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塑性弹流润滑膜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温诗铸 张勇斌 黄平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9-385,共7页
考虑润滑剂黏塑性,研究不同表面速度和不同润滑剂温度时,纯滚动条件下弹流润滑膜的承载能力.在最高表面速度10 m/s下,最大载荷产生的最大Hertz压力为4.5 GPa.结果表明,在高速或高黏度润滑剂的条件下,润滑剂的黏塑性导致润滑膜的实际承... 考虑润滑剂黏塑性,研究不同表面速度和不同润滑剂温度时,纯滚动条件下弹流润滑膜的承载能力.在最高表面速度10 m/s下,最大载荷产生的最大Hertz压力为4.5 GPa.结果表明,在高速或高黏度润滑剂的条件下,润滑剂的黏塑性导致润滑膜的实际承载能力要比经典弹流润滑理论估计值低得多.此时,润滑行为偏离经典的弹流润滑理论,且偏离的程度随速度或润滑剂黏度的降低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载能力 润滑剂黏塑性 弹流润滑膜 表面速度 黏度 剪切强度
下载PDF
圆锥滚子轴承挡边弹流润滑膜厚的一种计算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邱明 王中宇 郑培斌 《洛阳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25-28,共4页
以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为基础 ,建立了圆锥轴承滚子端面与内圈挡边间膜厚的计算模型。对现有膜厚的计算方法 (直接迭代法 )进行了改进 ,提出了该模型的复合迭代法。通过对圆锥轴承挡边膜厚的计算表明 ,该方法的求解误差小 ,收敛速度快 。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挡边润滑 圆锥滚子轴承 弹流润滑膜
下载PDF
弹流润滑膜高压流变性能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3
作者 虎刚 杨叔子 谢友柏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114-119,共6页
作为测量润滑油高压流变性能参数的手段,双圆盘试验的测量结果与得自高压流变仪的测量结果之间存在很大的误差。以高压流变仪测量结果为依据,对伴随双圆盘试验方法的各种影响因素做了定量的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较好地模拟了两类测量结... 作为测量润滑油高压流变性能参数的手段,双圆盘试验的测量结果与得自高压流变仪的测量结果之间存在很大的误差。以高压流变仪测量结果为依据,对伴随双圆盘试验方法的各种影响因素做了定量的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较好地模拟了两类测量结果间的误差,从而使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了定量的解释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质 润滑 润滑 弹流润滑膜 高压
下载PDF
椭圆接触弹流润滑油膜形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学锋 郭峰 +1 位作者 胡如夫 尚伟燕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50-1654,1660,共6页
采用多光束干涉测量技术,在自制光弹流实验机上进行了椭圆接触弹流润滑油膜形状的实验测量,观察了椭圆接触区短轴与卷吸方向之间的夹角θ、速度、施加载荷等对油膜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夹角θ较小时,油膜厚度整体上更大,接触区较窄,入... 采用多光束干涉测量技术,在自制光弹流实验机上进行了椭圆接触弹流润滑油膜形状的实验测量,观察了椭圆接触区短轴与卷吸方向之间的夹角θ、速度、施加载荷等对油膜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夹角θ较小时,油膜厚度整体上更大,接触区较窄,入口区油膜更陡峭;低速时,夹角及载荷基本不影响膜厚;高速、轻载时,夹角θ对膜厚影响更显著;载荷及夹角越大,动压油膜越难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接触 润滑 多光束干涉测量技术 夹角
下载PDF
圆弧圆柱蜗杆传动弹流润滑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有忱 康凯 张立仁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52-55,共4页
计算了圆弧圆柱蜗杆传动在不同的蜗杆转角下的中心膜厚和最小膜厚。计算结果表明 :蜗杆在啮入端润滑状况较好 ,容易形成润滑油膜。随着圆弧圆柱蜗杆啮合特性角 β的增大 ,平均膜厚减小 。
关键词 圆弧圆柱蜗杆副 润滑 磨损 蜗杆传动 厚度 计算 弹流润滑膜
下载PDF
齿轮部分膜点接触热弹流润滑问题的逆解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群 高创宽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580-583,共4页
依据部分膜粗糙峰接触热弹流润滑问题,基于平均流量模型的广义Reynolds方程,并综合应用牛顿顺解法和逆解法,对齿轮部分膜点接触热弹流润滑问题进行了完全数值求解,是完善齿轮润滑问题的必要条件,进一步优化了齿轮传动的设计。在工业领... 依据部分膜粗糙峰接触热弹流润滑问题,基于平均流量模型的广义Reynolds方程,并综合应用牛顿顺解法和逆解法,对齿轮部分膜点接触热弹流润滑问题进行了完全数值求解,是完善齿轮润滑问题的必要条件,进一步优化了齿轮传动的设计。在工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润滑 平均量模型 广义Reynolds方程 牛顿逆解法 粗糙峰
下载PDF
弹流油膜光学测试系统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郭艳青 李钢 《测试技术学报》 2003年第1期33-36,共4页
光干涉法是弹流润滑膜厚度测量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传统的理论认为光弹流干涉主要是双光束干涉 ,即光干涉强度是油膜厚度的余弦函数 ,通常应用该余弦关系分析弹流干涉图象 .然而 ,几个光弹流实验均表明干涉强度随油膜厚度的变化同余弦... 光干涉法是弹流润滑膜厚度测量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传统的理论认为光弹流干涉主要是双光束干涉 ,即光干涉强度是油膜厚度的余弦函数 ,通常应用该余弦关系分析弹流干涉图象 .然而 ,几个光弹流实验均表明干涉强度随油膜厚度的变化同余弦规律有明显的偏离 .应用薄膜光学理论对光弹流测试系统进行了分析 ,干涉强度的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干涉 弹流润滑膜 厚度测量 干涉强度
下载PDF
