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法律文化内在冲突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占臣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2-85,共4页
法律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以法律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法律规范与制度、法律设施等为内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过程。当代中国法律文化内在矛盾与冲突主要存在于法律心理、法律意识、法律思想等隐型结构层面,这种内在冲突... 法律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以法律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法律规范与制度、法律设施等为内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过程。当代中国法律文化内在矛盾与冲突主要存在于法律心理、法律意识、法律思想等隐型结构层面,这种内在冲突的根源在于不同法律文化的物质依附性和政治功能性不同。要解决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内在冲突,必须通过学校教育、大众媒体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中国公民的法律素质,提升整个社会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法律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法律文化 冲突 根源 措施
下载PDF
试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形式渊源与历史渊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竹胜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8-73,共6页
试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形式渊源与历史渊源黄竹胜我国法源理论研究的现状表明:对法律渊源应如何界定、对司法解释、法律政策、非正式的法律渊源的效力应如何认识、以及对我国为何采取制定法做为主要的法源、等等问题,法学界都尚未完... 试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形式渊源与历史渊源黄竹胜我国法源理论研究的现状表明:对法律渊源应如何界定、对司法解释、法律政策、非正式的法律渊源的效力应如何认识、以及对我国为何采取制定法做为主要的法源、等等问题,法学界都尚未完全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意见。①②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 形式渊源 法律渊源 历史渊源 制定法 司法解释 大陆法系 新民主主义 法律思想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PDF
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转型看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星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4-18,22,共6页
本文尝试从构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角度审视历史的经验与当今法文化建设的关系,在分析中国近代转型后的法律制度与社会现实脱节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构建必须从扩大开放、吸收中外法律文化优秀成果、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 本文尝试从构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角度审视历史的经验与当今法文化建设的关系,在分析中国近代转型后的法律制度与社会现实脱节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构建必须从扩大开放、吸收中外法律文化优秀成果、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化法学研究和法制教育等方面创造现实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法律文化 构建 现实条件
下载PDF
“法人”进入当代中国法律,意义何在? 被引量:4
4
作者 方流芳 《中国法律评论》 CSSCI 2019年第6期154-162,共9页
"法人"是一个外来概念,这没问题,但问题是:外来概念是否贴近中国的制度现实,能否在法律解释的逻辑框架内自洽,能否为制度改善留下足够空间?本文拟从法律的历史演进出发,以法人的分类为主线,逐一分析观念和现实之间的和谐或张... "法人"是一个外来概念,这没问题,但问题是:外来概念是否贴近中国的制度现实,能否在法律解释的逻辑框架内自洽,能否为制度改善留下足够空间?本文拟从法律的历史演进出发,以法人的分类为主线,逐一分析观念和现实之间的和谐或张力,并就法律和借鉴的一般问题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法律 逻辑框架 历史演进 法人 现实
原文传递
浅析当代中国法律在社会变迁中的工具职能 被引量:3
5
作者 许国鹏 殷宏亮 《当代法学》 2001年第9期7-9,共3页
关键词 当代中国法律 社会变迁 人民意志 中国法制现代化 司法独立 政治体制改革 法律秩序 统治阶级意志 法律权威 经济体制改革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法律史学研究方法的分析
6
作者 马小红 张岩涛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0年第3期210-210,共1页
