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壳与弱化岩石圈地幔的相互作用:以燕山造山带为例 被引量:25
1
作者 路凤香 郑建平 +3 位作者 张瑞生 邵济安 李伍平 余淳梅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燕山造山带中生代发育4期钙碱性火山活动,它们的源区组成都是受壳幔相互作用的制约,其中髫髻山组和义县组分布广泛,具有代表性.髫髻山组岩性比较单一,地球化学参数变化范围小,岩浆的AFC作用不强烈,源区成分不复杂.依据Kay et al.(19... 燕山造山带中生代发育4期钙碱性火山活动,它们的源区组成都是受壳幔相互作用的制约,其中髫髻山组和义县组分布广泛,具有代表性.髫髻山组岩性比较单一,地球化学参数变化范围小,岩浆的AFC作用不强烈,源区成分不复杂.依据Kay et al.(1991)的方法,估算了早-中侏罗世燕山地区的地壳厚度为40-45 km.髫髻山组粗安岩是在加厚的地壳 (40-45 km)条件下,源区是含角闪石的石榴石麻粒岩+底侵的基性岩的壳幔过渡带熔融形成.义县组火山岩的源区为下地壳+岩石圈地幔,地幔组分较髫髻山组增加.研究区中生代早期地壳开始加厚,发生下地壳拆沉,进入流变学性质改变了的“弱化的岩石圈地幔”,二者发生作用.岩石圈地幔在中生代晚期受到流体、熔体、地幔矿物中活化的分子水、剪切构造作用,以及温、压条件改变的影响,导致岩石圈地幔发生不均一的局部弱化,为容纳拆沉的下地壳提供了优化场所.推测弱化岩石圈地幔出现于135 Ma以后燕山地区发育的小型拉伸盆地之下,以及对应的小型软流圈底辟体之上.上述模型可以与俯冲带的楔形地幔与俯冲洋壳的相互作用相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造山带 下地壳 拆沉作用 弱化的岩石圈地幔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东部显生宙地幔演化 被引量:33
2
作者 LU Feng-xiang 郑建平 +1 位作者 张瑞生 陈美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7,共7页
华北克拉通东部显生宙以来的地幔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克拉通型地幔,大陆活动带型地幔和大陆裂谷型地幔.1700Ma-古生代末,地幔属于克拉通型:ε(Nd,t)值高于-5,为弱富集型;层圈相互作用以幔源的熔体和/或流体与古老的岩石圈地幔的作用为主... 华北克拉通东部显生宙以来的地幔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克拉通型地幔,大陆活动带型地幔和大陆裂谷型地幔.1700Ma-古生代末,地幔属于克拉通型:ε(Nd,t)值高于-5,为弱富集型;层圈相互作用以幔源的熔体和/或流体与古老的岩石圈地幔的作用为主,但规模较小,范围局部.100Ma以前的中生代地幔属于"大陆活动带型":ε(Nd,t)值低,在-5以下,为富集型;地幔中含有地壳的组分,层圈相互作用以下地壳与弱化的岩石圈地幔之间的作用为主;发生的时间为190~100Ma,高峰期在130Ma左右;发生的部位邻近莫霍面,导源的岩浆多为钙碱性系列,部位浅,活动范围广泛.100Ma至新生代,地幔属于"大陆裂谷型":为亏损型的软流圈地幔,ε(Nd,t)值高,几乎均为正值.层圈相互作用转变为软流圈-岩石圈地幔之间的作用,转变的时间具有约40Ma的过渡时期,前锋开始于100~109Ma,导源的岩浆大致沿NWW和NEE向的大型断裂带分布.进一步证实了软流圈地幔上隆的不均匀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通型地幔 大陆活动带型地幔 大陆裂谷型地幔 弱化的岩石圈地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