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塞外光影:归绥市1934年至1937年电影市场研究
1
作者 图克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8-25,共8页
近代以来,电影作为新兴的娱乐方式,在全国快速发展,边疆地区也不例外。归绥市(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电影市场起步较晚。1934年电影放映商业化起步后,至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前,是归绥市电影市场的快... 近代以来,电影作为新兴的娱乐方式,在全国快速发展,边疆地区也不例外。归绥市(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电影市场起步较晚。1934年电影放映商业化起步后,至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前,是归绥市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时期,电影放映总体具有管理松散、票价昂贵、环境杂乱等特点。电影院、报纸广告、意识形态影响,构成了归绥电影放映的物理承载、宣传、教育三重公共空间,呈现电影院数量由少到多、报纸广告由简到繁、意识形态管理由松散到严格的变化特点。与发达地区相比,归绥市电影市场虽然放映的影片数量不多,新上映的影片数量较少,市民的审美趣味和观影取向相对滞后,但是左翼电影和先进思想的传播并不迟滞,归绥市引入有声电影的时间也早于国内大多数城市,体现了20世纪30年代归绥市在近代化过程中“落后”与“先进”并存的时代特征,反映了经济发展、教育进步、文化氛围不断浓厚的生活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绥 电影市场 公共空间 观影取向
下载PDF
清末归绥地区书院改设学堂研究
2
作者 杨惠 《历史学研究》 2023年第3期213-223,共11页
书院改设学堂是清末教育改革中建立新式学堂的一个重要举措,归绥书院改设学堂从1903年开始至1911年结束,先后共有六所书院在七年时间里完成了改制。作为传统教育的代表,书院在改设学堂的历程中产生了众多变化。其教育目的从培养科举士... 书院改设学堂是清末教育改革中建立新式学堂的一个重要举措,归绥书院改设学堂从1903年开始至1911年结束,先后共有六所书院在七年时间里完成了改制。作为传统教育的代表,书院在改设学堂的历程中产生了众多变化。其教育目的从培养科举士人转变至培育学贯中西的新式人才;教育内容从蒙满汉文、四书五经变化到增加洋文、算学等西方课程;组织管理人员也有了新的称呼和来源。这些变化都体现着归绥地区新式教育的发展进步。这次书院改设学堂实际是一次政府的强制性改制,因此其中必然存在经费不足、改制不够彻底等问题。但是作为传统教育的一次变革,这次改设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改设举措本身就是归绥教育近代化的标志,与此同时书院改设学堂对归绥地区其他学堂建立以及民国时期新式学校的成立也有一定的表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归绥 书院 新式学堂
下载PDF
归绥地区的当铺
3
作者 苏利德 《档案与社会》 2023年第4期43-46,共4页
典当亦称当铺或押店,是旧中国以收取物品作抵押、发放高利贷的一种金融机构。清初至民国初期,归绥城(呼和浩特)商业比较繁华,投资者纷纷设立当铺,经营信用抵押等业务。康熙三年(1664年),典当业正式载人清朝法律。雍正六年(1728年),制定... 典当亦称当铺或押店,是旧中国以收取物品作抵押、发放高利贷的一种金融机构。清初至民国初期,归绥城(呼和浩特)商业比较繁华,投资者纷纷设立当铺,经营信用抵押等业务。康熙三年(1664年),典当业正式载人清朝法律。雍正六年(1728年),制定了典当行帖规则。典当业种类在清代曾按其资本大小,取利高低,当期长短,纳税多少,分质、押、典、当四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典当行 典当业 高利贷 当铺 民国初期 归绥 抵押
下载PDF
“归绥公教医院”的变迁
4
作者 董和平 《档案与社会》 2023年第2期35-36,共2页
呼和浩特市立医院的前身是归绥公教医院,位于现“昭君大酒店”东门牌楼一带,原是一所天主教会医院,名为“归绥公医院”,是由比利时天主教“圣母圣心会”(天主教内的一种传教组织)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创办的。医院从开办到解放前的二十... 呼和浩特市立医院的前身是归绥公教医院,位于现“昭君大酒店”东门牌楼一带,原是一所天主教会医院,名为“归绥公医院”,是由比利时天主教“圣母圣心会”(天主教内的一种传教组织)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创办的。医院从开办到解放前的二十余年间,曾是民国塞北“四省”(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长城以北规模较大、环境优美、设备齐全、医疗技术先进并在当时社会较有影响的一所公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母圣心会 天主教会 设备齐全 归绥 市立医院 一所 察哈尔 公教
下载PDF
清代归绥城往日城市意象解读 被引量:3
5
作者 乌铁红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0-63,共4页
揭示各类城市的人文特性、景观特征与意象空间始终是城市研究的魅力所在。通过分析清代呼和浩特市(归绥城)往日城市意象及其构成要素可知,其城市整体空间意象以归化城和绥远城双城并置为显著特点,其中归化城意象特点为杂乱无序,绥远城... 揭示各类城市的人文特性、景观特征与意象空间始终是城市研究的魅力所在。通过分析清代呼和浩特市(归绥城)往日城市意象及其构成要素可知,其城市整体空间意象以归化城和绥远城双城并置为显著特点,其中归化城意象特点为杂乱无序,绥远城意象则为整洁美观。鼓楼和将军衙署是归绥城的显著节点。城市意象标志物以宗教文化景观为主,切合了呼和浩特"召城"的称谓。研究对于更好地开发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景观,使居民和旅游者更好地明晰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的特征与意义,形成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塑造城市的地方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归绥 城市意象