全膜润滑到边界润滑的过渡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文中 王顺 +1 位作者 胡元中 王慧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2-35,共4页
摩擦副在工作中经历不同的润滑状态,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从全膜润滑到边界润滑的过渡。数值实验显示,从全膜到边界润滑是个光滑的过渡过程。对于光滑表面,在较低速度下过渡到混合润滑;而对于粗糙表面,全膜到混合润滑的过渡发生在... 摩擦副在工作中经历不同的润滑状态,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从全膜润滑到边界润滑的过渡。数值实验显示,从全膜到边界润滑是个光滑的过渡过程。对于光滑表面,在较低速度下过渡到混合润滑;而对于粗糙表面,全膜到混合润滑的过渡发生在较高速度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 混合润滑 数值模拟 粗糙表面
下载PDF
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分度期润滑状态及油膜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帅 尹明富 朱洋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8-113,共6页
以弧面分度凸轮机构为研究对象,研究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在分度期啮合过程中的润滑状态及产生的弹流润滑油膜厚度。利用空间包络面共轭原理和旋转变量法建立机构的数学模型,根据Hamrock-Dowson最小油膜计算公式,分析得出机构稳态工况下卷... 以弧面分度凸轮机构为研究对象,研究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在分度期啮合过程中的润滑状态及产生的弹流润滑油膜厚度。利用空间包络面共轭原理和旋转变量法建立机构的数学模型,根据Hamrock-Dowson最小油膜计算公式,分析得出机构稳态工况下卷吸速度、诱导主曲率以及接触应力是影响润滑油膜形成的关键因素。通过空间共轭原理提出机构接触应力的新算法并进行可行性验证。对不同转速下机构的接触应力、油膜厚度和膜厚比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机构低速传动过程中,啮入段和啮出段极难形成弹流润滑油膜,为优化机构润滑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面分度凸轮 润滑 接触应力 厚度 厚比
下载PDF
圆柱滚子轴承的极限偏斜角判定方法研究
10
作者 刘勇 邱明 +1 位作者 张海 谷晓光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7-192,共6页
提出一种判定全膜弹流润滑下圆柱滚子轴承滚子极限偏斜角的方法。以NU206E圆柱滚子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偏斜状态下的有限长线接触弹流润滑模型,通过拟合偏斜角与最小油膜厚度的关系曲线,结合膜厚比公式,探究全膜弹流润滑下的滚子极限偏... 提出一种判定全膜弹流润滑下圆柱滚子轴承滚子极限偏斜角的方法。以NU206E圆柱滚子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偏斜状态下的有限长线接触弹流润滑模型,通过拟合偏斜角与最小油膜厚度的关系曲线,结合膜厚比公式,探究全膜弹流润滑下的滚子极限偏斜角。结果表明:当滚子偏斜后,滚子与滚道间的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分布不再关于Y=0截面对称,而是一端油膜压力增大、油膜厚度减小,另一端相反,并且压力的变化更为明显,引起了接触压力集中的现象;随滚子偏斜角的增大,最小油膜厚度减小,压力集中于一端的现象越加明显;当滚子偏斜角大于极限偏斜角时,轴承不再处于全膜弹流润滑状态,润滑效果变差。研究成果可为偏斜状态下轴承润滑状态的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偏斜角 润滑 偏斜滚子 有限长线接触
下载PDF
Lubricating properties of polyalkylene glycol and organic phosphate ester mixed aqueous solutions
11
作者 ZHANG ChenHui ZHENG MingWan DAI YuanJi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2988-2993,共6页
Till now,water based lubricants,especially aqueous solutions,have not been employed in the elast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EHL)due to their poor film forming capability or low wear resistance.In this paper,we proposed ... Till now,water based lubricants,especially aqueous solutions,have not been employed in the elast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EHL)due to their poor film forming capability or low wear resistance.In this paper,we proposed a method to develop water based lubricant:employing polyalkylene glycol solution as base stock to improve EHL film forming capability and using organic phosphate ester(DPZ)as anti-wear additive to improve wear resistance property.The lubricating properties of the mixed solutions,including load carrying capability,wear resistance property,friction reduction property,EHL film forming behavior,were investigat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ixed solution presents excellent lubricating properties,which make it a promising candidate in developing water based lubric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based lubricant polyalkylene glycol(PAG) organic phosphate ester(DPZ)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