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弱应变光纤光栅传感器匹配光栅解调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若聆 李军 莫宗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4-229,共6页
基于弱反射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器,建立了光栅反射光谱仿真模型。分析了光纤光栅的长度、周期和排列顺序对光栅反射率的影响,发现光栅的最大反射率随光栅长度和调制深度的增大而变大;而光谱宽度受光栅长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光栅长度越... 基于弱反射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器,建立了光栅反射光谱仿真模型。分析了光纤光栅的长度、周期和排列顺序对光栅反射率的影响,发现光栅的最大反射率随光栅长度和调制深度的增大而变大;而光谱宽度受光栅长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光栅长度越小,光谱宽度越大。弱反射光栅阵列的峰值反射率与光栅位置有关,受多重反射影响,越下游的传感光栅,峰值反射率越小。通过分析解调过程中的反射光谱,得到了传感器所受应变与输出光强的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光栅 弱应变 光纤光栅传感器 解调过程
下载PDF
强震前的“干热异常”与地温、降水波及应变弱停 被引量:21
2
作者 汤懋苍 惠小英 +1 位作者 郭维栋 李洁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9-104,共6页
对近30年出现在中国西部及邻区的14次MS≥6.9强震前1年多内的地温场和降水场进行了分析。发现有如下共同规律:①在震前1年左右东亚地区会出现干热异常(3.2 m地温升高,同时降水距平为负值),持续时间约为2-6个月,最大干热面积可达2-4&#... 对近30年出现在中国西部及邻区的14次MS≥6.9强震前1年多内的地温场和降水场进行了分析。发现有如下共同规律:①在震前1年左右东亚地区会出现干热异常(3.2 m地温升高,同时降水距平为负值),持续时间约为2-6个月,最大干热面积可达2-4×106km^2;②在震前0.5-1年左右我国的月降水距平%图和3.2 m地温距平的月际变温图上,可看到波长小于1 000 km的地温波和降水波,可称为"超低频应力密度波(应变波)",它是致使岩石破裂的力源;③在震前0-2个月应变波的波长会停止缩短,振幅变小,且波动方向可有一个近90°的旋转,是"应变弱停"的表现。以上可视为孕震三步曲。依据上述统计事实本文提出了强震成因的假设:地外核中有一股热力极不稳定的Benard上升流体对其上的壳幔层形成顶托,造成地温升高,对流热传导系数变小,形成干热异常;岩石圈中脆性层的应力不断增大,致使出现不稳定波(应变波);出现"应变弱停"时意味着强震即将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异常 地温波 降水波 应变 强震 孕震
下载PDF
我国105°E以东地区M_S≥5.7级地震的孕震3步曲 被引量:9
3
作者 汤懋苍 梅秀苹 郭维栋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41-1146,共6页
根据近30年来,我国105°E以东(包括大陆架)M_s≥5.7级地震的震前逐月地温和降水演变特征,可以归纳出震前地气系统演变的共同特征:(1)可将"干热面积"最大月定为孕震3步曲的第一步.未来震级与干热面积有好的相关,最干点的... 根据近30年来,我国105°E以东(包括大陆架)M_s≥5.7级地震的震前逐月地温和降水演变特征,可以归纳出震前地气系统演变的共同特征:(1)可将"干热面积"最大月定为孕震3步曲的第一步.未来震级与干热面积有好的相关,最干点的经纬度与震中经纬度有一定的相关;(2)从地温、降水应变波出现到"正多负少"规则恢复可以作为孕震第二步的开始;(3)降水经向波长开始明显变长(甚至变为无限长),可称为孕震第三步,此时距地震发生仅剩0~2个月的时间.外核对流上升体(孕震体)对壳幔层顶托作用的地震成因说,可以较好地解释上述观测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异常 地温波 降水波 应变
下载PDF
准确鉴别武当山群面理及其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洪 《湖北地质》 1995年第2期10-18,107,共10页
求文以1:5万凉水河镇幅、浪河镇幅区调资料为基础,阐述了武当山群的原生层理(So)、板劈理(S1B)、分异层理(S2C)和折劈理(S3Z)等面理的宏观及微观特征,探讨了其成生及演化关系,意义在于:客观地进行地质境图,... 求文以1:5万凉水河镇幅、浪河镇幅区调资料为基础,阐述了武当山群的原生层理(So)、板劈理(S1B)、分异层理(S2C)和折劈理(S3Z)等面理的宏观及微观特征,探讨了其成生及演化关系,意义在于:客观地进行地质境图,合理地划分线状的强应变带与弱应变城,以揭示武当山群的变形变质及演化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当山群 面理 应变 弱应变 变形 演化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