下载PDF
清代归绥城文庙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牛淑贞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45-49,共5页
归绥城在清代边疆内地化背景下建立的蒙、汉、慢3座文庙,不仅是重要的祭孔设施,而且从意识形态的层面加强了对蒙古地方各族官民的统治,为边疆内地化提供了文化支持。清廷修建文庙更多地是基于教化各族居民的需求而非理性的城市建设,加... 归绥城在清代边疆内地化背景下建立的蒙、汉、慢3座文庙,不仅是重要的祭孔设施,而且从意识形态的层面加强了对蒙古地方各族官民的统治,为边疆内地化提供了文化支持。清廷修建文庙更多地是基于教化各族居民的需求而非理性的城市建设,加之塞外多民族杂居,文风欠佳,归绥城的文庙不论在择址上,还是在规模与空间布局方面,多没有达到规制要求。蒙、汉、满3座文庙作为归绥城空间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归绥城的文教区、城市天际线以及街道名称等人文环境起到了一定的塑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归绥 文庙
下载PDF
民国归绥城街巷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牛淑贞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73,共4页
民国时期,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及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的逐渐使用,归绥地方政府有组织地对归绥城的道路进行了修建、改建,不仅使其街巷特征较清代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而且部分改变了路网结构,拉大了城市框架,从而加快了归绥城土地开发的速... 民国时期,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及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的逐渐使用,归绥地方政府有组织地对归绥城的道路进行了修建、改建,不仅使其街巷特征较清代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而且部分改变了路网结构,拉大了城市框架,从而加快了归绥城土地开发的速度和空间形态的扩展。归绥城街巷的命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影响归绥城内部形态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宗教、商业和军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归绥 街巷 城市形态
下载PDF
清代归绥道外来人口与农业的发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梁四宝 侯成丽 《晋阳学刊》 CSSCI 2015年第1期15-21,共7页
归绥道始设于乾隆六年,驻归化城,属山西省。归绥地区由于优越的资源条件,明朝时期便吸引了一部分汉人进入该地区租地耕种。清朝大一统后,随着放垦政策的逐步开放,一大批人口由于灾荒等原因迁徙至归绥道地区定居,进而导致这一地区人口急... 归绥道始设于乾隆六年,驻归化城,属山西省。归绥地区由于优越的资源条件,明朝时期便吸引了一部分汉人进入该地区租地耕种。清朝大一统后,随着放垦政策的逐步开放,一大批人口由于灾荒等原因迁徙至归绥道地区定居,进而导致这一地区人口急剧增加,耕地面积随之扩大,粮食产量也有了大幅提升,从而改变了归绥道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也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结构,最终实现了农牧交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绥 农耕 资源 移民 农业
下载PDF
归绥琪治疗卵巢早衰医案一则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晓霞 陆金霞 柯忠妹 《浙江中医杂志》 2014年第1期12-12,共1页
归绥琪教授为博士生导师,他博览群书,治学严谨。擅长治疗多种妇产科疑难杂病。今举其治疗卵巢早衰之验案一则,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归绥 卵巢早衰 医案
下载PDF
清代边疆城市空间内的民族交往——以归绥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金辉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8-22,共5页
清代是我国边疆开发的重要时期,在边疆地区,特别是城市空间内中出现频繁的民族交往。民族交往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运动过程,由多层面共同构筑,并且在交往过程中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有必要从不同层面上细致考察。本文以清代的蒙古地区的... 清代是我国边疆开发的重要时期,在边疆地区,特别是城市空间内中出现频繁的民族交往。民族交往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运动过程,由多层面共同构筑,并且在交往过程中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有必要从不同层面上细致考察。本文以清代的蒙古地区的归绥为例,尝试着对多民族汇集的边疆移民城市空间内的民族交往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剖析,从而对民族交往过程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城市 归绥 清代 民族交往
