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髋关节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9
1
作者 程文丹 吴晗 +6 位作者 张积森 张鑫 张硕 李子煜 吴一博 白文艺 荆珏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4429-4434,共6页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髋关节强直可恢复髋关节的运动功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强直性髋关节特殊的解剖和病理生理异常,髋臼侧显露和假体正确安装尤为困难。为了获得良好的髋臼侧显露,既往主要采用外侧入路结合大...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髋关节强直可恢复髋关节的运动功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强直性髋关节特殊的解剖和病理生理异常,髋臼侧显露和假体正确安装尤为困难。为了获得良好的髋臼侧显露,既往主要采用外侧入路结合大转子截骨、前后联合入路等入路来获得充分暴露,但上述入路都不可避免的损伤了强直性髋关节患者长期失用性萎缩的髋关节周围肌肉。而直接前方入路是通过阔筋膜张肌与缝匠肌间隙进入,最符合微创手术标准的全髋置换入路,髋臼侧显露充分,同时具有软组织损伤小、置换治疗后恢复快等优点。目的:探讨侧卧位下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髋关节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1 月至 2018 年 5 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采用侧卧体位下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 12 例(17 髋)强直性髋关节患者,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假体位置、直腿抬高时间并随访关节活动度、Harris 评分、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试验获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院医字(2018)7 号。结果与结论:①12 例患者(17 髋)平均的切口的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直腿抬高时间分别为(11.12±1.69)cm、(122.47±25.40)min、(279.41±135.85)mL 和(9.59±4.62)d;②假体位置良好:平均前倾角度为(15.76±2.84)°,平均外展角为(40.00±3.45)°;③与置换前相比,置换后髋关节屈曲活动度及 Harris评分明显增加,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明显降低,且随时间的延长,进一步改善;④置换治疗中发生 1 例股骨Cheng Wendan, MD,近端骨折,予以钢丝捆扎固定,3 个月后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良好。未发生感染、深静脉血栓、脂肪栓Associate chief physician,塞、假体松动、肢体长度不等和关节脱位等并发症;⑤结果提示侧卧位下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Associate professor,强直性髋关节能直视下松解髋关节前方挛缩的软组织,髋臼暴露充分,利于假体正确安装,同时创伤小, Master’s supervisor,髋关节功能恢复快,早期疗效满意,是强直性髋关节全髋关节置换的安全有效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方入路 侧卧位 强直性髋关节 髋关节置换 疗效 疼痛目测类比评分 HARRIS评分 手术入路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髋关节炎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帅垒 王上增 +1 位作者 孙永强 张中义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髋关节炎的疗效与治疗体会。方法我院关节科2007年3月~2013年3月共运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并发的强直性髋关节炎56例(96髋),男55例,女1例,年龄(18~42)岁,平均25.6岁,其中髋关节骨...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髋关节炎的疗效与治疗体会。方法我院关节科2007年3月~2013年3月共运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并发的强直性髋关节炎56例(96髋),男55例,女1例,年龄(18~42)岁,平均25.6岁,其中髋关节骨性融合34髋,纤维融合62髋。病程(5.8~27.6)年,56例患者中贫血21例,其中轻度贫血14例。伴随骨质疏松34例。除去3例失败患者,纳入53例(92髋)进行术前及术后1年的评估,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的变化,并观察强直性髋关节炎进行置换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均运用我院关节科电子随访病例系统进行跟踪随访并进行功能评定。随访时间(1.4~7.2)年,平均3.7年。随访的53例(92髋)患者术前髋关节总活动度平均(36.2±12.1)°,Harris评分平均(23.2±10.2)分;术后1年髋关节总活动度平均(183.4±17.6)°,Harris评分平均(78.6±6.9)分;髋关节总活动度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P〈0.01),Harris评分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例失败病例中1例松动,1例脱位,1例感染,松动和感染病例进行了翻修术,脱位病例进行了复位,目前随访均良好。结论强直性髋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时全面的评估和精湛的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强直性髋关节 骨盆后倾 髋臼成形 强直性脊柱炎
下载PDF
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髋关节炎的效果
3
作者 李鹏鹤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2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强直性髋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拟实施THR的60例强直性髋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直接前方入路,对照组采用后...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强直性髋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拟实施THR的60例强直性髋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直接前方入路,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疼痛、功能、活动、畸形评分及总分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患肢外展、外旋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及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直性髋关节炎患者THR术中,采取直接前方入路可改善患肢活动度,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髋关节 直接前方入路 后外侧入路 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髋关节炎患者的效果
4
