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水城遗存《弥勒上生经》考略
1
作者 崔红芬 《西夏学》 2020年第1期192-202,共11页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以下简称《弥勒上生经》)是弥勒净土信仰的主要经典,为弥勒三经之一。黑水城文献中遗存有汉文本和西夏文本,装帧、版式不同。以俄藏汉、夏文《弥勒上生经》最为丰富,英藏十分残缺,文章在译读英藏文献基...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以下简称《弥勒上生经》)是弥勒净土信仰的主要经典,为弥勒三经之一。黑水城文献中遗存有汉文本和西夏文本,装帧、版式不同。以俄藏汉、夏文《弥勒上生经》最为丰富,英藏十分残缺,文章在译读英藏文献基础上重新定题或纠正刊布者的定题错误,并对残叶进行版本分析。结合俄藏西夏文题记,可确定西夏文《弥勒上生经》在秉常皇帝时翻译完成,仁孝皇帝在大庆二年(1141年)后进行校勘,乾祐二十年(1189年)在法会上刊印散施10万卷汉、夏文本《弥勒上生经》而广为流通。黑水城遗存的西夏文《弥勒上生经》虽以刘宋沮渠京声的汉译本为底本,但在词语翻译上有所不同,且黑水城本增加了陀罗尼内容,这体现了宋西夏时佛经密教化和西夏语译经特色。最后分析了西夏弥勒信仰流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勒上生 黑水城文献 沮渠京声
下载PDF
文殊山万佛洞与北庭西大寺《弥勒上生经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江 《西夏学》 2020年第1期305-335,共31页
甘肃文殊山万佛洞《弥勒上生经变》壁画内容依据沮渠京声所译《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绘制。论文通过其与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西大寺《弥勒上生经变》的比较,认为万佛洞《弥勒上生经变》的图像绘制粉本有可能来源于北庭西大寺,且... 甘肃文殊山万佛洞《弥勒上生经变》壁画内容依据沮渠京声所译《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绘制。论文通过其与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西大寺《弥勒上生经变》的比较,认为万佛洞《弥勒上生经变》的图像绘制粉本有可能来源于北庭西大寺,且绘制时间可能在西夏乾祐二十年(1189年)之后。由此论证西夏与回鹘的弥勒信仰存在着继承关系。文殊山万佛洞石窟艺术一方面继承了敦煌唐宋石窟艺术的传统,另一方面又接受了高昌回鹘石窟艺术的影响,并结合其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自成体系。《弥勒上生经变》图像一方面体现了弥勒信仰在这一时期的延续,同时,也说明了文殊山石窟的佛教艺术对高昌回鹘佛教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充分体现了两地文化的频繁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殊山万佛洞 北庭西大寺 弥勒上生经变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北宋兜率净土的图景——高平开化寺弥勒上生经变考释 被引量:2
3
作者 阮晋逸 《美术大观》 2021年第5期44-48,共5页
本文以山西高平开化寺现存北宋壁画弥勒上生经变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图像志与图像叙事模式的综合考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修正和深化了对开化寺上生经变中一些重点人物或场景图像的认识,并试图揭示该壁画如何在创造性的... 本文以山西高平开化寺现存北宋壁画弥勒上生经变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图像志与图像叙事模式的综合考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修正和深化了对开化寺上生经变中一些重点人物或场景图像的认识,并试图揭示该壁画如何在创造性的时空叙事结构中描绘出北宋晋东南地区佛教信徒对弥勒兜率净土的绮丽想象及修行往生的热切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弥勒上生经变 兜率天宫 开化寺
下载PDF
西夏文《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考释 被引量:7
4
作者 孙伯君 《西夏研究》 2013年第4期17-37,共21页
