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活化音乐类非遗的路径及反思——以张艺谋电影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范艾婧 秦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6,共6页
非遗在被划分为“活态文化”之初^(①),便将活态作为其基本特点之一。音乐类非遗作为其中的一种,兼具活态性的同时,更加具有音乐表现“主体内心世界里活生生的样子”[1]的特性。因而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标”指向“生... 非遗在被划分为“活态文化”之初^(①),便将活态作为其基本特点之一。音乐类非遗作为其中的一种,兼具活态性的同时,更加具有音乐表现“主体内心世界里活生生的样子”[1]的特性。因而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标”指向“生命力”[2],使其自身拥有“活态地传承下去的自我生存能力”[3]就显得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态文化 音乐类非遗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艺谋电影 活态性
下载PDF
张艺谋电影叙事的辩证法
2
作者 陈威 李军 《视听》 2024年第10期42-46,共5页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总是尝试新的叙事方式。他的电影常常带给观众某方面的震撼,但在求新求变的背后仍可以发现其叙事的辩证逻辑:在电影的感性形式方面常常做加法,不厌其烦,不厌其细,让电影好看、有趣,让观众感到新奇,但在内容上却一直做减...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总是尝试新的叙事方式。他的电影常常带给观众某方面的震撼,但在求新求变的背后仍可以发现其叙事的辩证逻辑:在电影的感性形式方面常常做加法,不厌其烦,不厌其细,让电影好看、有趣,让观众感到新奇,但在内容上却一直做减法,让复杂的生活简单化,深邃的思想通俗化。他虽然孜孜不倦地进行艺术探索,但从未偏离时代的审美。叙事辩证法的内在逻辑成就了张艺谋电影的独特个性,其特征兼容作者电影与商业电影的某些特征,取得雅俗共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电影 叙事 辩证法
下载PDF
论惊颤体验与视觉无意识视域下的张艺谋电影色彩
3
作者 李婷婷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8期154-156,共3页
在张艺谋的电影中,他常常选择有意义的色彩作为主导,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他对色彩的极致运用和创新思维,促使电影观众不断经受着其电影所带来的色彩世界的冲击。本文将结合本雅明电影理论的核心问题,即惊颤体验和视觉无意识... 在张艺谋的电影中,他常常选择有意义的色彩作为主导,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他对色彩的极致运用和创新思维,促使电影观众不断经受着其电影所带来的色彩世界的冲击。本文将结合本雅明电影理论的核心问题,即惊颤体验和视觉无意识,通过对张艺谋电影中色彩的分析,从受众心理的角度探讨张艺谋电影中色彩带给受众带来的惊颤体验,以及对受众审美心理的无意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颤体验 视觉无意识 色彩 张艺谋电影
下载PDF
张艺谋电影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探析
4
作者 张立嘉 胡丹 《艺术家》 2023年第2期118-120,共3页
作为一种媒介,电影具有的综合性、叙事性、传播性等特征成为体现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张艺谋导演作为我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其电影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全面深入应用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张艺谋导演的影片题材广泛,包... 作为一种媒介,电影具有的综合性、叙事性、传播性等特征成为体现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张艺谋导演作为我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其电影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全面深入应用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张艺谋导演的影片题材广泛,包括农村、战争、爱情、人文、历史等题材,影片集社会反思、传统文化嵌入与电影艺术创新于一体。他的影片融入了对中国传统封建思想的批判,对女性成长、觉悟、反抗精神的歌颂,对城乡差别的真切关注以及对社会历史观和伦理道德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导演 第五代导演 张艺谋电影 传统文化元素 社会反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城乡差别 女性成长
下载PDF
探析张艺谋电影的美学特色
5
作者 黄铭渲 《艺术家》 2023年第9期111-115,共5页