作者 张言旭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0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髋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强直性髋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直接前方入路全髋... 目的:观察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髋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强直性髋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低于对照组的32.5%(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髋关节炎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髋关节功能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方入路 后外侧入路 髋关节置换术 强直性髋关节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MR、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
5
作者 刘宗才 邓洪波 曾宪春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4期105-108,共4页
目的比较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r Tomography,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贵州省人民医院于2017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95例强直性脊柱炎疑似髋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比较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r Tomography,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贵州省人民医院于2017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95例强直性脊柱炎疑似髋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MR、CT检查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并以临床综合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同时观察两种检查方式对髋关节病变征像的检出率。结果80例患者出院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MR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84%、93.33%、97.50%、87.50%、98.73%,较CT检查的81.05%、60.00%、85.00%、42.86%、91.8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46、4.658、7.828、7.695、4.097,P<0.05),MR检查的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6.67%、2.50%,较CT检查的40.00%、15.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检查对关节强直、关节面侵蚀、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软组织肿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面下骨质硬化的检出率分别为88.57%、88.24%、95.38%、94.87%、93.44%、93.75%,高于CT检查的64.29%、64.71%、81.54%、75.64%、75.41%、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检查可有效检出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诊断效能高于CT检查,而且,该检查方式对病变征象的检出率较高,因此,可作为临床诊断该疾病的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 CT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 诊断效能 诊断符合率 病变征象
下载PDF
能谱CT单能量成像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影像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黄科峰 范晓强 +9 位作者 黎颖 应文魁 李继庆 朱安平 韩金安 曾社评 杨兴民 姜小平 黎昌华 宋君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1329-1331,共3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量成像对改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图像质量的作用。方法对71例临床证实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采用能谱CT成像模式扫描,获得常规混合能量图像和110keV单能量图像,对两种图像分别进行图像质量评分,记录可观...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量成像对改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图像质量的作用。方法对71例临床证实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采用能谱CT成像模式扫描,获得常规混合能量图像和110keV单能量图像,对两种图像分别进行图像质量评分,记录可观察到的髋臼囊变数量和测量信噪比(CNR)。结果 110keV单能量图像的图像质量评分、髋臼囊变数量和信噪比均高于混合能量图像[分别为(4.48±1.54)和(3.74±1.47),t=10.32;(2.15±1.22)和(1.76±0.65),t=3.69;(5.56±3.72)和(3.88±2.71),t=9.24],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能谱CT110keV单能量图像能够明显改善髋关节图像质量,有利于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各种征象的观察,尤其是可以提高髋臼囊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单能量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受累不同阶段股骨近端形态学参数与骨密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亮 满斯亮 +3 位作者 李宏超 边涛 宋慧 周一新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765-770,共6页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受累现象较为普遍。既往研究分别针对AS患者在股骨近端形态学参数和骨密度(BMD)的变化规律,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目的:测量AS患者髋关节受累处于不同阶段的股骨近端形态学参数和BMD值,探讨两者的变化...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受累现象较为普遍。既往研究分别针对AS患者在股骨近端形态学参数和骨密度(BMD)的变化规律,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目的:测量AS患者髋关节受累处于不同阶段的股骨近端形态学参数和BMD值,探讨两者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性。方法: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因髋关节疼痛或功能受限行THA的AS患者45例90髋,依据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放射学指数(BASRI-hip)对其髋关节受累情况进行影像学分级。依据骨盆正位X线片测量股骨近端形态学参数,包括髓腔张开指数(CFI)、干骺端髓腔张开指数(MCFI)、髓腔股骨矩比率(CCR)、髓腔骨质比率(CBR)以及颈干角(NSA)。同时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股骨近端的BMD值。分析BASRI-hip影像学分级的各级患者的临床基线数据、炎症指标及疾病活动程度、股骨近端形态学参数和BMD值的差异及相关性;根据Noble系统的CFI结果比较不同形态分组患者的临床基线数据、炎症指标及疾病活动程度、股骨近端形态学参数和BMD数值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全部患者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为1.4~7.2,平均4.3分。