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茜茜 安云霞 +2 位作者 徐紫光 李晓亮 马芸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389-392,共4页
目的评价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TBLC)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因胸部CT显示为双肺弥漫性肺疾病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TBLC且临床资料完整的4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病史、肺功能、... 目的评价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TBLC)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因胸部CT显示为双肺弥漫性肺疾病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TBLC且临床资料完整的4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病史、肺功能、胸部高分辨CT及TBLC等检查结果。结果 41例患者共获取TBLC组织样本102个,平均直径(4.6±1.5)mm。25例(61.0%)获得明确病理形态学诊断,病理类型为机化性肺炎9例、间质性肺炎8例、非坏死性炎症性肉芽肿6例、侵袭性黏液腺癌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16例(39.0%)未确定诊断,其中3例进一步经多学科会诊确立诊断。最终28例获得确诊,诊断阳性率为68.3%(28/41)。出血与气胸的发生率分别为51.2%(21/41)和9.8%(4/41);出血患者和未出血患者活检标本直径分别为(5.5±1.5)、(5.0±1.9)mm,出血患者活检标本直径与未出血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P=0.388);发生气胸患者和未发生气胸患者活检标本直径分别为(5.6±1.9)、(5.2±1.7)mm,发生气胸患者活检标本直径与未发生气胸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P=0.614)。结论结合多学科会诊约70%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经TBLC能够获得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冷冻活检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诊断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症-证-药初探 被引量:8
2
作者 许玉龙 张宛秋 +5 位作者 李轲 代民涛 李建生 张瑞 李庆磊 毕园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中医症状和证候分类特征,以及用药规律初探,为后期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已经建立的肺系疾病文献数据库,包含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构造症状量化表,构建现代名... 目的探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中医症状和证候分类特征,以及用药规律初探,为后期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已经建立的肺系疾病文献数据库,包含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构造症状量化表,构建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文献数据库,然后利用隐结构分析数据,得到隐结构模型和隐变量;根据中医知识,诠释隐变量含义及与症状之间、症状与常用药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使用关联规则对症状进行分析,挖掘症状之间的潜在关系。结果本病涉及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胸闷、疲乏、自汗等,该病以心肺气阴亏虚、肺气亏虚、寒凝心肺为主要证候特点。与心肺气阴亏虚关系最密切的症状为盗汗、心烦、口唇青紫,常用药物为瓜蒌、桑白皮、款冬花、黄芩;与肺气亏虚关系最密切的症状为疲乏、胸闷、消瘦、动则喘甚、短气、自汗,常用川贝母、杏仁、桔梗、薏苡仁等润肺生津药物;与寒凝心肺关系最密切的症状为气喘、形寒肢冷、紫绀、憋气、呼吸困难、干咳等,常用丹参、川芎、赤芍等活血祛瘀药物。结论隐结构分析以统计的方式得到概率同现模型,模型结果能明确隐变量与显变量之间的概率关系,为疾病从症状到证候的分类及用药提供依据,从而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中医证候诊断、用药规律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结构模型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证候 症状 中药
下载PDF
内科胸腔镜肺活检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诊断价值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董文 黄奕江 +2 位作者 吴海洪 黄琳惠 蒙冲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肺活检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内科胸腔镜肺活检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临床及病理诊断资料。结果 31例患者获病理确诊,确诊率88.6%(31/35),其中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10...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肺活检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内科胸腔镜肺活检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临床及病理诊断资料。结果 31例患者获病理确诊,确诊率88.6%(31/35),其中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10例,肺结核6例,肺泡细胞癌4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各3例,肺泡蛋白沉着症(PAP)2例,韦格纳肉芽肿病(WG)、急性间质性肺炎(AIP)和淋巴管肌瘤病(LAM)各1例。术后并发症3例(8.6%),其中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2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加重1例,导致死亡2例(5.7%)。结论内科胸腔镜肺活检是诊断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胸腔镜 活检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除草剂苯黄隆致儿童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鄢素琪 汤建桥 +2 位作者 江治霞 向海鸥 董宗祈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0-251,共2页
