.96亿元,主要是由耕地面积增加和区域价值修正造成的;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中废物处理的生态服务价值最高,且在研究期间内增量最大,为0.53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经济评估 张掖绿洲
下载PDF
干旱区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以对张掖绿洲的分析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丽 聂相玲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60-62,共3页
在分析张掖绿洲农业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张掖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核定生态环境承载力,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建立节水型农业,增加生态用水比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发展生态农业模式,实现生态... 在分析张掖绿洲农业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张掖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核定生态环境承载力,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建立节水型农业,增加生态用水比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发展生态农业模式,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耦合等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农业 干旱区 可持续发展 张掖绿洲
下载PDF
基于灌区尺度聚落与水土资源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张掖绿洲为例
13
作者 王录仓 高静 武荣伟 《水土保持》 2015年第4期55-64,共10页
多个两个相近相通,又相差相异的系统,不仅有静态的相似性,也有动态的互动性,即具有耦合关系。协调度是度量系统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体现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在现代绿洲,水–土–人–经系统存在... 多个两个相近相通,又相差相异的系统,不仅有静态的相似性,也有动态的互动性,即具有耦合关系。协调度是度量系统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体现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在现代绿洲,水–土–人–经系统存在着高度的共生性和相互依存性。论文基于张掖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构建了适合于绿洲灌区的测评指标体系,综合应用耦合度模型、协调度模型,对张掖绿洲29个灌区的聚落与水土资源之间的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张掖绿洲29个灌区单元中,耦合度可划分为高度耦合、磨合、拮抗、低度耦合四类,聚落和水、土资源耦合度耦合度平均值为0.714,为高水平耦合阶段,但空间差异明显。高度耦合灌区主要分布在部分典型的绿洲核心区,基本沿黑河干流分布;处于磨合阶段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沿山灌区,或绿洲边缘灌区,但基本上都有径流量较大的支流,水资源有一定的保证程度;处于拮抗阶段的灌区主要分布在张掖境内黑河干流下游的外围地带;低度耦合灌区,主要是肃南皇城灌区和明花灌区,属于更典型的独立灌区。灌区人–水–土系统协调度的空间分布格局与耦合度分布格局基本类似,同样可划分为极度协调、高度协调、适度协调、低度协调四类,但略有不同,其中,极度协调灌区主要分布黑河干流流经的典型绿洲灌区;高度协调地区主要分布绿洲边缘和少部分沿山灌区;适度协调地区分布在依托独立水系(老军河、马营河、沙河、苏油口河)形成的沿山灌区;低度协调区主要分布在肃南更典型的独立灌区。综合各灌区单元的耦合度与协调度,对张掖绿29个灌区单元进行分类,将其分为4个类型区:高耦合高协调地区、磨合区(即高耦合低和谐地区)、拮抗区(即中耦合低和谐地区)和低耦合低和谐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人–水–土系统 耦合度 协调度 张掖绿洲
下载PDF
张掖绿洲耕地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张红侠 张孝存 卢爱刚 《甘肃农业》 2009年第6期90-92,共3页
利用历年统计资料对张掖绿洲耕地面积变化与耕地质量变化进行了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对影响耕地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 张掖绿洲 耕地变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干旱区绿洲城镇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分析——以张掖绿洲乡镇为例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敏 胡守庚 +2 位作者 张绪冰 张学斌 吴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5812-5824,共13页
科学评估与分析干旱区绿洲乡镇景观生态风险,对优化绿洲土地资源管控和维护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张掖市绿洲乡镇为对象,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和景观格局指数,结合ArcGIS空间分析功能,研究其景观生态风险时空特征及... 科学评估与分析干旱区绿洲乡镇景观生态风险,对优化绿洲土地资源管控和维护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张掖市绿洲乡镇为对象,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和景观格局指数,结合ArcGIS空间分析功能,研究其景观生态风险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7—2018年,耕地和建设用地变化明显,分别增加429.03 km^(2)和236.26 km^(2);整体景观生态风险呈下降趋势,并呈“南北高、中间低”格局特征;各乡镇风险水平在空间上正向聚集,位于绿洲边缘地区的乡镇风险变化明显;人为活动干扰是近年风险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可为西北干旱区绿洲生态保护与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景观生态风险 相关性分析 影响因素 张掖绿洲乡镇
下载PDF
张掖绿洲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风险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仲玮 朱晓霞 尤全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8-142,共5页
