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5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的弥散张量成像(DTI)图像分割的新算法
1
作者 彭洁 徐启飞 +3 位作者 王华峰 吕庆文 冯衍秋 陈武凡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4期12-13,共2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MRF)的弥散张量成像(DTI)图像分割的算法。方法:利用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挖掘图像中的弥散张量信息,根据贝叶斯定理将图像分割问题转化为最小后验能量的求取,运用迭代条件模型求解。结果:该算法对DTI...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MRF)的弥散张量成像(DTI)图像分割的算法。方法:利用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挖掘图像中的弥散张量信息,根据贝叶斯定理将图像分割问题转化为最小后验能量的求取,运用迭代条件模型求解。结果:该算法对DTI图像分割效果明显优于K均值算法,且该效果亦优于该算法对常规MRI T_2WI图像的分割效果。结论:该算法能够充分利用弥散张量矩阵蕴含的空间上下文信息实现DTI图像的有效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 磁共振成像 图像分割 马尔科夫随机场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联合补阳还五汤对自发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
2
作者 张磊 宋杰 +2 位作者 谢晶军 钟兴明 蔡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联合补阳还五汤对自发性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8例基底区自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联合补阳还五汤对自发性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8例基底区自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8例)。对照组被诊断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并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DTI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总体治疗效果,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8%(33/38)比56.7%(17/30),P<0.05〕。治疗4周后,两组FMA、BBS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FMA评分(分):74.21±9.07比66.73±12.76,NIHSS评分(分):15.16±3.73比20.27±6.15,MBI评分(分):69.29±14.68比60.63±19.10,BBS评分(分):43.55±4.30比36.90±3.86,均P<0.05〕。结论基于DTI的康复训练结合补阳还五汤能改善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成像 基底节区出血 补阳还五汤 肢体康复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及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杰 周虎 +4 位作者 刘杜强 罗洪涛 李锦鸿 舒俊逸 杨安强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916-918,922,共4页
脑肿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神经外科疾病,可压迫周围正常的脑组织,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耳鸣、视觉和嗅觉减退、肢体无力以及面部麻木等,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危及其生命安全。... 脑肿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神经外科疾病,可压迫周围正常的脑组织,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耳鸣、视觉和嗅觉减退、肢体无力以及面部麻木等,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危及其生命安全。我国脑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脑肿瘤发生率和病死率也跃居全球首位[1]。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脑肿瘤的主要方法,部分脑肿瘤位于脑深部,肿瘤边界难以确定,任何盲目扩张切除均可能损害神经功能,带来严重并发症[2]。在切除脑肿瘤的同时,保护神经结构和功能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至关重要。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以及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是先进的医学成像和监测手段,可为解决医学领域中的一些难题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成像 神经电生理 脑肿瘤 手术入路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效果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梁宇 王莎 +3 位作者 李琨 张琰 郝利霞 呼日勒特木尔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7期1-3,共3页
脑卒中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很多脑卒中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容易出现各种后遗症。其中,吞咽障碍属于常见后遗症,当患者出现吞咽障碍后,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及时进行治疗非常关键。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中,选择科学合理的... 脑卒中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很多脑卒中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容易出现各种后遗症。其中,吞咽障碍属于常见后遗症,当患者出现吞咽障碍后,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及时进行治疗非常关键。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中,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很重要,弥散张量成像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指导,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情况,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成像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在立体定向微创引流手术治疗中量幕上深部脑出血中的预后评估作用
