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4篇文章
< 1 2 1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布替尼联合维奈托克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杨满 黄琰 +4 位作者 朱璐遥 张灵秀 字友梅 王秀峰 张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4-1419,共6页
目的:探讨伊布替尼联合维奈托克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及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62例R/R 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伊布替尼联合维奈托克治疗... 目的:探讨伊布替尼联合维奈托克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及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62例R/R 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伊布替尼联合维奈托克治疗,评估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对化疗近期疗效、总生存期(OS)的影响。结果:62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8.39%。病变部位在结外、NCCN-IPI中高危/高危、IPI中高危/高危、进展或复发时间<12个月是影响R/R DLBCL患者化疗近期疗效的危险因素(均P<0.05)。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为中性粒细胞减少(75.19%),其中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高达52.71%。62例患者1年和2年OS率分别为48.51%和31.56%,中位OS时间为12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后客观缓解[HR=0.080(95%CI:0.028-0.235)]是R/R DLBCL患者OS的保护性因素,NCCN-IPI中高危/高危[HR=4.828(95%CI:1.546-15.080)]是影响R/R 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伊布替尼联合维奈托克可作为R/R DLBCL的有效治疗方案,NCCNIPI可作为预后的评价指标,化疗后客观缓解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维奈托克 复发难治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NCCN-IPI
下载PDF
不同预防策略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枢复发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曲双 廖丽昇 +4 位作者 郑艳彬 王杰松 何鸿鸣 陈碧云 孙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01-1406,共6页
目的:比较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和来那度胺作为不同的预防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策略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预防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和福建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2022年6月初治CNS复发高风险的DLBCL患者资... 目的:比较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和来那度胺作为不同的预防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策略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预防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和福建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2022年6月初治CNS复发高风险的DLBCL患者资料,根据预防方案将患者分为HD-MTX组和来那度胺组。每组根据CNS-IPI评分和/或睾丸累犯将患者进一步分为高危组和中危组,评估不同治疗组及危险亚组CNS无复发生存率、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以及不同预防策略对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的影响。结果:CNS复发高风险DLBCL患者共200例其中HD-MTX组120例来那度胺组80例。根据HD-MTX预防时间的不同将HD-MTX组患者又分为诱导化疗结束后和化疗间歇期两组,两组分别80例和40例。中位随访48(14-133)个月,HD-MTX组和来那度胺组4年CNS无复发生存率分别93.6%和90.4%(P>0.05);4年PFS率分别为57.2%和69.4%(P>0.05),来那度胺组PFS有改善的趋势;4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8%和7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HD-MTX组和来那度胺组中的高危患者4年CNS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1.7%和83.4%(P>0.05),未显示出CNS复发风险差异;而4年PFS率分别为49.5%和6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MTX组共收集248个周期进行不良反应分析,发生粒细胞减少伴感染有25个周期(占10.1%);来那度胺组在240个周期中有20个周期发生粒细胞减少伴感染(占8.3%),两组均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结论:与HD-MTX相比,来那度胺联合免疫化疗在改善预后的同时可兼顾中枢预防是一种安全、耐受性良好的中枢预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 预防
下载PDF
血清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3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孙国锋 索晓慧 +5 位作者 刘洪峰 贺冠强 陈莉 常伟 李俊东 毛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1期3105-3110,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3(CXCL13)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285例DLBCL患者(DLBCL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60例(对照组)作为研... 目的探讨血清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3(CXCL13)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285例DLBCL患者(DLBCL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6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DLBCL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相关化疗方案,根据化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DLBCL组与对照组、有效组与无效组血清TARC、CXCL13水平;随访统计DLBCL患者3年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LBCL患者预后及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回归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预测评估效能。