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乱离时逐繁华事 贫贱人看富贵花——论归庄、余怀“看花诗”中的遗民意识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利侠 霍有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78,共6页
归庄、余怀"看花诗"是"遗民意识"的反映;归庄通过逐花、看花的疏狂,忘记现实痛苦,实现眼前美好的生命体验,余怀"看花诗"则具有一种浓重的伤感和怀旧情绪,表现出诗人对旧朝繁华的赞美和对青春放浪生活的留... 归庄、余怀"看花诗"是"遗民意识"的反映;归庄通过逐花、看花的疏狂,忘记现实痛苦,实现眼前美好的生命体验,余怀"看花诗"则具有一种浓重的伤感和怀旧情绪,表现出诗人对旧朝繁华的赞美和对青春放浪生活的留恋;两者的共同之处,是诗人对自我生命价值的重视和对适意人生的追求,是晚明文化思潮在遗民身上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庄 余怀 看花诗 遗民意识
下载PDF
图像、文字与社会空间:《渊明归隐图》与《归庄图》的范式重构 被引量:2
2
作者 朱燕楠 郭鹏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33,共6页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叙事情境在书画史上曾存在多个版本的图像演绎,并在文本、图像与社会背景之间暗含多个层次的映射。本文以宋代李公麟《渊明归隐图》册与元代何澄《归庄图》卷为案例,剖析二者在文本、图像和社会背景之间的深层结...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叙事情境在书画史上曾存在多个版本的图像演绎,并在文本、图像与社会背景之间暗含多个层次的映射。本文以宋代李公麟《渊明归隐图》册与元代何澄《归庄图》卷为案例,剖析二者在文本、图像和社会背景之间的深层结构关联——时空秩序的重建与归隐思想的现实性表达,并以此指向其不同社会背景之下的个人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文字 社会空间 渊明归隐图 归庄
下载PDF
归庄——明遗民诗学理论的杰出代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宇声 《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46-51,共6页
归庄作为明遗民中的志士 ,其诗学思想可作为明遗民诗学理论的代表。他发展了“发愤著书”的传统思想 ,突出强调亡国时代的“大不幸”;主张以人存诗 ,人品胜于诗品 ,特别推重遗民气节 ;他对诗歌创作的“兴会”、“江山之助”的阐释 ,也... 归庄作为明遗民中的志士 ,其诗学思想可作为明遗民诗学理论的代表。他发展了“发愤著书”的传统思想 ,突出强调亡国时代的“大不幸”;主张以人存诗 ,人品胜于诗品 ,特别推重遗民气节 ;他对诗歌创作的“兴会”、“江山之助”的阐释 ,也带有鲜明的遗民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庄 诗学理论 明代遗民 诗歌 诗人 人格 审美价值
下载PDF
时代变化与士人贞节观念关系探析——以明中期至明末清初的归有光和归庄为个案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玉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5-60,共6页
归有光是明中期的大散文家,他的贞节观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程朱理学观念,又有不同于传统的比较开明的一面,这与当时的王学思潮、节烈风气、个人经历和性格关系密切。归庄是归有光的曾孙,明末清初的遗民诗人,他不但坚持传统贞节观念,而且对... 归有光是明中期的大散文家,他的贞节观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程朱理学观念,又有不同于传统的比较开明的一面,这与当时的王学思潮、节烈风气、个人经历和性格关系密切。归庄是归有光的曾孙,明末清初的遗民诗人,他不但坚持传统贞节观念,而且对女子贞节的要求更加苛刻,这与当时的忠烈语境、为激励士人的目的、贞节风气、个人经历和性格有关。分析和比较他们的贞节观念,可以窥见明中期的阳明心学影响下和明清易代之际苛求忠烈的社会思潮影响下的社会变化对士人贞节观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期 明末清初 归有光 归庄 贞节观
下载PDF