5
作者 魏二佳 林海韬 +1 位作者 蔡典潜 薛锐垣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63-566,共4页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及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评估立体定向微创引流手术治疗中量幕上深部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70例脑深部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手...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及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评估立体定向微创引流手术治疗中量幕上深部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70例脑深部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手术组和保守组各35例,分别行立体定向微创引流术和内科保守治疗。通过DTI技术评估皮质脊髓束(CST)的完整性,并使用各向异性分数(FA)值量化CST的受损程度。结果:手术组颅内血肿清除速度明显优于保守组,术后第3天血肿已大部分或完全消失,而保守组血肿体积基本未发生变化。治疗1月后,手术组F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保守组(P<0.05),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明显高于保守组(P<0.05)。3月后,手术组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保守组(P<0.05),但FA值和M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TT成像显示患侧CST受损程度与FA值、NIHSS评分及MAS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CTS完整度越高(1度),FA值越高,NIHSS评分越低,MAS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轻,运动功能越好;CTS完整度越低(3度),FA值越低,NIHSS评分越高,MAS评分越低,神经功能缺损越重,运动功能越差。结论: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出血量15-30 ml的幕上深部脑出血可显著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DTI和DTT成像可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微创引流 幕上深部脑出血 弥散成像 各向异性分数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评估针刺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价值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予欣 党伟利 +4 位作者 马丙祥 邢威 周荣易 孔亚敏 荆振昊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9,共9页
目的 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观察针刺治疗前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患儿脑白质微观结构的变化,以探索针刺在ASD中应用价值及DTI在评估针刺效果中作用。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 目的 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观察针刺治疗前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患儿脑白质微观结构的变化,以探索针刺在ASD中应用价值及DTI在评估针刺效果中作用。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ASD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假针刺组,进行12周的干预治疗,于治疗前(第0周)及治疗后(第12周)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 Autism Rating Scale, CARS)、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孤独症疗效评价量表(Autism 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 ATEC)及DTI检查。比较两组间各项量表评分变化,采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 TBSS)分析两组间脑白质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的差异,继而比较FA有差异脑区的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 MD)、径向弥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 RD)和轴向弥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 AD)的不同及量表评分与DTI参数相关性。结果 与假针刺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各项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FA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值两组间在左下纵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ASD患儿ATEC评分与右扣带回的FA值呈负相关,与右额枕下束、右下纵束、右扣带回的RD值呈正相关,与右扣带回的AD值呈正相关;CARS评分与右扣带回的AD值呈正相关(P<0.05)。右下纵束的FA值与ASD患儿的语言问题、感知觉异常呈负相关,RD值与社交障碍、感知觉异常呈正相关;右扣带回的FA值与语言问题、社交障碍、感知觉异常呈负相关,而RD值与上述临床症状呈正相关,AD值与社交障碍、健康问题呈正相关;双侧额枕下束FA值与感知觉异常存在负相关,右额枕下束RD值与其社交障碍、感知觉异常呈正相关;右上纵束的RD值与感知觉异常呈正相关;左丘脑前辐射束的AD值与感知觉异常呈正相关(P<0.05)。结论 针刺可能通过促进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增强,从而改善ASD患儿临床症状,尤其在言语、社交、感知觉、健康问题等方面,进而说明DTI在评估针刺治疗效果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针刺 磁共振成像 弥散成像 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 神经纤维束
下载PDF
正常椎间孔段颈神经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相关参数研究及纤维束重建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丙萱 时寅 +1 位作者 丁洪园 邹月芬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5,124,共6页