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水平血清TARC、CXCL13与DLBCL患者3年OS及PFS的关系。结果DLBCL组治疗前血清TARC、CXCL1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DLBCL患者化疗有效率为85.26%,无效组治疗前血清TARC、CXCL13水平高于有效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Ann Arbor分期Ⅲ/Ⅳ期、TARC高表达及CXCL13高表达均是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TARC高表达及CXCL13高表达均是DLBCL患者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上述影响因素构建回归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预测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4,预测疾病进展的AUC为0.911。TARC低表达患者的3年OS、PFS优于高表达患者(P<0.05),CXCL13低表达患者的3年OS、PFS优于高表达患者(P<0.05)。结论DLBCL患者血清TARC、CXCL13水平异常升高,血清TARC、CXCL13低表达的DLBCL患者具有更好的化疗效果及预后。包括血清TARC、CXCL13在内的多因子预测模型对DLBCL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 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3 化疗疗效 预后
下载PDF
芍药苷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鼠双微基因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实验研究
4
作者 许卫星 张薇 +2 位作者 陈姣敏 尹凤雷 王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鼠双微基因2(MDM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OCI-LY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PAE低浓度组(15μmol/L PAE)、PAE中浓度组(30μmo...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鼠双微基因2(MDM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OCI-LY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PAE低浓度组(15μmol/L PAE)、PAE中浓度组(30μmol/L PAE)、PAE高浓度组(60μmol/L PAE)、PAE高浓度+SC79(AKT激活剂)组(60μmol/L PAE+8μg/ml SC79),同时以未经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组。48 h后,分析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及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检测AKT/MDM2/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E低浓度组、PAE中浓度组、PAE高浓度组细胞凋亡率、p53表达、G_(0)/G_(1)期增加,细胞克隆形成数和细胞增殖率,p-AKT/AKT和p-MDM2/MDM2表达水平,以及G_(2)/M、S期降低(均P<0.05)。与PAE高浓度组比较,PAE高浓度+SC79组细胞凋亡率、p53表达、G_(0)/G_(1)期降低,细胞克隆形成数和细胞增殖率,p-AKT/AKT和p-MDM2/MDM2表达水平,以及G_(2)/M、S期增加(均P<0.05)。结论:PAE通过抑制AKT/MDM2上调p53表达,抑制DLBCL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进展,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芍药苷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鼠双微基因2/p53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106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预后分析
5
作者 仵菲斐 刘晓艳 +4 位作者 王亚楠 甘思林 王卫敏 马杰 孙慧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和生存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6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结果106例患者中,男64例,女42例,中位年龄...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和生存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6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结果106例患者中,男64例,女42例,中位年龄62.5(19~87)岁,≥60岁者占52.8%(56/106),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者占66.0%(70/106),结外病变≥2处者占46.2%(49/106),骨髓受累者占20.8%(22/106),Ⅲ~Ⅳ期者占67.0%(71/106),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0、1分26.4%(28/106),2分22.6%(24/106),3分16.0%(17/106),4、5分34.9%(37/106)。接受化疗者102例,90例完成疗效评估,完全缓解率为52.2%(47/90),经分析LDH>240 u/L(χ^(2)=6.136,P=0.017)、IPI评分3~5分(χ^(2)=5.257,P=0.022)患者缓解率低。106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533.5 d。单因素分析示年龄(χ^(2)=7.061,P=0.008)、B症状(χ^(2)=5.188,P=0.023)、骨髓受累(χ^(2)=14.074,P<0.001)、分期(χ^(2)=4.030,P=0.049)、LDH水平(χ^(2)=5.219,P=0.022)、β2-MG水平(χ^(2)=10.979,P=0.001)、IPI评分(χ^(2)=14.886,P=0.002)、化疗强度(χ^(2)=36.992,P=0.001)是DLBCL预后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示LDH水平(HR=1.001,95%CI:1.000~1.001,P=0.004)、化疗强度(HR=0.403,95%CI:0.164~0.988,P=0.047)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DLBCL预后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LDH水平、化疗强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ERK和p38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6
作者 马明福 李君娜 +3 位作者 于靖雯 王小树 穆海拜提·阿卜拉江 崔文丽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13-516,536,共5页
