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9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协作手术治疗妊娠晚期合并颅内巨大动静脉畸形伴破裂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
1
作者 张美芳 薛晴 张新元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总结多学科协作手术治疗妊娠晚期合并颅内巨大动静脉畸形(AVM)伴破裂出血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妊娠30+3周合并颅内巨大AVM伴破裂出血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总结护理经验。结果30岁女性,因突发头痛伴意识不清、抽搐... 目的总结多学科协作手术治疗妊娠晚期合并颅内巨大动静脉畸形(AVM)伴破裂出血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妊娠30+3周合并颅内巨大AVM伴破裂出血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总结护理经验。结果30岁女性,因突发头痛伴意识不清、抽搐8 h余入院。头颈部CTA及CT平扫示右侧枕叶AVM,大小约4.8 cm×3.7 cm×5.0 cm,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及第四脑室铸型。为保障母婴安全,积极采用多学科联合会诊共同手术治疗。先在产科与麻醉科医生配合下实施剖宫产手术,娩出一男婴,阿氏评分7分;胎儿娩出后,将病人更换体位后实施神经外科手术,利用神经内镜切除颅内血管畸形团,同时清除颅内血肿。围手术期积极采用多学科护理模式控制血压,营养支持、心理干预、延续性护理等方面进行有效干预,住院37 d后康复出院,并与婴儿建立良好的母子关系。结论妊娠晚期合并颅内巨大动静脉畸形伴破裂出血病人,建议积极采用多学科联合会诊共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注意监测病人血压,加强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并积极预防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静脉畸形 脑出血 妊娠晚期 多学科协作 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急诊颅内动静脉畸形出血栓塞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陈金蓉 陈锋龙 张弋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0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急诊颅内动静脉畸形出血栓塞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1月厦门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40例颅内动静脉畸形出血并接受栓塞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急诊颅内动静脉畸形出血栓塞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1月厦门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40例颅内动静脉畸形出血并接受栓塞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栓塞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未见再出血、股动脉血栓的发生,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颅内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下床时间和住院天数,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内动静脉畸形栓塞 急诊出血 术后护理
下载PDF
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构筑的思考和展望
3
作者 陈光忠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共6页
颅内动静脉畸形是脑血管疾病中形态结构最为复杂且难以采用现有的影像学手段进行清晰显示的疾病之一。因此,目前对其空间结构学规律性的认识尚非常有限,从而限制了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治疗理念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该文在目前对颅内动静脉... 颅内动静脉畸形是脑血管疾病中形态结构最为复杂且难以采用现有的影像学手段进行清晰显示的疾病之一。因此,目前对其空间结构学规律性的认识尚非常有限,从而限制了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治疗理念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该文在目前对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构筑学认识进展的基础上,探讨其潜在临床价值,并就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结构学研究方法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静脉畸形 血管构筑学 展望 专家论坛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病人栓塞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4
作者 邹新辉 罗伟文 +1 位作者 徐舟 张剑峰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423-2427,I0009,共6页
目的脑动静脉畸形病人栓塞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脑动静脉畸形病人为研究对象,均行介入栓塞术。根据是否发生神经功能障碍分为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组(19例... 目的脑动静脉畸形病人栓塞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脑动静脉畸形病人为研究对象,均行介入栓塞术。根据是否发生神经功能障碍分为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组(19例)及未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组(53例)。利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脑动静脉畸形病人栓塞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使用R3.5.3软件绘制预测脑动静脉畸形病人栓塞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列线图模型。