当代中国法律史研究经过“前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7)与“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三个阶段。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每个时期的研究成果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前十七年”主要采用的“阶级分析”方法曾对推动中国... 当代中国法律史研究经过“前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7)与“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三个阶段。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每个时期的研究成果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前十七年”主要采用的“阶级分析”方法曾对推动中国法律史的研究起到过重要作用,但“文革十年”中这一方法的绝对化却成为学术发展的桎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律 当代中国法律 阶级分析 史学研究方法 前十七年 十年 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
原文传递
中国当代法律社会史研究的价值、导向及其进路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新潮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0-168,共9页
中国当代法律社会史是一个可以多视角审视、多层次观察、多领域延展的拓荒性研究命题。积极开展中国当代法律社会史研究,揭示中国当代法律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探求中国当代法律与社会演变的历史规律,确立中国当代法律社会史... 中国当代法律社会史是一个可以多视角审视、多层次观察、多领域延展的拓荒性研究命题。积极开展中国当代法律社会史研究,揭示中国当代法律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探求中国当代法律与社会演变的历史规律,确立中国当代法律社会史研究范式,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展中国当代法律社会史,既需要有理论的关怀、通史的关怀,也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资料挖掘,还应有“瞻前顾后”的意识。中国当代法律社会史有多种研究进路,既可按照现行社会能够与法律产生关联的组成部分分别进行研究,也可根据现行部门法的划分标准分门别类开展研究,还可以新中国的历史分期为分析框架。同时,作为跨学科交叉研究,中国当代法律社会史应充分借鉴社会史和法社会学等学科的优秀研究成果,开拓研究视野,丰富选题内容,如此才能最终呈现一幅形象生动的当代中国法律与社会发展的动态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法律社会史 研究价值 进路
下载PDF
在现实主义中寻找中国当代法律的道路
8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1-241,共1页
胡铭、王震撰文《现实主义中寻找中国当代法律的道路》指出,霍姆斯的经典之作《法律的道路》所阐述的霍氏法律现实主义思想影响深远,我们今天在探寻中国式法治进路中仍能从中获得启示。首先,当前中国法治建设在宏观上应当破除法律形... 胡铭、王震撰文《现实主义中寻找中国当代法律的道路》指出,霍姆斯的经典之作《法律的道路》所阐述的霍氏法律现实主义思想影响深远,我们今天在探寻中国式法治进路中仍能从中获得启示。首先,当前中国法治建设在宏观上应当破除法律形式主义中“徒法自行”的幻想。法治建设的路径不仅仅是移植和改造西方法律体系,更不是盲目地以西方法学的现代化范式为标榜。中国法治道路应当构建适合中国社会实际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其次,中国法学研究当中法教义学已经获得的丰硕成果值得肯定,而且重视法理学的当代价值对于法治道路走向的把握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胡铭 王震 《现实主义中寻找中国当代法律的道路》
下载PDF
法律职业在当代中国的困境
9
作者 张婧 罗婉婷 《神州》 2014年第17期198-198,共1页
建设法治社会,既需要立法机关制定的严密的法律规则和合理的法律原则,也需要有精通法律、崇尚正义的职业法律者。因为法律是静态的,要想把纸上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活法”,必须依靠法律职业者有意识的行为,可见,在推动法治文明的进程中,... 建设法治社会,既需要立法机关制定的严密的法律规则和合理的法律原则,也需要有精通法律、崇尚正义的职业法律者。因为法律是静态的,要想把纸上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活法”,必须依靠法律职业者有意识的行为,可见,在推动法治文明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法律职业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职业在当代中国的困境
下载PDF
中国法律史方法论百年回顾思潮中法学与史学的学术分野——以宋代法律史研究为中心的反思
10
作者 贾文龙 韩金满 《宋史研究论丛》 2007年第1期550-564,共15页
在中国法律史研究的世纪总结中,方法论问题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这不仅因为研究方法对学科研究所具有的指导意义,也不仅因为中国法律史研究在20世纪所经历的历史变迁,还因为中国自清末从西方法系的整体移植直接确立了新中国的法律体... 在中国法律史研究的世纪总结中,方法论问题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这不仅因为研究方法对学科研究所具有的指导意义,也不仅因为中国法律史研究在20世纪所经历的历史变迁,还因为中国自清末从西方法系的整体移植直接确立了新中国的法律体系却又造成其与中华法系传统社会的冲突与纠葛。这不仅体现在当代中国法律在实际社会运用中的"有法不依"现象,也存在于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学术现实中。如近年来法史学界对借鉴马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中国法制史 梁治平 古代法律 司法官员 当代中国法律 诉讼档案 中华法系 古代法制 庆元条法