下载PDF
归绥龙泉公园与碑记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蒙林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3年第10期54-54,共1页
据《归绥县志》记载,现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建于1931年,始称龙泉公园。当时,这一带有古寺、农田、荒坟、苇泽,虽然不乏天然清旷之趣,终归缺少人工点缀之雅,显得偏僻荒凉。故当时的社会舆论一致认为:归化、绥远两城的官员、市民,... 据《归绥县志》记载,现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建于1931年,始称龙泉公园。当时,这一带有古寺、农田、荒坟、苇泽,虽然不乏天然清旷之趣,终归缺少人工点缀之雅,显得偏僻荒凉。故当时的社会舆论一致认为:归化、绥远两城的官员、市民,公务生活闲暇之余,缺少游娱调和身心之场所,政府应当引起重视。于是,时任绥远省政府主席的李培基遂召集属员议定,建设一公共园林,以应两城官民休暇临观之需。在选园址时,公认该地位于两城适中之点,且临近马路,交通方便。议定之后,省政府斥资购买土地,于1931年正式动工兴建龙泉公园,并拟定分期建设,陆续增修加扩,预计四至五年时间即可粗备其他省府公园之规模。园址中原有一土阜,俗称“卧龙冈”,土阜之南,有清泉涌出,向南流去,淙淙不断,甘甜清澈,是当地农家浇灌蔬圃粮田之源。土阜之东南,有先农坛庙,庙之右侧,也有一泉涌出并潴集为潭,民众称其为“老龙潭”,又名龙泉。清朝时,先农坛庙及周边土地均为土默特旗官产,也是归、绥两城大员仲春时进行耕藉典仪的地方,故庙周围皆为农家租种之田。夏秋麦熟之时,庙的周围麦浪翻滚,碧野盈畴,为园林增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 龙泉 归绥 1931年 碑记 呼和浩特市 省政府 社会舆论
下载PDF
清代归绥城市的社会流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平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0-12,共3页
归绥是清代归化城和绥远城的统称,清代是归绥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突出体现在人口迁移上。归绥作为典型的边疆移民城市,移民性使社会处于一种开放的环境之下,城市的人口流动与社会阶层流动极其活跃。本文立足于清代的归绥城市,对这一现... 归绥是清代归化城和绥远城的统称,清代是归绥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突出体现在人口迁移上。归绥作为典型的边疆移民城市,移民性使社会处于一种开放的环境之下,城市的人口流动与社会阶层流动极其活跃。本文立足于清代的归绥城市,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试图指出归绥城市社会流动的特征以及这种现象反映出的社会深层次变化,并对从中体现出的归绥城市的结构性变化进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归绥 社会流动
下载PDF
《归绥日报》研究
13
作者 忒莫勒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5-10,共6页
首次依据硕果仅存的3期《归绥日报》实物,对该报的出刊时间、主办者和内容概况等做了分析研究。在详细考订以往文献记载的基础上,确认该报是绥远地方出刊最早的报纸,其所附画刊是内蒙古地方最早的画报;并对歧说纷陈的主办者做出自己的判... 首次依据硕果仅存的3期《归绥日报》实物,对该报的出刊时间、主办者和内容概况等做了分析研究。在详细考订以往文献记载的基础上,确认该报是绥远地方出刊最早的报纸,其所附画刊是内蒙古地方最早的画报;并对歧说纷陈的主办者做出自己的判断,对报纸内容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绥日报 王定圻
下载PDF
绥境蒙古王公欢聚归绥
14
作者 王龙胜 《档案与社会》 2010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1935年5月,绥远省政府召集乌兰察布、伊克昭两盟十三旗王公前来省会归绥出席蒙政会委员大会。出席者以委员为单位,兼有青海、锡盟等地代表,范围较广。其中绥远境内乌、伊两盟王公来者较多,除伊盟盟长沙王、乌盟盟长云王因年迈未能... 1935年5月,绥远省政府召集乌兰察布、伊克昭两盟十三旗王公前来省会归绥出席蒙政会委员大会。出席者以委员为单位,兼有青海、锡盟等地代表,范围较广。其中绥远境内乌、伊两盟王公来者较多,除伊盟盟长沙王、乌盟盟长云王因年迈未能亲至,所有十三旗扎萨克、协理、台吉皆先后来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王公 归绥 乌兰察布 省政府 绥远 委员
下载PDF
基于GIS的民国时期归绥县聚落分布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婉婷 乌敦 +1 位作者 苏力德 管小春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582-589,共8页
