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口径钕玻璃坯片中铂金颗粒的强激光辐照检测 被引量:3
1
作者 程继萌 周秦岭 +1 位作者 陈伟 胡丽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2-97,共6页
采用输出能量为10 J、脉宽为10 ns、重复频率为10 Hz的Nd:YAG激光器,根据美国NIF、法国LMJ和俄罗斯LUTCH装置的铂金颗粒检测参数,建立了大口径钕玻璃铂金颗粒扫描平台。在此平台上,测试并研究了N31大口径钕玻璃内部的铂金颗粒夹杂物在... 采用输出能量为10 J、脉宽为10 ns、重复频率为10 Hz的Nd:YAG激光器,根据美国NIF、法国LMJ和俄罗斯LUTCH装置的铂金颗粒检测参数,建立了大口径钕玻璃铂金颗粒扫描平台。在此平台上,测试并研究了N31大口径钕玻璃内部的铂金颗粒夹杂物在强激光辐照下的破坏情况。高分辨率光学体视显微镜对铂金颗粒夹杂物破坏后的形貌进行了观测和讨论。初步研究表明,在正常生产工艺条件下生产出的钕玻璃,其内部不存在铂金颗粒夹杂物。当去除铂金的工艺出现异常时,在钕玻璃内部是有可能出现铂金颗粒夹杂物颗粒的。所建立的扫描参数能够将不可见的微颗粒有效地检测出来,从而及时准确反馈除铂金的工艺条件,确保钕玻璃生产的正常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玻璃 铂金颗粒夹杂物 强激光辐照检测
下载PDF
强激光辐照前后钕玻璃中铂金颗粒夹杂物的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程继萌 温磊 +3 位作者 周秦岭 倪加川 陈伟 胡丽丽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5-152,共8页
采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技术分析和研究了强激光辐照前后连续熔炼钕玻璃中铂金颗粒的各种形态。强激光辐照后的铂金颗粒夹杂物呈现出3种典型的EPMA形貌,这是铂金颗粒吸收激光能量引起的热应力和蒸气压共同作用的结果,钕玻璃的热力... 采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技术分析和研究了强激光辐照前后连续熔炼钕玻璃中铂金颗粒的各种形态。强激光辐照后的铂金颗粒夹杂物呈现出3种典型的EPMA形貌,这是铂金颗粒吸收激光能量引起的热应力和蒸气压共同作用的结果,钕玻璃的热力学性质对其形态也有一定影响。对比锆和锡夹杂物的EPMA分布特性可以发现铂、锆、锡被共同包裹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钕玻璃 铂金颗粒夹杂物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强激光辐照检测
原文传递
ns激光辐照硅光电探测器的损伤阈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立君 刘丽炜 +3 位作者 姜传军 杨立鹏 周鸣岐 张喜和 《物理实验》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11,共4页
以He-Ne激光作为参考光,采用反射光能量法,测量了ns激光辐照硅光电探测器的损伤阈值,并测量了不同功率密度的强激光辐照下探测器对参考光的反射率.实验结果表明,ns激光辐照硅光电探测器的损伤阈值为4.1×106W/cm2,在探测器被强激光... 以He-Ne激光作为参考光,采用反射光能量法,测量了ns激光辐照硅光电探测器的损伤阈值,并测量了不同功率密度的强激光辐照下探测器对参考光的反射率.实验结果表明,ns激光辐照硅光电探测器的损伤阈值为4.1×106W/cm2,在探测器被强激光损伤的初期阶段,探测器对参考光的反射率下降很快,继续增加入射激光的能量,探测器对参考光的反射率下降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阈值 强激光辐照 功率密度 反射率
下载PDF
变形镜受热变形引起的波前畸变仿真及补偿 被引量:5
4
作者 牛志峰 郭建增 周小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1,共5页
针对变形镜自身受强激光辐照后热变形问题,利用ANSYS的多物理模型建立了变形镜的热机械模型并进行了计算。针对受强激光辐照后变形镜吸收了部分热量并产生了0.9μm的变形量,根据该变形镜热畸变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利用补偿镜对热畸变进... 针对变形镜自身受强激光辐照后热变形问题,利用ANSYS的多物理模型建立了变形镜的热机械模型并进行了计算。针对受强激光辐照后变形镜吸收了部分热量并产生了0.9μm的变形量,根据该变形镜热畸变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利用补偿镜对热畸变进行补偿的方法,即在一个薄型镜面背后用一些约束头固定构成补偿镜,放置在变形镜的后续光路中。约束头在补偿镜上的位置与极头在变形镜上的位置对应错开分布。对三种不同形状约束头的补偿镜进行了计算,补偿后综合变形量降低到0.35,0.32和0.40μm。利用光束传输因子(BPF)对理想光束通过补偿镜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三种补偿镜后BPF值从0.906提高到了0.966,0.971和0.957。进一步的计算表明,补偿效果受约束头尺寸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镜 热变形 波前畸变补偿 强激光辐照 补偿镜
下载PDF
超热原子团簇爆炸产生高能离子
5
作者 Ditmi.,T Tisc.,JW 《强激光技术进展》 1998年第2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原子团簇 高能离子 强激光辐照
下载PDF
单层SiO_2物理膜与化学膜激光损伤机理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习权 祖小涛 +5 位作者 郑万国 蒋晓东 吕海兵 任寰 张艳珍 刘春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01-1206,共6页
采用离子束溅射沉积技术和溶胶-凝胶技术在K9基片上镀制了厚度相近的SiO2单层介质膜,用表面热透镜技术对两类膜层分别进行了热吸收及实时动态热畸变实验测试,结合散射光阈值测试及实验前后膜层的显微观测,对相同基底、相同膜层材料而采... 采用离子束溅射沉积技术和溶胶-凝胶技术在K9基片上镀制了厚度相近的SiO2单层介质膜,用表面热透镜技术对两类膜层分别进行了热吸收及实时动态热畸变实验测试,结合散射光阈值测试及实验前后膜层的显微观测,对相同基底、相同膜层材料而采用不同方法镀制的光学膜层,发现化学膜的强激光损伤阈值远高于相应物理膜;从热力学响应及膜层特性差异的角度揭示了化学膜层的强激光损伤阈值远高于相应物理膜层的微观机理,即物理膜具有高吸收下的致密膜层快传导的基底热冲击效应,而化学膜则有低吸收下的疏松空隙填充慢传导的延缓效应,大量的实验数据及现象都证实了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激光辐照损伤 损伤形貌 热冲击 热吸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