髋关节DEXA测量总T值为-3.3~2.0,平均-1.2;Ward三角区T值为-3.5~3.1,平均-1.3。8髋(8.9%)T值<-2.5,42髋(46.7%)T值在-2.5^-1.0之间。股骨近端形态学参数测量结果如下:CFI为2.1~5.1,平均3.3;MCFI为1.7~2.9,平均2.2;CCR为0.3~0.8,平均0.5;CBR为0.3~0.7,平均0.5;NSA为123°~155°,平均137°。根据BASRI评分系统,90例髋关节受累程度分型如下:0级19髋,1级29髋,2级18髋,3级15髋,4级9髋。分成无受累组(0级19髋)、轻度受累组(1级+2级共47髋)、中度受累组(3级15髋)以及重度受累组(4级9髋),各组间BMD值、炎症指标、疾病活动度和股骨髓腔形态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根据Noble分型系统,CFI<3者(烟囱型)34髋(37.8%)、3.0≤CFI≤4.7者(正常型)51髋(56.7%)、CFI>4.7者(倒香槟瓶型)5髋(5.5%)。结论:AS患者髋关节出现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OP)的现象较为普遍,但髋关节受累不同阶段的病例之间BMD差异并不显著。AS患者股骨近端髓腔形态呈现烟囱型的比例较高,但与髋关节受累程度和BMD下降趋势无明确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 骨密度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屈曲强直畸形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斌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5年第2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屈曲强直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屈曲强直畸形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治疗前后的Harris评分、屈曲强直矫正、关节活动度以及生活质...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屈曲强直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屈曲强直畸形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治疗前后的Harris评分、屈曲强直矫正、关节活动度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前Harris评分、平均屈曲强直、平均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评价分别为(20.95±0.21)分、(52.20±1.20)°、(7.58±1.25)°、(52.01±3.20)分,经5年随访,手术后Harris评分、平均屈曲强直、平均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评价分别为(80.12±3.02)分、(7.02±0.12)°、(185.20±2.02)°、(89.25±4.02)分,手术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及假体脱位、下沉等近远期并发症。结论:给予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屈曲强直畸形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差、生活工作行动困难等情况,且经临床观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屈曲强直畸形 围手术期
下载PDF
髋关节镜下滑膜切削联合关节松解术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艾笛 王振威 于方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27-1031,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髋关节镜下滑膜切削联合关节松解术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效果。方法:研究2013年5月到2018年5月48例因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在我科行关节镜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随访时间10~52月,平均28.25±1... 目的:评价应用髋关节镜下滑膜切削联合关节松解术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效果。方法:研究2013年5月到2018年5月48例因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在我科行关节镜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随访时间10~52月,平均28.25±17.16月。将48例患者以不同的治疗方案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样本均24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髋关节镜下滑膜切削联合关节松解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对治疗总有效率、临床观察指标、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Oxford评分、屈曲角度、外展角度、C反应蛋白以及ESR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Oxford评分、外展角度均明显升高(P<0.01),屈曲角度明显升高(P<0.05),C反应蛋白和ESR均明显降低(P<0.01),其中观察组临床观察指标变化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2/2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67%(10/24),组间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11,P<0.05)。结论:应用髋关节镜下滑膜切削联合关节松解术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不仅可以改善临床观察指标、改善疼痛程度,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镜下滑膜切削 关节松解术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髋臼解剖旋转中心重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勇 杨林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921-924,共4页
目的探讨继发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关节旋转中心重建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5例(共25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男12例,女3... 目的探讨继发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关节旋转中心重建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5例(共25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28~47岁,平均(36.13±6.97)岁,所有病例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外侧入路经股骨头直接磨挫显露髋臼,参考泪滴结构制作髋臼、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术后应用Pierchon法评估假体位置及旋转中心,比较分析术前术后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结果所有髋关节均采用生物型全髋关节假体,手术时间65~90 min,出血量300~500 mL,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病例,外展角为(40.9±3.09)°,髋关节解剖旋转中心垂直距离及水平距离分别为(17.92±1.42)mm和(37.42±1.47)mm,髋关节重建旋转中心垂直距离为(18.95±1.47)mm,水平距离为(33.61±2.37)mm,髋关节位置良好。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68个月,平均(32.87±21.17)个月。