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包容视角下老年群体数字鸿沟弥合路径研究
1
作者 佟林杰 文宇杰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4期24-26,共3页
信息时代老年群体面临“主体障碍”心理隔阂、“接入鸿沟”隙缝、“圈层融入”阻碍及“适老化”配设滞后等诸多现实困境。文章基于社会包容视角,整合政府、企业、服务方、家庭及社会等多元主体,提出通过完善微观政策体系、扩大无障碍产... 信息时代老年群体面临“主体障碍”心理隔阂、“接入鸿沟”隙缝、“圈层融入”阻碍及“适老化”配设滞后等诸多现实困境。文章基于社会包容视角,整合政府、企业、服务方、家庭及社会等多元主体,提出通过完善微观政策体系、扩大无障碍产品高质量供给、推进适老终端安全机制建设、增设亲情远程指导功能及积极推进老年数字关怀等微观机制建设,从而不断增强老年群体在当前数字时代融入感和获得感,推进信息社会数字普惠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包容 老年群体 数字鸿沟 弥合路径
下载PDF
智媒时代老年人数字鸿沟弥合路径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程 刘诗晨 李新竹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前,中国正处在智媒时代与人口老龄化交织的背景下,“数字鸿沟”问题成为老年群体融入当代社会较大的绊脚石。面对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多数老年人成为数字技术应用困难群体,如老年人因为不会扫码支付在商店里手足无措、不会线上预约挂... 目前,中国正处在智媒时代与人口老龄化交织的背景下,“数字鸿沟”问题成为老年群体融入当代社会较大的绊脚石。面对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多数老年人成为数字技术应用困难群体,如老年人因为不会扫码支付在商店里手足无措、不会线上预约挂号而在医院里频繁等待的现象屡见不鲜。我国正逐渐步入中度人口老龄化社会,“数字鸿沟”问题的出现使得我国老龄化问题雪上加霜。文章基于对河南省郑州市老年人“数字鸿沟”状况的调研,以网络接触沟、使用沟、知识沟为框架,在分析老年人“数字鸿沟”原因的基础上,探讨老年人“数字鸿沟”的弥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时代 老年人 数字鸿沟 弥合路径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负面影响及弥合路径研究
3
作者 刘建仙 王见 +1 位作者 李钰萍 韦荣芳 《当代农村财经》 2024年第7期46-50,共5页
乡村振兴过程中,城乡数字鸿沟的存在导致很多弱势群体不能享受数字红利,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发展差距,使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更加明显,因此如何缩小我国城乡数字鸿沟,推动乡村振兴,保障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当前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乡村振兴过程中,城乡数字鸿沟的存在导致很多弱势群体不能享受数字红利,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发展差距,使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更加明显,因此如何缩小我国城乡数字鸿沟,推动乡村振兴,保障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当前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城乡数字鸿沟在接入、使用和知识三个维度的现状,以及对涉农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城乡物流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针对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数字鸿沟 负面影响 弥合路径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老年人数字鸿沟弥合路径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4
作者 郭硕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第4期227-229,共3页
当前,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与数字化社会交织的背景下,老年人由于年龄、教育、经济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在数字化生活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据国家卫健委预测: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人,在全国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 当前,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与数字化社会交织的背景下,老年人由于年龄、教育、经济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在数字化生活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据国家卫健委预测: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人,在全国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中国老龄化具有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等特点。老年人作为社会主体的一部分,不应该被边缘化,特别是在智媒时代,更要关注社会发展中处于弱势的老年群体,最大限度弥合数字化背景下因数字资源不均衡带来的数字鸿沟,促进社会资源共享,确保老年人同样能够享受时代发展的红利。文章将河南省郑州市作为调查地点,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献综述等方法,阐述了老年人数字鸿沟的现状,揭示老年人数字鸿沟形成的原因,最终为老年人数字鸿沟弥合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数字鸿沟 老年人 弥合路径
下载PDF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下老年数字鸿沟弥合路径
