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语文单篇文本教学中践行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定位、框架结构与宏观归旨
1
作者 吴自然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4年第7期25-27,共3页
单篇文本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同样也是构建主题单元的基础资源,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解读和践行,决不能让单篇文本置身事外。本文提出要生活化形态:明确单篇文本践行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定位;活动化形态:构建单篇文本践行学习任务群... 单篇文本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同样也是构建主题单元的基础资源,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解读和践行,决不能让单篇文本置身事外。本文提出要生活化形态:明确单篇文本践行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定位;活动化形态:构建单篇文本践行学习任务群的框架结构;开放化形态:树立单篇文本践行学习任务群的宏观归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任务群 单篇文本 目标定位 宏观归旨
下载PDF
论《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的学术归旨与服务精神 被引量:8
2
作者 吴永贵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0-105,共6页
简要介绍《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的历史,分析这一重要刊物在现代图书馆学中享有盛名的原因,强调其学术归旨与服务精神对后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 学术归旨 服务精神
下载PDF
国家认同:中国梦认同的价值归旨 被引量:7
3
作者 金素端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1期29-33,75,共6页
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本质内涵的中国梦,是由无数中华民族成员个体梦想汇聚而成的国族梦,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与价值追求。国家是政治实体的最高形式、民族精神的政治外壳、民族意志和命运的物质体现。国家认同观照民... 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本质内涵的中国梦,是由无数中华民族成员个体梦想汇聚而成的国族梦,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与价值追求。国家是政治实体的最高形式、民族精神的政治外壳、民族意志和命运的物质体现。国家认同观照民族特性、民族精神、民族意志与民族愿景,是中国梦认同的价值归旨。依据民族共同社会特征承认中国梦这一族群梦,进而获得国家共同体的认同,是个体民族成员与生俱来的基本认知与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中国梦认同的特定场域与国家认同的现实依托,构成中国梦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结合的实践载体,也是中国梦认同到国家认同价值演进的具体场景。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高度互补,则为中国梦认同归旨于国家认同提供了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 中国梦认同 价值归旨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归旨
4
作者 张春波 姜尧 石璐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7期182-185,共4页
以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着力点,符合近代以来社会价值评判标准,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轨迹,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属性。能消除当下社会非主流思想的干扰,肃清学生成长中的困惑。通过"原理"课讲授... 以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着力点,符合近代以来社会价值评判标准,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轨迹,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属性。能消除当下社会非主流思想的干扰,肃清学生成长中的困惑。通过"原理"课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渊源与价值,驳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通过"纲要"课揭示社会历史脉络,拆穿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通过"概论"课辨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通过"基础"课发掘个人融于社会的实现路径,明确当下成长要求。为实现这一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的重点要方向明确,把握规律;教师教学的范式要顶天立地,理直气和;教学资料的使用要翔实准确,旁征博引;学生理想的树立要胸怀大局,志存高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合法性 绩效性 归旨
下载PDF
生态文明价值归旨的逻辑展开与践行
5
作者 吴珺 《行政与法》 2014年第11期52-55,共4页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旨趣,体现尊重、顺应、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上个世纪的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人类传统文明的时代反思,从而形成了生态文明观,体现了生态文明价值归旨的逻辑展开。...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旨趣,体现尊重、顺应、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上个世纪的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人类传统文明的时代反思,从而形成了生态文明观,体现了生态文明价值归旨的逻辑展开。生态文明观的树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现代化的逻辑发展和实践要求,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升华,集中体现为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的理性选择和价值取向,是生态文明观名副其实的积极践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观 价值归旨 逻辑展开