术前HSS评分平均为(45.04±10.43)分,末次随访时为(88.4±2.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未发生假体松动、脱位。结论继发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经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通过直接磨挫股骨头能够显露髋臼,并参考泪滴解剖结构制作髋臼,重建旋转中心接近解剖旋转中心,髋关节功能显著改善,但手术技术要求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髋关节置换术 强直性髋关节 髋关节旋转中心 泪滴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振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554-555,共2页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收治的所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66髋)作为分析对象,给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改善的效果。结果患...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收治的所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66髋)作为分析对象,给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改善的效果。结果患者经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有起到改善髋关节功能的效果,与治疗前髋功能评分对比,发现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是个优良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改变的CT与MRI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0期166-167,共2页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改变的CT及MRI影像表现,并比较其诊断价值,以指导早期诊断。方法以2013年1-12月收治的48例髋关节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后行CT连续扫描、中场强MRI检验,分别将诊断结果归入CT组和MRI组,总结影像学特征;最后...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改变的CT及MRI影像表现,并比较其诊断价值,以指导早期诊断。方法以2013年1-12月收治的48例髋关节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后行CT连续扫描、中场强MRI检验,分别将诊断结果归入CT组和MRI组,总结影像学特征;最后行骶髂关节病理学检查,以其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测方案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结果 1MRI可显示骨结构改变,且能发现急性炎症反应;2病理诊断阳性患者31例;MRI诊断阳性31例,其中真阳性29例,敏感度93.5%,特异度88.2%,约登指数0.817;CT诊断阳性28例,其中真阳性23例,敏感度74.2%,特异度70.6%,约登指数0.448。结论 MRI可清楚显示髋关节的炎症反应,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可满足一般诊断需求,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改变 CT连续扫描 MRI 病理诊断
下载PDF
MR、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宇翔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4期75-76,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诊断中磁共振(MR)、CT的诊断价值。方法 62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MR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62例患者经过病理检查最终共确诊102处髋关节病变。CT检查检... 目的对比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诊断中磁共振(MR)、CT的诊断价值。方法 62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MR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62例患者经过病理检查最终共确诊102处髋关节病变。CT检查检出14处髋关节有韧带附着处骨质增生, 31处关节面异常改变或呈囊状骨质损坏;MR检查检出32处脂肪沉积、26处肌腱与韧带附着处炎性变化、36处软骨下骨髓水肿、82处滑膜炎性变化、10处关节间隙狭窄、62处关节面异常改变或呈囊状骨质损坏。CT检查检出32处髋关节病变,检出率为31.37%;MR检查检出82处髋关节病变,检出率为80.39%。MR检查髋关节病变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诊断, MR检查不仅能诊断出骨骼结构变化,还能够准确诊断早期的软骨、肌腱病变以及急性炎症,与CT检查相比较,诊断检出率更高,具有较高的诊断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检查 CT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工作能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申毅 李皓桓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1469-1471,共3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工作能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4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15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保守治疗...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工作能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4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15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工作能力及功能恢复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内就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恢复率(96.15%)高于对照组(5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提高患者工作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 工作能力
下载PDF
中医药内外兼治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损害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卫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4期2653-2654,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内外兼治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三门峡市中医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损害患者5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药内外兼... 目的观察中医药内外兼治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三门峡市中医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损害患者5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药内外兼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86%比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5)。