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处分权:人权保障的另一视角 被引量:15
1
作者 何文燕 曾琼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50,共9页
民事诉讼处分原则是调整当事人与法院在民事诉讼程序中相互关系的准则。其含义包括意思自治和权力制约,处分原则的核心是当事人享有的诉讼处分权。处分权建立在人的主体性的基础之上,处分权作为人性要求和当事人程序主体地位的体现,意... 民事诉讼处分原则是调整当事人与法院在民事诉讼程序中相互关系的准则。其含义包括意思自治和权力制约,处分原则的核心是当事人享有的诉讼处分权。处分权建立在人的主体性的基础之上,处分权作为人性要求和当事人程序主体地位的体现,意味着当事人对自己民事权利及诉讼权利有管理和处置的自由,并通过处分权的行使约束法院审判行为。因此,适当扩大当事人处分权的范围,加强对处分权的保障,是民事诉讼程序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权保障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处分 当事人权 诉讼
下载PDF
在线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之省思
2
作者 广西财经学院 《人民法治》 2023年第2期16-19,共4页
在线民事诉讼是信息技术在司法领域应用的结果,以满足当事人的司法需求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诉讼行为、场域,也重塑着传统的诉讼构造,将对人民的司法理念产生深刻影响。为规范在线诉讼行为,保障在线诉讼中当事人的... 在线民事诉讼是信息技术在司法领域应用的结果,以满足当事人的司法需求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诉讼行为、场域,也重塑着传统的诉讼构造,将对人民的司法理念产生深刻影响。为规范在线诉讼行为,保障在线诉讼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21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以下简称《在线诉讼规则》),从司法解释层面对在线诉讼作了系统规定,用近乎一半条文规定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相关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经当事人同意,民事诉讼活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在线进行。”明确了在线诉讼活动与线下诉讼活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标志着在线诉讼正式人法。这不仅顺应了互联网时代民众普遍期待诉讼能够数字化、网络化、便捷化的需求,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推动民事诉讼制度的转型升级,而且为进一步深化在线诉讼实践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事人程序选择 诉讼行为 民事诉讼活动 法律支撑 民事诉讼制度 诉讼构造 司法领域 在线诉讼
下载PDF
当事人发问权:规则体系、制约因素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国鹏 韩振文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08-119,共12页
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系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当事人发问与陈述、辩解、反驳等均为当事人辩论的方式。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经过法庭许可,当事人可以在法庭调查阶段就案件事实问题向证人、鉴定人、勘... 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系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当事人发问与陈述、辩解、反驳等均为当事人辩论的方式。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经过法庭许可,当事人可以在法庭调查阶段就案件事实问题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以及对方当事人发问。自认、如实陈述、禁反言、亲自到庭等相关规则也有助于当事人发问目的实现,但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却在庭审中经常遭遇发问难。究其原因,庭审发问规则体系存在缺陷系当事人发问难的直接原因;庭审方式相对滞后系当事人发问难的根本原因;案多人少、法官思维定势以及律师不善发问等系客观原因。破解当事人庭审发问难的优化路径,需要通过完善发问规则、改革庭审方式、改变法官思维定势、提高发问效率等多措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事人发问 当事人发问难 庭审方式 法官思维 发问规则
下载PDF
我国台湾地区当事人失权制度之检视与借鉴
4
作者 刘显鹏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44-50,共7页
当事人失权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无正当理由而未在法定或指定期限内行使特定诉讼权利时,在后续程序中便丧失行使该诉讼权利的制度。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失权制度的设置颇具特色,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之... 当事人失权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无正当理由而未在法定或指定期限内行使特定诉讼权利时,在后续程序中便丧失行使该诉讼权利的制度。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失权制度的设置颇具特色,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之后,两次修改均贯彻了诉讼促进义务之要求,契合了集中审理主义的发展潮流,形成了严密的规则体系,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无疑具有极大的吸收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事人 诉讼促进义务 集中审理主义
