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墨铸铁高温弹塑性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商全义 弓金霞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20,共2页
给出了球墨铸铁 ( QT50 0— 7)加载 -卸载 -二次加载特性曲线 ,结果表明 ,加载 -卸载 -二次加载过程的应力 -应变关系基本满足 Prantle假设。测定了 1 8℃~ 1 0 0 0℃应力 -应变关系和各温度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弹性模量、剪切模... 给出了球墨铸铁 ( QT50 0— 7)加载 -卸载 -二次加载特性曲线 ,结果表明 ,加载 -卸载 -二次加载过程的应力 -应变关系基本满足 Prantle假设。测定了 1 8℃~ 1 0 0 0℃应力 -应变关系和各温度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应变强化率以及它们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为进行该种材料的弹塑性热应力计算机数值模拟提供了必须的基础数据 ;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 ,弹塑性力学的理论和假设基本适用于铁素体 -球光体基体的球墨铸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高温 弹塑性力学性能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罕遇地震下连续梁桥弹塑性动力时程反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振南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5年第5期196-199,22,共4页
在罕遇地震下连续梁桥的墩柱会进入塑性工作状态,采用弹塑性纤维单元模拟墩柱的弹塑性力学性能。通过合理设置弹塑性纤维单元的位置,计算等效塑性铰长度,进行罕遇地震下连续梁桥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弹塑性纤维... 在罕遇地震下连续梁桥的墩柱会进入塑性工作状态,采用弹塑性纤维单元模拟墩柱的弹塑性力学性能。通过合理设置弹塑性纤维单元的位置,计算等效塑性铰长度,进行罕遇地震下连续梁桥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弹塑性纤维单元,可以模拟罕遇地震作用下连续梁桥的墩柱结构由弹性阶段进入塑性阶段的变化过程,得到罕遇地震作用下连续梁桥的地震响应需求,为准确地评估罕遇地震下桥梁结构的工作性能,合理地进行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弹塑性力学性能 弹塑性动力时程 连续梁桥 纤维单元 罕遇地震
下载PDF
新型高层装配式蜂窝型钢网格盒式双筒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增茂 马克俭 毕永辉 《空间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80,共7页
为了研究新型高层装配式蜂窝型钢网格盒式双筒结构的弹塑性力学性能,基于Midas/Gen程序对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重点分析了大震作用下新型结构和常规结构的性能点、层间剪力、层间位移以及铰状态发展等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大震作用下,两... 为了研究新型高层装配式蜂窝型钢网格盒式双筒结构的弹塑性力学性能,基于Midas/Gen程序对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重点分析了大震作用下新型结构和常规结构的性能点、层间剪力、层间位移以及铰状态发展等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大震作用下,两种结构均可得到性能点,新型结构达到性能点的步骤更晚,能够承受更大的剪力和最大位移;两种结构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新型结构铰达到塑性阶段的数量更少,满足大震不倒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装配式蜂窝型钢网格盒式双筒结构 弹塑性力学性能 PUSHOVER分析
原文传递
Ti-(SiC_f/Al_3Ti)层状复合材料在侵彻早期阶段基于NEIM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净川 姜风春 +2 位作者 王立权 张蒙祺 运飞宏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63-77,共15页
一种由连续Si C陶瓷纤维强化(CCFR)的新型金属间化合物基层状(MIL)复合材料Ti-(SiC_f/Al_3Ti)研制成功,其作为装甲防护材料在被侵彻过程中的微观变形机制、强化及失效机理有待研究。首先采用电镜扫描法(SEM)表征该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界面... 一种由连续Si C陶瓷纤维强化(CCFR)的新型金属间化合物基层状(MIL)复合材料Ti-(SiC_f/Al_3Ti)研制成功,其作为装甲防护材料在被侵彻过程中的微观变形机制、强化及失效机理有待研究。首先采用电镜扫描法(SEM)表征该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界面特征,而后提出一种新的建模方法,基于高效的等效夹杂数值算法(NEIM),对刚性球侵彻靶体复合材料的早期接触过程进行建模,研究准静态加载下Ti-(SiC_f/Al_3Ti)复合材料的小变形弹塑性接触力学行为,并通过压痕试验验证该模型的精确性。结果表明,在球-面加载模式下,SiC纤维对CCFR-MIL复合材料的强度提高显著,而对延展性的强化却不如面-面加载模式下明显。此外,球-面加载模式下的最大塑性应变集中(MPSC)区出现在Al_3Ti层最接近中心SiC纤维上边界的位置,并随载荷的增大沿深度方向延伸,该区域是裂纹萌生并扩展的高发区。当相邻SiC纤维的中心距为四倍纤维直径,且Ti层体积分数为40%时,CCFR-MIL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更高效数值方法的运用,节约了计算成本,清晰透彻地揭示了新型CCFR-MIL复合材料在被侵彻过程中的微观变形机制、强化及失效机理,并使参数化研究更为全面,便于材料的微观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SIC纤维 Ti/Al3Ti金属间化合物基层状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表征 弹塑性力学性能 等效夹杂数值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