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对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进行检验,利用Bootstrap法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并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组术前颅内出血、病灶长径、病灶位置、动脉瘤、Spetzler-Martin分级、深部引流静脉与未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颅内出血、病灶长径、病灶位置、动脉瘤、Spetzler-Martin分级、深部引流静脉均是脑动静脉畸形病人栓塞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将logistic多因素分析的结果建立预测脑动静脉畸形病人栓塞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预警模型,Bootstrap法内部验证结果显示,C-index指数为0.82[95%CI:(0.76,0.88)]。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9、81.42%、82.69%。决策曲线可选阈概率为13%~87%,净获益值较高。结论术前颅内出血、病灶长径、病灶位置、动脉瘤、Spetzler-Martin分级、深部引流静脉均是脑动静脉畸形病人栓塞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风险模型对脑动静脉畸形病人栓塞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静脉畸形 栓塞 治疗性 神经功能障碍 风险预测模型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出血性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邵哲 陈健龙 +3 位作者 郭大闯 冯基高 吕久一 彭浩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2012-2016,共5页
目的观察出血性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BAVM)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采用血管内治疗的37例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目的观察出血性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BAVM)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采用血管内治疗的37例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析脑动静脉畸形血管的构筑。血管内治疗采用动脉入路、静脉入路、分次治疗、高压锅等技术,未完全栓塞患者术后行放射治疗。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行CT、CTA或DSA复查,并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以评估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按Spetzler-Martin分级,37例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中Ⅳ级25例和Ⅴ级12例;单支动脉供血10例,多支动脉供血27例,畸形团单次栓塞6例,分次栓塞31例。治愈性栓塞29.7%(11/37),大部分栓塞54.1%(20/37),部分栓塞16.2%(6/37);术后随访3个月,按GOS评分评价预后,其中恢复良好56.8%(21/37),轻度残疾21.6%(8/37),重度残疾10.8%(4/37),植物生存8.1%(3/37),死亡2.7%(1/37)。结论血管内介入技术治疗出血性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临床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级别内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治疗 栓塞 疗效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0
6
作者 陈光忠 李鉴轶 +7 位作者 秦琨 董孟琪 曾少建 彭超 詹升全 周东 唐凯 林晓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指导颅内动静脉畸形(AVM)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贯序交替选取2015年2月至5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AVM患者10例,其中5例为对照组,5例为进行3D打印模型试验组。对试验组5例AVM...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指导颅内动静脉畸形(AVM)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贯序交替选取2015年2月至5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AVM患者10例,其中5例为对照组,5例为进行3D打印模型试验组。对试验组5例AVM患者采用256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或3D-DSA旋转成像,提取检查结果的DICOM原始数据,应用薄层数据扫描获取5例AVM患者三维数据,通过Mimics 14.01软件进行数字化数据提取和重建,并按1∶1比例进行3D打印,获得实体模型。应用AVM实体模型指导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术前谈话及手术方案设计,并与对照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3D打印模型试验组术前谈话时间(10.2±0.8)min较对照组术前谈话时间(15.0±1.3)min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3±0.6)分比(8.1±0.3)分,P<0.01],试验组术中造影后至手术实施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5.7±0.4)min比(10.5±1.6)min,P<0.01]。无一例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3D打印模型可以帮助术者更加直观地了解畸形团空间构筑学特征,指导术者进行手术方案的制定,同时应用3D打印实体模型可提高与AVM患者术前谈话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静脉畸形 3D打印 血管内介入治疗 手术方案设计 医患沟通
下载PDF
NBCA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 被引量:11
7
作者 白如林 陈左权 +3 位作者 黄承光 陶英群 张光霁 卢亦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24-326,共3页