下载PDF
民事诉讼当事人取证权保障探析
5
作者 张红侠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2期73-75,共3页
保障当事人取证权是证据制度正常运作的需要,是民事诉讼模式转换的要求,但我国对当事人取证权的保障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保障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应着重于民事诉讼当事人取证权制度的完善。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当事人取证 民事诉讼法
下载PDF
程序保障视角下当事人询问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廖丹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04-107,共4页
所谓民事诉讼当事人权是指,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中所享有的诉讼权利的总和。对当事人权的考量须从是否给予当事人充分的程序保障出发,并且关注具体的诉讼制度设计是否合理。根据我国民事诉讼体制的转型和发展的需要,应当在程序保障视角下... 所谓民事诉讼当事人权是指,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中所享有的诉讼权利的总和。对当事人权的考量须从是否给予当事人充分的程序保障出发,并且关注具体的诉讼制度设计是否合理。根据我国民事诉讼体制的转型和发展的需要,应当在程序保障视角下分析我国当事人询问权相关理论和制度,兼顾庭审程序改革之趋势,从事前保障和事后救济两方面对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询问权进行理论析述及制度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庭审 当事人询问 法官询问 程序保障
下载PDF
行政处罚过程中当事人应享有的权利
7
作者 徐祎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1997年第1期64-64,共1页
1.确认身份权。即当事人确认对自己进行处罚的机关、组织及其人员是否具备法定资格的权利。 2.知情权。这是指执法人员在进行简易处罚的时候,必须告诉当事人处罚的事实、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关键词 行政处罚 当事人知情 身份 法定资格 国家赔偿 听证 要求赔偿 行政诉讼 山东省临沂市 行政复议
下载PDF
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制度之实证分析
8
作者 李树训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71-76,共6页
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权一再得到立法者强调,但是"纸面上的法律"需要转化为"行动中的法律"方能实现立法目的。经验表明,逻辑上的合理性,规范上的确定性和实务上的可操作性是具体法律规则或制度完成转化之必需要... 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权一再得到立法者强调,但是"纸面上的法律"需要转化为"行动中的法律"方能实现立法目的。经验表明,逻辑上的合理性,规范上的确定性和实务上的可操作性是具体法律规则或制度完成转化之必需要素。若不能完全具备,则法定权利或法律制度只能停留在"纸面上"或口头上,成为无意义之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事人申请调查取证 纸面上的法律 行动中的法律
下载PDF
公益诉讼检察调查权的权属特征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陈宏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88-93,96,共7页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是对侵害国家和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进行法律监督的重要方式,检察机关行使调查权是实现这种法律监督职权的重要手段。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检察机关行使的调查权归根溯源属于当事人证明权内含的证据收集权,是推动实...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是对侵害国家和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进行法律监督的重要方式,检察机关行使调查权是实现这种法律监督职权的重要手段。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检察机关行使的调查权归根溯源属于当事人证明权内含的证据收集权,是推动实质且充分的诉讼活动从而实现公益诉权的保障。检察机关基于监督目的而补位提起公益诉讼是维护公益的后置救济途径,应当赋予检察机关不同于一般当事人的调查权行使方式和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调查 当事人证明 法律监督
下载PDF
民事庭审语言规则与策略研究——以当事人话语权表达的研判为基础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忠诚 孙伟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7,共6页
本文根据法律语言学的常规分析方法,对庭审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法庭审理中存在偏重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程序虚化现象,部分当事人及律师通过多种方式提出话语权主张。因此,应总结和遵循庭审语言规则,从语言学角度优化庭审程序,并在庭... 本文根据法律语言学的常规分析方法,对庭审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法庭审理中存在偏重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程序虚化现象,部分当事人及律师通过多种方式提出话语权主张。因此,应总结和遵循庭审语言规则,从语言学角度优化庭审程序,并在庭审细节上适当改良,科学评定庭审,夯实当事人话语权认知基础,以利于当事人话语的合法合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庭审 语言规则 策略 当事人话语
原文传递
