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观双粗糙弹塑性流体动力润滑界面法向接触刚度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高志强 王双琦 +3 位作者 席云鹏 傅卫平 王雯 彭丽霞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7-668,共12页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状态通常出现在机械高副零部件的点/线接触部位,如齿轮、轴承和蜗轮蜗杆等.宏观上点/线接触在介观层面表现为两粗糙表面的接触,在微观层面上则又表现为微凸体间的接触.由于在中/重载荷作用下,粗糙表面上的微凸体发生接...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状态通常出现在机械高副零部件的点/线接触部位,如齿轮、轴承和蜗轮蜗杆等.宏观上点/线接触在介观层面表现为两粗糙表面的接触,在微观层面上则又表现为微凸体间的接触.由于在中/重载荷作用下,粗糙表面上的微凸体发生接触后会产生弹塑性/塑性变形,从而使得两粗糙表面的弹流润滑接触转变为弹塑性流体动力润滑接触.此外,界面的接触刚度决定了机械装备的整机刚度.为了精确获得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状态下界面法向接触刚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基于界面的法向接触刚度由固体接触刚度和润滑油膜刚度两部分构成的思想,根据固体弹塑性理论和流体动力学理论,分别对界面间微凸体侧接触及部分膜流体动力润滑进行分析,从微观入手揭示双粗糙表面弹塑性流体动力润滑接触机理,进而建立考虑微凸体侧接触弹塑性变形的流体动力润滑界面法向接触刚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揭示了法向载荷、卷吸速度、表面粗糙度及润滑介质特性等因素对润滑界面法向接触刚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相同速度、粗糙度及润滑油黏度的工况下,固体接触刚度和油膜接触刚度均随着法向接触载荷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大;在相同载荷、速度及润滑油黏度的工况下,接触表面粗糙度越大,表面形貌对于润滑状态的影响较强,固体接触刚度占界面总刚度的主要部分,界面主要由固体承载;在相同载荷、粗糙度及润滑油黏度工况下,随着卷吸速度的增大,固体接触刚度逐渐减小,油膜刚度占界面总刚度的主要部分;在相同载荷、粗糙度及速度工况下,随着润滑油黏度的增大,油膜刚度基本保持不变,固体接触刚度基本不受润滑油黏度的影响.通过理论建模准确获得单位面积弹塑性流体动力润滑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对改善机械装备动态性能、提高机械装备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观层面 双粗糙表面 侧接触微凸体 弹塑性流体动力润滑 法向接触刚度
下载PDF
高速碰撞的三维欧拉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24
2
作者 何长江 于志鲁 冯其京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6-221,共6页
介绍一种可用于高速碰撞问题数值模拟的三维弹塑性流体动力学数值计算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研制的应用软件MEPH3D,并给出了一些高速碰撞问题的数值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表明该程序具有计算三维高速碰撞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高速碰撞 欧拉方法 数值模拟 弹塑性流体动力
下载PDF
对软土中锤击贯入桩桩身层裂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志亮 臧学义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6-39,共4页
在软基中打桩时,软土层对桩的阻力很小。当桩锤以一定速度夯击桩头,桩身便传播着应力波,此类压缩波在桩尖近似自由面处反射后成为反向拉伸波,压缩、拉伸波干涉的结果往往在桩尖上部形成一个相当高的拉应力区,这会导致桩底端附近层裂(断... 在软基中打桩时,软土层对桩的阻力很小。当桩锤以一定速度夯击桩头,桩身便传播着应力波,此类压缩波在桩尖近似自由面处反射后成为反向拉伸波,压缩、拉伸波干涉的结果往往在桩尖上部形成一个相当高的拉应力区,这会导致桩底端附近层裂(断裂)。基于一维应力波理论,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供工程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裂 应力波 流体动力弹塑性模型 软土层 桩身 应力波理论 锤击 有限差分法 拉应力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