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弱势外交下的宋代使金词 被引量:2
1
作者 彭国忠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3-712,共10页
弱势外交下的宋代使金词,缺少宏大叙事,而多个人书写,主要抒发使者羁旅孤寂之感、佳节为客之愁、岁月流逝之叹、北方的荒寒之感,表达他们对故国繁华与文明的追忆,对访梅赏花的回忆与渴望,以及家山乡关之思。与居者的和作、送行词相比,... 弱势外交下的宋代使金词,缺少宏大叙事,而多个人书写,主要抒发使者羁旅孤寂之感、佳节为客之愁、岁月流逝之叹、北方的荒寒之感,表达他们对故国繁华与文明的追忆,对访梅赏花的回忆与渴望,以及家山乡关之思。与居者的和作、送行词相比,使金词整体缺失慷慨意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外交 屈辱 宋词 使金词
下载PDF
大国梦幻中的弱势外交——1948年中英九龙城寨事件交涉析论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扬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100,共12页
1948年的"九龙城寨事件"是中英双方围绕战后香港问题的一次较量。整个事件呈现出中英两国外交当局、香港政府、广东地方政府、九龙城寨居民和中国内地民众在"两国多方"格局下的角力。事件之初,国民政府试图利用民... 1948年的"九龙城寨事件"是中英双方围绕战后香港问题的一次较量。整个事件呈现出中英两国外交当局、香港政府、广东地方政府、九龙城寨居民和中国内地民众在"两国多方"格局下的角力。事件之初,国民政府试图利用民众运动与新闻舆论迫使英国让步。但由于广州民众运动过火引发"沙面事件",促使国民政府软化立场转向寻求妥协。而英国则态度谨慎,对于涉及城寨管辖权的问题寸步不让,在谈判过程中以拖待变。整个交涉过程一波三折,最后中英双方未达成任何协议无果而终。这一事件充分揭示了战后国民政府所处的尴尬地位:中国虽被抬升为世界"五强"之一,但在这强国梦幻之中的外交却仍然是"弱势外交";由雅尔塔体系确立的国际新秩序使得中国命运很大程度上受到大国的宰制,国际环境异常险恶;而民族主义情绪在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空前高涨,使得作为民族主义与革命意识形态色彩强烈的国民党政权恰恰在利用民族主义这个问题上跛了脚。当然,此番交涉毕竟是1899至1949年间历届中国政府在城寨问题交涉上走得最远的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关系 九龙城寨事件 弱势外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