本文刊布了俄藏Инв.No941西夏文《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的录文,并参考黑水城出土沮渠京声汉译本对西夏文本作了全文翻译,目的是为中国密教史、西夏佛教史以及西夏语研究提供一份基础材料。同时,本文还推断国家图书馆入藏的一件... 本文刊布了俄藏Инв.No941西夏文《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的录文,并参考黑水城出土沮渠京声汉译本对西夏文本作了全文翻译,目的是为中国密教史、西夏佛教史以及西夏语研究提供一份基础材料。同时,本文还推断国家图书馆入藏的一件《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可能与黑水城出土汉文本有共同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学 佛教 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下载PDF
西大寺E204龛壁画《弥勒上生经变》与西斯廷天顶壁画《创世纪》色彩比较研究
5
作者 刘江 《明日风尚》 2016年第24期284-284,277,共2页
结合《弥勒上生经变》壁画与《创世纪》壁画创作的历史背景,简要对两组壁画的画面内容、色彩表现、色彩解读、色彩效果等方面展开初步的分析与比较研究。以其两者之间不同的艺术特点与艺术表现形式为着力点,了解分析两者在宗教题材绘画... 结合《弥勒上生经变》壁画与《创世纪》壁画创作的历史背景,简要对两组壁画的画面内容、色彩表现、色彩解读、色彩效果等方面展开初步的分析与比较研究。以其两者之间不同的艺术特点与艺术表现形式为着力点,了解分析两者在宗教题材绘画艺术中所体现出的审美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勒上生经变 创世纪 色彩比较
原文传递
龟兹石窟“弥勒下生”信仰试探
6
作者 杨波 《吐鲁番学研究》 2020年第1期114-120,I0006,F0003,155,共10页
弥勒信仰有上生和下生两个系统。克孜尔中心柱窟的“弥勒菩萨兜率天宫说法图”包含往生兜率的上生信仰,但表现下生信仰的弥勒佛造像在龟兹却罕见其迹。上生和下生思想是不可分割的,人们在窟内礼敬弥勒菩萨,自然也会希冀未来佛弥勒的降... 弥勒信仰有上生和下生两个系统。克孜尔中心柱窟的“弥勒菩萨兜率天宫说法图”包含往生兜率的上生信仰,但表现下生信仰的弥勒佛造像在龟兹却罕见其迹。上生和下生思想是不可分割的,人们在窟内礼敬弥勒菩萨,自然也会希冀未来佛弥勒的降临。通过对有关材料的整理分析,我们可以推测龟兹地区也存在弥勒下生信仰,甚至还包括对未来清净美好之弥勒佛国的期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兹石窟 弥勒上生 弥勒
下载PDF
云冈石窟的弥勒造像与信仰
7
作者 吴云丽 《收藏与投资》 2023年第8期117-119,共3页
在云冈石窟的59000余尊造像中,数量最多的为现在的佛释迦牟尼,其次便是未来佛弥勒。弥勒造像为云冈石窟重要的造像题材,有交脚、半跏思惟及佛装等形式。通过对云冈石窟中弥勒造像的梳理可以发现,云冈石窟中的弥勒造像一方面受到了键陀... 在云冈石窟的59000余尊造像中,数量最多的为现在的佛释迦牟尼,其次便是未来佛弥勒。弥勒造像为云冈石窟重要的造像题材,有交脚、半跏思惟及佛装等形式。通过对云冈石窟中弥勒造像的梳理可以发现,云冈石窟中的弥勒造像一方面受到了键陀罗弥勒造像、北凉石塔中弥勒造像等的影响,同时中晚期的弥勒造像也融合了中原特色。云冈石窟中的弥勒造像反映了北魏社会流行的弥勒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窟 弥勒造像 弥勒上生 弥勒
下载PDF
甘肃省博藏西夏文《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释译
8
作者 何金兰 《西夏学》 2013年第2期106-114,共9页
西夏文《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1972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小西沟修行洞,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1908年在内蒙古黑水城就有发现,经后还有施经发愿文。赵天英对该经进行了探讨并做了逐字对译。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未对该佛经文献进行全面... 西夏文《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1972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小西沟修行洞,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1908年在内蒙古黑水城就有发现,经后还有施经发愿文。赵天英对该经进行了探讨并做了逐字对译。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未对该佛经文献进行全面翻译。本文将对甘肃武威出土的西夏文《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进行全文释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文 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下载PDF