间质性肺疾病(ILD)也称弥漫性肺实质性疾病(DPLD)。朱元珏认为这一大组疾病所侵犯的并不仅限于肺间质,由于ILD已为大多数学者所熟悉,常与DPLD通用。钟南山认为ILD是一组以肺间质弥漫性渗出、浸润和(或)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疾病... 间质性肺疾病(ILD)也称弥漫性肺实质性疾病(DPLD)。朱元珏认为这一大组疾病所侵犯的并不仅限于肺间质,由于ILD已为大多数学者所熟悉,常与DPLD通用。钟南山认为ILD是一组以肺间质弥漫性渗出、浸润和(或)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病理改变、自然演变过程、治疗方法和预后均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除草剂苯黄隆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肺表面重建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斌 袁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1389-1392,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肺表面重建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HRCT)及三维肺表面重建(VR)分析51例ILD的肺内改变和脏层胸膜的累及情况,并和50例正常人胸部体检HRCT及VR图像比较。结果...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肺表面重建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HRCT)及三维肺表面重建(VR)分析51例ILD的肺内改变和脏层胸膜的累及情况,并和50例正常人胸部体检HRCT及VR图像比较。结果:正常组的肺表面VR显示正常的肺容积再现和平滑的脏层胸膜;ILD组的肺表面VR显示患侧肺的肺体积缩小和肺内纤维组织对脏层胸膜牵拉所致的肺表面的局部的凹陷和粘连。在归属于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中的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DPLD),由于肺间质纤维化较少,而对脏层胸膜的影响较小,通常显示基本正常的肺容积再现。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肺表面重建能整体评估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肺体积变化和胸膜累及状态,在区分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和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上也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表面重建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下载PDF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7
6
作者 仕丽 王檀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12期150-151,共2页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难治病,多进行性发展而死亡。王檀教授以脏腑辨证结合经络学说,认为该病中医病机关键是肺中虚寒、肺络痹阻,治疗应在辨证的基础上以温化痰饮为宗旨,选《伤寒论》小青龙汤方加减治疗,临床可有效减轻症...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难治病,多进行性发展而死亡。王檀教授以脏腑辨证结合经络学说,认为该病中医病机关键是肺中虚寒、肺络痹阻,治疗应在辨证的基础上以温化痰饮为宗旨,选《伤寒论》小青龙汤方加减治疗,临床可有效减轻症状,阻断病情发展,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青龙汤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临床体会
下载PDF
基于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瑞 代民涛 +3 位作者 李轲 李建生 李庆磊 马锦地 《中医研究》 2017年第10期59-61,共3页
目的:基于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文献,分析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使用中药规律,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诊治提供文献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从中检索出符合纳入标... 目的:基于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文献,分析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使用中药规律,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诊治提供文献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从中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SPSS 19.0软件,采用频数描述、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病涉及的中药共有241味,其中使用频繁的前26味中药由高到低依次为:川贝母、甘草、黄芪、丹参、款冬花、当归、杏仁、枇杷叶、浙贝母、麦冬、沙参、茯苓、薏苡仁、金银花、党参、白术、黄芩、五味子、桔梗、桑白皮、半夏、紫菀、川芎、赤芍、生黄芪、瓜蒌。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治法,既有祛邪为主的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活血、化瘀、燥湿、利水,又有补虚为主的益气、养阴、补血、生津、益肺、补脾、补肾。结论:佐证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上主要的病因病机是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气虚、阴虚,标实主要为痰、热与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中药 规律 名老中医
下载PDF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130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淑凤 陈良安 方向群 《武警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结我院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s)的病种概率、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ILDs的认识,加强对ILDs病因和基础疾病的分析,更好地治疗ILDs患者。方法对我院自1995年1月~2006年12月临床诊断为ILDs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研究,对... 目的分析总结我院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s)的病种概率、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ILDs的认识,加强对ILDs病因和基础疾病的分析,更好地治疗ILDs患者。方法对我院自1995年1月~2006年12月临床诊断为ILDs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研究,对比分析其病程、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胸片、胸部高分辨CT和(或)HRCT]、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试图从中发现共性及各自的特点。结果(1)11年间共收治130例ILDs患者,其中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发病率最高(55/130,42,31%),其余发病率较多的依次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结缔组织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癌合并ILDs,分别占19.23%,10.77%,7.69%和7.69%。(2)不同病因的ILDs患者有ILDs的共同表现,但在其临床发病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影像学征象和肺功能检查等方面又有各自的一些特点。结论认识ILDs的共性和个性对ILDs的病因诊断和针对性治疗,减少ILDs的漏诊和误诊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纤维化 功能 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复痿膏治疗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68例 被引量:4
9
作者 乔世举 丁晓欢 +1 位作者 于雪峰 王祺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第20期106-106,共1页