目的 观察α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NBCA)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AVM )的疗效。方法 经股动脉插管 ,用微导管技术超选择病灶内注入NBCA栓塞治疗脑AVM ,共 118例。位于大脑半球 116例 ,小脑半球 2例。病变大于 6cm者 5 2例 ,3~ 6cm... 目的 观察α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NBCA)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AVM )的疗效。方法 经股动脉插管 ,用微导管技术超选择病灶内注入NBCA栓塞治疗脑AVM ,共 118例。位于大脑半球 116例 ,小脑半球 2例。病变大于 6cm者 5 2例 ,3~ 6cm者 5 9例 ,小于 3cm者 7例。单支供血动脉13例 ,2支 37例 ,3支以上 6 8例。栓塞加手术切除巨大型脑AVM 15例。结果 完全栓塞病变 2 1例 ,栓塞 90 %以上 5 7例 ,70 %~ 90 % 2 7例 ,5 0 %~ 70 % 8例 ,栓塞 <5 0 %者 5例。结论 NBCA为永久性栓塞剂 ,应作为栓塞治疗颅内AVM的首选材料。栓塞加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表现 NBCA 血管内栓塞 治疗 内动静脉畸形
下载PDF
颅内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紫寅 王朝华 +4 位作者 谢晓东 张昌伟 范锋 Sarvesh Gyawali Srijana Bista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35-537,共3页
目的 总结血管内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 (AVM) 合并动脉瘤的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颅内AVM合并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全脑血管造影 (DSA) 确诊,按照Redekop分型进行治疗。 结果 动脉瘤完全栓塞23例,部分栓塞2例... 目的 总结血管内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 (AVM) 合并动脉瘤的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颅内AVM合并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全脑血管造影 (DSA) 确诊,按照Redekop分型进行治疗。 结果 动脉瘤完全栓塞23例,部分栓塞2例。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7例,消失90%以上9例,消失80%~90% 7例,消失80%以下2例。栓塞后手术切除12例,栓塞后伽玛刀治疗6例。所有病人均未出现与血管内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随访25例,时间0.5~3年,无再次出血及死亡。DSA复查18例,其中动脉瘤和畸形血管团均不显影14例,动脉瘤不显影但畸形血管团少许残留4例。 结论 血管内治疗是颅内AVM合并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Redekop分型可对其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静脉畸形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栓塞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术并发颅内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9
9
作者 石潆 赵卫 +3 位作者 沈进 姜永能 胡继红 易根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及并发颅内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2006年至2011年收治45例脑AVM患者,其中35例为首发症状,表现为颅内血肿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6例患者反复出血2~4次不等。畸形血管团直径3~15 cm,平均(6.8... 目的探讨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及并发颅内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2006年至2011年收治45例脑AVM患者,其中35例为首发症状,表现为颅内血肿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6例患者反复出血2~4次不等。畸形血管团直径3~15 cm,平均(6.84±2.52)cm;体积50~200cm^3,平均(133.83±43.32)cm^3。对所有患者均采用Onyx液体栓塞剂进行栓塞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45例中,37例随防时间3个月~3年,平均15个月;优31例(83.7%),良5例(13.5%),差1例(2.7%),无重残及死亡。栓塞术后出现颅内出血7例,均不同程度存在正常灌注压突破,2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其余均为小型血肿自行吸收。7例出血者中,2例痊愈,4例神经功能障碍,1例偏瘫。结论脑AVM栓塞治疗术并发颅内出血的机制较为复杂,掌握其发生机制可以更好地控制诱发因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颅内出血 血管内栓塞 并发症
下载PDF
忌行供血动脉阻塞治疗颅面部动静脉畸形 被引量:12
10
作者 范新东 郑家伟 张志愿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颅面部动静脉畸形虽然临床少见,但处理十分棘手。本文论述了颅面部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血管构筑、自然发展病程以及正确的治疗策略,从理论上探讨了单纯供血动脉栓塞或结扎不仅不能治疗动静脉畸形,还会加速病变的发展,为进一步血管内... 颅面部动静脉畸形虽然临床少见,但处理十分棘手。本文论述了颅面部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血管构筑、自然发展病程以及正确的治疗策略,从理论上探讨了单纯供血动脉栓塞或结扎不仅不能治疗动静脉畸形,还会加速病变的发展,为进一步血管内超选择治疗带来困难。为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严禁行颈外动脉或供血动脉的结扎或堵塞治疗颅面部动静脉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面部 供血动脉 结扎 阻塞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结合二期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效果 被引量:9
11