5
作者 许琼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16期66-72,共7页
文章系统梳理了老年数字鸿沟的诸多复杂成因,发现在国家的多重努力下,老年数字鸿沟有了较大改善,但其弥合仍存在社会认识不足、老年人能力不足、信心缺乏以及信息安全等问题。文章认为弥合老年数字鸿沟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而... 文章系统梳理了老年数字鸿沟的诸多复杂成因,发现在国家的多重努力下,老年数字鸿沟有了较大改善,但其弥合仍存在社会认识不足、老年人能力不足、信心缺乏以及信息安全等问题。文章认为弥合老年数字鸿沟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而言意义重大。因此,政府作为主要责任主体应重视老年数字鸿沟问题,在政策上引导和在资金上扶持;企业应加大适老化智能产品的开发与内容的改造力度;公共文化设施与组织应定期进行老年数字技能培训;家庭应进行数字反哺等,多方各自发力,积极倡导和助力老年人的数字融入,共同促进老年数字鸿沟的弥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数字鸿沟 人口老龄化 国家战略 弥合路径
下载PDF
信息时代老年人数字鸿沟弥合路径探究
6
作者 周英鑫 《信息产业报道》 2024年第8期0144-0146,共3页
当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让智能技术发展适应老龄化 社会步伐,填平数字鸿沟,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同时也能让越来越多的老年群体告别“数字失能”, 共享数... 当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让智能技术发展适应老龄化 社会步伐,填平数字鸿沟,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同时也能让越来越多的老年群体告别“数字失能”, 共享数智生活。文章基于对山东省泰安市老年人数字鸿沟“三层次”情况的调研,分析老年人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 出老年人数字鸿沟的弥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老年人 信息时代 弥合路径
下载PDF
农村老年群体数字鸿沟弥合路径研究
7
作者 冷然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4期194-196,共3页
数字经济发展调整了社会经济结构,数字乡村、数字政府、数字出行等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虽然互联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但依旧有部分农村老年群体在数字融入过程中面临阻碍,以至于他们不能够平等地享受数字资源和数字红利,在数... 数字经济发展调整了社会经济结构,数字乡村、数字政府、数字出行等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虽然互联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但依旧有部分农村老年群体在数字融入过程中面临阻碍,以至于他们不能够平等地享受数字资源和数字红利,在数字服务的分配上也处于弱势一方。这种数字失衡的状态不能任凭其自由发展,应加以政策规制,否则将不利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基于此,文章梳理了农村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弥合农村老年群体数字鸿沟的路径,期望共享“数智”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服务 数字鸿沟 农村老年群体 数字红利 互联网 弥合路径 社会经济结构 政策规制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老年人数字鸿沟现象分析及弥合路径
8
作者 杜云 王一婕 《声屏世界》 2024年第18期98-102,共5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步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的浪潮席卷而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但老年群体是数字弱势群体,在获取和使用数字技术方面处于弱势,老年群体与年轻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逐渐加大,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步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的浪潮席卷而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但老年群体是数字弱势群体,在获取和使用数字技术方面处于弱势,老年群体与年轻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逐渐加大,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不利于他们充分参与社会活动,更不利于社会全面发展。文章分析了数字化时代老年人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在使用数字技术时的需求和预期,并提出了弥合数字鸿沟的可行之策,希望数字化时代全民都可以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老年人数字分裂 数字鸿沟 弥合路径
下载PDF
区域环境审计差异成因及弥合路径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彩红 荣欣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39,共8页
