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吊技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吉增良 邓增稳 +1 位作者 王晓东 付丽红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495-1497,共3页
目的研究悬吊治疗技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将符合条件的1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悬吊运动(SET)治疗,... 目的研究悬吊治疗技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将符合条件的1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悬吊运动(SET)治疗,治疗均为1次/d,30 min/次。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表(GMFM-88)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儿GMFM-88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治疗技术对痉挛型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较常规的康复训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悬吊治疗技术(SET) 弱链测试 运动 运动 粗大运动功能
下载PDF
悬吊训练在小儿痉挛型偏瘫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玉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0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究悬吊训练在小儿痉挛型偏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小儿痉挛型偏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增设悬吊训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悬吊弱链测试情况。结果治疗前,两... 目的探究悬吊训练在小儿痉挛型偏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小儿痉挛型偏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增设悬吊训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悬吊弱链测试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Berg平衡量表评分为(44.58±3.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68±2.0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转阴率为7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训练应用于小儿痉挛型偏瘫患儿中,病情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痉挛型偏瘫 悬吊训练 Berg平衡量表评分 悬吊弱链测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