作者 诸德源 方亦斌 +8 位作者 黄清海 刘炜 李仁利 祝国荣 李强 许奕 洪波 赵文元 刘建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结合二期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介入栓塞结合二期SRS综合治疗AVM并获得影像学随访患者66...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结合二期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介入栓塞结合二期SRS综合治疗AVM并获得影像学随访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7~96个月。将DSA显示血管流空影完全消失视为治愈。按照是否治愈分为治愈组29例,未治愈组37例,观察两组AVM是否破裂、栓塞前体积大小和栓塞程度等不同因素对综合疗法治疗AVM治愈率的影响,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综合疗法治愈率的因素。结果 (1)治愈组中,AVM破裂22例(75.9%),未破裂7例(24.1%),直径〈3 cm和≥3 cm分别为26例(89.7%)和3例(10.3%),患者Spetzler-Martin(SM)分级Ⅰ~Ⅲ级;未治愈组中,AVM破裂20例(54.1%),未破裂为17例(45.9%),直径〈3 cm和≥3 cm分别为18例(48.6%)和19例(51.4%),34例患者(91.9%)SM分级Ⅰ~Ⅲ级。(2)随访过程中,29例(43.9%)达到影像学治愈,64例(97.0%)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0~1分;发生并发症6例。(3)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AVM大小(OR=0.141,95%CI:0.035~0.570,P〈0.01)和介入栓塞程度(OR=2.414,95%CI:1.038~5.613,P〈0.05)是治愈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血管介入栓塞联合SRS治疗颅内AVM是有效且安全的。AVM直径〈3 mm是综合疗法治愈率的独立保护因素,介入栓塞程度是未达到影像学治愈综合疗法治愈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静脉畸形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伽玛刀 介入栓塞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联合不同方法治疗高级别颅内动静脉畸形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永力 孙玉明 +1 位作者 刘方军 石祥恩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505-509,共5页
目的探讨对高级别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患者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高级别AVM患者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8例;平均(18±6)岁。Spetzler-Martin分级:Ⅳ级13例,Ⅴ级10例。畸形团的长径为3.5~15.0 cm,平均(7.... 目的探讨对高级别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患者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高级别AVM患者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8例;平均(18±6)岁。Spetzler-Martin分级:Ⅳ级13例,Ⅴ级10例。畸形团的长径为3.5~15.0 cm,平均(7.5±2.0)cm。所有病例均接受了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其中2例入院前1年和8年在外院接受栓塞治疗,3例近期接受术前栓塞,对18例直接实施显微外科手术。对切除后部分残留畸形团的5例行伽玛刀治疗。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疗效。结果①术前近期栓塞+手术切除的3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GOS4分的1例,5分2例;远期栓塞+手术2例和直接手术18例,在切除术后,1例昏迷及四肢瘫痪,1例死亡。GOS 5分的12例,4分5例,3分1例,2分1例,1分1例。②对17例患者术后行DSA复查,1例行MRA复查。显示11例获得全切,6例近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病死率为4%(1/23),重残率为4.5%(1/22)。③随访1~95个月,GOS 5分14例,4分6例,3分2例。结论对高级别颅内动静脉畸形行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并且疗效肯定,而适当的术前栓塞是手术成功的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静脉畸形 显微外科手术 栓塞 治疗性 高级别内动静脉畸形
下载PDF
三维DSA与MRI或CT融合技术在颅内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翔圣 张鑫 +5 位作者 张庆荣 吴琪 文立利 茅磊 吴伟 杭春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49-455,共7页
目的:探讨三维DSA与头部MRI、CT融合技术指导颅内动静脉畸形(AVM)个体化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5月经DSA诊断明确为AVM的21例患者,术前分别行 DSA、MRI或 CT检查,并行三维 DSA与 MRI... 目的:探讨三维DSA与头部MRI、CT融合技术指导颅内动静脉畸形(AVM)个体化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5月经DSA诊断明确为AVM的21例患者,术前分别行 DSA、MRI或 CT检查,并行三维 DSA与 MRI或 CT融合。在21例患者中,对15例行MRI与三维DSA融合,对6例行CT与三维DSA融合。结合患者影像融合结果进一步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包括显微外科切除、血管内栓塞、立体定向放射(单一或综合)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2~6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从患者术前三维DSA与头部MRI、CT融合图像,不仅可清晰地观察AVM的血管构筑、畸形团与周围神经结构之间的毗邻关系,同时对合并小动脉瘤的AVM或微小AVM可精准定位血管病变在脑组织的位置。结合影像融合结果,对17例患者行AVM显微外科切除术,2例患者行介入栓塞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例患者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7例行显微外科切除的AVM患者,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颅内再出血,末次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5分者13例,4分者4例;1例行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AVM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颅内再出血,末次GOS评分4分;其余3例患者随访期间未有新发神经功能缺损或再出血,GOS评分5分。结论三维DSA与头部MRI、CT融合技术新颖,操作方法简便,融合图像精准,能够有效地辅助制订AVM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静脉畸形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三维成像 融合