《悬崖之上》是一部建党百周年献礼影片,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党员为国为民、义无反顾的革命精神。这部影片从色彩、蒙太奇叙事、摄影机运动、声音创作等方面展示了谍战影片在数码技术下的新审美特点。张艺谋导演的美学思想在《悬崖之上... 《悬崖之上》是一部建党百周年献礼影片,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党员为国为民、义无反顾的革命精神。这部影片从色彩、蒙太奇叙事、摄影机运动、声音创作等方面展示了谍战影片在数码技术下的新审美特点。张艺谋导演的美学思想在《悬崖之上》中有了新的体现。作为一个讲好中国故事的正面案例,该影片对内可以增强大众的本国文化自信,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对外能让世界理解并接受中国国家形象,推动外销型文化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机运动 张艺谋电影 张艺谋导演 中国共产党党员 数码技术 中国国家形象 促进作用 文化产业
下载PDF
浅谈张艺谋电影之色彩与构图艺术 被引量:5
6
作者 何茂艳 罗建国 彭吉象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33-137,共5页
本文运用艺术学、影视学、美学、美术学、哲学等相关理论知识,针对张艺谋电影画面进行研究,从电影画面中的色彩和构图、民族文化艺术、民族情结等方面深入剧情进行关注研究,分析总结有代表性的典型元素,试图探析张艺谋电影画面之美,寻... 本文运用艺术学、影视学、美学、美术学、哲学等相关理论知识,针对张艺谋电影画面进行研究,从电影画面中的色彩和构图、民族文化艺术、民族情结等方面深入剧情进行关注研究,分析总结有代表性的典型元素,试图探析张艺谋电影画面之美,寻求其内在的艺术规律和精髓。分析得知:张艺谋擅长运用美术中的色彩和构图,表现电影的气氛意境和传达创作者的思想内涵。用画面美来诠释电影是张艺谋电影的内在规律之一,无论是华丽的美,传统的美,真情的美,还是拙朴的美,都是美的不同艺术表现。而用电影画面执着追求美的物化与传达则是张艺谋电影艺术充满鲜活生命力的精髓,这与"艺术美学以艺术中的审美现象、审美活动、审美规律及审美价值为研究对象"是相吻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电影 画面 构图 艺术
下载PDF
从张艺谋电影看我国“第五代”导演文化观念的转换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振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3-67,共5页
本文是作者在主编《第五代导演丛书》后,对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文化观念转换特征与原因的一些思考,主要通过张艺谋电影创作“通变”、“象征”、“求俗’等美学风格,联系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勃兴与文化经验的裂变展开论述。
关键词 张艺谋电影 第五代导演 文化观念 《红高粱》 大众文化 《黄土地》 中国电影 陈凯歌 文化经验 观念转换
下载PDF
影像奇观与文学魔杖——论张艺谋电影的文学化想象 被引量:9
8
作者 梁振华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6,共8页
张艺谋的电影文本谱系,显现出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度倚重。张艺谋电影的文学化想象,从相反相成的双重视域内展开:一方面,当代小说在内涵、风格和文化品格上为张艺谋电影创作奠定了根基;另一方面,影像本位观念根深蒂固的张艺谋,又以视听... 张艺谋的电影文本谱系,显现出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度倚重。张艺谋电影的文学化想象,从相反相成的双重视域内展开:一方面,当代小说在内涵、风格和文化品格上为张艺谋电影创作奠定了根基;另一方面,影像本位观念根深蒂固的张艺谋,又以视听造型和大众文化范式为基准对文学原著实施了种种叛逆化话语转换。于张艺谋而言,以文学作为银幕奇观建构的支点业已成为固化的创作模式。张艺谋新世纪执导的系列商业武侠巨制,其得失与毁誉,同样寓示着文学对于当下中国电影创作者难以驱遣的"蛊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电影 文学化想象 当代小说 影像本位 银幕奇观
下载PDF
论张艺谋电影的表意元素 被引量:11
9
作者 罗勤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5期118-120,共3页
关键词 张艺谋电影 表意 元素 写实主义 欧洲电影 卢米埃尔 技术主义 线索发展 电影语言 世界
下载PDF
张艺谋电影的三个基本主题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邹广胜 陈运永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22-26,共5页
本文通过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指出了贯穿张艺谋电影的三个基本主题:对美的追求,对执著信念的描述,对城乡差别的关注。对这三个基本主题的关注显示了张艺谋电影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深远意义,为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张艺谋电影艺术的价值提供... 本文通过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指出了贯穿张艺谋电影的三个基本主题:对美的追求,对执著信念的描述,对城乡差别的关注。对这三个基本主题的关注显示了张艺谋电影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深远意义,为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张艺谋电影艺术的价值提供了一个更为合理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电影 中国电影 主题 中国当代艺术 城乡差别 深远意义 电影艺术