笔者运用中药复痿膏治疗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68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复痿膏内服,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两组经治疗1个疗程(10d)后,治疗组显效5例,好转5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6.76%;对照组显效2例,好转40例,无效26... 笔者运用中药复痿膏治疗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68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复痿膏内服,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两组经治疗1个疗程(10d)后,治疗组显效5例,好转5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6.76%;对照组显效2例,好转40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61.76%。两组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中西医结合 复痿膏内服
下载PDF
基于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症状及证候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建生 张瑞 +3 位作者 徐向宇 闫国立 李庆磊 马锦地 《中医研究》 2017年第7期59-62,共4页
目的:基于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文献,研究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常见症状及证候,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辨证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 目的:基于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文献,研究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常见症状及证候,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辨证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SPSS 19.0软件,采用频数描述、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病涉及的一般症状共71种,出现频次较高的主要症状由高到低依次为咳痰、咳嗽、短气、气喘、疲乏、胸闷、自汗、食欲不振、口干渴等;涉及的舌质共有12种,其中构成比大于3%由高到低依次为红舌、淡白舌、青紫舌、紫暗舌、暗红舌、胖大舌、淡红舌、舌有瘀斑、齿痕舌;涉及的舌苔共有11种,其中构成比大于3%由高到低依次为薄苔、白苔、黄苔、腻苔、少苔;涉及的脉象共有12种,其中构成比大于3%的由高到低依次为细脉、弦脉、数脉、滑脉、沉脉、弱脉、浮脉、涩脉。根据常见症状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所推断出的证候有气血虚弱证、寒热错杂证、阳虚寒凝证、痰浊阻肺证、肺脾气虚证、痰瘀互结证和肺肾气阴两虚兼脾阳虚证。结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常见证候有气血虚弱证、寒热错杂证、阳虚寒凝证、痰浊阻肺证、肺脾气虚证、痰瘀互结证和肺肾气阴两虚兼脾阳虚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证候 症状 名老中医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徐慧媛治疗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经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奕 吴海柱 徐慧媛(指导)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9期887-889,共3页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为肺系疾病中的疑难重症,徐慧媛教授认为该病核心病机是肺气不足,肺络瘀阻;治疗上以补益肺气治其本,散瘀通痹治其标,重养阴,运气机,辅以化痰,佐以敛气,助以祛风,形成了独特的治疗方法;同时附典型案例1例,以飨同仁。
关键词 徐慧媛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间质纤维化 中医药疗法 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思路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作军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7年第4期194-198,共5页
一、概念和分类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以肺间质炎症和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异源性疾病,因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间质,故而得名。目前,许多临床医师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概念和分类不清,看到双肺弥漫性病变就笼统归为“肺间质纤维化”,... 一、概念和分类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以肺间质炎症和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异源性疾病,因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间质,故而得名。目前,许多临床医师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概念和分类不清,看到双肺弥漫性病变就笼统归为“肺间质纤维化”,从而导致诊断和治疗的错误,因此有必要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概念和分类作一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诊断 弥漫性病变 间质纤维化 间质炎症 主要表现 临床医师 分类
下载PDF
如何从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中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康健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1期6-8,共3页
关键词 X线诊断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诊断 特发性纤维化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振华 《现代实用医学》 2013年第1期2-4,共3页
弥漫性间质肺疾病(DILD)是一组临床特征相似免疫病理过程各异的众多肺疾病组成的疾病谱,病因不明者占65%,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间质性肺疾病(ILD)的早期表现为肺泡炎,晚期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此病的早期诊断、早... 弥漫性间质肺疾病(DILD)是一组临床特征相似免疫病理过程各异的众多肺疾病组成的疾病谱,病因不明者占65%,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间质性肺疾病(ILD)的早期表现为肺泡炎,晚期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此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决定预后与转归的关键。临床上一旦出现胸部X线、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改变,疾病已属于中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支气管- 灌洗液检查 弥漫性间质性纤维化 临床特征 病理过程 病因不明 发病机制
下载PDF
Fas/FasL信号转导途径与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15
作者 杨洋 乔俊华 +5 位作者 安继红 张越 吴春风 于庭 图门乌力吉 马忠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22-824,共3页
关键词 Fas/FsaL 信号转导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下载PDF
