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肽螺旋纳米弯棒的制备与形成机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艳萍 杜悦 +1 位作者 蔡春华 林嘉平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6-434,共9页
通过五元环酸酐(NCA)开环聚合的方法成功合成了聚(γ-苄基-L-谷氨酸酯)(PBLG)聚肽均聚物和聚(γ-苄基-L-谷氨酸酯)-b-聚乙二醇(PBLG-b-PEG)聚肽嵌段共聚物,并通过酸解脱苄基及与肉桂醇的酯化反应对PBLG-b-PEG嵌段共聚物改性,制备了聚(γ... 通过五元环酸酐(NCA)开环聚合的方法成功合成了聚(γ-苄基-L-谷氨酸酯)(PBLG)聚肽均聚物和聚(γ-苄基-L-谷氨酸酯)-b-聚乙二醇(PBLG-b-PEG)聚肽嵌段共聚物,并通过酸解脱苄基及与肉桂醇的酯化反应对PBLG-b-PEG嵌段共聚物改性,制备了聚(γ-苄基-L-谷氨酸酯-co-肉桂基-L-谷氨酸酯)-b-聚乙二醇(P(BLG/CLG)-b-PEG)改性嵌段共聚物,其聚肽侧链上修饰了可光交联的肉桂酰氧基,其C=C双键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生环加成反应交联聚肽链段。采用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THF-DMF)有机共溶剂溶解、选择性溶剂(水)沉淀的自组装方法制备了PBLG纳米棒;然后向纳米棒水溶液中加入THF溶剂诱导纳米棒弯曲,制备了纳米弯棒。通过THF的加入量可以调控纳米棒的弯曲程度。利用类似的方法,通过PBLG与PBLG-b-PEG或P(BLG/CLG)-b-PEG共组装制备了螺旋纳米棒(其中PBLG均聚物形成棒状内核、PBLG-b-PEG或P(BLG/CLG)-b-PEG形成表面纳米螺纹),然后向螺旋纳米棒水溶液中加入THF溶剂,但是仅得到了光滑纳米弯棒(表面螺纹消失)。对PBLG/P(BLG/CLG)-b-PEG螺旋纳米棒进行紫外照射,交联CLG链段来固定螺纹外壳,然后加入THF溶剂,制备了螺旋纳米弯棒,P(BLG/CLG)-b-PEG链段交联能够保持纳米棒表面的螺纹结构,同时对纳米棒的弯曲过程影响不显著。稳定测试表明,PBLG纳米弯棒和交联的PBLG/P(BLG/CLG)-b-PEG螺旋纳米弯棒在水溶液中保持形貌稳定。采用圆二色谱表征PBLG侧基苯环的有序排列状态,结果表明,加入THF溶剂后PBLG侧链苯环的收缩,是诱导纳米棒弯曲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肽 自组装 纳米弯棒 螺旋表面图案 溶剂诱导
下载PDF
前凸弯棒预加压复位固定在A3型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手术中的运用价值
2
作者 鲍剑 李鑫 何海峰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前凸弯棒预加压复位固定在A3型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手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A3型胸腰椎骨折,其中45例采用前凸弯棒预加压复位固定联合椎弓根螺钉后路内固定治疗,55例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前凸弯棒预加压复位固定在A3型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手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A3型胸腰椎骨折,其中45例采用前凸弯棒预加压复位固定联合椎弓根螺钉后路内固定治疗,55例采用常规后路椎弓根钉直棒撑开复位内固定,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记录围术期手术相关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7 d、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拍摄X线片计算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腰背痛症状。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伤椎前缘高度比增加,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后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末次随访时的影像指标与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时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凸弯棒预加压复位固定在A3型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手术中有助于伤椎节段后凸畸形的矫正、恢复椎体高度,降低术后矫正度丢失,具有良好的运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凸弯棒预加压复位固定 A3型胸腰椎骨折 后路内固定
下载PDF
前凸弯棒预加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有军 《临床研究》 2020年第5期14-15,共2页
目的分析前凸弯棒预加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安阳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参照组41例患者采纳直棒加压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41例患者采纳前凸弯棒... 目的分析前凸弯棒预加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安阳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参照组41例患者采纳直棒加压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41例患者采纳前凸弯棒预加压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两组伤椎Cobb角均明显小于术前,且实验组明显小于参照组,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大于术前,且实验组明显大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优良率95.12%明显高于参照组68.29%(P<0.05)。结论前凸弯棒预加压内固定术可有效改善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凸弯棒预加压内固定术 胸腰椎骨折 应用效果 伤椎Cobb角 椎体前缘高度