下载PDF
论张艺谋电影中色彩艺术的运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久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6-27,共2页
色彩是重要的视觉语言,它有助于烘托影片主题,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传达出独特的审美意念和内涵,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气息。在张艺谋电影中,常用色彩来表现影片主题与风格、塑造人物造型、营造气氛、渲染环境,以此来增强画面的视觉感染... 色彩是重要的视觉语言,它有助于烘托影片主题,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传达出独特的审美意念和内涵,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气息。在张艺谋电影中,常用色彩来表现影片主题与风格、塑造人物造型、营造气氛、渲染环境,以此来增强画面的视觉感染力。同时,色彩也是电影作品表现民族性的最佳途径,张艺谋用色彩来表达民族文化的语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电影独特的文化内涵,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做了实质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电影 色彩 色彩艺术
下载PDF
北美外语片市场与张艺谋电影的竞争力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林侠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4-160,共7页
张艺谋是考察当下中国电影竞争力的最佳案例之一。从张艺谋电影的北美票房数据可以看出,影响电影海外竞争力的权重元素,首先是性/欲望与权威主义密切相关的审美意识形态,几乎决定了市场的关注度;其次是突出的美学形式,能够产生异乎寻常... 张艺谋是考察当下中国电影竞争力的最佳案例之一。从张艺谋电影的北美票房数据可以看出,影响电影海外竞争力的权重元素,首先是性/欲望与权威主义密切相关的审美意识形态,几乎决定了市场的关注度;其次是突出的美学形式,能够产生异乎寻常的艺术价值与吸引力;最后是视觉奇观,能在前两者基础上增设更多的社会议题,但就自身而言,缺乏足够的市场影响。2006年之后的张艺谋电影乃至中国电影失去海外竞争力,即是私人经验与公共经验的极度萎缩,表现为文化传统与在地经验的双重缺失。为此,张艺谋创作需要从身份定位、微观力量、现代性内涵等五个方面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电影 审美意识形态 叙事形式 视觉奇观
下载PDF
张艺谋电影创作风格的审美走向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卫国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4期107-110,共4页
张艺谋是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群体中的代表人物。从《红高粱》《菊豆》到《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 ,十三年的创作历程经历了从主题回归和艺术叛逆 ,虚幻的理想家园和现实的本土回归 ,最终以理想与现实整合的审美走向 。
关键词 张艺谋电影 创作风格 审美走向
下载PDF
从《红高粱》到《英雄》再到《归来》——论张艺谋电影的艺术变迁与文化轨迹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旭光 《丽水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8,共8页
张艺谋的电影创作贯穿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以来的当下,常常处于时代文化潮头,具有某种文化编年的意味。更准确地说,是当下的时代、社会、文化创造了张艺谋,制造了一种独特的"张艺谋现象"。在张艺谋电影创作的表象背后... 张艺谋的电影创作贯穿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以来的当下,常常处于时代文化潮头,具有某种文化编年的意味。更准确地说,是当下的时代、社会、文化创造了张艺谋,制造了一种独特的"张艺谋现象"。在张艺谋电影创作的表象背后,我们可以发现文化、社会、时代变迁的轨迹。划分了张艺谋电影的几个主要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影片的艺术与文化特点,进而探析张艺谋电影的美学风格变迁、文化流变及文化价值或文化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电影 艺术变迁 美学风格 文化轨迹 文化意义
下载PDF
张艺谋电影的流变及文化、美学再反思 被引量:1
15
作者 史可扬 邢祥虎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1期36-44,共9页
借重亚里士多德、福柯、居伊·德波等人的伦理学、社会哲学及景观社会理论,对张艺谋的电影及其流变进行文化、美学再反思。其"红色三部曲"奠定了"后文革"叙事的文化反思姿态,其女性启蒙的路径在于塑造合格的启... 借重亚里士多德、福柯、居伊·德波等人的伦理学、社会哲学及景观社会理论,对张艺谋的电影及其流变进行文化、美学再反思。其"红色三部曲"奠定了"后文革"叙事的文化反思姿态,其女性启蒙的路径在于塑造合格的启蒙主体,如此才能期待"精神光明"。其"纯爱三部曲"里的爱与情是生活时空中两条优美的曲线,男女主人公只有通过"节制"才能自我完善成德性主体。而新世纪以来其"奇观四部曲",在依循市场逻辑的前提下,堆聚了视听奇观,成为盛景社会下图像过剩的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电影 文化美学反思 女性启蒙 节制德性 景观
