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解-强化微电解耦合法处理含铜废水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刚 徐晓军 +5 位作者 杨津津 高琨阳 聂蕊 李鑫 管堂珍 王凯瑞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936-2941,共6页
通过电解-强化微电解耦合法处理模拟含铜废水,考察不同工艺条件对出水Cu2+残留浓度的影响,借助电化学工作站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铜离子的还原电沉积过程和结晶过程。结果表明:电解-强化微电解耦合法处理含铜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电解电... 通过电解-强化微电解耦合法处理模拟含铜废水,考察不同工艺条件对出水Cu2+残留浓度的影响,借助电化学工作站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铜离子的还原电沉积过程和结晶过程。结果表明:电解-强化微电解耦合法处理含铜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电解电压12 V,pH=4,铁炭质量比为3:1,还原反应后出水Cu2+残留浓度仅为4μg/L,出水水质远优于单独微电解法和单独电解法的,强化微电解反应施加的外电场能推动铜离子电沉积还原峰向正方向移动,降低反应过电位,促进还原反应快速进行,同时,外电场的存在使得活性炭表面电沉积的铜晶体显著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废水 铜离子 电解-强化微电解 电场
下载PDF
动态强化微电解装置处理染料废水 被引量:14
2
作者 叶亚平 唐牧 +1 位作者 王丽华 郑云友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52,共3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动态强化微电解装置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研究了pH、反应时间及外加电压对COD及色度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装置对COD及色度去除效果好,并使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了大幅提高。Fe-C微电池对有机物的氧化还原作用及混凝是其...  采用自行研制的动态强化微电解装置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研究了pH、反应时间及外加电压对COD及色度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装置对COD及色度去除效果好,并使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了大幅提高。Fe-C微电池对有机物的氧化还原作用及混凝是其去除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废水 动态强化微电解 COD 色度
下载PDF
强化微电解法预处理氯硝柳胺生产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石建军 李治国 严家平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8-80,共3页
通过曝气和投加过氧化氢强化微电解法处理,使氯硝柳胺生产废水在pH为3,反应时间为30 min,铁屑和焦炭的质量比为1∶1,每升废水投加1.2 mL H2O2时,化学需氧量CODCr去除率超过90%,色度完全去除,出水可生化性明显提高,有利于下一步生化处理... 通过曝气和投加过氧化氢强化微电解法处理,使氯硝柳胺生产废水在pH为3,反应时间为30 min,铁屑和焦炭的质量比为1∶1,每升废水投加1.2 mL H2O2时,化学需氧量CODCr去除率超过90%,色度完全去除,出水可生化性明显提高,有利于下一步生化处理,且运行费用较低,是一种针对高浓度、难生物降解制药废水的有效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硝柳胺 制药废水 强化微电解 预处理
下载PDF
混凝-强化微电解深度处理煤气化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春雨 乔瑞平 +4 位作者 李海涛 王洋 田媛 耿翠玉 张伦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41-245,共6页
利用混凝沉淀联用微电解氧化法对煤气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采用聚合硫酸铁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进行混凝实验,混凝后出水采用强化微电解法进一步除去有机物和色度等。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实验最佳pH值为6.50,聚合硫酸铁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投... 利用混凝沉淀联用微电解氧化法对煤气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采用聚合硫酸铁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进行混凝实验,混凝后出水采用强化微电解法进一步除去有机物和色度等。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实验最佳pH值为6.50,聚合硫酸铁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投加浓度分别为300 mg/L和1~3 mg/L,混凝沉淀可以使COD由650.0 mg/L降到209.9 mg/L,平均去除率约67.7%;混凝处理后调节pH值为3.05,Poten MEF-1403填料100 g/L、投加H2O2浓度为100 mg/L、反应105 min后,COD可以降到90.9 mg/L,综合去除率达86.0%,色度由400倍降到6倍,去除率达98.5%,UV254去除率为94.3%。混凝沉淀和强化微电解法组合工艺可以有效的应用于煤气化废水的深度处理,经处理后废水主要指标完全可以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废水 混凝 强化微电解 组合工艺 深度处理