样式溯源与图像思想——敦煌石窟弥勒经变老人入墓图塔墓考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子睿 沙武田 《文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7-112,共6页
老人入墓图是敦煌石窟弥勒经变的组成部分。坟墓作为老人入墓图不可或缺的元素,其形制相对稳定,表现出一定的延续性。但在曹氏归义军时期老人入墓图中出现了一类坟墓,形制与前代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具备佛塔的特征。这类图式的出现与丧... 老人入墓图是敦煌石窟弥勒经变的组成部分。坟墓作为老人入墓图不可或缺的元素,其形制相对稳定,表现出一定的延续性。但在曹氏归义军时期老人入墓图中出现了一类坟墓,形制与前代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具备佛塔的特征。这类图式的出现与丧葬习俗密切相关,受到了五代宋时期茔地建塔之风的影响。与此同时,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信息和思想意涵,透露出窟主的信仰需求,进一步强化和延伸了弥勒上生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石窟 老人入墓图 塔墓 弥勒上生信仰
下载PDF
高平开化寺北宋壁画兜率天宫建筑图像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怡菲 李路珂 赵令杰 《建筑史学刊》 2022年第2期144-159,共16页
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中的壁画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处较大规模的北宋寺观壁画,其中北壁东次间中部的“弥勒上生经变”,以“界画”的形式,表现了宏大的兜率天宫建筑场景。本文从建筑学视角出发,基于壁画中建筑图像和色彩的复原制图,分析这幅... 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中的壁画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处较大规模的北宋寺观壁画,其中北壁东次间中部的“弥勒上生经变”,以“界画”的形式,表现了宏大的兜率天宫建筑场景。本文从建筑学视角出发,基于壁画中建筑图像和色彩的复原制图,分析这幅经变画的建筑形制特点,解读其构图规律,并探讨开化寺大殿壁画的观看方式和叙事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化寺 北宋 建筑画 兜率天宫 弥勒上生经变
下载PDF
略论五代北宋时期的五台山佛教
11
作者 顾吉辰 《五台山研究》 1991年第1期21-25,共5页
五代北宋时期的五台山佛教,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对此重要的课题未能全面而深入地加以探讨和研究。本人不揣学识浅陋,仅就五台山成为当时佛教圣地的原因、五台山佛教在中西交通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作一探... 五代北宋时期的五台山佛教,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对此重要的课题未能全面而深入地加以探讨和研究。本人不揣学识浅陋,仅就五台山成为当时佛教圣地的原因、五台山佛教在中西交通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作一探讨,不当之处请读者指正。一自北朝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殊 佛教史 佛教圣地 中西交通史 《华严经》 华严经 佛陀波利 金毛狮子 广清凉传 弥勒上生
下载PDF
五台山寺庙楹联牌匾选注
12
作者 清心 《五台山研究》 1987年第1期31-33,共3页
子会开天,丑会辟地,足见未有天地先有古佛其次造物,又次造生,可知当无物人不无灵光 (古佛寺) 子会开天,丑会辟地:会是周易象数学的一个时间概念。蔡元定的《皇极经世指要·附录》“天地之效穷于八八,故元、会、运、世、岁、月、日... 子会开天,丑会辟地,足见未有天地先有古佛其次造物,又次造生,可知当无物人不无灵光 (古佛寺) 子会开天,丑会辟地:会是周易象数学的一个时间概念。蔡元定的《皇极经世指要·附录》“天地之效穷于八八,故元、会、运、世、岁、月、日、辰之数极于六十四也。”一元即一个天道循环的周期。一元十二会,一会三十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佛 皇极经世 蔡元定 象数 知当 三千大千世界 选注 故元 弥勒上生经疏 法忍
下载PDF
太虚法师与武昌佛学院
13
作者 吕有祥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2-39,共8页
太虚法师(1889~1947)是中国近现代绋教界的泰斗,新佛教运动的大师.太虚的佛教革新运动及其业绩,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考察,而"关于僧众寺院制度在理论上和事实上的改进为最重要".
