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圣帕(0709)台风外围温州强龙卷风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郑峰 钟建锋 娄伟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6-513,共8页
当2007年8月18日夜间0709号超强台风圣帕(Sepat)靠近福建海岸时,23:07~23:20在其移动方向的右前方约300 km的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衍生一强龙卷风,造成严重灾害。利用多普勒雷达探测分析该强龙卷,除密切关注有利于产生龙卷的天气背景条件... 当2007年8月18日夜间0709号超强台风圣帕(Sepat)靠近福建海岸时,23:07~23:20在其移动方向的右前方约300 km的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衍生一强龙卷风,造成严重灾害。利用多普勒雷达探测分析该强龙卷,除密切关注有利于产生龙卷的天气背景条件,如不稳定天气过程、垂直风切变等外,还仔细分析了多普勒雷达观测的反射率因子、垂直风切变、相对风暴径向速度等要素,我们发现产生强龙卷风的一些典型特征,如像素到像素的速度切变、中气旋的形成等,要特别注意与龙卷有密切关系的低层中气旋的形成。在日常雷达探测业务中,除应密切注意中气旋预警外,还应仔细分析其识别参数如中气旋顶高、底高,顶高、底高直径等参数的演变趋势。多普勒雷达连续跟踪观测过程中,还需密切注意微涡旋的形成、演变过程。微涡旋的合并将会产生更大的微涡旋,该涡旋在受到迅速形成的对流母体上升气流的拉升作用时,易形成龙卷。同时,利用地面加密观测资料,探讨强龙卷风发生地的局地特征,如喇叭口地形辐合抬升,弱冷空气低层侵入,局地热源产生剧烈不稳定等动力和热力效应对衍生强龙卷风起重要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帕(0709)台风 多普勒雷达特征 强龙卷风 局地特征
下载PDF
温州“07818”龙港致灾强龙卷风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郑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83-286,共4页
2007年8月18日夜里超强台风"圣帕"紧靠福建沿岸时,在其移动方向的右前侧约300km的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的工农业造成了严重灾害。灾害发生后,当地干部群众迫切要知道是否因龙卷风成灾。为了查明成灾原因和发生机理,温州市气象... 2007年8月18日夜里超强台风"圣帕"紧靠福建沿岸时,在其移动方向的右前侧约300km的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的工农业造成了严重灾害。灾害发生后,当地干部群众迫切要知道是否因龙卷风成灾。为了查明成灾原因和发生机理,温州市气象局及时组织专家组奔赴现场开展灾情调查。通过利用灾害现场调查资料、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群众目测、陈述等材料,综合比对龙卷风的特征,结果表明:此次灾害确实是一次台风外围环流中的强龙卷风所致。截至目前,虽然多谱勒雷达对龙卷风的监测能力有较大提高,但是龙卷风雷达反演的效果不理想,器测龙卷风仍存在较大困难。同时,数值模式对龙卷风等微小尺度系统的预测能力仍有待于提高和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龙卷风 灾害现场调查 多普勒雷达
下载PDF
2015年10月4日佛山强龙卷风灾害过程浅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麦雪湖 炎利军 李兆慧 《广东气象》 2015年第6期6-8,13,共4页
受1522号台风"彩虹"外围螺旋云带影响,2015年10月4日15:28—16:00佛山市出现了强龙卷风并对多个镇街造成严重灾害。通过灾害现场调查、多普勒雷达观测、群众走访、视频影像等资料,综合比对分析龙卷风的特征,结果表明:该次龙... 受1522号台风"彩虹"外围螺旋云带影响,2015年10月4日15:28—16:00佛山市出现了强龙卷风并对多个镇街造成严重灾害。通过灾害现场调查、多普勒雷达观测、群众走访、视频影像等资料,综合比对分析龙卷风的特征,结果表明:该次龙卷风过程发生在台风"彩虹"外围螺旋云带中,发生时的台风中心距离佛山350 km;龙卷风影响时间约为32 min,路径长度为31.7 km,平均时速约为60 km/h,强度达F2级,属于强龙卷,具有"移动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风力破坏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强龙卷风 台风“彩虹” 佛山市
下载PDF
2015年10月4日佛山龙卷过程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59
4
作者 李兆慧 王东海 +8 位作者 麦雪湖 吴凯露 刘英 王红艳 朱建军 炎利军 李彩玲 陈慧娴 龙妍妍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8-313,共26页
受1522号台风彩虹外围螺旋云带影响,2015年10月4日15时28分—16时(北京时)广东佛山出现了EF3级强龙卷并造成严重灾害。为了综合分析龙卷发生的多尺度环境背景场和龙卷的结构及强度变化等特点,进行了灾情调研,航拍龙卷灾情路径,走访龙卷... 受1522号台风彩虹外围螺旋云带影响,2015年10月4日15时28分—16时(北京时)广东佛山出现了EF3级强龙卷并造成严重灾害。为了综合分析龙卷发生的多尺度环境背景场和龙卷的结构及强度变化等特点,进行了灾情调研,航拍龙卷灾情路径,走访龙卷目击者,确认龙卷路径及灾情级别,再结合多渠道获取的龙卷视频照片等资料以及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产生此次龙卷的超级单体存在于台风彩虹外围螺旋云带内;龙卷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触地时长为32 min,受灾路径长度为31.7 km,最大受灾直径为577 m,平均速度约为60 km/h,具有"移动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强"的特点,其移动速度快慢似与超级单体强度和地面的粗糙度有关。(2)佛山地区中高层受偏南气流控制,水汽充足,地面有弱冷空气;珠三角喇叭口地形有利于气流的辐合与局地涡旋的产生;抬升凝结高度低,风垂直切变大,有利于龙卷的生成。(3)地面自动气象站气象要素表现出受龙卷环流影响的特征。3 s极大风速的大值带和3 s最低气压的低值带以及1 h累计降水大值中心呈现出与龙卷走向一致的东南—西北向带状分布;龙卷到来时其周围自动气象站气温和气压明显降低,风速明显增大,风向明显改变;降水在龙卷靠近前5—10分钟就开始明显增大,其大值中心位于龙卷路径的西侧。龙卷离开后气压比龙卷来临前有所升高,但气温较前降低。(4)龙卷出现在钩状回波前进方向的右后侧;降水大值区与雷达组合反射率大值区基本一致。地面风场的辐合中心与龙卷触地的位置基本一致,并且钩状回波的入流区与地面偏东风区相对应。龙卷风暴单体发展高度在4 km左右,具有低重心对流的特点。其前部存在回波悬垂,一条很窄的向西北倾斜的回波大值带可能与龙卷漏斗云墙有关。对应径向速度剖面图上为一条向西北倾斜的正、负速度交界区,构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涡旋带,切向剖面图上存在较强的辐合。(5)龙卷发展过程中伴随着龙卷风暴顶和风暴底的逐渐下降以及单体质心的下降,中气旋与龙卷涡旋特征的顶和底也随之逐渐下降。龙卷风涡旋特征的顶高和底高都略低于中气旋,并在龙卷触地时降至最低。龙卷涡旋的切变值远大于中气旋的切变值,且在龙卷强度最强时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龙卷风 灾情调研 钩状回波 佛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