目的 探讨正常人颈椎间孔段颈神经根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特点;运用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 目的 探讨正常人颈椎间孔段颈神经根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特点;运用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DTT)技术重建显示颈神经根神经纤维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 收集50名健康志愿者(男25名,女25名)行颈神经DTI。测量双侧C5至C7神经根椎间孔近中远段颈神经根FA值及ADC值,C5~C7不同节段神经根FA值及ADC值采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C5~C7相同节段神经根左右侧FA值及ADC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C5~C7相同节段神经根椎间孔近中远段FA值及ADC值,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检验。同时对双侧C5~C7神经根进行神经纤维束重建。结果 C5~C7不同节段神经根椎间孔近中远段FA值及ADC值均无明显差异。C5~C7相同节段神经根椎间孔段相同层面左右两侧神经根FA值及ADC值无明显差异。C5~C7相同节段神经根三个不同层面神经根FA值及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运用DTT技术可以连续完整地重建并显示出C5~C7椎间孔段颈神经根神经纤维束。结论 运用DTI及DTT技术可以定量评估颈椎间孔段颈神经根并直观地重建显示出颈椎间孔段颈神经根神经纤维束,可以为临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提供椎间孔近中远段颈神经根定量参数及直观重建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成像 弥散示踪成像 椎间孔 颈神经根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肿瘤脑浸润的量化和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晏怡 唐文渊 +4 位作者 邓朝霞 谢兵 吕发金 刘斌 杨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66-670,共5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颅内肿瘤脑浸润程度的量化和临床应用。方法颅内肿瘤40例,其中脑胶质瘤20例,脑膜瘤12例,脑转移瘤8例,均经病理证实;建立不同颅内肿瘤的脑浸润病理标准,并以此标准分入各亚组;利用MRI常规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颅内肿瘤脑浸润程度的量化和临床应用。方法颅内肿瘤40例,其中脑胶质瘤20例,脑膜瘤12例,脑转移瘤8例,均经病理证实;建立不同颅内肿瘤的脑浸润病理标准,并以此标准分入各亚组;利用MRI常规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比较,确定并测量5个兴趣区(肿瘤实体区、瘤周水肿区、水肿外区、相对正常白质区和对侧白质区)的分量各向异性值(fractional anisotropy,FA);比较分析不同肿瘤FA值的差异及其与肿瘤脑浸润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脑胶质瘤中有10例的DTI图像超出常规MRI范围,脑膜瘤和脑转移瘤中未见;FA值由瘤体区向外呈递增趋势,其中胶质瘤组内最大增幅出现在瘤周水肿区和水肿外区之间,而脑膜瘤和脑转移瘤亚组出现在肿瘤实体区和瘤周水肿区之间;胶质瘤瘤周水肿区FA值与肿瘤脑浸润程度显著相关;在脑胶质瘤中有脑浸润者的瘤周水肿区FA值显著低于无脑浸润胶质瘤和非胶质来源肿瘤。结论DTI可用于量化比较不同脑肿瘤的脑浸润程度,其瘤周水肿区的FA值可用于指导脑胶质瘤的手术切除范围,对延缓复发、改善预后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成像 脑肿瘤 侵袭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预后预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誉 张晓雷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388-392,共5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脑血管疾病,是成年人死亡和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与卒中后皮质脊髓束(CST)受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因此精准评估卒中后脑白质(WM)病变严重程度并准确识别AIS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能力至关重要...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脑血管疾病,是成年人死亡和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与卒中后皮质脊髓束(CST)受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因此精准评估卒中后脑白质(WM)病变严重程度并准确识别AIS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能力至关重要。弥散张量成像(DTI)可无创评估WM纤维束的形态和结构完整性,近几年成为研究AIS后运动损伤的主要评估工具。本文就DTI的基本原理、CST完整性与运动功能的关系以及DTI对AIS患者运动功能预后预测等方面进行简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成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皮质脊髓束 运动功能预后 脑白质病变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脑梗死皮质脊髓束损伤与运动功能转归相关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刘树学 王本国 +8 位作者 莫雪玲 唐玉德 王耿 张雄彪 洪云恒 罗丽好 陈志明 李水连 肖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年第5期28-31,共4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脑梗死各向异性特征,结合扩散张量纤维束重建(DTT)评价脑梗死后皮质脊髓束损伤与运动功能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对10名正常成人志愿者及57名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测量双...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脑梗死各向异性特征,结合扩散张量纤维束重建(DTT)评价脑梗死后皮质脊髓束损伤与运动功能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对10名正常成人志愿者及57名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测量双侧大脑脚、内囊后肢、梗死灶及其对侧对称区域的部分各向异性系数(FA值),并进行比较分析;对双侧皮质脊髓束进行扩散张量纤维束重建(DTT),并分级;在DTI检查前及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及简式Fugl-Meye运动功能评分(FMS),将脑梗死病灶区域FA值降低率与NIHSS及CST的DTT分级与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FMS)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志愿者双侧大脑脚、内囊后肢及半卵圆中心平均FA值双侧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病例病灶区域平均FA值与对侧比较,无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病例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FA值降低率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500,p=0.001);脑梗死病例大脑脚及内囊后肢FA值与对侧比较,急性期病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亚急性期及慢性期病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TT显示CST纤维束分级与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FMS)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899,p=0.000)。