目的探讨ERK和p38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检测15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ERK和p38阳性表达情况,应用SPSS 23.0软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在DL... 目的探讨ERK和p38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检测15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ERK和p38阳性表达情况,应用SPSS 23.0软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在DLBCL中,ERK、p38的阳性率分别为68.4%、50%,ERK、p38在肿瘤直径>4 cm中阳性表达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均与肿瘤直径显著正相关。p38在结内病变和结外侵犯>2个淋巴结阳性表达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结外侵犯正相关,与原发部位负相关。多因素分析中,表现状态评分、LDH水平和R-CHOP治疗是影响DLBCL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这些发现表明ERK和p38在DLBCL中的致癌作用,提示它们是DLBCL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ERK P38 临床病理 靶点
下载PDF
血清PLT、ALC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邹思平 王畅 林剑扬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31-132,共2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淋巴细胞绝对值(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LC)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DLBCL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DLBCL组)... 目的分析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淋巴细胞绝对值(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LC)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DLBCL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DLBCL组),另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人群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DLBCL组和对照组血清PLT、ALC水平;根据1年随访结果将85例DLBCL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和血清PLT、ALC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LBCL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DLBCL组PLT、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例DLBCL患者1年预后中,预后良好者62例、预后不良者23例,不同预后者性别、年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临床Ⅲ/Ⅳ期者占比、IPI评分≥2分者占比、PLT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者ALC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Ⅲ/Ⅳ期、IPI评分≥2分、PLT水平上升、ALC水平下降均是影响DLBCL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PLT、ALC水平变化与DLBCL患者预后密切,通过检测PLT、ALC水平,能为临床评估DLBCL预后不良提供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淋巴细胞绝对值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朱艳 施方静 +1 位作者 黄黎 蒋志国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9期1187-1190,共4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约占全部淋巴瘤的30%[1]。DLBCL患者在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方面存在很大差异[2-3]。DLBCL根据细胞来源分为生发中心来源B细胞型(GCB)和生发中心后激...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约占全部淋巴瘤的30%[1]。DLBCL患者在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方面存在很大差异[2-3]。DLBCL根据细胞来源分为生发中心来源B细胞型(GCB)和生发中心后激活B细胞型(ABC),这两种亚型存在不同的基因突变和病理表达标记,目前主要基于CD10、BCL6和MUM1/IRF43个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腹部脏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磁共振成像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
9
作者 施玉森 苏兰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00-702,706,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脏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选取腹部脏器DLBCL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观察腹部脏器DLBCL患者MRI影像学表现。HE染色观察癌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中Ki-67和... 目的:探讨腹部脏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选取腹部脏器DLBCL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观察腹部脏器DLBCL患者MRI影像学表现。HE染色观察癌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中Ki-67和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1(MUM1)表达。结果:54例DLBCL患者腹部脏器DLBCL以胃肠道占据首位,占比61.11%,其余依次为脾(14.81%)、肝脏(7.41%)、肾上腺(7.41%)、肾脏(3.70%)、阴茎睾丸(3.70%)及胰腺(1.85%)。MRI影像学多表现为T1加权像(T1WI)呈稍低或明显低信号,T2加权像(T2WI)则为稍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提示弥散受限明显,增强扫描表现多为弱强化或中度强化。HE染色结果显示,54例DLBCL患者穿刺组织内可见大量异型增生细胞,呈弥漫片状分布,细胞核大、深染。免疫组化结果显示,Ki-67阳性患者39例共54个病灶,阴性15例共19个病灶;MUM1阳性患者37例共50个病灶,阴性17例共23个病灶。腹部脏器DLBCL患者T2WI信号、ADC值与癌组织Ki-67、MUM1表达相关(均P<0.05)。结论:腹部脏器DLBCL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辅助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腹部肿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特征 Ki-67 多发性骨髓癌基因1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CRP、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
10