下载PDF
后路节段性原位弯棒和Wisconsin钢丝矫治胸椎脊柱侧弯15例
4
作者 郭林 《现代医学》 2003年第5期350-350,共1页
关键词 后路节段性原位弯棒 Wisconsin钢丝 矫治 胸椎脊柱侧 手术方法 内固定
下载PDF
反向预弯钛棒在单节段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中对椎体前缘高度比及Cobb角的效果
5
作者 刘奇 刘明男 +1 位作者 龙正苗 李太品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9期1366-1368,共3页
目的 探讨在单节段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中应用反向预弯钛棒对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78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过程中钛棒的预弯方向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 探讨在单节段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中应用反向预弯钛棒对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78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过程中钛棒的预弯方向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正向预弯钛棒,观察组采用反向预弯钛棒。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脊柱功能、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和生物力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最大抗压强度和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节段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中采用反向预弯钛棒,效果较显著,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脊柱功能,改善其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恢复其椎体生物力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胸腰椎压缩骨折 反向预 正向预
下载PDF
采用旋转加原位弯棒原理重建脊柱骨折矢状面形态 被引量:19
6
作者 邱勇 朱丽华 +2 位作者 朱泽章 吕锦瑜 王斌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818-820,共3页
目的 探讨使用钉钩加原位弯棒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在恢复椎体高度的同时对脊柱矢状面形态满意重建的原理和疗效。 方法 自 1997年 7月起使用CD和TSRH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 48例 ,其中男 41例 ,女 7例 ,年龄 17~ 5 4岁。手术方法 (以L... 目的 探讨使用钉钩加原位弯棒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在恢复椎体高度的同时对脊柱矢状面形态满意重建的原理和疗效。 方法 自 1997年 7月起使用CD和TSRH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 48例 ,其中男 41例 ,女 7例 ,年龄 17~ 5 4岁。手术方法 (以L1为例 ) :在T12 和L2 置入椎弓根螺钉 ,T11和L2 安置偏心椎板钩 ,对棒按照固定区正常矢状面形态预弯 ,置入双侧椎弓根螺钉孔内 ,此时棒的预弯平面位于冠状面上。先用撑开力恢复伤椎高度 ,再将棒向外旋转 90° ,使棒的预弯平面从冠状面转向矢状面。锁紧椎弓根螺钉 ,把上下偏心椎板钩向螺钉方向加压固定 ,若脊柱矢状面形态恢复不好 ,可用原位弯棒器对棒再弯以增加前凸 ,最后后外侧植骨融合。 结果 本组无死亡 ,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 ,1例深部感染。椎体高度恢复 96 % ,其中完全恢复 39例。矢状面后突校正Cobb角术前平均 2 4° ,术后平均 - 2° ,脊柱矢状面形态达完全恢复。本组平均随访 2 0个月 ,无假关节形成 ,1例断钉 ,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矢状面纠正丢失 3°。 结论 在使用撑开力恢复椎体高度的同时 ,应用旋棒原理可满意地重建脊柱的正常矢状面形态 ;原位弯棒可进一步改善脊柱前凸 ,偏心椎板钩能有效地保护椎弓根螺钉 ,减少内固定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旋转加原位弯棒技术
原文传递
置钉与弯棒技术操作规范对腰椎滑脱复位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志海 徐跃根 +2 位作者 胡安全 陆永强 杨亚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9期885-887,共3页
目的在腰椎滑脱手术病例中应用"置钉与弯棒技术操作规范",与以往未实施该规范患者比较,观察其对腰椎滑脱复位的影响。方法选取滑脱手术病例(实验组),制定并实施"置钉与弯棒技术操作规范",与未实施该规范患者(对照组... 目的在腰椎滑脱手术病例中应用"置钉与弯棒技术操作规范",与以往未实施该规范患者比较,观察其对腰椎滑脱复位的影响。方法选取滑脱手术病例(实验组),制定并实施"置钉与弯棒技术操作规范",与未实施该规范患者(对照组)作比较;对比2组滑脱矫正率、椎间隙后缘高度增加值、椎间节段前凸角增加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在滑脱矫正率、椎间节段前凸角增加值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椎间隙后缘高度增加值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置钉与弯棒技术操作规范"能使腰椎滑脱复位效果得到显著提高,甚至可达到解剖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置钉技术 弯棒技术 复位
