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质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科学表征及光子与姗子的相互转化 被引量:2
1
作者 任晓敏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共10页
重新审视了笔者提出的弥聚子论中的全宇观波粒二象性关系的正确性,重点探究了作为微观、介观、宏观实物体抽象化存在的弥聚子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表征问题,并得出了新的结论,即波动性的自然强度应以单位频率所蕴含的能量或单位波数所蕴... 重新审视了笔者提出的弥聚子论中的全宇观波粒二象性关系的正确性,重点探究了作为微观、介观、宏观实物体抽象化存在的弥聚子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表征问题,并得出了新的结论,即波动性的自然强度应以单位频率所蕴含的能量或单位波数所蕴含的动量来表征,而粒子性的自然强度则应以单位能量所对应的频率或单位动量所对应的波数来表征,进而得出了全宇观量子化变量在趋于宏观极限时取极小值的新见解,并给出了"双极归一化"波动性强度和粒子性强度的定义,从而完善了全宇观波粒二象性关系.继之,依据上述新见解,对笔者提出的全宇观不确定性原理进行了修正.同时,深化了对于姗子(笔者预言的一种物质形态)特性的了解,指出了光子与姗子相互转化的必然性和基本规则,导出了全宇观量子化变量上下限之间的定量关系,重新诠释了自发发射、受激发射和受激吸收这3个典型的物理过程,预言了第4个物理过程的存在,并给出了包含这4个物理过程的、拓展了的爱因斯坦关系.在此基础上,推测了姗子激射和实现"超级慢光"的可能性.最后,指出了量子场的真空起伏可能是弥聚子几率波行为产生的根源.上述工作使得弥聚子论进一步臻于完善,同时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论拓展为光子、姗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聚 隐波 全宇观波粒二象性 全宇观不确定性原理 全宇观量化变量 与姗的相互转化 姗激发射 共激发射 光激吸收 共激吸收 、姗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爱因斯坦关系 真空起伏 几率波
原文传递
全宇观万有作用力假说
2
作者 任晓敏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共5页
基于弥聚子论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了拓展,提出了包含引力作用和斥力作用、普适于微观、介观和宏观领域的全宇观万有作用力假说,建立了全宇观万有作用力公式.其基本依据是:当实物体的弥聚宗量Bm从0变至∞时,由全宇观量子化变量hB表征的实... 基于弥聚子论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了拓展,提出了包含引力作用和斥力作用、普适于微观、介观和宏观领域的全宇观万有作用力假说,建立了全宇观万有作用力公式.其基本依据是:当实物体的弥聚宗量Bm从0变至∞时,由全宇观量子化变量hB表征的实物体的波动性从最大(hB=h)降至最小(hB=hΔ),而其粒子性则相应地从最小升至最大.其要点包括:1当一对实物体的粒子性一起达到其共同的上限时,万有引力定律对于这对实物体严格地成立;2在一般情况下,一对实物体之间万有作用力的性质(引力或斥力)与它们各自的全宇观量子化变量hB1、hB2以及彼此之间的距离r相关;3存在一个与上述实物体各自的波函数空间延伸线度S1和S2(分别由hB1和hB2决定)相关的临界距离rc,万有作用力的性质在r=rc时发生逆转:r>rc时表现为引力,r<rc时表现为斥力.此假说的正确性有待实验检验,但一经证实,其意义或许是不可忽略的.它有可能在固体物理学相关物理机制的诠释方面起到某种作用,甚至还有可能为广义相对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有引力 全宇观万有作用力 引力 斥力 临界距离 弥聚子论 弥聚宗量 全宇观量化变量 波函数空间延伸线度 波动性 固体物理学 广义相对论
原文传递
狭义相对论的前提与全速域狭义相对论理论模型的构建原则
3
作者 任晓敏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27,共15页
基于笔者提出的弥聚子论的基本概念及其中对于主要反映超高速领域物质运动与时空之间关系的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或称"高速狭义相对论")的尝试性拓展——预言了有可能显著存在于超低速领域的低速狭义相对论效应乃至有可能显著... 基于笔者提出的弥聚子论的基本概念及其中对于主要反映超高速领域物质运动与时空之间关系的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或称"高速狭义相对论")的尝试性拓展——预言了有可能显著存在于超低速领域的低速狭义相对论效应乃至有可能显著存在于超高速和超低速领域、同时涉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常速领域的全速域狭义相对论效应,对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前提进行了评述、质疑与修正,其要点包括:第一,指出了爱因斯坦在"以狭义相对性原理为前提"的名义下所做推导的前提超出了纯粹意义上的狭义相对性原理,它实际上隐含了独立且具有潜在局限性的"伽利略极限契合原理"和"线性时空变换假设";第二,指出了依据对电磁波运动的考察和狭义相对性原理而得出的光速不变原理在其意义和作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对实物体运动的考察则有可能获得等价于光速不变原理或较之更具普遍意义的能够作为狭义相对论前提的原理,从而有可能更深刻、更充分地反映狭义相对论效应的物理本质乃至引发狭义相对论的变革;第三,区分了光速不变原理与"固有常数光速个例性原理",指出了狭义相对性原理不仅寓于相关时空变换表达式的高度对称性之中,还必寓于其他与物理过程相关的原理之中;第四,依据前期研究成果对狭义相对论的前提进行了更新,即扬弃了光速不变原理并代之以先前提出的实物体运动存在速度上限和下限的"双极限速原理"及与之孪生的"双极限速质量-速度关联原理",并指出了在笔者所期待的狭义相对论的变革中恰当运用"伽利略极限契合原理"或将其推广为"洛仑兹极限契合原理"乃至推广为扬弃具体极限情形的"一般性极限契合原理"以及放弃"线性时空变换假设"转而依循"时空变换数学形式的开放性原则"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在上限速单极近似下引入质量-速度关联原理,重新推导出了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的洛仑兹变换关系式,明确了以质量-速度关联原理取代光速不变原理的推演步骤,并使得"光速不变"(或"上限速度不变")在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由前提蜕变为推论.继之,分别给出了上限速单极近似和下限速单极近似下质量-速度关系的唯象推导过程,并明确了低速狭义相对论和全速域狭义相对论时空变换关系式的构建原则.这一工作使得全速域狭义相对论完备理论模型的建立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聚子论 狭义相对论 低速狭义相对论 全速域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性原理 光速不变原理 固有常数光速个例性原理 双极限速原理 上限速单极近似 下限速单极近似 质量-速度关联原理 时空变换 伽利略变换 洛仑兹变换 伽利略极限契合原理 洛仑兹极限契合原理 一般性极限契合原理 线性时空变换假设 时空变换数学形式的开放性原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