试论归庄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公望 《北方论丛》 CSSCI 1999年第2期36-39,共4页
关键词 归庄 美学思想 英雄气象 文学创作 艺术形式 反清复明 作品 顾炎武 金圣叹 钱谦益
下载PDF
归庄交游考述——兼谈清初士人思想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红娟 《红河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6-59,共4页
归庄是明代遗民社会中非常活跃而且颇为重要的一员。他交游甚广,交往人物主要包括殉节者、遗民、降清者、清朝官员、僧人等五类人。与五类人的交往对归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实学思想、儒佛观念、政治态度方面。归庄的个案是明... 归庄是明代遗民社会中非常活跃而且颇为重要的一员。他交游甚广,交往人物主要包括殉节者、遗民、降清者、清朝官员、僧人等五类人。与五类人的交往对归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实学思想、儒佛观念、政治态度方面。归庄的个案是明清之际士人的一个典型,研究归庄的交游和思想的状况对于研究明代遗民的生存状况无疑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庄 交游 思想
下载PDF
归庄之“两不幸”略论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红娟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6-58,共3页
归庄是明代重要的遗民作家。其创作鲜明体现了以"际危亡之世"的"大不幸"和"身处厄穷"的"小不幸"相结合的理论主张。作品佯狂骂世的文字冲破了"发愤著书"的文论传统中儒家的中和思想... 归庄是明代重要的遗民作家。其创作鲜明体现了以"际危亡之世"的"大不幸"和"身处厄穷"的"小不幸"相结合的理论主张。作品佯狂骂世的文字冲破了"发愤著书"的文论传统中儒家的中和思想,表现出一种与世抗争的时代精神,从而丰富和深化了司马迁以来"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庄 “小不幸” “大不幸” 遗民作家
下载PDF
流畅蕴藉,平中寓奇——探析遗民心态对归庄书风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马亚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6年第12期132-134,共3页
归庄为明遗民士大夫,在诗文、书画方面均有较高的成就。因其性情古怪不羁,与顾炎武一道被当时人合称为"归奇顾怪"。本文从归庄明清两代的不同境遇来探究其书风的来源与变化,无论是流畅蕴藉还是纵肆跌宕,都反映出他的忧愤与无... 归庄为明遗民士大夫,在诗文、书画方面均有较高的成就。因其性情古怪不羁,与顾炎武一道被当时人合称为"归奇顾怪"。本文从归庄明清两代的不同境遇来探究其书风的来源与变化,无论是流畅蕴藉还是纵肆跌宕,都反映出他的忧愤与无奈,以及亭亭高节的胸襟和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民心态 书法风格 归庄
下载PDF
归庄:从政治遗民到文化遗民
9
作者 刘红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6-148,共3页
关键词 遗民 归庄 文化 政治 生活状况
下载PDF
归庄遗墨《墨竹诗翰卷》述考——兼论归庄、顾炎武、路安卿之交游
10
作者 刘红娟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4-56,共3页
《墨竹诗翰卷》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书画家归庄赠给友人路安卿的遗墨。此书画卷师法宋遗民郑所南之"无根之兰",绘"无坡之墨竹"寓意不认当朝的遗民情怀;所题越游诗九首未收入《归庄集》,诗歌表面吟咏游玩山水,实际... 《墨竹诗翰卷》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书画家归庄赠给友人路安卿的遗墨。此书画卷师法宋遗民郑所南之"无根之兰",绘"无坡之墨竹"寓意不认当朝的遗民情怀;所题越游诗九首未收入《归庄集》,诗歌表面吟咏游玩山水,实际是告诫勿忘国耻,寄望中兴;卷后附顾炎武的题识寓人琴之思。该书画卷不仅诗、书、画三绝,而且还是归庄、顾炎武、路安卿三人易代之际在历史朝代的夹缝中惺惺相惜、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关系的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竹诗翰卷》 归庄 顾炎武 路安卿