结论 DTI能较好的评价脑梗死后白质纤维束的损伤程度;皮质脊髓束的损害程度与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具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成像 脑梗死 皮质脊髓束 运动功能
下载PDF
脊髓圆锥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在下尿路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11
作者 孙浩瑜 高轶 +5 位作者 吴娟 廖利民 靖华芳 张思雨 李东 韩春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338,共6页
目的 利用MRI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寻找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和膀胱活动低下(UAB)患者脊髓圆锥信号的异常。方法 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从北京博爱医院招募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23例(病例组)。所有患者行盆底电生理检查和影像尿动力检查,... 目的 利用MRI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寻找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和膀胱活动低下(UAB)患者脊髓圆锥信号的异常。方法 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从北京博爱医院招募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23例(病例组)。所有患者行盆底电生理检查和影像尿动力检查,根据患者尿动力灌注期膀胱收缩情况,将病例组分为UAB组和OAB组。同时招募健康受试者8例(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行T_(10)~L_(5)脊髓MRI平扫+DTI序列扫描。通过DTI序列对比MRI平扫节段确定脊髓圆锥位置,提取圆锥中段的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弥散系数(ADC)和相对各项异性(RA)。结果 UAB组12例,OAB组11例。病例组盆底电生理检查均存在异常。盆底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UAB组与OAB组间骶反射弧神经传导有显著性差异(P=0.036)。DTI扫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ADC升高(t=2.185, P=0.037);UAB组FA降低(t=3.439, P=0.005),ADC显著升高(t=4.582, P <0.001)。结论 对于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DTI有助于寻找脊髓是否存在潜在的病变。FA和ADC是很有价值的脊髓圆锥损伤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活动低下 脊髓圆锥 弥散成像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初探 被引量:11
12
作者 丁庆国 陈振湖 +1 位作者 陆永明 胡春洪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7年第2期10-11,15,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高级别胶质瘤13例和低级别胶质瘤8例,均作了MRI平扫、增强扫描和DTI,测定两组肿瘤实质区、囊变坏死区及瘤周水肿区MD值、FA值,分别比较两组肿瘤上述... 目的初步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高级别胶质瘤13例和低级别胶质瘤8例,均作了MRI平扫、增强扫描和DTI,测定两组肿瘤实质区、囊变坏死区及瘤周水肿区MD值、FA值,分别比较两组肿瘤上述三个区域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高级别组肿瘤实质区、囊变坏死区及瘤周水肿区MD值分别为(0.976±0.171)×10-9㎜2/s、(1.92±0.515)×10-9㎜2/s、(1.41±0.288)×-9㎜2/s,低级别组上述三个区域MD值分别为(1.28±0.320)×-9㎜2/s、(1.77±0.567)×-9㎜2/s、(1.19±0.218)×-9㎜2/s,高级别组肿瘤实质区MD值低于低级别组(P<0.05),两组肿瘤囊变坏死区、瘤周水肿区MD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级别组上述三个区域FA值分别为0.137±0.056、0.0824±0.061、0.148±0.09,低级别组分别为0.149±0.0504、0.105±0.0623、0.160±0.083,两组肿瘤上述三个区域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测定胶质瘤肿瘤实质区MD值,有助于胶质瘤的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成像
下载PDF
脑MR弥散加权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可比较图像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敬玉 刘贵霞 +3 位作者 赵君禄 雷立存 郑立冬 谢晋东 《中国医疗设备》 2011年第6期151-155,共5页
目的研究正常人脑部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不同弥散方向个数时的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平均扩散系数的异同。方法应用相控阵神经血管线圈,随机选择正常健康体检者进行DWI成像检查和6、15、25个梯度方向的DTI检查,各取得... 目的研究正常人脑部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不同弥散方向个数时的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平均扩散系数的异同。方法应用相控阵神经血管线圈,随机选择正常健康体检者进行DWI成像检查和6、15、25个梯度方向的DTI检查,各取得数据15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了头颅常规MRI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然后,用DTI分析软件DtiStiduo 2.4对获得的弥散加权像和弥散张量图像进行处理,得到DWI的平均ADC图像,DTI的张量的导出量——张量的特征值λ1、λ2、λ3,各向同性指标ADC、Trace(MD)的图像。对得到的每个研究对象相应图像中选取10个感兴趣区进行测量,得到相应的参数数值。结果 DWI(X、Y、Z三个方向正交扩散梯度)和6、16、25个扩散梯度方向的DTI所获得的ADC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579);DWI、DTI的ADC值和MD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弥散成像中DWI和DTI中得到的ADC值具有可比性,可作为临床正常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弥散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DTI)在眼科临床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唐丽媛 刘钰鑫 邵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87-891,共5页