下载PDF
英美宪政的近代中国之旅——反思从戊戌变法到“四六宪法”的宪政认知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剑银 《清华法治论衡》 CSSCI 2013年第1期106-125,共20页
导言在比较法的视域中,当代中国法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奇怪的现实存在。至少,任何一种现存的"法系"(1egal system)、"法族"(1egal family)、"法圈"(1egal circle)理论碰到当代中国法律秩序构建的努力,都或... 导言在比较法的视域中,当代中国法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奇怪的现实存在。至少,任何一种现存的"法系"(1egal system)、"法族"(1egal family)、"法圈"(1egal circle)理论碰到当代中国法律秩序构建的努力,都或多或少会遇到麻烦。当代中国法宣示着"社会主义"的原则口号,承继着"中华文明"的秩序观念,移植过欧陆源头的法典,引进过英美印记的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当代中国法律 天坛宪草 宪政思想 政治法律制度 修律 临时约法 临时参议院 宪政制度 司法
下载PDF
法律与社会的冲突和互动——以电影《被告山杠爷》为例
12
作者 蔡雨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39-140,共2页
法治化是当代中国对外开放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但是法治化的“法”并非土生土长的中国的“法”,它是中国打开国门后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在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母体中,这种法必然会和中国... 法治化是当代中国对外开放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但是法治化的“法”并非土生土长的中国的“法”,它是中国打开国门后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在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母体中,这种法必然会和中国的传统社会产生冲突,这是两种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的必然结果。法律必须以社会为基础,面对陌生的法律文化,中国传统社会应当如何应对?法律与社会之间又该怎样互动和博弈?通过分析中国传统社会和当代国家极力推行的法律制度的内在张力来一一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 儒家伦理 中国古代的法律 当代中国法律
下载PDF
繁华与无序:法律体系建构的中国模式之检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钱大军 薛爱昌 《社会科学文摘》 2016年第3期80-81,共2页
中国法律体系的构建模式是一种进化因素和建构色彩并存的混合模式。这种模式无疑具有其自身优势。但同时,我们面临的现实境况却是法律的实践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我们不能被中国法律体系构建模式的繁华表象所迷惑,而要对此繁华表象下所隐... 中国法律体系的构建模式是一种进化因素和建构色彩并存的混合模式。这种模式无疑具有其自身优势。但同时,我们面临的现实境况却是法律的实践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我们不能被中国法律体系构建模式的繁华表象所迷惑,而要对此繁华表象下所隐藏的一系列无序和乱象保持警惕。法律体系构建模式的逻辑谬误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构建应该从实践出发,并且只能从中国的实践出发已经成为官方的行为圭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建构 中国法律体系 构建模式 逻辑谬误 当代中国法律 主体性 道德自觉 法律移植 地方立法 理性建构
原文传递
14
《国土资源导刊》 2014年第11期2-2,共1页
拼音:fǎ释义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字述法是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 拼音:fǎ释义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字述法是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比如法办、法典、法规等。法,是十月最大的热词,因为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规则 如水 神兽 神话传说 基本义 日至 当代中国法律 司法公信力 哲学家培根 社会公正
下载PDF
现代法律如何应对生态风险?——进入卢曼的生态沟通理论 被引量:8
15
作者 金自宁 《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 2012年第1期213-231,共19页
一、卢曼的理论关怀与本文的问题界定人在自然中生存。自从这个世界有了人类,自然环境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只是,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后,有了现代科技的武装,人这个既没有鹰的眼睛也没有豹的速度和熊的力量的脆弱生灵,拥有... 一、卢曼的理论关怀与本文的问题界定人在自然中生存。自从这个世界有了人类,自然环境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只是,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后,有了现代科技的武装,人这个既没有鹰的眼睛也没有豹的速度和熊的力量的脆弱生灵,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可以史无前例地"征服"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曼 现代法律 生态风险 法律系统 沟通理论 法律规范 法律决定 当代中国法律 什么是法律 中国法治
