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遵古意辨病情,创加减银翘汤——记北平国医学院创始者张菊人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江雁 《北京中医》 2006年第7期398-400,共3页
张菊人(1883-1960),男,名汉卿,字菊人。1910年来京行医,曾任外城官医院内科中医医官,担任过北平中医资格考试主考官,为“北平国医学院”创办人之一,并出任董事和教授。建国后,在北京市第二门诊部任顾问。1956年受聘于北京中医医院并在... 张菊人(1883-1960),男,名汉卿,字菊人。1910年来京行医,曾任外城官医院内科中医医官,担任过北平中医资格考试主考官,为“北平国医学院”创办人之一,并出任董事和教授。建国后,在北京市第二门诊部任顾问。1956年受聘于北京中医医院并在内科门诊应诊。曾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政治协商会议。1956年受聘于北京中医医院任副院长,并担任北京中医学会顾问。1917年张氏在诊疗疫病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与他人共同编写《八种传染病证治析疑》一书,成为治疗各种传染病的规范。晚年写出《菊人医话》一书,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张氏擅治温热病,提出北方外感“寒固于外,热郁于中”的观点,采用外用辛凉、内用清化的治法,创立了“加减银翘汤”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城名医 张菊人 医史
下载PDF
忆京城名医张菊人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绮桂 《北京中医》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8,共2页
一、生平简介祖父张汉卿,字菊人(1883~1960)。自1910年从祖籍淮安来北平后,直到病故。在京城行医近五十年之久,以内、妇、儿科见长,尤其擅长温热病的治疗,渐被广大患者誉为一代名医。他曾在北平官方办的外城中医医院任医官,并与北平名... 一、生平简介祖父张汉卿,字菊人(1883~1960)。自1910年从祖籍淮安来北平后,直到病故。在京城行医近五十年之久,以内、妇、儿科见长,尤其擅长温热病的治疗,渐被广大患者誉为一代名医。他曾在北平官方办的外城中医医院任医官,并与北平名医孔伯华、王逢春、肖龙友等先生共同主持北平中医资格考试,担任主考官,出题及阅示。京城的中医界由于有祖父及各位名医严格把关,使北平的中医事业得以蓬勃发展,人才辈出,以致在全国都有极重要的影响。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对中医采取废医存药的压制政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中医废除,中药何用?当时全国中医药同仁联合起来抗议,祖父和北平的名老中医不畏强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师 张菊人 医案医话
下载PDF
孔伯华的治学精神
3
作者 朱鸿铭 《河北中医》 1984年第4期29-30,共2页
孔伯华(1885~1955)先生,名繁棣,伯华乃其字,别号不龟乎庐主人,山东曲阜人。先生家学渊源,幼承庭训,早年攻读文史,他祖父善岐黄之术,他耳濡目染,仰承先志,克绍箕裘,精研医典。宣统二年,应京师之聘,就职于外城官医院任内科医师,与陈伯... 孔伯华(1885~1955)先生,名繁棣,伯华乃其字,别号不龟乎庐主人,山东曲阜人。先生家学渊源,幼承庭训,早年攻读文史,他祖父善岐黄之术,他耳濡目染,仰承先志,克绍箕裘,精研医典。宣统二年,应京师之聘,就职于外城官医院任内科医师,与陈伯雅、杨浩如、张菊人、赵云卿诸同道共事,并研讨临床经验,深得各家教益,汲取诸家之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伯华 治学精神 岐黄之术 内科医师 临床经验 张菊人
下载PDF
阳和汤治验实录
4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79-1079,共1页
1张菊人治疗入房后乘凉致痛痹医案 王左,年廿四,入房后乘凉露宿,内伤肾真,外贪夜爽,周身疼痛,不能转侧,日夜呼号。前医投以独活寄生汤无效。脉象浮紧而涩,沉取无力。按浮为风,紧为寒,涩为精液耗伤。风寒交搏,经络不和,
关键词 阳和汤 治验 独活寄生汤 周身疼痛 张菊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