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作为一种新兴的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无创且可重复地在微观的领域中观察活体大脑组织纤维的走行方向和完整情况,为大脑的皮质活动和功能状态提供更多的信息。目前,由于眼球及视神经的特殊位... 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作为一种新兴的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无创且可重复地在微观的领域中观察活体大脑组织纤维的走行方向和完整情况,为大脑的皮质活动和功能状态提供更多的信息。目前,由于眼球及视神经的特殊位置与结构,DTI开始成为眼科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DTI在眼科的临床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成像 视觉发育 弱视 青光眼 视神经疾病
下载PDF
扩散张量成像扩散梯度方向与DTI图像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饶晶晶 漆剑频 王承缘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时扩散梯度方向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0例健康志愿者行头部常规MRI及DTI检查。DTI检查时分别采用15、25和55这三个不同的扩散梯度方向。在右侧内囊后肢3/4处(皮质脊髓束)设定感兴趣区,测量平均扩...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时扩散梯度方向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0例健康志愿者行头部常规MRI及DTI检查。DTI检查时分别采用15、25和55这三个不同的扩散梯度方向。在右侧内囊后肢3/4处(皮质脊髓束)设定感兴趣区,测量平均扩散系数(DCavg)、部分各向异性(FA)和三个本征值(λ1、λ2、λ3),分别对3个扩散方向的DCavg和F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3个本征值计算FA理论值,并与测量值进行比较。选定内囊层面的FA图,计算全层面可显示FA值<0.3的纤维束百分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个扩散梯度方向图像上测量的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FA值<0.3的纤维束的百分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扩散梯度方向为15时FA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25和55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扩散梯度方向为25时兼顾了图像信噪比和扫描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成像 扩散梯度方向 图像
下载PDF
对比以不同方法分割ROI后弥散张量成像重建咬肌结果
16
作者 林香 郭伟 +2 位作者 苏妍 戴鸿鹏 曹代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3-608,共6页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分割ROI后行弥散张量成像(DTI)重建咬肌结果的可重复性及其差异,以及不同咀嚼习惯侧别之间DTI重建咬肌结果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纳入25名健康成人,分别基于单层ROI(ROI-1)、三层ROI(ROI-3)及肌肉整体即感兴趣容积(VOI)...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分割ROI后行弥散张量成像(DTI)重建咬肌结果的可重复性及其差异,以及不同咀嚼习惯侧别之间DTI重建咬肌结果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纳入25名健康成人,分别基于单层ROI(ROI-1)、三层ROI(ROI-3)及肌肉整体即感兴趣容积(VOI)对咬肌行DTI重建,评估重建DTI结果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可重复性、组间差异、组间相关性及其与脂肪分数(FF)的相关性,分析不同咀嚼习惯侧别间咬肌DTI重建结果的差异。结果 基于ROI-1、ROI-3及VOI以DTI重建咬肌结果可重复性均高(ICC均>0.90)。不同ROI之间,所获纤维束数目(FTN)、纤维束平均长度(MFTL)、纤维束体积(FTV)、平均弥散系数(MD)、轴向弥散系数(AD)及径向弥散系数(R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校正P<0.05)。基于以上3种ROI所获DTI结果之间呈正相关(r=0.739~0.994,P均<0.05);其FTN、FTV、MD、RD均与FF呈负相关(r=-0.628~-0.284,P均<0.05)。以各ROI获取的非习惯咀嚼侧咬肌MFTL均短于平衡咀嚼咬肌(P均<0.05)。结论 以不同方法分割ROI所获DTI重建咬肌结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及一定相关性,且可重复性高;3种方式均可用于显示非习惯咀嚼侧咬肌纤维束长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肌 弥散成像 可重复性 结果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沿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分析法对9~18岁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脑类淋巴系统改变的探讨
17
作者 徐滢莹 苏醒 +3 位作者 吉兆正 陈佳璐 李雪 刘靖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7-1121,共5页