作者 刘冬梅 于富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7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9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9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验指标[CRP、TNF-α、糖类抗原125(CA125)]、生活质量、免疫功能(CD^(3+)、CD^(4+)、CD^(8+)以及CD^(4+)/CD^(8+))。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1.74%,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4.01±2.36)mg/L、TNF-α(18.54±8.32)pg/ml、CA125(26.41±2.25)U/ml均低于对照组的(6.25±2.36)mg/L、(26.93±7.25)pg/ml、(34.21±3.58)U/ml(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4%,与对照组的30.43%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83.79±7.84)分高于对照组的(73.78±6.89)分,美国东部肺肿瘤协会组体力状况量表(ZPS)评分(0.93±0.27)分低于对照组的(1.43±0.31)分(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CD^(3+)、CD^(4+)以及CD^(4+)/CD^(8+)水平均更高,CD^(8+)水平更低(P<0.05)。结论弥散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能够获得更显著的疗效,可促进CRP、TNF-α、CA125水平降低,保护患者免疫功能,且有着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可以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化疗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Sweet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陈飞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2期183-184,共2页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是临床常见的肿瘤类型,临床表现多样,确诊依赖组织活检,根据病灶起源可以分为结内和结外淋巴瘤。原发性胃肠淋巴瘤是结外淋巴瘤的常见部位,可以累及胃、小肠、结肠等,其中约50%~60%发生在胃部...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是临床常见的肿瘤类型,临床表现多样,确诊依赖组织活检,根据病灶起源可以分为结内和结外淋巴瘤。原发性胃肠淋巴瘤是结外淋巴瘤的常见部位,可以累及胃、小肠、结肠等,其中约50%~60%发生在胃部,病理类型以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为主[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 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SWEET综合征
下载PDF
miR-181b-5p靶向PTEN介导PI3K/Akt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12
作者 张振江 李晓宁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1期1762-1767,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81b-5p靶向调控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第3代对数期SU-DHL-4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mimic NC组、mimic组、inhibitor NC组和i...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81b-5p靶向调控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第3代对数期SU-DHL-4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mimic NC组、mimic组、inhibitor NC组和inhibitor组,qRT-PCR法检测各组miR-181b-5p和PTEN基因表达量,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Transwell实验检测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81b-5p和PTEN之间的靶向关系,蛋白印迹法检测PTEN、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量。结果与mimic NC组比较,mimic组miR-181b-5p基因表达量以及p-PI3K和p-Akt蛋白表达量升高,PTEN基因和蛋白表达量降低,细胞增殖率及迁移和侵袭率升高(P<0.05);与inhibitor NC组比较,inhibitor组miR-181b-5p基因表达量以及p-PI3K和p-Akt蛋白表达量降低,PTEN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升高,细胞增殖率及迁移和侵袭率降低(P<0.05)。从机制上看,miR-181b-5p靶向调控PTEN。结论下调miR-181b-5p可抑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可能是通过靶向调控PTEN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增殖 迁移 侵袭 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吴春农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8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DLBCL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预后结果,比较患者相关资料,分析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2年... 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DLBCL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预后结果,比较患者相关资料,分析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2年,127例DLBCL患者存活92例(72.44%),死亡35例(27.56%),分别纳入存活组和死亡组。死亡组合并症>2种、结外器官受累数量≥2处、骨髓受累、Ann Arbor分期Ⅲ~Ⅳ期、化疗后未达完全缓解占比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症>2种、结外器官受累数量≥2处、骨髓受累、Ann Arbor分期Ⅲ~Ⅳ期、化疗后未达完全缓解为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因素较为复杂,临床应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 化疗
下载PDF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14
作者 徐文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38-0143,共6页
分析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CNSL DLBCL)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有完整临床和随访资料的PCNSL DLBCL病例60例。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比例风... 分析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CNSL DLBCL)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有完整临床和随访资料的PCNSL DLBCL病例60例。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60例PCNSL DLBCL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60岁,男女发病率为1∶1.22,临床首发症状多为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78.9%),精神状态和行为异常(21.1%)。非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non-GCB)为主要病理亚型(75%),幕上肿瘤39例(65%),病灶数量1-2个者42例(70%),3-4个多发病灶者18例(30%),累及深部病变者35例(75%)。 患者乳酸脱氢酶(LDH)升高21例(35%);脑脊液蛋白大于正常水平21例(35%);潘氏蛋白阳性27例(45%),Ki-67阳性指数≥90% 21例(3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患者Ki-67指数、手术方式、初治方案及不同的联合化疗方案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的联合化疗方案是PCNSL DLBCL独立的预后良好因素(P<0.001)。结论 PCNSL DLBCL患者Ki-67<90%、手术切除/活检联合化疗具有较好的预后。初治患者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利妥昔单抗+替莫唑胺治疗中位总生存时间显著延长,加用PD-1抑制剂联合BTK抑制剂能有效延长复发难治患者的生存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bTK抑制剂 替莫唑胺