民事诉讼契约化基本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涛 《兰州学刊》 2005年第3期159-163,共5页
民事诉讼契约是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民事诉讼的契约化是该理论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民事诉讼法理论长期并没有就该理论进行专门化研究,仅仅通过非体系化的方式探讨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合意。随着民事诉讼当事人“自治”精神的... 民事诉讼契约是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民事诉讼的契约化是该理论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民事诉讼法理论长期并没有就该理论进行专门化研究,仅仅通过非体系化的方式探讨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合意。随着民事诉讼当事人“自治”精神的扩展,法院日益尊重当事人的基本程序权利,民事诉讼的契约化能够为这种诉讼的演进提供一条有效的发展途径。但是作为研究的前提,民事诉讼契约的基本问题,诸如概念、本质特征、程序效力等等都应当进行深入研究,并且能够被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吸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契约 当事人权 民事程序
下载PDF
民事再审制度的理论阐释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秀清 《河北法学》 CSSCI 2004年第5期15-20,共6页
民事再审制度不仅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谈论已久的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重要问题 ,但大多学者将研究的热点集中于再审事由以及再审程序的改造与重构 ,而作者则认为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民事诉讼中的再审制度 ,必须转变... 民事再审制度不仅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谈论已久的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重要问题 ,但大多学者将研究的热点集中于再审事由以及再审程序的改造与重构 ,而作者则认为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民事诉讼中的再审制度 ,必须转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论文以对当事人私权利益予以合理救济为立足点 ,从反思我国现行再审制度入手 ,进而对民事再审制度的理论基础进行相应的阐释。提出民事再审制度存在的价值基础是对私权争议的公正裁判、权利基础是当事人的诉权与处分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再审制度 民事诉讼法 当事人 处分 国家本位主义 民事诉讼制度
下载PDF
论我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琦 张丽娜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94-97,共4页
目前我国民诉法对简易程序适用范围的规定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过于笼统、原则和抽象。因此,有必要修改民事诉讼法中关于简易程序的规定,对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诉讼标的的金额、当事人的选择权利作出清晰的界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简易程序 适用范围 当事人选择 中国
下载PDF
民事陪审制度的兴衰与启示 被引量:5
14
作者 唐东楚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9-154,共6页
相较刑事诉讼而言,世界范围内民事诉讼中的陪审制度似乎前景暗淡,但其总的发展趋势仍然是"衰而不败"。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中国特色"的陪审制度,它在民事诉讼中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司法公信和权威的首要基础是人民... 相较刑事诉讼而言,世界范围内民事诉讼中的陪审制度似乎前景暗淡,但其总的发展趋势仍然是"衰而不败"。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中国特色"的陪审制度,它在民事诉讼中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司法公信和权威的首要基础是人民大众尤其是具体案件当事人对司法公正的认同和理解,因此将具体案件是否适用人民陪审员制度,以及如何选择人民陪审员的选择权交给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失为一种完善我国现行民事陪审制度的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陪审制度 人民陪审员制度 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程序选择 利型一元启动机制
下载PDF
可移送审判管辖刑事案件法院分案制度研究
15
作者 孙燕山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58,共7页
囿于我国传统的法院分案制度存在的弊端,人民法院正在进行的各种方式的分案制度改革,存在着过分追求分案过程中的形式公正,而忽视案件处理结局上的实质公正不够的现象,尤其是疑难复杂案件,致使此类案件判决的司法公信力仍有提升空间;针... 囿于我国传统的法院分案制度存在的弊端,人民法院正在进行的各种方式的分案制度改革,存在着过分追求分案过程中的形式公正,而忽视案件处理结局上的实质公正不够的现象,尤其是疑难复杂案件,致使此类案件判决的司法公信力仍有提升空间;针对我国基层法院法官队伍现状以及不同案件审理需求,对可移送审判管辖刑事案件,需要在确立立案庭随机分案为主的法院分案改革成功经验同时,保留刑庭庭长必要的案件指定分案权,落实案件移送审判管辖制度,加强典型案例指导,赋予当事人的可移送审判管辖案件的请求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分案为主 指定分案为辅 移送审判管辖 保障措施 当事人分案请求
下载PDF
构建我国法院附设调解制度的理论设想