下载PDF
张艺谋电影中的“中国红”元素 被引量:6
16
作者 田洁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0-101,20,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张艺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来探讨他用红色构筑的野、柔中蓄刚、意象合一之美。
关键词 张艺谋电影 中国红
下载PDF
从《红高粱》到《千里走单骑》——张艺谋电影主题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进超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4-173,共10页
纵观张艺谋电影,从导演处女作《红高粱》到新近的《千里走单骑》,其中都表现出了一种共同的主题——对人的关注,尤其是在社会或历史压制下坚强生活的人物,其个性就是导演所要表达的情感。利用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性,可将张艺谋电影中表... 纵观张艺谋电影,从导演处女作《红高粱》到新近的《千里走单骑》,其中都表现出了一种共同的主题——对人的关注,尤其是在社会或历史压制下坚强生活的人物,其个性就是导演所要表达的情感。利用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性,可将张艺谋电影中表现主题的人物分作两种力量,一种是封建历史和社会代表的对人的压抑,他们形成了一个闭锁的世界;另一种是被压迫者所进行的抗争,他们努力要实现一个理想的世界。在张艺谋电影中,这两种力量总在发生着此消彼长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电影 电影主题 结构分析 《红高粱》 《千里走单骑》
下载PDF
叙事的式微 景观的狂欢——张艺谋电影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宏树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张艺谋电影历来备受争议,特别是《英雄》、《十面埋伏》放映后,一边是评论界、媒体的口诛笔伐,一边是观众涌入影院,票房收入高扬。究其原因是由于视觉文化语境中文化精英的失语———影评人面对“叙事电影”到“景观电影”的变迁,无法... 张艺谋电影历来备受争议,特别是《英雄》、《十面埋伏》放映后,一边是评论界、媒体的口诛笔伐,一边是观众涌入影院,票房收入高扬。究其原因是由于视觉文化语境中文化精英的失语———影评人面对“叙事电影”到“景观电影”的变迁,无法解读“电视人”“跟着感觉走”的视觉消费。从而导致一边是大众的视觉狂欢,一边是文化精英对电影的叙事解读的固守所引发的社会失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电影 视觉文化 景观电影 电视人
下载PDF
从艺术视角谈张艺谋电影中的中国元素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冀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45-46,共2页
我国电影的世界化和产业化离不开中国元素的整理和挖掘,而我国目前国产“大片”面对中国元素表现得集体不自信导致许多影片饱受诟病。本文以挖掘中国元素较好的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为例,从艺术视角对电影中的中国元素进行分析,以求抛砖... 我国电影的世界化和产业化离不开中国元素的整理和挖掘,而我国目前国产“大片”面对中国元素表现得集体不自信导致许多影片饱受诟病。本文以挖掘中国元素较好的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为例,从艺术视角对电影中的中国元素进行分析,以求抛砖引玉,为我国电影的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视角 张艺谋电影 中国元素
下载PDF
从格式塔质到唯美标识化——浅谈张艺谋电影视觉形象的转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华 秦凌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41-42,共2页
视觉艺术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美学形式,视觉和听觉是人类两个最直接的感觉器官。但是在视觉文化形成它自身的文化逻辑的同时,电影中的视觉形象也悄悄出现了转型。到2006年岁末,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以画面的精美豪华、... 视觉艺术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美学形式,视觉和听觉是人类两个最直接的感觉器官。但是在视觉文化形成它自身的文化逻辑的同时,电影中的视觉形象也悄悄出现了转型。到2006年岁末,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以画面的精美豪华、色彩的光彩艳丽、性感和暴露的主题等充分体现了当代视觉图像的特征,以强劲的视觉效果迎合观众越来越高的视觉审美期待,而成为"视觉文化"时代的又一个典型事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形象 张艺谋电影 格式塔质 唯美 标识 视觉文化 审美期待 视觉效果 感觉器官 视觉图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