结论中医药内外兼治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损害患者,可改善其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的西医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损害 中医药 内外兼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伟 《中国民康医学》 2015年第7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访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30例(35髋),记录患者术后的Harris评分、X线检查结果以及髋关节活动度,观察假体有无松动现象。结果:治疗...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访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30例(35髋),记录患者术后的Harris评分、X线检查结果以及髋关节活动度,观察假体有无松动现象。结果:治疗前,患者Harris评分为(42.3±5.1)分,髋关节活动度为(50.6°±8.4°),治疗后,患者Harris评分为(83.6±6.5)分,髋关节活动度为(143.6°±7.3°),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患者出现假体下沉、骨折以及脱位现象,所有患者无需进行翻修。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 疗效
下载PDF
MRI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阮家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5期740-741,共2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AS髋关节病变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行MRI以及CT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手段在AS髋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结果MRI诊断AS髋关节病变...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AS髋关节病变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行MRI以及CT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手段在AS髋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结果MRI诊断AS髋关节病变关节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腰5骶1关节突病变、软组织肿胀的符合率均较CT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及MTI在检查关节面增生硬化、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检查比较,MRI诊断AS髋关节病变的价值显著,特别是在关节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腰5骶1关节突病变、软组织肿胀检出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 核磁共振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非骨水泥型与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繁星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针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观察临床分别选择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以及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70例。利用抽签法对所有髋关节病... 目的探讨针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观察临床分别选择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以及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70例。利用抽签法对所有髋关节病变患者实施随机分组。C2组(对照组35例):临床选择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进行治疗;C1组(观察组35例):临床选择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Harris评分优良率以及完成手术后出现假体松动概率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在Harris评分方面,C1组优于C2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现假体松动概率方面,C1组低于C2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临床选择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假体松动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 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效果探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滕宝庆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25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常规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以及术后康复锻炼,通过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与髋关节总活动度的数据对比,... 目的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25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常规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以及术后康复锻炼,通过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与髋关节总活动度的数据对比,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患者Harris评分为(31.2±8.6)分,髋关节总活动度(64.2±12.9)度,治疗后患者Harris评分为(73.5±5.6)分,髋关节总活动度(152.6±15.1)度,两组数据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接置换术能有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病症,缓解病人痛苦,疗效快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 治疗效果
下载PDF
40例强直性脊柱炎驼背并髋关节僵直人工全髓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质素 贾卫玲 +2 位作者 姜永红 赵莉 李春霞 《海军医学杂志》 1992年第4期354-355,共2页
强直性脊柱炎驼背并髋关节僵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我科从1985年起对强直性脊柱炎驼背病人行腰椎截骨矫形内固定术,但由于髋关节屈曲僵直,仍不能平视和直立,身体重心前移,椎截骨处剪力增大,腰部内固定物有少数脱出。为解除患者痛... 强直性脊柱炎驼背并髋关节僵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我科从1985年起对强直性脊柱炎驼背病人行腰椎截骨矫形内固定术,但由于髋关节屈曲僵直,仍不能平视和直立,身体重心前移,椎截骨处剪力增大,腰部内固定物有少数脱出。为解除患者痛苦,我们于1986年4月~1988年7月对40例此病患者先行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僵直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