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闻报道常规与弱势社群的公共表达——广州城市报纸(2000~2002)对“农民工”报道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艳红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6-123,共8页
文章以广州市的4家日报为例,采用量化分析的方式对我国当代城市报纸对“农民工”这个弱势社群的新闻报道进行了实证考察。分析的理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城市报纸是否为“农民工”这个弱势社群的公共表达提供了机会和空间?笔者尝试运用3个... 文章以广州市的4家日报为例,采用量化分析的方式对我国当代城市报纸对“农民工”这个弱势社群的新闻报道进行了实证考察。分析的理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城市报纸是否为“农民工”这个弱势社群的公共表达提供了机会和空间?笔者尝试运用3个量化指标,力图勾画出我国当代城市报纸在“农民工”新闻报道上的总体现状,并揭示城市报纸为弱势社群提供公共表达的表现。在实证考察的基础上,评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媒体在弱势社群新闻报道上的已有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在新闻常规实践中开拓弱势社群之公共表达的具体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社群 公共表达 “农民工” 新闻常规
下载PDF
弱势社群的公共表达:草根NGO的政策倡导行动和策略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潮 《中国非营利评论》 CSSCI 2018年第2期1-21,共21页
西方社会中,草根NGO联盟在推动弱势社群公共表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利用庞大的社群成员资源和规模压力,逐渐成为全国性政策倡导的行动主体。但中国地方草根NGO形成全国联盟,在组织资源和政治机会结构方面面临诸多限制。首先,倡导型草根... 西方社会中,草根NGO联盟在推动弱势社群公共表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利用庞大的社群成员资源和规模压力,逐渐成为全国性政策倡导的行动主体。但中国地方草根NGO形成全国联盟,在组织资源和政治机会结构方面面临诸多限制。首先,倡导型草根NGO的专业性和资金等资源相对缺乏。其次,倡导型草根NGO本身以及联盟难以获得合法身份,也没有制度渠道进行政策表达,这使得它们只能创新“替代”策略进行公共表达。研究发现:弱势社群草根NGO联盟通过吸纳具有影响力的社会政治精英建构行动政治合法性;与国际公益组织合作,弥补自身内外部资源和行动能力的不足,扩大政策倡导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选择现有公民个体表达诉求的两会制度作为接触政府部门、提交政策提案或议案的中介,并通过“吸纳”专业精英建构提案或议案的专业性和社会合法性。全国范围的政策倡导又会扩展地方倡导的政治机会结构,草根NGO联盟通过推动地方公民和草根NGO执行社会调查、提供政策模板以及与日常虚拟社群的沟通交流等方式,扩展了地方倡导行动的动员结构,为持续性倡导行动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倡导 草根NGO 弱势社群 组织资源 组织合法性
下载PDF
弱势群体心理救助保障制度
3
作者 郭愫 尚阳阳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1年第4期158-159,共2页
基于目前国内现状,我国亟需建立弱势群体心理救助保障制度以完善现有社会保障体系。心理救助保障的定义、保障的对象都需要进行界定;通过制度设计,对弱势群体进行心理救助保障,既能保障突发灾难时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落实,又能更好... 基于目前国内现状,我国亟需建立弱势群体心理救助保障制度以完善现有社会保障体系。心理救助保障的定义、保障的对象都需要进行界定;通过制度设计,对弱势群体进行心理救助保障,既能保障突发灾难时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落实,又能更好的缓解社会转型时期资源分配不均等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救助保障 心理危机干预 弱势社群 会稳定
下载PDF
基于发展的贫穷观:东西部社会救助基层服务能力比较研究
4
作者 刘晓婷 何浩瀚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4年第6期43-54,共12页
在新贫穷理论视角下,政府保障弱势社群基本生活的责任底线也在提高,社会救助制度的内容不断扩展。然而,作为政策执行者的基层部门,其服务能力与日益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不适应,处于明显的"福利非均衡"状态。... 在新贫穷理论视角下,政府保障弱势社群基本生活的责任底线也在提高,社会救助制度的内容不断扩展。然而,作为政策执行者的基层部门,其服务能力与日益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不适应,处于明显的"福利非均衡"状态。本研究基于东西部4县调查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东部地区虽然在救助对象人数上少于西部,但是反常识的是在供给层面的实际工作经费(非项目经费)、工作人员工作荷载(每一个工作人员对应的低保对象)、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却低于西部。然而,东部地区较低的基层服务能力却被社会救助制度创新与发展所掩盖。本研究综合量化与质化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东部地区制度发展与人力资源、组织机制等支撑体系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处于县区级与村/社区级之间的镇/街道级组织的服务能力最为薄弱。因此,要想加强社会救助服务能力建设,一方面需要优化地区间资源配置,依据能级对应理论改革基层组织;另一方面需要整合外部社会资源,依托社区能力建设,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的"借力"功能,以缓解政府为建构责任底线而产生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型会救助 基层服务能力 弱势社群 贫穷
下载PDF
略论对边缘社群的歧视问题 被引量:4
5
作者 马广海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边缘 歧视问题 弱势社群 会地位
原文传递
公共图书馆在乡村开展知识帮扶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牛微 查方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7年第9期55-57,共3页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20多年来的社会变革,还未彻底解决农民群众处于弱势群体的状态,他们的一些阅读权利也还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如何为农民读者做...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20多年来的社会变革,还未彻底解决农民群众处于弱势群体的状态,他们的一些阅读权利也还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如何为农民读者做好知识帮扶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农村读者 弱势社群服务
下载PDF
The Pattern of Government Health Expenditure in China
7
作者 Yang Ling Liu Yuanli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2年第3期90-99,共10页
For a while since the inception of economic system reform programs in 1980s,China's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health was weakened.This resulted in healthcare provider's increasing reliance on user charges for t... For a while since the inception of economic system reform programs in 1980s,China's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health was weakened.This resulted in healthcare provider's increasing reliance on user charges for their income,poorer access to healthcare for the vulnerable population groups,and increasing socioeconomic disparities in health and healthcare.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China initiated a series of health sector reforms since late 1990s.Our comprehensive review study has found that indeed Chinese government spending on health has been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especially since 2009,when the new Healthcare Reform Plan was announced.Still,China needs to both further strengthen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health and address the structural imbalances in government health financing,in order to make the overall Chinese health system more equitable and more 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lth expenditure China GOVERNMENT demand-sideand supply-side
下载PDF
The Empirical Study of Social Insurance for Migrant Workers
8
作者 Yang Hu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4年第4期101-103,共3页
The social insuranc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is one of the main social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in the city moder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 outstanding reflections are that att... The social insuranc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is one of the main social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in the city moder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 outstanding reflections are that attaching less importance to social insurance system, too high insurance fee and not perfect security system and other phenomen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mpirical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is type of problems,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the feasible solution of social insurance for migrant workers. The migrant workers generally refer to the labor workers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as farmers working in towns for non-agricultural occupation. At present, China' s migrant workers has exceeded 2.6 billion, and this group has been long in the city and rural edge, difficult to get the social insurance policy.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Bureau statistics data, the migrant workers of not buying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endowment insurance, medical insurance and unemployment insurance are respectively 67.64%, 73.37%, 73.77% and 84.65%.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interests of vulnerable groups in the marginalized position, the social insurance problems of migrant workers have become the our foc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grant workers social insurance empirical stud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