下载PDF
Onyx胶或联合其他栓塞材料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光忠 舒航 +8 位作者 刘茂才 曾少建 詹升全 周东 林晓风 唐凯 周德祥 李昭杰 李铁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403-407,共5页
目的探讨Onyx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不同治疗策略、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应用Onyx栓塞183例AV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peztler-Martin(S-M)分级Ⅰ级28例,Ⅱ级53例,Ⅲ级54例,Ⅳ... 目的探讨Onyx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不同治疗策略、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应用Onyx栓塞183例AV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peztler-Martin(S-M)分级Ⅰ级28例,Ⅱ级53例,Ⅲ级54例,Ⅳ级31例,Ⅴ级17例。单纯Onyx胶栓塞113例,球囊辅助栓塞2例,联合弹簧圈栓塞5例,联合Glub-ran胶栓塞63例。分析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①S-MⅠ~Ⅱ级完全栓塞治愈率为67.9%(55/81),Ⅲ级为14.8%(8/54),Ⅳ级为6.5%(2/31),Ⅴ级为0,总体完全栓塞治愈率为35.5%(65/183)。②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微导管断管2例,术中出血2例(其中1例为术中断管者),术后出血2例(死亡1例),新发神经功能障碍或原症状加重7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6.6%。③对143例进行了1~18个月的随访,其中再次出血3例(2.1%,S-MⅠ~Ⅲ级各1例)。4例次全栓塞的病例完全自愈,无一例复发或再生。7例有新发神经功能障碍或原症状加重者中,6例于术后3~6个月完全恢复或症状明显改善,1例改善不明显。结论个体化应用Onyx栓塞颅内AVM,可降低血管内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提高完全栓塞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静脉畸形 栓塞 治疗性 治疗结果 并发症 ONYX胶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颅内出血的急诊手术治疗(附96例报告)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岩 赵继宗 +3 位作者 王硕 赵元立 李京生 隋大立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8期471-473,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伴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急诊手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伴颅内出血患者96例,其中表现为昏迷、脑疝者60例(62.5%)。术中清除血肿,同时行动静脉畸形全切58例(60.4%);动静脉畸形部分切除12例(12.5%)...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伴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急诊手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伴颅内出血患者96例,其中表现为昏迷、脑疝者60例(62.5%)。术中清除血肿,同时行动静脉畸形全切58例(60.4%);动静脉畸形部分切除12例(12.5%);单纯夹闭畸形血管1例;单纯清除脑内血肿25例(26.0%)。结果术后死亡14例,手术死亡率14.6%。致残率27.1%。结论对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表现昏迷、脑疝的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是有意义的,且有助于降低总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颅内出血 急诊手术 治疗
下载PDF
三维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旭 胡海菁 +3 位作者 刘成辉 李春芳 林启明 梁世行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198-202,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CT脑血管成像(CTA)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采用8排螺旋CT及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进行头部螺旋容积扫描,分析23例AVM的CT平扫、增强的影像表现,利用血管生成及图像融合技术对病变进行容积重建。依... 目的探讨三维CT脑血管成像(CTA)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采用8排螺旋CT及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进行头部螺旋容积扫描,分析23例AVM的CT平扫、增强的影像表现,利用血管生成及图像融合技术对病变进行容积重建。依据CTA检查结果,对15例颅内AVM的患者进行手术病灶切除。通过手术所见,评价三维CTA对AVM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指导价值。结果行CTA检查发现23例25处AVM,手术切除AVM病灶15处。①手术中发现AVM的位置与三维CTA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②三维CTA对供血动脉显示率为91.9%(34/37),其中3例因供血动脉纤细、走行弯曲显示不清;引流静脉的显示率为77.8%,其中4例(6支)引流静脉因弯曲、血管团及供血动脉重叠,显示不清。18例引流静脉及所导入的静脉窦同时显影。③三维CTA检测15处畸形血管团平均累及范围为(13.75±0.48)cm^2;术中测量为(13.51±0.52)cm^2,CTA与手术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清晰完整地显示AVM的准确位置、畸形血管团、病灶范围、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全程及邻近组织的三维影像,能够提供手术所需的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静脉畸形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脑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联合伽马刀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诸德源 方亦斌 +1 位作者 刘建民 黄清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90-392,F0003,共4页