环境保护具有跨地域特点,作为环境治理工具之一的环境审计应协调一致,在跨域环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多由各地独自组织实施,影响环境审计发展的因素不一样,环境审计对污染治理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果这... 环境保护具有跨地域特点,作为环境治理工具之一的环境审计应协调一致,在跨域环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多由各地独自组织实施,影响环境审计发展的因素不一样,环境审计对污染治理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果这种差异较大,会影响区域整体环境治理绩效,制约环境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基于此,本文在界定区域环境审计差异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环境审计差异的体制制度成因,提出了弥合区域环境审计差异的具体路径,就是要完善审计管理体制、合理配置区域环境审计资源、提高区域环境审计效用、完善区域环境审计发展的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环境审计 审计差异 弥合路径
下载PDF
西方国家环境难民的争议与弥合路径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严登才 施国庆 《西北人口》 CSSCI 2016年第5期87-93,共7页
在环境变化与人口迁移的研究中,环境难民这一概念饱受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迁移动因的识别、是否存在环境难民、环境难民能否纳入难民的范畴三个方面。导致环境难民概念分歧的原因在于移民跨学科研究进展缓慢和不同的利益相关者... 在环境变化与人口迁移的研究中,环境难民这一概念饱受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迁移动因的识别、是否存在环境难民、环境难民能否纳入难民的范畴三个方面。导致环境难民概念分歧的原因在于移民跨学科研究进展缓慢和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从自身的角度对环境难民进行建构。为了弥合环境难民存在的争议,学者采取了将环境变化引起的跨国被迫迁移人口视为环境难民;根据移民动机和救援紧迫性识别环境难民;采取"自愿—强制"二分法将环境难民纳入非自愿移民的范畴;维持现状与加强合作等四条路径。本文结合我国环境相关移民实践认为:扩大环境难民的范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环境难民不能囊括那些既定类型和约定俗成的移民类型;不能将非自愿移民等同于难民;概念界定本身无法解决身份识别。在实践中,需要从环境变化的影响识别需要救援的迁移人口;以集体身份划定环境难民范畴;履行政府的职责,最大程度上较少跨国环境难民;对不同环境变化影响的人口采取不同的迁移手段;整合资源进行合作以更好地安置移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难民 环境移民 弥合路径 公约难民 人口迁移
下载PDF
数字时代的数据鸿沟及弥合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姚科敏 潘军 《阅江学刊》 2023年第2期102-111,174,共11页
近年来,数据经济蓬勃发展,大数据技术创新成为全球战略重点和热点,面向实体经济的工业产业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成为各国共同探索的方向。数据鸿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国家、区域、个体间驾驭数据的能力差距,拉开了区域... 近年来,数据经济蓬勃发展,大数据技术创新成为全球战略重点和热点,面向实体经济的工业产业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成为各国共同探索的方向。数据鸿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国家、区域、个体间驾驭数据的能力差距,拉开了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差距和发展高新技术的质量与水平。有必要从梳理数据鸿沟的生成条件入手,剖析数据鸿沟的发生学原理,理清弥合数据鸿沟的逻辑和对策,促进产业数据化和数据产业化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数据鸿沟 大数据 弥合路径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老年人数字鸿沟的表现、成因和弥合路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铎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2期95-98,共4页
数字化时代和老龄化时代的相互叠加使得数字化时代老年人的数字生活呈现出明显的数字接入、使用和知识上的鸿沟。数字化时代老年人数字鸿沟的产生与老年人数字化生活的主体性意愿不高、数字化技术的包容性缺失以及老年人数字化技术的薄... 数字化时代和老龄化时代的相互叠加使得数字化时代老年人的数字生活呈现出明显的数字接入、使用和知识上的鸿沟。数字化时代老年人数字鸿沟的产生与老年人数字化生活的主体性意愿不高、数字化技术的包容性缺失以及老年人数字化技术的薄弱等因素密切相关。数字化时代老年人数字鸿沟的弥合,个体层面需要老年人树立积极的老龄化思维、增强融入数字化生活的主体意愿,政策层面需要政府积极营造引导老年人融入数字化生活的友好环境、保障老年人的数字权利,社会层面需要重构老年人数字化生活的社会支持网络、提升老年人的数字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数字鸿沟 老年人 弥合路径
下载PDF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老年数字鸿沟的成因探寻与弥合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儒鹏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4-146,共13页
老年数字鸿沟已成为老龄化社会的显性问题,积极老龄化战略为破解该问题提供了方向。在三级数字鸿沟理论视域下,老年数字鸿沟表现为前端数字接入端口缺失、中端数字应用能力差距与末端数字知识获取迟滞三方面,这种系统性困境表明老年数... 老年数字鸿沟已成为老龄化社会的显性问题,积极老龄化战略为破解该问题提供了方向。在三级数字鸿沟理论视域下,老年数字鸿沟表现为前端数字接入端口缺失、中端数字应用能力差距与末端数字知识获取迟滞三方面,这种系统性困境表明老年数字鸿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问题。数字化与老龄化的双重促动、政府公共数字资源供给相对滞后、市场“人群偏好”与适老化不足、老年群体“数字障碍”与家庭数字反哺作用有限等多个因素共同促成老年数字鸿沟现象。在积极老龄化理论指引下,构建数字包容型的老年友好社会环境、完善数字社会的公共服务与制度体系、激发以适老化科技为导向的老年蓝海市场、强化数字反哺与老年主体增能是弥合老年数字鸿沟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积极老龄化 老年数字鸿沟 弥合路径
原文传递
老年数字鸿沟的具体表现、生成机理与弥合路径
14
作者 林琳 《老龄化研究》 2024年第4期1353-1358,共6页
