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偏瘫型脑瘫患儿开展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韶关市武江区粤北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58例偏瘫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9例。常规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强...目的分析偏瘫型脑瘫患儿开展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韶关市武江区粤北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58例偏瘫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9例。常规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72.41%)(P<0.05)。治疗4周后,2组腕屈肌、肘屈肌改良Ashworth分级(grassland improvement caodi goiliang,MAS)得分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患儿腕屈肌、肘屈肌MAS得分较常规组更低(P<0.05)。治疗4周后,2组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2(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PDMS-2,PDMS-2FM)得分以及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ale-88,GMFM-88)得分均高于治疗前,试验组患儿PDMS-2FM得分以及GMFM-88得分较常规组更高(P<0.05)。治疗4周后,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得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儿FMA得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偏瘫型脑瘫患儿采用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能够降低患儿肌张力,提升运动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展开更多
手功能受损是脑瘫患儿主要的功能障碍,患儿通常会倾向于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使用健侧活动,从而导致“习得性废用”现象[1-2].为了解决这一现象,Taub等[3]提出了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其治疗原...手功能受损是脑瘫患儿主要的功能障碍,患儿通常会倾向于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使用健侧活动,从而导致“习得性废用”现象[1-2].为了解决这一现象,Taub等[3]提出了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其治疗原则包括三个方面:限制使用健侧上肢,强制患儿使用患侧肢体;集中、重复、强化训练患肢,即重复性训练(repetitive task practice,RTP);把训练内容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即适应性训练(adaptive task practice,ATP)或塑形技术(shaping);其中集中、强化训练患肢是治疗方案中最主要的内容.展开更多
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方法,最初这一方法是用于治疗慢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目前此方法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已较为广泛,而且其理论原则在脑...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方法,最初这一方法是用于治疗慢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目前此方法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已较为广泛,而且其理论原则在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障碍、脑外伤、脑性瘫痪等多个领域也逐渐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就CIMT的研究及其在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展开更多
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的目的是促进卒中后某一功能受损肢体的使用。治疗上肢受损时,每个工作日限制使用受累较轻的手臂数小时,连续2周。非常手段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评价(Extremity Const...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的目的是促进卒中后某一功能受损肢体的使用。治疗上肢受损时,每个工作日限制使用受累较轻的手臂数小时,连续2周。非常手段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评价(Extremity Constraint Induced Therapy Evaluation,EXCITE)试验以前已显示,这种干预对卒中后3~9个月的患者随访12个月时的疗效。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康复医学系的Wolf等对干预后24个月改善的保持情况进行了评价。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偏瘫型脑瘫患儿开展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韶关市武江区粤北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58例偏瘫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9例。常规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72.41%)(P<0.05)。治疗4周后,2组腕屈肌、肘屈肌改良Ashworth分级(grassland improvement caodi goiliang,MAS)得分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患儿腕屈肌、肘屈肌MAS得分较常规组更低(P<0.05)。治疗4周后,2组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2(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PDMS-2,PDMS-2FM)得分以及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ale-88,GMFM-88)得分均高于治疗前,试验组患儿PDMS-2FM得分以及GMFM-88得分较常规组更高(P<0.05)。治疗4周后,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得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儿FMA得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偏瘫型脑瘫患儿采用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能够降低患儿肌张力,提升运动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文摘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方法,最初这一方法是用于治疗慢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目前此方法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已较为广泛,而且其理论原则在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障碍、脑外伤、脑性瘫痪等多个领域也逐渐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就CIMT的研究及其在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