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当代小说批评的范式演变及其反思
1
作者 王金山 高明霞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79,共6页
参照中外文学理论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大致把文学批评关注焦点的变化,看作是范式不断转化的结果。纵观内蒙古当代小说批评,"历史主义———实证主义范式"、作者中心范式、世界中心范式是构成批评文本的主要范式,具体表现为对... 参照中外文学理论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大致把文学批评关注焦点的变化,看作是范式不断转化的结果。纵观内蒙古当代小说批评,"历史主义———实证主义范式"、作者中心范式、世界中心范式是构成批评文本的主要范式,具体表现为对作品不同层面的社会认识、道德教化、意识形态、人生价值、民族意识、性别意识等方面的鉴赏与批评。借鉴西方"文化研究"范式,内蒙古自治区当代小说批评亦有相当数量的上乘之作,文化研究范式主要表现为女性主义视角。"读者中心"范式和新兴的"生态美学"视角在内蒙古小说批评中都是缺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当代小说批评 范式 成就 问题 反思
下载PDF
反本质主义批评话语——论中国当代小说批评的后现代性
2
作者 支宇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42-48,共7页
"反本质主义"既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基本质素,也是中国后现代小说批评话语的根本立场。"反本质主义"批评提出的直接目标在于颠覆现代性的"本质主义"文学观,倡导所谓"反本质主义"的文学写作... "反本质主义"既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基本质素,也是中国后现代小说批评话语的根本立场。"反本质主义"批评提出的直接目标在于颠覆现代性的"本质主义"文学观,倡导所谓"反本质主义"的文学写作。依据这一批评观,90年代中国小说被阐释为对没有"本质"的生活现象的直接书写和不顾一切的文本生产。中国90年代后现代小说批评话语的"反本质主义"倾向充分体现在陈晓明所使用的"现在主义写作"、"仿真叙事"和"欲望化叙事"三个术语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本质主义 中国当代小说批评 后现代性 陈晓明
下载PDF
当代法国文学的反讽之维--评《文化批评视野下法国当代小说中的反讽叙事研究》
3
作者 吴水燕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22年第3期70-77,93,共9页
《文化批评视野下法国当代小说中的反讽叙事研究》聚焦“反讽”这一关键词,首先关注了反讽在当代法国文学中的书写,考察并剖析了反讽生成的文化土壤以及当代西方个体的生存境况。其次,该书围绕爱情主题和作家的自我书写,探讨了当代反讽... 《文化批评视野下法国当代小说中的反讽叙事研究》聚焦“反讽”这一关键词,首先关注了反讽在当代法国文学中的书写,考察并剖析了反讽生成的文化土壤以及当代西方个体的生存境况。其次,该书围绕爱情主题和作家的自我书写,探讨了当代反讽小说在叙事和体裁层面的戏仿与变奏。最后,专著深入到反讽的语言中,探究语言的物质性。整部专著就反讽在修辞学、语言学、文学、美学、哲学等层面的呈现进行了多维的解读,揭示出蕴含在反讽肌理之中的存在之思,扩宽了法国当代文学的阐释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批评视野下法国当代小说中的反讽叙事研究》 反讽 叙事 法国当代小说
下载PDF
叙事:中西不同的理解视角 被引量:5
4
作者 程光炜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共6页
叙事学是在结构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叙事文本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它重视文本叙述结构的研究,强调对叙事文本作技术分析。叙事学理论介绍到中国后,在接受过程中因中国特殊历史语境而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理解视角。与西方纯形式的叙事学... 叙事学是在结构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叙事文本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它重视文本叙述结构的研究,强调对叙事文本作技术分析。叙事学理论介绍到中国后,在接受过程中因中国特殊历史语境而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理解视角。与西方纯形式的叙事学研究不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叙事学倾向于把叙事时间、叙事体态和叙述语式转变成中国化的"叙事结构",将叙事研究与小说社会学研究结合;或者借助西方叙事学功能结构来分析中国小说叙事中天人合一的矛盾,建构以人为中心的叙事学。在中国当代小说批评中,出现了用作品形式代替作品内容的批评意图,以"叙述"代替"作者",成为90年代以后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主流。当代小说批评直接参与当代小说创作的洪流,因此叙事学理论内化在当代小说修辞技巧中,并深刻影响着作家看问题看世界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叙述 作品形式 修辞技巧 当代小说批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