下载PDF
社区感的生成机制与价值归旨
6
作者 宁娜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第1期95-98,共4页
社区感是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社区参与和社区发展的"催化剂"。但是,社区感不是天然具备的,尤其是在现代更加开放、多元的城市社区,人为建构社区感,需要社区居民克服脆弱性和完美性、多样性和相似性、组... 社区感是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社区参与和社区发展的"催化剂"。但是,社区感不是天然具备的,尤其是在现代更加开放、多元的城市社区,人为建构社区感,需要社区居民克服脆弱性和完美性、多样性和相似性、组织结构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矛盾,才可能在人们的内心深处真正萌发。同时,这种人为建构的社区感,还必须考虑其价值归旨,只有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区感才是健康的,才能真正体现其服务个人、社区以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感 生成机制 价值归旨
下载PDF
逻辑、归旨、启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百年图景 被引量:3
7
作者 杨云成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4期17-28,共12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体现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梳理党的百年自我革命历程,确保党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其根本意义所在,"精神状态"...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体现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梳理党的百年自我革命历程,确保党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其根本意义所在,"精神状态"和"行动内容"两个维度同步推进是其基本进路。其中所蕴含的义理,至少有五点历史的启迪:始终保持党的初心和使命,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具有善于解决问题的艺术和方法,党内存在健全完善的组织体系,党员干部必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革命 基本逻辑 价值归旨 历史启示
下载PDF
为生长而教:语文教学的归旨
8
作者 陈黛煜 《中学教学参考》 2018年第21期5-6,共2页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课堂教学呈现全新局面,教师需要建立生本意识,以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精选教学内容、整合教学程序、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生长、自然生长、自由生长,打造轻松、和谐、个性学习的语文课堂。为生长而教,这已经...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课堂教学呈现全新局面,教师需要建立生本意识,以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精选教学内容、整合教学程序、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生长、自然生长、自由生长,打造轻松、和谐、个性学习的语文课堂。为生长而教,这已经成为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 归旨 初中语文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价值归旨和实践路径
9
作者 李雪萁 童旭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4,12,共5页
伟大建党精神铸就于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勇担使命的光辉征程中,是在伟大实践中凝结而成的丰厚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源泉。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并非无源可循,其生成逻辑... 伟大建党精神铸就于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勇担使命的光辉征程中,是在伟大实践中凝结而成的丰厚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源泉。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并非无源可循,其生成逻辑是历史、理论、实践三者的有机统一,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建党精神 生成逻辑 价值归旨 实践路径
下载PDF
现代社区意识的生成机制和价值归旨
10
作者 宁娜 《社会科学论坛》 2019年第4期204-212,共9页
现有的研究证明,社区意识是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社区参与和社区发展的"催化剂"。但是,社区意识不都是天然具备的,尤其是在现代更加开放、多元的城市社区,社区意识的形成,需要社区居民克服脆弱性和完美性... 现有的研究证明,社区意识是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社区参与和社区发展的"催化剂"。但是,社区意识不都是天然具备的,尤其是在现代更加开放、多元的城市社区,社区意识的形成,需要社区居民克服脆弱性和完美性、多样性和相似性、组织结构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矛盾冲突,才可能在人们的内心深处真正萌发。同时,这种人为建构的社区意识,还必须考虑其存在的宏观社会环境和价值归旨。只有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区意识才是健康的社区意识,才能真正体现其服务个人、社区以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意识 生成机制 价值归旨
下载PDF
初中散文教学总结的价值归旨与策略探讨
11
作者 马彦真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7期53-53,共1页
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文字优美的散文,这是培养学生积极思想情感,陶冶他们情操的优质教学材料。但是,散文在体裁、语言上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带来了一定的教学难度。教学总结可以在完成了某一篇散文的学习后进行,也可以在完成了一类... 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文字优美的散文,这是培养学生积极思想情感,陶冶他们情操的优质教学材料。但是,散文在体裁、语言上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带来了一定的教学难度。教学总结可以在完成了某一篇散文的学习后进行,也可以在完成了一类或者一单元的学习后开展。何时总结,怎样总结,抓住哪些重点去总结,对于教师来说是需要长期摸索的。本文将结合笔者积累的经验,谈一谈教学总结的要点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散文 教学总结 价值归旨