关键词 太虚法师 佛学院 法舫 佛教协进会 中国佛教 汉藏教理院 佛教史 弥勒上生 印顺 因明入正理论疏
原文传递
大慈恩寺与大雁塔
14
作者 晓帆 《法音》 1988年第11期37-,共1页
慈恩寺位于西安市雁塔路南端。这里原是隋代的无陋寺,唐贞观二十二年(648),皇太子李治为追念母亲文德皇后的养育之恩,扩建了无陋寺,并改名为慈恩寺。当时寺内重楼复殿,云阁禅房,共有十个院落,总计1897间,著名画家阎立本、尉迟乙僧、吴... 慈恩寺位于西安市雁塔路南端。这里原是隋代的无陋寺,唐贞观二十二年(648),皇太子李治为追念母亲文德皇后的养育之恩,扩建了无陋寺,并改名为慈恩寺。当时寺内重楼复殿,云阁禅房,共有十个院落,总计1897间,著名画家阎立本、尉迟乙僧、吴道子、伊琳等人又画了许多幅壁画,因之这座寺院极为庄严。寺建成不久,玄奘法师被延请为上座。玄奘在此住了8年,从事佛经翻译。后在玄奘的倡议下,于永徽三年(652)在寺内西院修建了大雁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雁塔 寺内 佛经翻译 唐贞观 吴道子 永徽 弥勒上生 慈恩宗 金刚智 经像
原文传递
最上雲音室读书记
15
作者 周叔迦 《法音》 1985年第6期9-13,共5页
隋释智(岂页)说,门人灌顶记。此疏古作六卷,金陵刻经处会入经文,作十卷,与《玄义》合刻。历代疏释此经,三分科判,盈缩不同。智者之科,以《序品》及《寿量品》天龙集信相菩萨室为序分,自《寿量品》四佛告说及《忏悔》、《赞叹》、《空》... 隋释智(岂页)说,门人灌顶记。此疏古作六卷,金陵刻经处会入经文,作十卷,与《玄义》合刻。历代疏释此经,三分科判,盈缩不同。智者之科,以《序品》及《寿量品》天龙集信相菩萨室为序分,自《寿量品》四佛告说及《忏悔》、《赞叹》、《空》三品半为正宗,以下十三品为流通。正宗之中,《寿量》明常果为宗,《忏悔》灭恶,《赞叹》生善,《空品》导成为用,尤以《忏悔品》及《空品》为宏经之纲骨。《五悔法门经》即《金光明经·忏悔品》别译,为西土行人昼夜六时行道之通轨。是故受持此经者,应先谛了此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妙门 玄义 四念处 金光明 受持 安世高 摩诃止观 付法藏因缘传 弥勒上生 无量寿经义疏
原文传递
杭州九曜山摩崖龛像调查及初步研究
16
作者 魏祝挺 张小杨 +1 位作者 沈芳漪 张苏 《东方博物》 2019年第3期9-26,6,共19页
位于杭州西湖西南岸九曜山西麓的一处摩崖龛像,保存完整,但鲜有人知。笔者于2018年至2019年多次调查,发现了该处摩崖龛像包括一龛刻经龛、三龛造像龛及其他题记。本文在详细调查该处摩崖龛像的材料基础上,分析了各处龛像的雕造年代和题... 位于杭州西湖西南岸九曜山西麓的一处摩崖龛像,保存完整,但鲜有人知。笔者于2018年至2019年多次调查,发现了该处摩崖龛像包括一龛刻经龛、三龛造像龛及其他题记。本文在详细调查该处摩崖龛像的材料基础上,分析了各处龛像的雕造年代和题材,认为其为五代吴越国时期雕造的《弥勒上生经》题刻和弥勒七尊像等。并查考文献,认为该处龛像应属于五代吴越国所建西方香严殿,可能与吴越国高僧永明延寿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越国 弥勒上生经》 弥勒七尊像 西方香严殿 永明延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