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专业建筑力学课程中弯曲内力的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志军 原方 《大学教育》 2019年第5期88-90,共3页
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建筑专业学生轻松熟练地计算弯曲内力和绘制内力图尤为重要。课题组基于常用的截面法求弯曲内力,以及利用内力方程绘制弯曲内力图,分析归纳了弯曲内力以及内力图与外力之间的规律,给出了内力的直接求解规则和内力... 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建筑专业学生轻松熟练地计算弯曲内力和绘制内力图尤为重要。课题组基于常用的截面法求弯曲内力,以及利用内力方程绘制弯曲内力图,分析归纳了弯曲内力以及内力图与外力之间的规律,给出了内力的直接求解规则和内力直接绘制规则。该方法可不用截面法简单快速求出内力,以及不用列出内力方程简单快速绘制出内力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专业 建筑力学 梁的弯曲 弯曲内力 弯曲内力
下载PDF
考虑弯曲内力轴对称旋转壳的非线性协调方程 被引量:6
2
作者 黄会荣 郝际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77-380,共4页
从轴对称旋转壳的非线性几何方程及应变表达式、考虑弯曲内力的物理方程及内力表达式,导出轴对称旋转壳在大变形时的非线性协调方程。
关键词 轴对称 旋转薄壳 弯曲内力 非线性 协调方程
下载PDF
有限单元法在弯曲内力和弯曲应力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俊旗 白杨 咸庆军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18年第4期84-86,共3页
材料力学课程是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力学概念比较多,有些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有限单元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以梁的弯曲内力和弯曲应力的教学为例,... 材料力学课程是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力学概念比较多,有些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有限单元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以梁的弯曲内力和弯曲应力的教学为例,介绍有限单元法辅助教学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尤其对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有限单元法 弯曲内力 弯曲应力
下载PDF
材料力学中弯曲内力的教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莘莘 李庆华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27-128,共2页
对材料力学中弯曲内力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设计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材料力学 弯曲内力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弯曲内力计算的多种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永丰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43-46,共4页
弯曲内力计算的一般方法是截面法,本文给出了另外几种计算方法。这几种方法的特点是不需要先计算支座约束反力,而是由荷载直接计算出梁的内力。
关键词 弯曲内力计算 剪力 虚位移 影响线 截面法 计算方法 弯矩
下载PDF
梁弯曲内力多媒体演示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6
6
作者 钱丽璞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63-64,共2页
《材料力学》中“弯曲的内力”一章里的剪力与弯矩的分析及其图形画法、正负分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达到理想教学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从根本上改善《材料力学》课堂教学效果,特决定研制开发梁弯曲内力多媒体演示系统。该系统在开发... 《材料力学》中“弯曲的内力”一章里的剪力与弯矩的分析及其图形画法、正负分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达到理想教学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从根本上改善《材料力学》课堂教学效果,特决定研制开发梁弯曲内力多媒体演示系统。该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了Authorware软件的特点,将教材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图、文、声、像有机组合成多媒体演示系统,同时具有友好的界面和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既便于教师课堂演示时控制节奏又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弯曲内力 多媒体
下载PDF
快速绘制弯曲内力图的一种新方法
7
作者 戴君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64-66,共3页
本文利用载荷 q(x)、剪力Q(x)、弯矩M (x)三者的微分关系及积分关系 ,应用高等数学中曲线图形的绘制方法 。
关键词 弯曲内力 微积分 图形绘制 材料力学教学 内力分析 杆件强度 剪力图 弯矩图
下载PDF
弯曲内力教学浅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姜雪洁 《延边大学理工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74-78,共5页
利用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的微分关系直接绘弯曲内力图,该方法简单明了、快速便捷。
关键词 载荷集度 剪力 内力 材料力学 弯曲内力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快速求解梁弯曲内力的一体化积分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金蓉 李银山 崔春义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第17期59-63,共5页