颅内动静脉畸形(cerebra l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cAVM)的血管构筑复杂,其主要治疗方法有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介入栓塞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或多种组合方式,临床上关于未破裂cAVM是否治疗以及最佳的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随着栓塞... 颅内动静脉畸形(cerebra l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cAVM)的血管构筑复杂,其主要治疗方法有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介入栓塞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或多种组合方式,临床上关于未破裂cAVM是否治疗以及最佳的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随着栓塞材料及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内介入栓塞联合伽马刀技术治疗cAVM已成为重要的联合治疗方式.笔者针对两种技术联合使用的安全性、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等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介入栓塞 伽马刀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下载PDF
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构筑特征与出血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方兵 李铁林 +5 位作者 段传志 王义荣 汪求精 何旭英 赵庆平 陈光忠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342-347,共6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首次出血相关的血管构筑特征。 方法 回 顾性研究277例颅内AVM患者(281个颅内畸形团)的临床表现,其中出血组畸形团167个 (59.4%),非出血组114个(40.6%),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造影的血管构筑特征,采... 目的探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首次出血相关的血管构筑特征。 方法 回 顾性研究277例颅内AVM患者(281个颅内畸形团)的临床表现,其中出血组畸形团167个 (59.4%),非出血组114个(40.6%),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造影的血管构筑特征,采用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模式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单因素统计分析表明,小畸形团 (<30mm)、幕下畸形、深部畸形、单支深静脉引流、单支静脉引流、引流静脉直径/供血动脉直 径r≤2与出血表现具有相关性;引流静脉扩张、狭窄及合并颅内动脉瘤与畸形出血无关。当采 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时,只有小畸形团(OR:3.72;95% CI:1.76~7.85)、幕下畸形(OR: 6.54;95% CI:2.07~20.72)、r≤2(OR:2.55;95% CI:1.32—4.94)与出血表现相关(P< 0.01),当r≤1.5时,OR为7.08(95% CI:2.90~17.27,P<0.001)。 结论 位于幕下、小 畸形团、引流静脉直径/供血动脉直径r≤2是颅内AVM出血的高危因素,当r≤1.5时,颅内 AVM出血的风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静脉畸形 颅内出血 血管构筑 畸形 临床表现
下载PDF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与治疗289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牛洪泉 舒凯 +6 位作者 陈劲草 陈坚 张平 于加省 胡文安 薛德麟 雷霆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66-68,共3页
目的 分析289例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患者的诊治经验,对颅内AVM的最佳治疗方案提出建议。 方法 对289例颅内AVM患者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 结果 手术治疗265例,其中血管内治疗19例,γ刀治疗5例,取得满意效果。死亡6例... 目的 分析289例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患者的诊治经验,对颅内AVM的最佳治疗方案提出建议。 方法 对289例颅内AVM患者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 结果 手术治疗265例,其中血管内治疗19例,γ刀治疗5例,取得满意效果。死亡6例。 结论 根据颅内AVM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静脉畸形 诊断 治疗 手术疗法 颅内出血 癫痫
下载PDF
颅内动静脉畸形出血的自然史与发生机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兵 石会 钟鸣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546-549,共4页
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是导致青少年自发性脑出血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青少年致残、致死的最主要脑血管病之一[1]。出血性AVM的预后最差,病死率最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植物生存、肢体活动障碍、语言障碍等... 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是导致青少年自发性脑出血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青少年致残、致死的最主要脑血管病之一[1]。出血性AVM的预后最差,病死率最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植物生存、肢体活动障碍、语言障碍等严重的后遗症。但是,目前AVM的发生和出血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圳。目前研究认为,AVM的出血与多种因素相关,可能与其自然发展史、血管构筑和血管生成相关‘。。’。为此我们从AVM出血的自然史及其出血的生物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静脉畸形 脑出血 机制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