艾灸治疗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刍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泽华 骆静 周胜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14期1999-2003,共5页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上以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与中医学“肺痿”一病最为相似。其主要病位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基于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可知,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总由各种因素导致肺气虚损、津液大伤所致。此外,瘀血...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上以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与中医学“肺痿”一病最为相似。其主要病位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基于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可知,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总由各种因素导致肺气虚损、津液大伤所致。此外,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亦会影响病情的进展。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形成与各种因素导致炎症与免疫效应细胞在间质异常积聚,进而损伤肺泡壁血管及气道,引起修复细胞过度增殖有关。在此过程中,细胞因子扮演了重要角色。艾灸的温热效应可调理脏腑功能、补益机体正气、温通经络以及活血化瘀等,在治疗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方面发挥作用,现代学者则从艾灸对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调节以及对机体免疫反应的调整等方面对艾灸治疗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加以研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纤维化 温热效应 理论研究
下载PDF
FIZZ1和白细胞介素4及γ-干扰素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中的表达及对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廖洋 江宇 +1 位作者 罗春 程胜 《中国医药》 2019年第4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FIZZ1、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DILD)中的表达及对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1年1—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首次确诊为DILD的患者37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检测患者肺... 目的探讨FIZZ1、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DILD)中的表达及对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1年1—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首次确诊为DILD的患者37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检测患者肺组织中FIZZ1蛋白、FIZZ1 mRNA及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的表达情况,并根据患者的疾病转归将其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结果治疗3个月后27例有效(治疗有效组),10例无效(治疗无效组)。治疗后,治疗有效组肺组织中FIZZ1蛋白、FIZZ1 mRNA和肺泡灌洗液中IL-4水平明显低于治疗无效组[(0. 49±0. 12)比(0. 71±0. 18)、(0. 68±0. 19)比(0. 92±0. 23)、(45±8) ng/L比(105±9) ng/L],γ-干扰素水平明显高于治疗无效组[(28±5) ng/L比(15±3) ng/L](均P <0. 05)。治疗前患者FIZZ1蛋白、FIZZ1 mRNA与IL-4均呈正相关(r=0. 637,P <0. 001; r=0. 624,P <0. 001),与γ-干扰素均呈负相关(r=-0. 529,P <0. 001; r=-0. 511,P <0. 001)。结论 FIZZ1、IL-4、γ-干扰素在DILD中均有表达,且彼此存在相互作用。不同疾病转归患者的3种因子表达水平存在差异,通过探索有效方法抑制或调控其表达,将有效抑制早期肺纤维化形成,阻止肺功能减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为疾病转归、预后监测提供新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FIZZ1 白细胞介素4 Γ-干扰素 临床转归
下载PDF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捷 邢筱华 《四川中医》 2011年第2期58-60,共3页
通过综合分析和总结相关文献,分别从历史沿革、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客观阐述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中药治疗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探索本病的中医药治疗手段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是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诊断新利器
19
作者 杨君亮 王吉梁 于鹏飞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第9期73-73,共1页
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技术凭借其可以获得足够大的肺部组织而被广泛应用于肺部疾病的诊断中,近年来更是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DPLD)的诊断中得到推广,与传统的外科肺活检技术相比具有耗费时间短、并发症少以及费用低等优势。但该技... 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技术凭借其可以获得足够大的肺部组织而被广泛应用于肺部疾病的诊断中,近年来更是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DPLD)的诊断中得到推广,与传统的外科肺活检技术相比具有耗费时间短、并发症少以及费用低等优势。但该技术应用于我国的时间较短,临床应用范围相对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组织 活检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疾病 支气管 并发症少 冷冻
下载PDF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思路
20
作者 康健 《中国乡村医药》 2003年第9期70-71,共2页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愈来愈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这是因为(1)确确实实感到本组疾病的发病率在升高;(2)病因庞杂,鉴别诊断有时无从下手;(3)治疗棘手,多数疗效不佳;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因此,面对表现为ILD的患者,建立正确、有序...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愈来愈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这是因为(1)确确实实感到本组疾病的发病率在升高;(2)病因庞杂,鉴别诊断有时无从下手;(3)治疗棘手,多数疗效不佳;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因此,面对表现为ILD的患者,建立正确、有序的临床诊断思路,并在正确诊断的前提下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诊断 鉴别诊断 X线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