介绍一种简洁的一体化积分法,只需要确定梁的分布载荷函数,通过计算机积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解决复杂载荷作用下梁的弯曲内力问题。对于静定梁,由弯矩、剪力、载荷集度间的微分方程和力边界条件,两次积分求解弯曲内力;对于超静定梁... 介绍一种简洁的一体化积分法,只需要确定梁的分布载荷函数,通过计算机积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解决复杂载荷作用下梁的弯曲内力问题。对于静定梁,由弯矩、剪力、载荷集度间的微分方程和力边界条件,两次积分求解弯曲内力;对于超静定梁,由挠度、转角、弯矩、剪力、载荷集度间的微分方程、力和位移的边界条件,四次积分求解弯曲内力。一体化积分法求解梁的内力是固体力学边值问题的具体应用,它与计算机编程结合可快速求得梁内力的解析解,并绘出剪力图和弯矩图。该方法具有规范化、程式化、高效率、高可靠性、较好的交互性等优点。对复杂载荷作用下的静定梁和超静定梁等工程问题,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可广泛应用于教学和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内力 超静定梁 边界条件 复杂分布载荷 一体化积分法
下载PDF
高层建筑刚性转换层在竖向荷载下的弯曲内力分析
10
作者 冯云 彭伟 《四川建筑》 2002年第3期43-45,共3页
高层建筑刚性转换层在竖向荷载作用下 ,将发生整体弯曲和局部弯曲。本文主要就局部弯曲 ,分别从弹性和塑性理论两个方面 ,进行了内力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简化计算。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刚性转换层 竖向荷载 弯曲内力
下载PDF
用奇异函数求梁的弯曲内力和变形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蔚宇 《江西煤炭科技》 1995年第3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弯曲内力 变形 奇异函数
下载PDF
欧拉-伯努利直梁弯曲振动内力解的一种新形式
12
作者 郝志伟 刘荣刚 陈再现 《力学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70-174,共5页
针对欧拉-伯努利直梁受简谐载荷作用下的弯曲振动问题,在得到响应后再次采用达朗贝尔原理,给出了一种新形式的弯曲振动内力解,该解直观显示了简谐力和惯性力对弯曲振动内力的贡献。基于傅里叶级数严格证明了其与教材中利用梁挠曲线近似... 针对欧拉-伯努利直梁受简谐载荷作用下的弯曲振动问题,在得到响应后再次采用达朗贝尔原理,给出了一种新形式的弯曲振动内力解,该解直观显示了简谐力和惯性力对弯曲振动内力的贡献。基于傅里叶级数严格证明了其与教材中利用梁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和弯曲内力微分关系求出的内力完全等价,为加深理解及应用傅里叶级数、静力学理论、达朗贝尔原理和梁弯曲理论提供了一个综合性较高的案例,期望能助力提升基础力学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拉-伯努利梁 弯曲内力 达朗贝尔原理 傅里叶级数
下载PDF
计算梁弯曲变形和内力的简易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伊德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8-91,共4页
介绍一种合二而一的方法,从挠曲线的一般形式出发,通过边界条件确定待定常数,能同时得到挠曲线方程,转角方程,弯矩方程,剪力方程和支座反力.既避免了微分与积分运算又无需区分静定与超静定梁,也不论挠曲线方程是否分段,都可获解决.而且... 介绍一种合二而一的方法,从挠曲线的一般形式出发,通过边界条件确定待定常数,能同时得到挠曲线方程,转角方程,弯矩方程,剪力方程和支座反力.既避免了微分与积分运算又无需区分静定与超静定梁,也不论挠曲线方程是否分段,都可获解决.而且方法程式化具有便捷易学和一气呵成的特点.同时还深刻掲示出变形和内力的有机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变形 弯曲内力 超静定梁 边界条件 复杂分 布载荷
下载PDF
弯曲内力图教学方法探讨
14
作者 范志毅 《大陆桥视野》 2016年第20期266-,共1页
材料力学中弯曲内力是重要的内容.通过绘制弯曲内力图可以确定梁的危险截面,是对弯曲梁进行强度校核的关键.学生在求解弯曲内力时,常常会遇到不少问题.简易法绘制弯曲内力图简单且容易操作,需要有一些方法和技巧,如何在教学中教会学生... 材料力学中弯曲内力是重要的内容.通过绘制弯曲内力图可以确定梁的危险截面,是对弯曲梁进行强度校核的关键.学生在求解弯曲内力时,常常会遇到不少问题.简易法绘制弯曲内力图简单且容易操作,需要有一些方法和技巧,如何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灵活应用,提出了一些想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内力 剪力 弯矩
下载PDF
弯曲变形课堂教学中两个容易混淆的问题
15
作者 李颖 姚宏 赵雪 《科学咨询》 2023年第3期240-242,共3页
本文对部分教材和教师对弯曲变形中弯曲内力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的书写自变量x区间范围的模糊和错误认识进行了澄清,从数学意义上给出其正确的解释,并结合教材中的几个示例,指出用连续点和间断点的概念来判断自变量x区间范围取值是否... 本文对部分教材和教师对弯曲变形中弯曲内力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的书写自变量x区间范围的模糊和错误认识进行了澄清,从数学意义上给出其正确的解释,并结合教材中的几个示例,指出用连续点和间断点的概念来判断自变量x区间范围取值是否书写等号的问题。同时,本文也阐述了弯曲变形中采用直接积分法书写弯矩方程时容易出错的问题,解释了易错的原因,指出分段列写弯矩方程时,x坐标轴正向必须始终保持一致,并举出反例给以验证,澄清模糊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内力 区间范围 混淆 连续点 间断点 直接积分法
下载PDF
Mathcad在工科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顺才 卓士创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2期72-75,共4页
在工科力学教学中,由于公式繁杂,推证及求解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数学演算,因而特别需要现代数学软件的介入。文章以积分法、奇异函数法求解梁的弯曲变形为示例,对Mathcad在力学中的应用进行演算,指出该软件是理工科师生的得力帮手。
关键词 MATHCAD 弯曲挠度 弯曲内力 积分法
下载PDF