目的:基于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分析法(DTI-ALPS)探讨9~18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男性患者脑类淋巴系统功能改变,以及沿血管周围间隙(ALPS)指数与临床表现间的关系。方法:纳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 目的:基于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分析法(DTI-ALPS)探讨9~18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男性患者脑类淋巴系统功能改变,以及沿血管周围间隙(ALPS)指数与临床表现间的关系。方法:纳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的9~18岁男性34例,以及年龄相匹配的正常男性对照30例。采集所有受试者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并计算ALPS指数,比较2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和双侧ALPS指数(ALPS-L、ALPS-R)的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检验双侧ALPS指数与社交反应量表(SRS)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SD组ALPS-L及ALPS-R指数显著减低(t=2.060,P=0.044;t=2.675,P=0.010)。总体ALPS-L与SRS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分无明显相关关系(P均>0.05),总体ALPS-R与SRS社交认知因子分、社交沟通因子分、社交动机因子分无明显相关关系(P均>0.05),总体ALPS-R与SRS社交知觉因子分、孤独症行为方式因子分及SRS总分均呈负相关关系(r=-0.309,P=0.013;r=-0.359,P=0.004;r=-0.298,P=0.017)。结论:ASD患者存在大脑类淋巴系统功能异常,类淋巴系统功能异常与ASD临床症状相关,可能是ASD患者潜在病理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类淋巴系统 血管周围间隙 弥散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图像几何变形的原理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旭峰 闵庆华 +1 位作者 刘树勇 徐小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17-219,共3页
目的讨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图像几何变形的原因。方法以T1加权图像为基准,对1.5T与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图像进行回顾,分析图像变形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参数优化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图像序列均存在变形,变... 目的讨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图像几何变形的原因。方法以T1加权图像为基准,对1.5T与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图像进行回顾,分析图像变形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参数优化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图像序列均存在变形,变形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磁敏感性的差异与梯度磁场的非线性;通过参数优化可以适当提高图像质量。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图像几何变形主要是由于组织磁敏感性差异与涡流导致的梯度磁场的非线性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成像 磁敏感性 变形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DTI)在颅脑高级别胶质瘤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庆国 胡春洪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23-326,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颅脑高级别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高级别胶质瘤13例,均作了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以及DTI,经计算机后处理获得平均弥散系数图(MD图)及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图(FA图),测定肿瘤实...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颅脑高级别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高级别胶质瘤13例,均作了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以及DTI,经计算机后处理获得平均弥散系数图(MD图)及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图(FA图),测定肿瘤实质区、囊变坏死区、瘤周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的MD值、FA值,分析比较上述4个区MD值、FA值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肿瘤实质区、囊变坏死区、瘤周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的MD值分别为0.976±0.171×10-9mm2/s、1.92±0.515×10-9mm2/s、1.414±0.288×10-9mm2/s、0.723±0.0525×10-9mm2/s,上述4个区域两两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肿瘤实质区、囊变坏死区、瘤周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的FA值分别为0.137±0.056、0.0824±0.061、0.148±0.09、0.522±0.073,囊变坏死区、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与正常白质区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而囊变坏死区、肿瘤实质区及瘤周水肿区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TIMD值可区分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区、囊变坏死区、瘤周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FA值可区分肿瘤区与正常白质区,但不易区分肿瘤实质区、囊变坏死区与瘤周水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成像
下载PDF
纠正弥散张量成像图像变形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树永 姚旭峰 耿道颖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采用图像变形配准的方法校正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几何畸变,以利于神经外科导航中DTI与原始图像的融合。材料和方法:采用仿射变换和B样条的变形配准方法来矫正几何畸变,配准的相似性测度采用互信息为准则。结果:弥散张量成像... 目的:采用图像变形配准的方法校正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几何畸变,以利于神经外科导航中DTI与原始图像的融合。材料和方法:采用仿射变换和B样条的变形配准方法来矫正几何畸变,配准的相似性测度采用互信息为准则。结果:弥散张量成像特定组织间由磁敏感性差异引起的几何畸变得到了一定纠正。结论:采用3D配准的方法可以对弥散张量成像的几何畸变进行纠正,改善图像质量,提高其在神经外科导航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成像 平面回波序列 变形配准 几何畸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