原文传递
部门法研究对中国法理学的可贵贡献——兼谈如何理解中国法治困境 被引量:1
16
作者 泮伟江 《行政法论丛》 CSSCI 2010年第1期621-635,共15页
几乎不约而同的,当代中国行政法领域的两位最值得关注的年轻学者,各自出版了问题意识相互交叉,思考方向也几乎是一致的法理学著作。遗憾的是,这两部著作却没有引起中国的法理学研究者足够的重视。这两部著作分别是清华大学法学院何海波... 几乎不约而同的,当代中国行政法领域的两位最值得关注的年轻学者,各自出版了问题意识相互交叉,思考方向也几乎是一致的法理学著作。遗憾的是,这两部著作却没有引起中国的法理学研究者足够的重视。这两部著作分别是清华大学法学院何海波先生的《实质法治:寻求行政判决的合法性》与北大法学院的沈岿先生的《公法变迁与合法性》。说这两本论著的问题意识相互交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治 沈岿 行政法领域 形式法治 行政判决 刘燕文 部门法 法理学研究 当代中国法律 清华大学法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法治需要“文化底盘”
17
作者 高鸿钧 《法制资讯》 2008年第9期53-54,共2页
中国现代法治需要"文化底盘",否则法治难以健康发展。在现代社会,由于体制化和制度性"刚性"机制的强化,作为"柔性"机制的文化不再承担统驭万象和全面整合社会的功能,它开始退居生活世界,为私人生活提供... 中国现代法治需要"文化底盘",否则法治难以健康发展。在现代社会,由于体制化和制度性"刚性"机制的强化,作为"柔性"机制的文化不再承担统驭万象和全面整合社会的功能,它开始退居生活世界,为私人生活提供意义资源。但是,这并非意味着法律可以与文化毫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人生活 体制化 当代中国法律 一言既出 重刑主义 道德义务 民贵君轻 实证化 道法自然 照单全收
原文传递
走进法律成语的大千世界
18
作者 宋伟哲 《检察风云》 2022年第19期80-81,共2页
在法律文明的长河中,法律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在西方社会,法律谚语深受人们青睐。复杂深邃的法理经过谚语的通俗化演绎,深入人心。其实在东方社会,法律语言的影响也极为深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成语的大千世界里,许多词汇与法律... 在法律文明的长河中,法律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在西方社会,法律谚语深受人们青睐。复杂深邃的法理经过谚语的通俗化演绎,深入人心。其实在东方社会,法律语言的影响也极为深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成语的大千世界里,许多词汇与法律息息相关。同一般的谚语相比,成语言简意赅,有明确的源流典故,更富历史文化韵味。从古至今,法律成语在中国人的法律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熟知法律成语典故,熟练运用法律成语,是当代中国法律人传承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独特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韵味 传统法律文化 成语典故 当代中国法律 中华传统文化 言简意赅 大千世界 谚语
原文传递
汉语实践法学的话语体系
19
作者 童之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第6期121-122,共2页
《学术研究》2023年1期,25000字集中体现当代中国法律实践的语言符号相对于中国法学理论研究来说,“实践”当然是指当代中国法律实践。狭义的法律实践,指以宪法为基础的当代中国法律体系及其实施过程;广义的法律实践,是狭义的法律实践... 《学术研究》2023年1期,25000字集中体现当代中国法律实践的语言符号相对于中国法学理论研究来说,“实践”当然是指当代中国法律实践。狭义的法律实践,指以宪法为基础的当代中国法律体系及其实施过程;广义的法律实践,是狭义的法律实践加上它产生和发展的相关历史背景、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理论研究 当代中国法律 《学术研究》 话语体系 实践法学 历史背景 思想文化环境 语言符号
原文传递
试论法人类学的学科独立性问题——与法社会学相比较
20
作者 常安 《民间法》 CSSCI 2008年第1期77-86,共10页
一、问题的提出:两个法学交叉学科的不同命运法人类学与法社会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涌现出的两个法学交叉学科,似乎从一开始就摆脱不了彼此纠缠不清的命运,虽然二者无论是在中国学界还是西方学界,命运都迥然不同,与法社会学的风光无限相... 一、问题的提出:两个法学交叉学科的不同命运法人类学与法社会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涌现出的两个法学交叉学科,似乎从一开始就摆脱不了彼此纠缠不清的命运,虽然二者无论是在中国学界还是西方学界,命运都迥然不同,与法社会学的风光无限相比,法人类学着实冷清了许多,虽然二者均为所谓的法学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研究,产生时间、智识资源等诸方面均有相似之处,甚至随着都市人类学的产生而有人类学转向之说,但直至现在,法人类学的独立学科地位仍然被很多人质疑,而质疑的一个核心论断即是:法人类学是法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也就是说,要谈法人类学的学科地位,似乎总要扯上法社会学。可谓是"孪生兄弟的不同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人类学 法社会学 民间法研究 人类学学者 法律多元 埃利希 社会学法 纠纷解决模式 学科独立性 当代中国法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