一种计算板、壳结构的简便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曲淑英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40-44,共5页
根据余能等效的原则,将板壳连续体转化成空间杆系计算模型,推导了计算公式,这样很好地克服了板、壳单元体在形函数的选择及连接条件上所遇到的困难,从而可以利用已经普及的空间刚架程序来计算板壳及其组合结构。给出了计算实例并与... 根据余能等效的原则,将板壳连续体转化成空间杆系计算模型,推导了计算公式,这样很好地克服了板、壳单元体在形函数的选择及连接条件上所遇到的困难,从而可以利用已经普及的空间刚架程序来计算板壳及其组合结构。给出了计算实例并与其它方法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能等效 内力 弯曲内力 板壳结构
下载PDF
分布荷载作用下梁的弯矩极大值的求解
18
作者 王静平 刘凡 +1 位作者 陈哲 葛仁余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163-166,共4页
机械类《机械基础》课程的弯曲内力教学中,均布载荷作用下的梁段上弯矩图是二次曲线,线性分布载荷作用下的梁段上弯矩图是三次曲线,计算二次曲线和三次曲线弯矩的最大值是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教学总结了曲线型弯矩最大值的求解规律和方... 机械类《机械基础》课程的弯曲内力教学中,均布载荷作用下的梁段上弯矩图是二次曲线,线性分布载荷作用下的梁段上弯矩图是三次曲线,计算二次曲线和三次曲线弯矩的最大值是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教学总结了曲线型弯矩最大值的求解规律和方法,然后给出了3个具体的示范教学案例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基础 弯曲内力 弯矩最大值 案例
下载PDF
组合结构的杆系化计算
19
作者 曲淑英 《工程力学》 EI CSCD 1996年第A02期396-399,共4页
本文利用余能等效原理,特板壳连续体转化成空间杆系计算模型,这样就克服了板壳单元体在形函数的选择及连接条件上所遇到的困难,从而可以利用空间刚架程序来计算板,壳及其组合结构。通过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余能等效 内力 弯曲内力 组合结构
下载PDF
Catenary action of restrained steel beam against progressive collapse of steel frameworks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国强 王开强 +1 位作者 刘玉姝 陈素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537-546,共10页
The changing law of internal forces during the whole deform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was analyzed. The process was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based on the internal force state of the beam and the assumptions of internal... The changing law of internal forces during the whole deform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was analyzed. The process was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based on the internal force state of the beam and the assumptions of internal force relationship of five stages were proposed. Then, the formulas for determining the midspan deflection of the steel beam under distributed load, which was restrained both in rotational and axial directions, were obtained using restraint coefficient method and rigid-plastic mechanism, thereby the deform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was expressed accurately in a quantified way. Priority was given to the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from bending to tension-bending, then the final state totally depends on tension to resist the external loads, that is the problem of catenary action of the restrained beam under distributed load. Additionall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with soitware ABAQUS6.7 on a restrained steel beam under distributed load with different axial and rotational restraint coefficients. The accuracy of the formulas presented was verified by the results of the behavior of the restrained beams. Finally, error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nd some formulas were corrected according to the reasons of errors.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corrected formulas match the FEM analysis results better, thus the accuracy of these formulas is improve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trained steel beam catenary action rigid-plastic mechanism numerical analysis formula corre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