基于1934年归绥县村级户口数据资料,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分析民国时期归绥县聚落分布及其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聚落规模等级以中小村为主,规模较大的聚落分布少;不同规模等级的聚落呈“东北-西南”空间分布方向,规模大的聚落空间分布方... 基于1934年归绥县村级户口数据资料,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分析民国时期归绥县聚落分布及其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聚落规模等级以中小村为主,规模较大的聚落分布少;不同规模等级的聚落呈“东北-西南”空间分布方向,规模大的聚落空间分布方向性强,向心力显著;聚落整体上集群分布模式显著,规模较小的聚落呈集群分布模式且聚集程度高;研究区聚落呈现“南密北疏”的多核破碎化空间分布特征,空间差异性显著,聚落冷热点区域空间分异明显,呈团状结构。研究区聚落主要分布于海拔小于1200 m、坡度小于4°的区域,规模较大的聚落低海拔、低坡度、邻河流、邻交通的指向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 空间分布 民国 归绥 GIS
下载PDF
清代归绥财政中的生息银两——基于归化城副都统衙门档案的考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文慧 王泽民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8-85,共8页
清代归绥财政中的生息银两开始于嘉庆四年。随着地方事务所需经费的不断增加,归绥财政中的生息银两的营运规模逐渐扩大,至光绪时期达到顶峰。嘉庆时期生息银两在归绥财政中的作用和影响相对较小。光绪年间生息银两在归绥财政收入中的比... 清代归绥财政中的生息银两开始于嘉庆四年。随着地方事务所需经费的不断增加,归绥财政中的生息银两的营运规模逐渐扩大,至光绪时期达到顶峰。嘉庆时期生息银两在归绥财政中的作用和影响相对较小。光绪年间生息银两在归绥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增大、作用日益重要,成为归绥地方政府最大、最重要的财政储备项目,是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缓解财政赤字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归绥财政 生息银两 归化城副都统衙门档案
下载PDF
乾隆朝归绥地区蒙汉案件的司法审判程序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7,共7页
清代归绥地区是蒙汉杂居地区,该地区蒙汉案件审理中面临着不同行政主体管辖与法律适用等问题。拟以乾隆朝归绥地区的蒙汉案件为例,依托满文、汉文史料,探讨当时清朝如何在归绥地区平衡不同行政主体的执法权与不同法律的适应问题,并通过... 清代归绥地区是蒙汉杂居地区,该地区蒙汉案件审理中面临着不同行政主体管辖与法律适用等问题。拟以乾隆朝归绥地区的蒙汉案件为例,依托满文、汉文史料,探讨当时清朝如何在归绥地区平衡不同行政主体的执法权与不同法律的适应问题,并通过案件的司法判决观察归绥地区司法的变化情况,以便更深入地观察清代司法在蒙汉民众聚居区的运作及其区域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绥地区 案件 刑部 理藩院 审理程序
下载PDF
从清朝以来归绥地区行政归属看晋蒙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虎军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03-106,共4页
随着移民的不断进入归绥地区,各方面的问题也接踵而来,蒙汉分治成了必然。自清朝以来归绥地区先后归属山西省,民国时期的绥远省以及日伪政权的统治,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山西移民从"雁民"到扎根归绥,参与当地的农业、经济的开发... 随着移民的不断进入归绥地区,各方面的问题也接踵而来,蒙汉分治成了必然。自清朝以来归绥地区先后归属山西省,民国时期的绥远省以及日伪政权的统治,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山西移民从"雁民"到扎根归绥,参与当地的农业、经济的开发,同时为当地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使其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特征,其中风俗、语言、戏剧方向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绥地区 行政归属 蒙汉分治 移民文化 语言 风俗 戏剧
下载PDF
雍乾时期归绥地区的社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永升 万海峰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39-44,共6页
该文通过对雍乾时期归绥经济、社会制度、法制、宗教、教育文化的简单考查,力图以此为契入点,对这一时期内蒙古地区的国家化作一个历史的诠释。
关键词 归绥地区 国家化 开发
下载PDF
清代归绥城市的人口数量与人口构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金辉 王莹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7年第2期3-5,共3页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边疆开发的重要时期,为我国辽阔疆域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人口迁移作为边疆开发中的重要现象,是衡量开发程度最重要的指标。根据史料估算出了清末归绥城市的人口数量,分析了城市的人口构成,在整体上认识了清代归绥的...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边疆开发的重要时期,为我国辽阔疆域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人口迁移作为边疆开发中的重要现象,是衡量开发程度最重要的指标。根据史料估算出了清末归绥城市的人口数量,分析了城市的人口构成,在整体上认识了清代归绥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归绥城市 人口数量 人口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