当前,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数字技术深入结合,极大地改变了社会运行的方式。然而,这一转变也暴露出显著的老年数字鸿沟问题,具体表现为接入鸿沟、使用鸿沟和知识鸿沟。老年群体自身的障碍和抵触心理、家庭... 当前,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数字技术深入结合,极大地改变了社会运行的方式。然而,这一转变也暴露出显著的老年数字鸿沟问题,具体表现为接入鸿沟、使用鸿沟和知识鸿沟。老年群体自身的障碍和抵触心理、家庭和社会给予的支持相对不足、数字产品研发忽视老年人的需求以及政府部门过度偏向于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共同导致了老年数字鸿沟的形成。推动老年人的数字技能培训,加强年轻世代的数字反哺,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倡导适老化的技术研发倾向等措施,有助于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老龄化 弥合路径
原文传递
基于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银企关系博弈及其弥合路径探析
15
作者 刘冰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第32期115-116,共2页
银企关系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银企关系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银企之间的博弈也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银行基于企业信息不对称的放贷意愿博弈,往往使得银行对放贷行为采取谨慎的态度;企业基于银行放贷条件信息不对称的博弈... 银企关系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银企关系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银企之间的博弈也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银行基于企业信息不对称的放贷意愿博弈,往往使得银行对放贷行为采取谨慎的态度;企业基于银行放贷条件信息不对称的博弈,使得银行也会丧失一些优质企业客户。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弥合银企关系势在必行。首先,要健全金融业生态环境;其次,要完善各级各类企业的信用支持体系;最后,要树立银、企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企关系 信息不对称 弥合路径
下载PDF
张力与弥合:监察法与国家赔偿制度的衔接问题 被引量:12
16
作者 魏文松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2-38,共7页
监察法与国家赔偿制度的衔接是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监察法》第六十七条是二者衔接的重要法律依据。从其本质来讲二者的衔接是改革与法治的深层次互动,但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并未将《国家赔偿法》列入三类立法项目之中... 监察法与国家赔偿制度的衔接是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监察法》第六十七条是二者衔接的重要法律依据。从其本质来讲二者的衔接是改革与法治的深层次互动,但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并未将《国家赔偿法》列入三类立法项目之中。基于对监察机关能否纳入行政赔偿、刑事赔偿的理论反思,认为监察法与国家赔偿制度之间存在一定的衔接张力,应当提倡监察赔偿以规制监察主体的非理性行为。可以通过不破而立——制定独立的监察赔偿制度,先破后立——修改现有的国家赔偿制度以及完善相关的监察制度等制度建构方式来弥合二者的衔接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体制改革 国家赔偿制度 监察赔偿 衔接张力 弥合路径
下载PDF
探析海商法与破产法的冲突与弥合
17
作者 孙晶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5期178-181,共4页
在海商法与破产法的交叉适用过程中,暴露出各种实体法与程序规则的冲突,实体法冲突主要表现在船舶物权与破产财产、船舶债权与破产债权两个方面。程序规则冲突体现在海事诉讼特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破产程序、船舶扣押程序和破产自动中止制... 在海商法与破产法的交叉适用过程中,暴露出各种实体法与程序规则的冲突,实体法冲突主要表现在船舶物权与破产财产、船舶债权与破产债权两个方面。程序规则冲突体现在海事诉讼特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破产程序、船舶扣押程序和破产自动中止制度、船舶拍卖程序和破产财产转换和分配程序。这些冲突影响了实践中破产程序的有序高效处理。基于破产法基本原则的法律解释,如“充分尊重非破产法律规范”和“以特殊破产要求改变非破产法律规范”,可以成为弥合两者适用冲突的途径。法,进而通过系统、系统地整合,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商法 破产法 冲突问题 表现 弥合路径
下载PDF
民主集中制:制度规定的刚性与运行环境的柔性
18
作者 王玉云 《岭南学刊》 2011年第4期61-64,共4页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的制度设计既牢牢把握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取向,又考虑到了政治生活的现实需要。但在民主集中制的实际运行中仍然出现了很大偏差。因此,必须在强调制度规定的刚性的...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的制度设计既牢牢把握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取向,又考虑到了政治生活的现实需要。但在民主集中制的实际运行中仍然出现了很大偏差。因此,必须在强调制度规定的刚性的同时,注重柔性环境的培育,这是纠正出现偏差的关键。而在强化制度规定的刚性的同时培育制度赖以运行的柔性环境,正是民主集中制的设计效果图与实际运行图之间的裂缝得以弥合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民主集中 制度规定的刚性 运行环境的柔性 弥合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