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度级差带颈锻造法兰试验研究
1
作者 何长华 邢海军 +1 位作者 李清华 吴静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带颈锻造法兰在输电线路钢管塔上已广泛应用,但带颈法兰规格单一,与钢管受力不匹配,即承载力低的钢管连接承载力偏大的锻造法兰,导致钢管塔不经济。针对目前带颈锻造法兰的设计方法和使用情况,结合钢管塔构件的受力特性及钢管规格库,确... 带颈锻造法兰在输电线路钢管塔上已广泛应用,但带颈法兰规格单一,与钢管受力不匹配,即承载力低的钢管连接承载力偏大的锻造法兰,导致钢管塔不经济。针对目前带颈锻造法兰的设计方法和使用情况,结合钢管塔构件的受力特性及钢管规格库,确定锻造法兰的强度级差配置方案,通过强度级差配置的Q420高强对焊带颈锻造法兰试件轴拉试验,测试了法兰和螺栓的受力特性,验证带颈锻造法兰按强度级差配置和螺栓受力修正系数的合理性,为今后钢结构设计提供了基础性研究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级差 带颈锻造法兰 Q420 钢管塔 法兰螺栓受力修正系数
下载PDF
环境规制强度级差、企业区位选择与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3
2
作者 肖涵月 孙慧 +1 位作者 王慧 辛龙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9-108,共10页
文章基于“新”新经济地理学的扩展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强度级差对生产率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并结合地级市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从宏观层面考察了环境规制强度级差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从微观层面探讨了其作用机制... 文章基于“新”新经济地理学的扩展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强度级差对生产率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并结合地级市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从宏观层面考察了环境规制强度级差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从微观层面探讨了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环境规制强度级差的扩大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负向影响;生产率分解分析和异质性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强度级差越大的城市其资源配置效率越低,且在中西部城市、非直辖市和非省会城市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进行微观机制分析发现,生产率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随环境规制强度级差的扩大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引致低生产率企业进入和高生产率企业退出,加剧了分类效应和选择效应,形成企业间资源错配。因此,建议加快完善一体化的排放权交易机制,统筹推进污染治理与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强度级差 全要素生产率 分类效应 选择效应 “新”新经济地理理论
下载PDF
锡盟-胜利特高压交流钢管塔强度级差锻造法兰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清华 吴静 +2 位作者 安平 夏谦 吴海洋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5-38,共4页
锻造法兰作为新型节点连接形式,在特高压钢管塔所占比重较大、造价较高。通过分析目前特高压钢管塔锻造法兰的应用情况,提出了锻造法兰按强度级差设计的新方法。针对锡盟-胜利1 0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钢管塔的受力特点和钢管库规格,研究... 锻造法兰作为新型节点连接形式,在特高压钢管塔所占比重较大、造价较高。通过分析目前特高压钢管塔锻造法兰的应用情况,提出了锻造法兰按强度级差设计的新方法。针对锡盟-胜利1 0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钢管塔的受力特点和钢管库规格,研究提出了Q345强度级差锻造法兰规格库,完成了钢管塔采用强度级差锻造法兰的经济性分析。研究表明:在特高压钢管塔设计中采用强度级差锻造法兰,最大程度地降低了锻造法兰的比重,能够进一步提高特高压钢管塔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 钢管塔 锻造法兰 强度级差 经济性
原文传递
环境规制的“灰边”效应 被引量:9
4
作者 徐志伟 刘晨诗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5-160,共16页
本文基于“中心—外围”经济空间结构框架,在理论层面演绎了城市间环境规制强度级差对污染企业区位选择策略的影响,并基于2005—2012年京津冀地区微观企业具体的选址设厂地理信息,以北京市行政区划边界为断点对污染企业二氧化硫排放的... 本文基于“中心—外围”经济空间结构框架,在理论层面演绎了城市间环境规制强度级差对污染企业区位选择策略的影响,并基于2005—2012年京津冀地区微观企业具体的选址设厂地理信息,以北京市行政区划边界为断点对污染企业二氧化硫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理论演绎表明,在环境规制离心力和成本节约、市场需求潜力向心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污染企业最终将聚集在环境规制强度级差边界选址设厂,从而形成环中心城市的污染“灰边”。通过对6000余家污染企业共计18000余个有效观测值的回归研究发现,环北京市行政区划边界50公里范围内为污染物高排放带,改变估计参数、更换代理变量、删除特殊样本等一系列检验均证明了“灰边”效应稳健存在。北京市东部地区“灰边”效应的表现最为明显,非国有性质污染企业的高度聚集是形成环北京市污染物高排放带的主要原因。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之后的一段时间,“灰边”效应曾随着外围城市污染企业关停力度的加大暂时消失,但2010年之后环北京市的污染“灰边”再度出现。本文将环境规制因素纳入区位选择理论分析框架,为“中心—外围”城市间联防联控进行污染治理的必要性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和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边”效应 “中心—外围”城市 环境规制强度级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