下载PDF
《诗画中国》视觉景观中艺术灵韵的重现与价值归旨
12
作者 牛慧清 《当代电视》 CSSCI 2023年第8期47-50,共4页
文化类节目《诗画中国》通过智能化超高清影像技术营造出视觉化的景观展演,在视觉奇观中形成了象征性文化镜像,在纸张与电视屏幕的跨媒介互动中,呈现出中国传统名画独一无二的本真性、观众的膜拜价值以及审美意识的距离感,由此重现了这... 文化类节目《诗画中国》通过智能化超高清影像技术营造出视觉化的景观展演,在视觉奇观中形成了象征性文化镜像,在纸张与电视屏幕的跨媒介互动中,呈现出中国传统名画独一无二的本真性、观众的膜拜价值以及审美意识的距离感,由此重现了这些诗画的艺术灵韵,在打造特异性的基础上,折射出节目双重价值归旨中的审美超越与文化自信,有助于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和”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画中国》 视觉景观 艺术灵韵 价值归旨
原文传递
血脉契合:儒家思想影响力的内在成因
13
作者 孙燕青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81,共6页
带着氏族制的脐带进入文明社会的方式,使中国传统社会体现出以人伦关系把握群体生活的血脉特征,并由此孕育出独特的文化与政治要求。儒家思想牢牢把握住这种血脉特质:它的"伦理—政治"理论模式,它的价值追求和内敛的德性超越... 带着氏族制的脐带进入文明社会的方式,使中国传统社会体现出以人伦关系把握群体生活的血脉特征,并由此孕育出独特的文化与政治要求。儒家思想牢牢把握住这种血脉特质:它的"伦理—政治"理论模式,它的价值追求和内敛的德性超越以及德政主张深刻地契合了这种血脉特征的客观要求。这种血脉契合是其影响力深远持久的根本因素,在此基础上,被建制化的儒家思想,进而又以学统与政统的结合强化了自身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宗法血脉 道德归旨 内敛超越 意识形态
下载PDF
统编语文教材阅读拓展版块的认知与实践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国平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3-46,共4页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要经历有效、高质的阅读。因此要厘清统编语文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阅读链接""阅读材料"和"快乐读书吧"这些阅读拓展版块的价值旨归和定位考量,...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要经历有效、高质的阅读。因此要厘清统编语文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阅读链接""阅读材料"和"快乐读书吧"这些阅读拓展版块的价值旨归和定位考量,最大程度地彰显教材的示范性、引领性价值,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拓展版块 体系化阅读 价值归旨 定位考量
下载PDF
高校课程思政实现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起联玉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7-11,共5页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职责和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课程思政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始终的重要抓手。思政课程和高校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在政...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职责和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课程思政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始终的重要抓手。思政课程和高校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在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方面具有一致性。探析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学科设置;打通学科壁垒,突破体制藩篱;坚持同心协力,推进三个转变;实施固本强基,夯实教师队伍建设等路径。各高校要实事求是,乘势而上,打通育人的最后一公里,构建育人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价值归旨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底线思维”重要论述的理论阐释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琳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4-39,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直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并就此做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底线”是指人们可以承受或能够认可阈值的下限,或设定的最低目标和基本要求。“底线思维”是指做最坏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掌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直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并就此做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底线”是指人们可以承受或能够认可阈值的下限,或设定的最低目标和基本要求。“底线思维”是指做最坏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掌握主动权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底线思维,就是坚持防患未然、深谋远虑的战略思维,就是坚持遵循规律、精准谋划的科学思维,就是坚持化危为机、保稳求进的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是坚守人民利益价值取向的应有之义,是应对国际国内疫情变局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国家治理能效和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底线思维的实践要求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战略定力、优化治理措施、加强团结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线思维 思想意蕴 价值归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