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化抗结核药物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5
1
作者 付裕 霍洪军 +3 位作者 肖宇龙 杨学军 邢文华 赵岩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27-1430,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抗结核药物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横突间植骨及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胸腰椎(T10~L3)结核患者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1~64岁,平均44岁。病程3个月~3年,平... 目的探讨强化抗结核药物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横突间植骨及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胸腰椎(T10~L3)结核患者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1~64岁,平均44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0个月。病灶累及单个椎体8例,2个椎体9例,3个椎体3例。术前Cobb角为9~35°,平均26.7°。神经功能根据Frankel分级标准:B级2例,C级5例,D级7例,E级6例。椎体缺损指数评分:1~2分9例,2~3分7例,>3分4例。行强化五联抗结核药物治疗2~3周后,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并横突间植骨,再行前路结核病灶清除、神经减压、植骨融合手术。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1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50mL。术后出现轻微胸廓束带感2例,少量气胸2例,均未予特殊处理,2~3周后症状缓解。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X线片示术后6~18个月植骨均骨性融合,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位置良好、固定稳定。术后12个月Cobb角为7~21°,平均15.2°。术后神经功能:术前2例Frankel分级B级,1例恢复至C级,1例恢复至D级;术前5例C级,1例恢复至D级,4例恢复至E级;术前7例D级均恢复至E级;术前6例E级无改变。术后2周~3个月患者红细胞沉降率恢复正常,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结核均无复发。结论手术前后系统、强化抗结核药物治疗,术中彻底病灶清除,有效可靠的脊柱稳定性重建与维护是确保脊柱结核治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抗结核药物治疗 胸腰椎结核 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