16
作者 刘学杰 张西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72-75,共4页
法院调解制度作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特有制度,在实践中对于及时解决民事纠纷、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及群众法治观念的逐渐增强,法院调解制度也显现出诸多的局限性和弊端... 法院调解制度作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特有制度,在实践中对于及时解决民事纠纷、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及群众法治观念的逐渐增强,法院调解制度也显现出诸多的局限性和弊端,严重影响了其积极作用的发挥。以改革现行法院调解制度为契机,构建我国的法院附设调解制度,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着巨大的法律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诉纠纷解决机制 当事人程序选择 法院调解 法院附设调解
下载PDF
民事诉讼契约化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思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08-111,共4页
将契约制度引入民事诉讼是民事诉讼私法精神的回归,是转型后民事诉讼制度再构建过程中必须植入的一种"基本元素"。民事诉讼的契约化与市场经济的契约自由和私权自治理念相契合,在市场经济社会的条件下,当事人主导的诉讼模式... 将契约制度引入民事诉讼是民事诉讼私法精神的回归,是转型后民事诉讼制度再构建过程中必须植入的一种"基本元素"。民事诉讼的契约化与市场经济的契约自由和私权自治理念相契合,在市场经济社会的条件下,当事人主导的诉讼模式将成为必然的选择。民事诉讼契约制度不仅是民事诉讼处分原则、辩论原则和当事人平等原则的应有之义,具有深刻的伦理基础,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主体性,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且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建立司法权威性,同时,亦有利于和谐法秩序的构建。其对于民事诉讼法的发展而言预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契约化 当事人选择
下载PDF
家事审判中职权探知的限度 被引量:10
18
作者 傅向宇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3-264,共22页
我国家事程序正在从普通民事程序中分离。家事审判实行职权探知主义已系共识,但裁判资料的形成与事实调查权的具体配置,却仍处于理论盲区、制度空白、实务混乱的状态。"当事人权"作为分析工具,既可以从理论上区分中国以诉讼... 我国家事程序正在从普通民事程序中分离。家事审判实行职权探知主义已系共识,但裁判资料的形成与事实调查权的具体配置,却仍处于理论盲区、制度空白、实务混乱的状态。"当事人权"作为分析工具,既可以从理论上区分中国以诉讼体制定义的诉讼模式论与大陆法系诉讼结构模式论下的辩论主义和职权主义,又可以从制度上厘清家事审判在职权主义原则下法官特有的事实调查权和当事人协助义务,与普通民事诉讼在辩论主义原则下的当事人自治及其例外情形,以及超越诉讼模式而基于诉讼主体地位无差别共享的"当事人权"及其相应的主体义务三者之间在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及法律后果上的差异,从而探求我国家事审判从普通民事诉讼体系中剥离后职权探知的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事案件 家事审判 探知 当事人权
原文传递
民事公益诉讼中检察调查权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宏 《法治论坛》 CSSCI 2018年第3期213-226,共14页
检察机关基于对侵害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进行法律监督而提起公益诉讼,但公益诉讼中的检察调查权与法律监督权不能画等号。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的当事人,所享有的调查权归根溯源属于当事人证明权内含的证据收集权,只不过基于诉讼主体的... 检察机关基于对侵害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进行法律监督而提起公益诉讼,但公益诉讼中的检察调查权与法律监督权不能画等号。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的当事人,所享有的调查权归根溯源属于当事人证明权内含的证据收集权,只不过基于诉讼主体的特殊性,是当事人证据收集权的一种特殊权利表现方式、特别类型。检察调查权是推动实质且充分的诉讼活动以实现公益诉权的前提。基于法律监督目的而补位产生的检察公益诉讼是维护公益的后置救济途径,应当赋予检察机关不同于一般当事人的调查权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调查 当事人证明 法律监督 制度保障
原文传递
程序保障第三波的理论解析与制度安排 被引量:30
20
作者 段文波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6-88,共13页
程序正义既是发现真实的手段,也是判决正当化的源泉。以此为前提的程序保障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关注重心各有不同。第一个阶段旨在强化当事人权,第二个阶段试图以充分的程序保障作为判决效的基础,第三个阶段则以程序保障作为民事诉... 程序正义既是发现真实的手段,也是判决正当化的源泉。以此为前提的程序保障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关注重心各有不同。第一个阶段旨在强化当事人权,第二个阶段试图以充分的程序保障作为判决效的基础,第三个阶段则以程序保障作为民事诉讼目的。作为一种诠释民事诉讼制度的原理,程序保障论从当事人之间的水平关系出发,反思了以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纵向关系为中心的民事诉讼,并试图在期日、期间、送达程序、主张举证程序、证据调查程序、上诉程序以及调解程序等各个层面重建民事诉讼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正义 程序保障 当事人权 对论规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