原文传递
弯折棒直径对卷材低温应用性能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华卫东 徐振伟 +1 位作者 王慧萍 王力华 《中国建筑防水》 2017年第24期27-30,共4页
对TPO、PVC、APP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及高分子树脂FS2等5类防水卷材共16个产品进行低温弯折性试验,选择直径为Φ50 mm、Φ40 mm、Φ30 mm、Φ20 mm、Φ10 mm的弯折棒,选取涵盖5类产品国家标准低温应用性能技术要求的8个温度点。结果... 对TPO、PVC、APP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及高分子树脂FS2等5类防水卷材共16个产品进行低温弯折性试验,选择直径为Φ50 mm、Φ40 mm、Φ30 mm、Φ20 mm、Φ10 mm的弯折棒,选取涵盖5类产品国家标准低温应用性能技术要求的8个温度点。结果表明弯折棒直径对不同卷材低温弯折性测试值的影响不同,PVC、APP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卷材的低温弯折性测试值受弯折棒直径的影响较大,不同类型卷材的低温应用性能优劣不能简单地用该材料相对应的国家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来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水卷材 低温折性 直径
下载PDF
电工常用工具技艺(七)弯管工具的使用
9
作者 任致程 《农村电工》 2000年第10期30-31,共2页
应广大读者的要求,自本期起,连续刊登由任致程编绘的《教徒学艺》。读者有什么意见和要求,请及时反馈给编辑部。
关键词 电工工具 管工具 弯棒 电线管
下载PDF
推制弯头在成形过程中金属流动的规律
10
作者 许中义 《机械工人(热加工)》 1995年第1期9-10,共2页
推制弯头即为采用心棒挤弯法制造的弯头,其主机示意图见图1。推制机理:将一组确定长度的管坯7依次穿在心轴8上,起动调速电机1,通过齿轮传动带动丝杠5,使推板4沿丝杠5向前运动。推板4将套在心轴8上的管坯7推向心轴前端的牛角形心棒。与... 推制弯头即为采用心棒挤弯法制造的弯头,其主机示意图见图1。推制机理:将一组确定长度的管坯7依次穿在心轴8上,起动调速电机1,通过齿轮传动带动丝杠5,使推板4沿丝杠5向前运动。推板4将套在心轴8上的管坯7推向心轴前端的牛角形心棒。与此同时,中频感应器的感应圈6对管坯7进行加热,管坯在边被加热边向前移动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制 成形过程 金属流动
下载PDF
烟草弯孢菌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何世芳 桑维钧 +4 位作者 曹毅 孙光军 潘忠梅 陆宁 陈兴江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56,共7页
为明确贵州烟草弯孢菌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及生物学特性,分别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离体叶片接种法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使用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在以ITS... 为明确贵州烟草弯孢菌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及生物学特性,分别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离体叶片接种法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使用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在以ITS序列构建的发育树中与棒状弯孢(Curvularia clavata)聚为一支,且支持率为100%,结合形态特征将其鉴定为棒状弯孢。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8,在燕麦琼脂(O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牛肉浸粉为氮源时对菌丝生长最有利;菌丝致死温度为53℃,10 min,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烟草弯孢菌叶斑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叶斑病 病原菌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烟草棒状弯孢菌线粒体全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毅 陈代荣 +3 位作者 李治模 张明娅 何世芳 陆宁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07-2421,共15页
近年来,由弯孢属真菌侵染引发的病害在烟草上有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烟叶的产量和质量。为了更好地防治由弯孢属真菌引起的烟草叶斑病,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一株分离自烟草叶片的棒状弯孢菌Curvularia clavata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 近年来,由弯孢属真菌侵染引发的病害在烟草上有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烟叶的产量和质量。为了更好地防治由弯孢属真菌引起的烟草叶斑病,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一株分离自烟草叶片的棒状弯孢菌Curvularia clavata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得到一个环状的线粒体基因组,并对其组成特征、与典型叶斑病真菌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草棒状弯孢菌线粒体基因组长度为41763 bp,共编码38个基因(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和23个tRNA基因),其碱基组成有显著的A-T偏好性,占比高达70.35%。