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弥尔顿《失乐园》中的视觉空间建构
1
作者 翟平丽 钱俊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3年第2期87-90,共4页
弥尔顿在《失乐园》中借助空间叙事技巧巧妙地在地狱、天庭和伊甸园三类空间中穿梭往来,重点围绕撒旦被贬和人的原罪两条主线展开空间叙事,并以撒旦诱惑夏娃偷吃禁果、人类始祖失去伊甸园作为空间的交汇点。本文试图以微观视觉空间为... 弥尔顿在《失乐园》中借助空间叙事技巧巧妙地在地狱、天庭和伊甸园三类空间中穿梭往来,重点围绕撒旦被贬和人的原罪两条主线展开空间叙事,并以撒旦诱惑夏娃偷吃禁果、人类始祖失去伊甸园作为空间的交汇点。本文试图以微观视觉空间为切入点挖掘史诗中庞大的空间建构,重点围绕空间吁请、神魔对立、撒旦变形的空间移动、人类始祖伊甸园生活来展开论述,以便人们打开探索想象空间的视野,深入了解弥尔顿多重转换的空间图景,从而有利在整体上把握史诗的视觉空间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尔顿《失乐园》视觉空间
下载PDF
《失乐园》中的恶魔意象分析——兼论《爱的流刑地》
2
作者 傅紫琼 《文教资料》 2012年第20期31-32,共2页
《失乐园》有两部作品,一是17世纪英国作家弥尔顿的描述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受恶魔撒旦引诱偷尝禁果而被逐出伊甸乐园的史诗著作;二是日本现代著名的情爱作家渡边淳一的描写中年男女陷入不伦之恋,追求纯粹的爱而背离传统道德,背叛家庭,... 《失乐园》有两部作品,一是17世纪英国作家弥尔顿的描述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受恶魔撒旦引诱偷尝禁果而被逐出伊甸乐园的史诗著作;二是日本现代著名的情爱作家渡边淳一的描写中年男女陷入不伦之恋,追求纯粹的爱而背离传统道德,背叛家庭,选择殉情的代表作,《爱的流刑地》也是他同类题材的著名作品。本文拟探讨其中隐含着的相似意象,以得出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尔顿《失乐园》 恶魔意象 渡边淳《爱的流刑地》
下载PDF
弥尔顿在中国:1837—1888,兼及莎士比亚 被引量:6
3
作者 郝田虎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74,共9页
晚清时,西方在华传教士和中国开明的知识分子都为介绍莎士比亚和弥尔顿做出了贡献。林则徐和魏源等主动地拿来,梁廷枏和杨象济等批判地接受。但总的来看,传教士对弥尔顿的介绍要比同时期的中国人更细致、更具体,而且由于他们熟悉弥... 晚清时,西方在华传教士和中国开明的知识分子都为介绍莎士比亚和弥尔顿做出了贡献。林则徐和魏源等主动地拿来,梁廷枏和杨象济等批判地接受。但总的来看,传教士对弥尔顿的介绍要比同时期的中国人更细致、更具体,而且由于他们熟悉弥尔顿的生平和作品,能够做出恰当的评价、甚至高水平的翻译。同时,本文纠正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一个流传已久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尔顿《失乐园》 中国 莎士比亚 晚清 传教士
原文传递
另一个撒旦和亚当——解读《弗兰肯斯坦》
4
作者 史华威 《戏剧之家》 2019年第14期242-242,共1页
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问世后,许多批评学家试图从历史的文本弥尔顿《失乐园》进行解读。本文认为,小说的总体结构与《失乐园》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物性格与命运在亚当和撒旦角色中相互转换,堕落的弗兰肯斯坦以及他创造的怪物微妙... 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问世后,许多批评学家试图从历史的文本弥尔顿《失乐园》进行解读。本文认为,小说的总体结构与《失乐园》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物性格与命运在亚当和撒旦角色中相互转换,堕落的弗兰肯斯坦以及他创造的怪物微妙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 弥尔顿《失乐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