以张掖市境内典型绿洲农业区内的部分农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中Hg、As、Cu、Pb、Zn、Cd、Ni和Cr 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并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 以张掖市境内典型绿洲农业区内的部分农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中Hg、As、Cu、Pb、Zn、Cd、Ni和Cr 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并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农田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内Cd的地质累积指数在0~1之间,属于无污染-中度污染,其余7种元素地质累积指数均小于0,污染程度为无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为轻度生态风险,但是Cd元素的生态风险系数达到中度生态风险,应该引起充分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张掖绿洲
下载PDF
论张掖绿洲的发展战略 被引量:3
17
作者 施坰林 王长荣 王博欣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1年第6期1-3,36,共4页
在荒漠绿洲区,有水为绿洲无水为荒漠。自2000年黑河水量调度已长达12年,其下游(正义峡断面以下)额济纳绿洲生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对中游造成了很大的负效应,地下水位年下降1.0~1.5m,已经超过地下水生态水位,致使防风固沙林死亡面积... 在荒漠绿洲区,有水为绿洲无水为荒漠。自2000年黑河水量调度已长达12年,其下游(正义峡断面以下)额济纳绿洲生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对中游造成了很大的负效应,地下水位年下降1.0~1.5m,已经超过地下水生态水位,致使防风固沙林死亡面积达425km2,荒漠化面积增加了604km2,天然湿地每年以1%的速度萎缩,生态经济恶化,其结果张掖将是"第二个民勤"。实践表明,现行黑河调水方案极不合理,下游适宜的分水比应<50%,增加中游地表水用量至7.3亿m3,严格限制张掖绿洲地下水开采量,同时逐步由指标调度转向生态调度。强烈呼吁:有关部门主动而积极的修改黑河调水方案,不要再等20年使张掖变成民勤,再来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绿洲 黑河 分水方案 分水比 修正
下载PDF
张掖绿洲农田地膜残留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杜泽玉 孙多鑫 +1 位作者 杨荣 苏永中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89-2797,共9页
通过对地膜残留量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准确评估区域地膜残留污染现状,为提出区域性农田地膜污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选择河西走廊张掖绿洲105个农田样地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同时调查样地作物、土... 通过对地膜残留量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准确评估区域地膜残留污染现状,为提出区域性农田地膜污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选择河西走廊张掖绿洲105个农田样地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同时调查样地作物、土壤质地、地膜使用情况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与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张掖绿洲农田地膜残留量介于0.79~114.72 kg·hm^-2之间,平均值为25.63 kg·hm^-2,表现出西北部高于东南部的分布趋势,地膜残留量的空间异质性高且呈高斯模型分布特征;各县区地膜残留量表现为临泽县(49.07 kg·hm^-2)>高台县(33.72 kg·hm^-2)>甘州区(23.33 kg·hm^-2)>山丹县(11.32 kg·hm^-2)>民乐县(10.44 kg·hm^-2)。地膜残留量受覆膜方式、覆膜年限、作物类型等因素影响:全覆膜、人工、机械覆膜3种地膜使用方式下地膜残留量差异显著(P<0.05),均值分别为37.35、27.46、15.26 kg·hm^-2;连续覆膜10 a以上,地膜残留量显著增加(P<0.05);种植作物中玉米农田(35.39 kg·hm^-2)地膜残留量最多。研究区整体残膜污染处于中污染水平,其中临泽、高台县污染较重,覆膜年限是研究区地膜残留量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贡献率达33.24%,作物类型次之(31.73%),张掖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并完善地膜使用政策,同时推广残膜机械回收技术,以减轻地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残留量 区域分布 影响因素 张掖绿洲
下载PDF
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魏德胜 李庆会 《防护林科技》 2002年第2期5-8,共4页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结合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思想 ,从森林生态学和森林经理学的角度出发 ,在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的基本特征和经营状况的基础上 ,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提出了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的思想内涵。并运用数学...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结合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思想 ,从森林生态学和森林经理学的角度出发 ,在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的基本特征和经营状况的基础上 ,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提出了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的思想内涵。并运用数学方法 ,从社会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指标、生态功能指标、政策、技术保障功能指标等 6个方面构建了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计算结果表明 ,张掖绿洲农田防护林可持续发展力指数为 0 .4 780 ,为基本不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指标体系 张掖绿洲 农田防护林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经营
下载PDF
张掖绿洲灌区农田残留废旧地膜污染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强强 崔晓茹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26期41-41,43,共2页
地膜残留严重影响着农田土壤的安全、作物产量和土壤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对张掖市绿洲灌区残留废旧地膜的现状及危害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张掖绿洲灌区 残留地膜 防治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