下载PDF
EASIX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价值评估:一项淮海淋巴瘤协作组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大珊 邓玲 +7 位作者 葛洪峰 朱俊峰 王玲 史玉叶 张颢 沈子园 桑威 淮海淋巴瘤协作组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7-54,共8页
目的探讨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EASIX)对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22年3月在淮海淋巴瘤协作组中6家医疗中心诊断为DLBCL的580例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基于MaxStat统计量确定EASIX... 目的探讨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EASIX)对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22年3月在淮海淋巴瘤协作组中6家医疗中心诊断为DLBCL的580例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基于MaxStat统计量确定EASIX的最佳截断值。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DLBCL患者生存结局的变量。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预后分析。结果580例患者中男性294例(50.7%),中位年龄(60.32±13.36)岁,总体5年OS率为56.4%。基于MaxStat统计量计算出EASIX的最佳截断值为1.17。多因素分析显示EASIX、年龄、血红蛋白、中枢累及、Ann Arbor分期是DLBCL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亚组分析结果表明,EASIX可以对BCL-2-和BCL-2+组、BCL-6-和BCL-6+组、GCB和非GCB组、ECOG PS评分<2分和≥2分组、Ann ArborⅠ/Ⅱ期和Ⅲ/Ⅳ期、IPI评分LR/LIR和HIR/HR组以及NCCN-IPI评分LR/LIR和HIR/HR组的患者进行预后再分层。结论高EASIX(>1.17)与初诊DLBCL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且EASIX能对不同亚组的患者进行准确的预后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EASIX 预后 初诊 多中心 回顾性
下载PDF
苍术素调节RhoA/ROCK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薇 陈姣敏 +2 位作者 许卫星 尹凤雷 王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93-597,共5页
目的:探讨苍术素(ATR)调节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DLBCL细胞SUDHL-4,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浓度ATR组(ATR-L组,5μ... 目的:探讨苍术素(ATR)调节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DLBCL细胞SUDHL-4,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浓度ATR组(ATR-L组,5μmol/L ATR)、中浓度ATR组(ATR-M组,10μmol/L ATR)、高浓度ATR组(ATR-H组,20μmol/L ATR)和高浓度ATR+RhoA激活剂U46619组(ATR+U46619组,20μmol/L ATR+10 nmol/L U46619)。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测定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测定细胞中RhoA、ROCK1 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各组细胞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RhoA、ROCK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TR-M组、ATR-H组SUDHL-4细胞OD450值(48、72 h)、细胞迁移率、细胞侵袭数目、RhoA、ROCK1 mRNA和蛋白表达、Bcl-2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RhoA激活剂U46619减弱了ATR对DLBCL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结论:ATR可能通过下调RhoA/ROCK信号通路抑制DLBCL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苍术素 RhoA/ROCK通路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下载PDF
血红蛋白水平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玺丞 葛洪峰 +6 位作者 王玲 史玉叶 张颢 朱俊峰 单慧蓉 沈子园 桑威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GB)水平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2022年7月淮海淋巴瘤协作组中6家医疗中心总计848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最大选择秩统计量(Maxstat)确定血红蛋白的最佳截断值...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GB)水平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2022年7月淮海淋巴瘤协作组中6家医疗中心总计848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最大选择秩统计量(Maxstat)确定血红蛋白的最佳截断值,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2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将2组患者进行1∶1最邻近匹配;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Kaplan-Meier用于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1岁(15~91岁),男性患者占比50.8%,5年生存率为64.8%。血红蛋白的最佳截断值为110 g/L,据此截断值将患者分为2组(HGB<110 g/L组和HGB≥110 g/L组)。经PSM分析后,2组间除了白蛋白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变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血红蛋白水平、年龄、中枢受累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表达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此外,在BCL-2+组、BCL-6-组、CD5+组、非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Non-GCB)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ECOG PS)评分<2组和国际综合癌症网络国际预后指数(NCCN-IPI)中高危组中,低血红蛋白水平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低血红蛋白水平是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血红蛋白 预后 多中心研究 倾向性评分匹配
