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归因认知过程对捐赠意愿的影响:证据类型与证据强度框架的助推效应
1
作者 张芳文 何洋 +2 位作者 陆嘉怡 郑蔚 许涛 《人类工效学》 2024年第3期65-69,共5页
目的检验归因认知过程对捐赠意愿的影响,以及证据类型与证据强度对捐赠意愿的助推效应。方法本研究设计了2个实验,招募了778名被试来探讨因果证据类型和证据强度对捐赠意向的影响,寻找促进捐赠意愿的有效策略。结果实验1发现,相较于无... 目的检验归因认知过程对捐赠意愿的影响,以及证据类型与证据强度对捐赠意愿的助推效应。方法本研究设计了2个实验,招募了778名被试来探讨因果证据类型和证据强度对捐赠意向的影响,寻找促进捐赠意愿的有效策略。结果实验1发现,相较于无证据条件,机制取向证据条件下大学生捐赠意愿高于协变取向证据条件;实验2发现,在不同因果证据组合条件下,高证据强度条件下捐赠捐赠意愿显著高于低证据强度条件。结论认知归因过程对捐赠意愿具有重要影响,证据类型与证据强度框架可助推捐赠意愿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因认知过程 捐赠意愿 机制 协变 助推效应
下载PDF
社会成就归因认知与社会公平探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郭砚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7-154,共8页
保持中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及发展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与支持,社会阶层的有序流动、民众对社会公平的认可是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基石。以归因理论为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寻社会成员的社会成就归因认知,推测... 保持中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及发展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与支持,社会阶层的有序流动、民众对社会公平的认可是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基石。以归因理论为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寻社会成员的社会成就归因认知,推测社会群体对社会公平状况的主观判断,总结并讨论当代中国社会成就归因认知的特点,推断并分析社会成就归因认知所折射的中国社会公平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因理论 社会成就归因认知 社会公平
下载PDF
品牌危机中归因认知与风险偏好对购买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薛可 阳长征 余明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以顾客对产品感知伤害度为调节变量,研究归因认知与风险偏好对购买意愿影响的作用机制及路径过程,通过对上海市民进行抽样电话调查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产品伤害事件中归因认知通过感知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认同两个中介变量对品牌... 以顾客对产品感知伤害度为调节变量,研究归因认知与风险偏好对购买意愿影响的作用机制及路径过程,通过对上海市民进行抽样电话调查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产品伤害事件中归因认知通过感知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认同两个中介变量对品牌购买意愿产生影响,顾客风险偏好通过感知价值和品牌认同两个中介作用对品牌购买意愿产生影响,其中顾客风险偏好比归因认知对品牌购买意愿产生更大的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感知伤害程度在归因认知与感知价值间具有显著调节作用,而在风险偏好与感知价值间的调节作用不明显。最后,根据该研究结论提出了关于品牌危机的公共策略和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危机 归因认知 风险偏好 购买意愿 产品伤害
原文传递
对性别角色知觉差异的一项归因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永芳 周仁来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4-175,177,共3页
关键词 知觉 归因认知过程 背景事件 目标事件
下载PDF
彩票大奖获得者成就归因特点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李林 刘建榕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48-1250,共3页
对 71名彩票中大奖者的成就归因进行研究 ,发现在博彩这种特殊情境中 ,个体归因表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 ,个体把成就首先归因于运气 ,其次是努力、能力和难度 ;第二 ,中大奖者对他人博彩成就也首先作运气归因 ;第三 ,虽然把成就作不可控... 对 71名彩票中大奖者的成就归因进行研究 ,发现在博彩这种特殊情境中 ,个体归因表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 ,个体把成就首先归因于运气 ,其次是努力、能力和难度 ;第二 ,中大奖者对他人博彩成就也首先作运气归因 ;第三 ,虽然把成就作不可控的运气归因 ,但所有中奖者都表示今后将继续参与博彩行为。本研究提出 ,在对某一具体现象作归因研究时应关注情境的特殊性和具体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票大奖获得者 成就归因特点 归因认知过程论 影响因素 思想感情
下载PDF
吸烟归因遗传认知与戒烟成功关系
6
作者 潘璐璐 李素云 +7 位作者 周云平 王强 杨孝荣 李慧杰 姜帆 张楠 韩明奎 贾崇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 探讨吸烟归因遗传认知与戒烟成功的关系,为制定控烟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对山东省17个行政村中≥18岁男性居民进行现况调查,以其中642名戒烟成功者为病例组,700名戒烟失败者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吸烟归因遗传认知与戒烟成功的关系,为制定控烟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对山东省17个行政村中≥18岁男性居民进行现况调查,以其中642名戒烟成功者为病例组,700名戒烟失败者为对照组,分析吸烟归因遗传认知与戒烟成功的关系,并评价吸烟归因遗传认知对拒烟自我效能及尼古丁依赖的影响。结果 在调整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潜在混杂因素后,吸烟归因遗传认知阳性对戒烟成功有显著的负性影响(OR=0.642,95%CI=0.479~0.859);吸烟归因遗传认知阳性者与阴性者比较,吸烟归因遗传认知阳性者积极情境拒烟自我效能、消极情境拒烟自我效能、习惯情境拒烟自我效能得分和拒烟自我效能总分分别为(2.397±0.023)、(2.319±0.030)、(3.060±0.026)和(2.592±0.022)分,均低于吸烟归因遗传认知阴性者的(2.730±0.051)、(2.812±0.065)、(3.615±0.058)和(3.052±0.049)分,尼古丁依赖得分为(3.447±0.080)分,高于吸烟归因遗传认知阴性者的(2.168±0.174)分(均P〈0.001)。结论 吸烟归因遗传认知是戒烟成功的危险因素,并可降低吸烟者知觉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归因遗传认知 戒烟成功 关系
下载PDF
儿童视觉后见之明效应中自我与他人的分离
7
作者 苏彦捷 王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25,222-223,共9页
后见之明效应是指后见判断(已知事件结果的判断)与先验判断(不知晓事件结果时的判断)的系统差异。考察61名4-5岁儿童的视觉后见之明效应及其机制,将他们对自己的后见判断与对他人后见的判断进行比较,结果发现4-5岁的儿童表现出了同等程... 后见之明效应是指后见判断(已知事件结果的判断)与先验判断(不知晓事件结果时的判断)的系统差异。考察61名4-5岁儿童的视觉后见之明效应及其机制,将他们对自己的后见判断与对他人后见的判断进行比较,结果发现4-5岁的儿童表现出了同等程度的视觉后见之明:与基线条件相比,被试在后见之明条件下报告他们更早地识别出了图片内容。视觉后见之明效应没有出现随年龄的改变。图片任务越难,视觉后见之明效应越大。无论图片任务难度如何,他人的后见之明都显著高于自己的后见之明,表现出自我与他人的分离。与其他机制相比,认知流畅性错误归因理论可能会较好地解释本研究发现的这些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视觉后见之明 认知流畅性错误归因 自我与他人的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