下载PDF
强化铁炭微电解法处理拉开粉废水 被引量:3
5
作者 焦天阳 文善雄 +1 位作者 赵旭涛 刘光利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8年第6期571-573,共3页
用外加直流电源强化铁炭微电解法对拉开粉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6~7(原水pH值),反应时间10min,电流强度5A;在此条件下,拉开粉和COD去除率分别为52.64%,51.62%。说明采用强化铁炭微电解法的处理效... 用外加直流电源强化铁炭微电解法对拉开粉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6~7(原水pH值),反应时间10min,电流强度5A;在此条件下,拉开粉和COD去除率分别为52.64%,51.62%。说明采用强化铁炭微电解法的处理效果明显高于铁炭微电解法(二者分别为25.26%,24.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微电解 电解 拉开粉 废水
下载PDF
强化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拉开粉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吕游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12年第3期20-23,共4页
通过采用强化微电解法处理橡胶厂拉开粉废水的实验并与传统的微电解法相比较,得出强化微电解法处理拉开粉废水优于传统微电解法,CODCr去除率由20%提高到50%,拉开粉去除率由25%提高到50%,克服了传统微电解工艺中存在的铁屑表面易钝化失... 通过采用强化微电解法处理橡胶厂拉开粉废水的实验并与传统的微电解法相比较,得出强化微电解法处理拉开粉废水优于传统微电解法,CODCr去除率由20%提高到50%,拉开粉去除率由25%提高到50%,克服了传统微电解工艺中存在的铁屑表面易钝化失效和铁屑结块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微电解 电解 拉开粉 废水 实验 反应器
下载PDF
强化铁碳微电解处理含苯系物制药废水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前 陈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9-341,共3页
苯系物是制药废水中常见的特征污染物,影响了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利用外加直流电源和催化剂来强化铁碳微电解工艺,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苯系物,同时能改善废水的生化性。试验结果表明:针对各项污染物浓度均为50 mg/L的含苯系物废水,... 苯系物是制药废水中常见的特征污染物,影响了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利用外加直流电源和催化剂来强化铁碳微电解工艺,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苯系物,同时能改善废水的生化性。试验结果表明:针对各项污染物浓度均为50 mg/L的含苯系物废水,常温条件下,p H值=3.5,反应1 h后,总量去除率能达到93.7%;反应1.5 h后,BOD/COD能从0.13稳定到0.35;反应2.5 h后,7种苯系物均下降到1 mg/L以下,反应过程中生成大量小分子新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强化铁碳电解 苯系物 可生化性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H_2O_2耦合工艺预处理水中砷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彭映林 卿微 +2 位作者 肖谷清 宋娟娟 方芳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74-78,共5页
采用铁碳微电解/H_2O_2耦合工艺预处理水溶液中砷,研究了溶液初始p H、铁碳球投加量、曝气流量、H_2O_2投加量、反应温度和初始总砷(TAs)浓度等因素对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铁碳微电解体系中加入H_2O_2能明显提高水溶液中TAs和... 采用铁碳微电解/H_2O_2耦合工艺预处理水溶液中砷,研究了溶液初始p H、铁碳球投加量、曝气流量、H_2O_2投加量、反应温度和初始总砷(TAs)浓度等因素对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铁碳微电解体系中加入H_2O_2能明显提高水溶液中TAs和三价砷(As(Ⅲ))去除率﹒当溶液初始TAs和As(Ⅲ)浓度分别为539 mg/L和368 mg/L,溶液初始pH为2.5,铁碳球投加量为530 g/L,曝气流量为60 m L/min,H_2O_2投加量为2 m L,在15℃下曝气反应1 h时,溶液中TAs和As(Ⅲ)去除率分别达到61.94%和55.06%;然而,未加H_2O_2,在同样条件下处理,TAs和As(Ⅲ)去除率分别为47.07%和4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电解 H2O2 强化微电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