下载PDF
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8
作者 易思 李霞 +5 位作者 陶欢 马洪兵 季杰 吴俣 牛挺 贾永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11-1718,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EN-DLBCL)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谱特点、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华西医院就诊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382例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基因... 目的:探讨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EN-DLBCL)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谱特点、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华西医院就诊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382例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基因突变谱特点、疗效及预后因素。结果:382例EN-DLBCL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6(18-89)岁。男女比例为1.12∶1,常见原发部位为胃肠道(31.7%)、韦氏环(19.1%)及乳腺(7.1%)。基因突变共累及51种,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为TP53(32.5%)、MYD88(32.5%)、CD79B(30.0%)。中位随访时间为63个月,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74.5%,5年总生存(OS)率为89.6%。影响患者PFS的不良因素有:>1个结外部位受累(P<0.001)、P53≥50%(P<0.001)、C-myc>50%/Bcl-2>70%的高双表达(hDEL)(P<0.001);影响患者OS的不良因素有:>1个结外部位受累(P<0.001)、P53≥50%(P<0.001)、高双表达(hDEL)(P<0.001)。化疗联合局部放疗有助于改善患者PFS(P=0.041)和OS(P=0.003);R-CHOP+X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未能显示PFS(P=0.075)及OS(P=0.767)获益。在40例中高危行二代测序患者中,MYD88和/或CD79B突变阳性(MCD亚型)患者均联合BTKi治疗与MYD88及CD79B突变均阴性患者在PFS(P=0.849)与OS(P=0.500)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N-DLBCL可累及全身多处结外器官或组织,TP53、MYD88及CD79B是EN-DLBCL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中高危MCD亚型阳性的患者采用BTKi的疗效不劣于MCD阴性的对照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点 基因突变 预后
下载PDF
4CR模式护理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晓 张聪丽 张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562-565,共4页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和随访管理(4CR)模式护理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DLBCL化疗患者,用随机数表法纳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和随访管理(4CR)模式护理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DLBCL化疗患者,用随机数表法纳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接受4CR模式护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焦虑量表(SDS)、抑郁量表(SAS)、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并统计干预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遵医行为、QLQ-C30评分较干预前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28.00%(P<0.05)。结论 4CR模式护理能显著提高DLBCL化疗患者的遵医行为,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降低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随访管理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遵医行为 心理状态
下载PDF
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初治)临床路径(2023版)
20
作者 江苏淋巴瘤协作组 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淋巴瘤分会 +8 位作者 朱华渊 冷加燕 柳萍 张亚平 范磊 于亮 李炳宗 顾伟英 施文瑜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10-216,共7页
一、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初治)临床路径标准(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初诊DLBCL(ICD-10:C83.3),年龄≥60岁。(二)诊断依据根据2022年修订的第5版WHO淋巴组织肿瘤分类^([1])。1.临床表现:主要表... 一、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初治)临床路径标准(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初诊DLBCL(ICD-10:C83.3),年龄≥60岁。(二)诊断依据根据2022年修订的第5版WHO淋巴组织肿瘤分类^([1])。1.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但也可发生于淋巴结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包括胃肠道、肝、脾、中枢神经系统、睾丸、皮肤等,肿瘤浸润、压迫周围组织而出现相应临床表现。部分病人伴有乏力、发热、盗汗、消瘦等症状。2.体格检查: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心率、血压、脉氧),一般状况评估[身高、体质量、体表面积、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淋巴结肿大区域(包括waldeyer环),肝脾肿大情况,有无其他结外受累的病灶,贫血、出血相关体征,有无感染病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路径 感染病灶 第一诊断 肝脾肿大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结肿大 体表面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