下载PDF
虽作头陀不解禅——清初遗民诗人归庄与佛教
11
作者 张兵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53,共7页
明遗民逃禅是清初思想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这一独特文化景观的形成,以晚明以来禅宗的风靡、禅悦之风的兴盛为铺垫,以明清易代的社会大变革为契机。在这批遗民僧中,归庄是一个典型,"亦僧亦儒"的生活对诗人的思维方式与审... 明遗民逃禅是清初思想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这一独特文化景观的形成,以晚明以来禅宗的风靡、禅悦之风的兴盛为铺垫,以明清易代的社会大变革为契机。在这批遗民僧中,归庄是一个典型,"亦僧亦儒"的生活对诗人的思维方式与审美情趣均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尽管"虽作头陀不解禅",但这极不情愿的皈依,不仅给佛国世界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使儒学获得了渗入佛学的最佳心理氛围与心理基础,使中国佛教思想文化史上长达千余年的儒释融合达到了一种全新的境界,而且使佛教与文人士大夫的关系也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明遗民 遗民僧 归庄 逃禅 儒释融合
下载PDF
明代遗民立场的嬗替——以归庄为个案
12
作者 刘红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0-103,共4页
迄今为止,学界普遍认同明代遗民归庄是一个"坚守遗民立场的节士"。但是,爬梳历史材料,却可以得出一个与所谓的"共识"不太相同的结论。顺治前期,归庄恪守遗民立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庄的政治态度出现了变化。他由... 迄今为止,学界普遍认同明代遗民归庄是一个"坚守遗民立场的节士"。但是,爬梳历史材料,却可以得出一个与所谓的"共识"不太相同的结论。顺治前期,归庄恪守遗民立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庄的政治态度出现了变化。他由一个坚定的明朝遗民形象,悄悄地朝一个忠实的清朝子民的立场嬗替。对南明王朝的失望以及清朝对儒学的推崇,对文化的封锁,还有他本人经历鼎革后人生观的转变等等,都是造成归庄立场嬗替的原因。归庄的转变实际上正代表了当时遗民们意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民立场 归庄
下载PDF
日本所存归庄遗墨《墨竹诗》考
13
作者 李庆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5-92,共8页
在海外留存有不少中国的古代文献,这是古典文献研究中一个应当重视的领域。 本文即介绍一份流传在日本的明末清初诗人、书画家归庄(1613-1673)的墨迹。因其对于明清文学研究,书法绘画研究以及近代中日文化关系的研究,都有一定的... 在海外留存有不少中国的古代文献,这是古典文献研究中一个应当重视的领域。 本文即介绍一份流传在日本的明末清初诗人、书画家归庄(1613-1673)的墨迹。因其对于明清文学研究,书法绘画研究以及近代中日文化关系的研究,都有一定的价值,故略作考述,或可供同好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庄 日本 诗人 古典文献研究 古代文献 明末清初 文学研究 文化关系
下载PDF
归庄山水诗论略
14
作者 时志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49,共4页
归庄生活在朝代鼎革、中原板荡的腥风血雨中,他由时代激成的“长吟写我心”、“涕下沾双扉”的诗歌风格,反映到其创作的山水诗中就表现为“凭高满目愁”、“孤光澹烟水”的个体特征。他浙中、淮上、吴地三大板块山水诗的交替代序,深刻... 归庄生活在朝代鼎革、中原板荡的腥风血雨中,他由时代激成的“长吟写我心”、“涕下沾双扉”的诗歌风格,反映到其创作的山水诗中就表现为“凭高满目愁”、“孤光澹烟水”的个体特征。他浙中、淮上、吴地三大板块山水诗的交替代序,深刻折射了诗人由壮怀激烈到精神超脱的心灵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庄 人生经历 山水诗 思想及艺术特征
下载PDF
“归奇顾怪”——归庄与顾炎武交游考
15
作者 周于飞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91-94,共4页
