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环境场分析、物理量场诊断,对2015年7月29日盘锦地区暴雨的形势背景、低空急流、水汽输送、垂直运动、中小尺度系统和对流云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系统前倾及200 h Pa极锋急流分流区背景条件下,高层的强辐散造成的抽吸和通风...应用环境场分析、物理量场诊断,对2015年7月29日盘锦地区暴雨的形势背景、低空急流、水汽输送、垂直运动、中小尺度系统和对流云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系统前倾及200 h Pa极锋急流分流区背景条件下,高层的强辐散造成的抽吸和通风作用,配合700 h Pa切变暖区与925 h Pa低空急流附近激发出的中小尺度系统是这次暴雨产生的直接原因;"V"型强对流云团的生成、移动与强降水的发生密切相关。展开更多
文摘2016年4月22日06时中央气象台对中国南方地区发布24 h大暴雨、暴雨预报,但实况却以小雨天气为主。本文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观测站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ECMWF预报资料,对这次个例空报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同时用同一地区另一出现了暴雨的个例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东移加深,槽前西南急流发展是我国南方暴雨常见的一种天气形势,但22日08时—23日08时西南急流中低层存在辐散,且比湿值小、湿度层浅薄,没有上下一致的上升运动,水汽通量辐合高度偏低,动力和水汽条件均不利于出现较强降水;21日20时—22日08时华南地区出现一次短历时强对流天气后,K指数、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Si指数持续偏低,假相当位温(θse)等值线密集区(锋区)偏北,不稳定能量弱,能量条件不利于继续出现较强降水。数值模式对这次过程存在较大预报误差,但700 h Pa以上较低相对湿度不利于出现大暴雨天气,一定程度上能对降水落区进行订正。分析对照个例表明,如果中低层存在弱辐散场,但水汽条件较好,也能出现较强降水;因此,从华南槽前类暖区暴雨环境场看,中低层较高比湿(高于平均值2~3 g·kg-1)、较好的边界层触发条件、较深厚的上升气流与更强对流不稳定都可能是我国南方春季暖区暴雨重要的预报思路。
文摘应用环境场分析、物理量场诊断,对2015年7月29日盘锦地区暴雨的形势背景、低空急流、水汽输送、垂直运动、中小尺度系统和对流云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系统前倾及200 h Pa极锋急流分流区背景条件下,高层的强辐散造成的抽吸和通风作用,配合700 h Pa切变暖区与925 h Pa低空急流附近激发出的中小尺度系统是这次暴雨产生的直接原因;"V"型强对流云团的生成、移动与强降水的发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