线粒体基因组中只有3个内含子和少量重复序列,这是造成其基因组大小收缩的主要原因。通过6个近缘病原真菌线粒体全基因的共线性分析,发现其线粒体基因组发生了基因重排事件。同时,物种同源区长度与对应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同源区长度可能会影响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大小。在选择压力分析中,发现烟草棒状弯孢菌线粒体为确保优势基因稳定遗传,自然选择和纯化选择起到了主导作用。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烟草棒状弯孢菌与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和稻平脐蠕孢Bipolaris oryzae亲缘关系最为密切,与前人基于ITS序列的进化分析结果一致。本研究首次从线粒体基因组方面对弯孢属真菌进行研究,丰富了弯孢属真菌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信息,为该属真菌的系统发育、资源保护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基因组 烟草孢菌 比较基因组 烟草
原文传递
国内首见棒状弯孢所致的皮肤暗色丝孢霉病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家俊 李莉 +2 位作者 肖经苪 朱敏 章强强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43-445,共3页
目的报道国内首见棒状弯孢所致的皮肤暗色丝孢霉病1例。方法取皮损标本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根据其镜下形态鉴定致病菌种。结果患者为17岁男性。9年前面部外伤后出现暗红色斑块和疣状增生至今,已扩散至左上臂。损害刮... 目的报道国内首见棒状弯孢所致的皮肤暗色丝孢霉病1例。方法取皮损标本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根据其镜下形态鉴定致病菌种。结果患者为17岁男性。9年前面部外伤后出现暗红色斑块和疣状增生至今,已扩散至左上臂。损害刮取物直接镜检见棕色分支分隔菌丝。标本培养有黑色菌落生长。镜检见棕色分支分隔菌丝和大量棒状、3~4个分隔的棕色孢子,单个或成群生于分生孢子梗的顶端和侧缘。组织病理显示为慢性肉芽肿。PAS染色见串珠状不规则膨大的菌丝。结论根据其形态学特点,菌种被确定为棒状弯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暗色丝孢霉病 真菌性皮肤病 诊断
原文传递
预弯连接棒联合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锦明 刘俊 +4 位作者 严宏生 章斌 陈志江 杨小军 阚晨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9期950-952,共3页
目的探讨预弯连接棒联合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5-06诊治的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58例,采用预弯连接棒联合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比较术前、术后1周、内固定取出... 目的探讨预弯连接棒联合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5-06诊治的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58例,采用预弯连接棒联合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比较术前、术后1周、内固定取出前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VAS评分。结果本组均获得18~41(26.3±1.6)个月随访,内固定物于术后12~25(16.0±2.4)个月取出。内固定取出前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较术后1周有所丢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取出前VAS评分较术后1周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VAS评分与内固定取出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为避免跨伤椎椎弓根钉(4钉)内固定出现的平行四边形效应和悬挂效应,可通过预弯连接棒联合复位钉内固定提高其即刻稳定性,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连接 复位椎弓根钉 短节段内固定
原文传递
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内固定复位不良的影像分析及临床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炎 兰胜生 +1 位作者 陈宣维 林家斌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9期810-811,共2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内固定复位不良的原因,探讨钉棒的应用技巧。方法对胸腰椎骨折72例钉棒内固定术后15例复位不良的X线片进行分析,应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模拟复位和在棒的不同部位进行同等角度的折弯,对比脊柱空间序列的改变。...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内固定复位不良的原因,探讨钉棒的应用技巧。方法对胸腰椎骨折72例钉棒内固定术后15例复位不良的X线片进行分析,应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模拟复位和在棒的不同部位进行同等角度的折弯,对比脊柱空间序列的改变。结果全部复位不良可以通过电脑模拟弯棒完全矫正;在不同的部位同等角度弯棒,出现相同的Cobb角改变和不同的椎体间前后位移量。结论弯棒角度和弯棒部位是影响复位效果的主要因素,前者决定Cobb角的变化,后者决定椎体间矢状对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复位不良 弯棒角度 弯棒部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