归庄和顾炎武同为昆山人,交往长达四十年,有"归奇顾怪"之称,又均是复社及"惊隐诗社"的成员。考察二人之间的交游,将有利于研究清初遗民文学的创作。
关键词 归庄 顾炎武 遗民
下载PDF
从逐花、惜花中看时代 生平对归庄心灵的投影
16
作者 张惠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83-86,共4页
归庄,一个令人"避影下之""以高士推"的遗民,爱花成癖,如醉如狂,是否与其耿介狂狷的君子风貌不符?事实上,矛盾处也正是其合理处。花,既是归庄屡举不第的寄托,又是其对盛世繁华的追恋,更是其因国破家亡的移情。
关键词 归庄 遗民
下载PDF
论归庄之“逃”与诗
17
作者 黄语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8-11,共4页
明清之际的诗人归庄虽才华横溢却一生落寞,面对绝望的现实他选择逃遁,于禅逃其身,于酒逃其心,于花逃其情。归庄的"逃"与他的诗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记录下了他的心路历程,也见证了他的"逃",同时诗也受到"禅... 明清之际的诗人归庄虽才华横溢却一生落寞,面对绝望的现实他选择逃遁,于禅逃其身,于酒逃其心,于花逃其情。归庄的"逃"与他的诗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记录下了他的心路历程,也见证了他的"逃",同时诗也受到"禅"、"酒"、"花"的影响于内容和风格上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诗歌研究 归庄
下载PDF
归庄诗学刍议
18
作者 刘红娟 《语文知识》 2010年第4期16-18,共3页
明清鼎革之际,归庄从文坛党同伐异的门户之争中挣脱出来,提出"两不幸"的诗论观,强调人品对诗品的定性作用,要求诗歌表现真性情,并认为如果诗歌能"得江山之助"则更佳。归庄的诗学主张,是立足于当时诗坛状况对前人作出的一种历史反思... 明清鼎革之际,归庄从文坛党同伐异的门户之争中挣脱出来,提出"两不幸"的诗论观,强调人品对诗品的定性作用,要求诗歌表现真性情,并认为如果诗歌能"得江山之助"则更佳。归庄的诗学主张,是立足于当时诗坛状况对前人作出的一种历史反思,代表了遗民诗人群体的共同审美趋向,也体现了明中后期狂放疏朗向清初渐次平实的文坛风气的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归庄 诗学
下载PDF
遗民心态的绝妙展示——论归庄《万古愁》曲
19
作者 张兵 《社科纵横》 1996年第5期47-49,共3页
遗民心态的绝妙展示——论归庄《万古愁》曲○张兵清代初年,《万古愁》曲曾风靡一时。上自庙堂,下至山林,竟被一曲呵帝王、笞卿相、痛古伤今的遗民悲歌搅得沸沸扬扬。这首长达三千余言的散曲作品,现在分别以《万古愁》和《击筑余音... 遗民心态的绝妙展示——论归庄《万古愁》曲○张兵清代初年,《万古愁》曲曾风靡一时。上自庙堂,下至山林,竟被一曲呵帝王、笞卿相、痛古伤今的遗民悲歌搅得沸沸扬扬。这首长达三千余言的散曲作品,现在分别以《万古愁》和《击筑余音》两种形式一并收入《归庄集》卷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庄 遗民心态 《清诗纪事初编》 明遗民 魏禧 明朝灭亡 忌讳语 遁入虚无 中国历史 全祖望
下载PDF
归庄文学思想述评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洪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1-27,共7页
归庄文学思想述评陈洪明末清初的近一个世纪中,社会、政局虽经天崩地解之巨变,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却繁荣而多姿。其间颇有特立独行之士,在文学活动中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如李渔、金圣叹、顾炎武、钱谦益等,而归庄亦为其中之归庄,字... 归庄文学思想述评陈洪明末清初的近一个世纪中,社会、政局虽经天崩地解之巨变,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却繁荣而多姿。其间颇有特立独行之士,在文学活动中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如李渔、金圣叹、顾炎武、钱谦益等,而归庄亦为其中之归庄,字玄恭,是归有光的曾孙,生于万历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思想 归庄 英雄气象 顾炎武 思想述评 钱谦益 阎尔梅 文学创作 反清复明 惊隐诗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