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弥合断层,走向互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公众面向”
- 1
-
-
作者
谢慧英
-
机构
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
出处
《艺术传播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57-67,共11页
-
基金
福建省社科联规划基金项目“传统资源转化与闽系当代艺术家创融研究”(编号:FJ2021B19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从全球化时代各国各民族谋求文化发展、确认文化身份的路径看,当代艺术应当能成为国际交流中塑造国家形象、彰显国家文化活力的重要载体。优秀的本土当代艺术能够为具备明确的当代意识和时代感的国人提升参与社会文化事务的能力与审美水准做出自己的贡献。然而出于历史背景、当代艺术自身对观念阐释的依赖,以及消费主义和泛娱乐性文化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中国当代艺术与大众之间尚有巨大的审美“断层”。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迫切需要重新思考其“公众面向”的应有之义,以切实寻求与公众互动的有效路径,展现出应有的姿态。
-
关键词
中国当代艺术
审美断层
公众传播
艺术当代性
艺术普及
-
Keywords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esthetic gap
public communication
artistic contemporariness
art popularization
-
分类号
J124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新造神运动与当代艺术的魔幻性
- 2
-
-
作者
周暾
-
机构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
出处
《艺术探索》
2009年第2期60-60,64,共2页
-
文摘
本文论述了当代社会中"新造神运动"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当代艺术的魔幻性的影响,并阐述了当代艺术中的魔幻性与当代文化现状和人的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
-
关键词
新造神运动
当代艺术的魔幻性
反概念性
社会分工
科技
-
Keywords
the New Revolution of Creating God, the magiclism of modern art, anti-conception,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分类号
J110.9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升门以来的艺术学研究综述(2013)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心峰
李新
-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5-115,共11页
-
文摘
2013年,是艺术学独立门户,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升格为"艺术学门类学科"的第三年。这一年,我国艺术学领域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思考中国的文化艺术发展与实现"中国梦"的密切关系,强调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强调中国文化艺术的民族价值和民族气派,探讨推动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有效途径,取得一些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中国艺术的当代发展与当代性是2013年艺术学界热议的一个重要议题。三联书店出版王文章艺术评论集《艺术当代性论评》,所收文章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作者对艺术当代性问题的认识,《确立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文艺的当代性》《中国当代艺术需要建构自身的当代性》等文章更是直接探讨了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在艺术学研究中,有关艺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年度的艺术基础理论探讨出现了一些很有价值、值得重视的研究成果。"艺术民主"作为一个带有艺术政治学、艺术社会学色彩的命题,无疑带有很强的现实性、实践性,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基础理论问题。而"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也是"十八大"报告所描绘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蓝图题中应有之义。此外,本年度有关艺术语境、艺术意象、非西方化的艺术定义等问题的探讨也值得关注。艺术批评是艺术学理论学科重要构成部分。2013年,有关艺术批评的讨论较为热烈,在这些讨论中提出了新的问题,作出了新的思考。另外,本年度在艺术史、艺术教育与艺术管理等领域,也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
关键词
2013年
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
中国梦
艺术当代性
艺术民主
艺术批评
-
Keywords
In 2013
Arts Science
Chinese Dream
Contemporariness of Art
Artistic Democracy
Art Criticism
-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试论公共艺术言说的地域性与艺术的当代性的合一
被引量:7
- 4
-
-
作者
黄作林
罗晓欢
-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4年第5期132-134,共3页
-
基金
2012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重庆市公共艺术的地域化表达策略研究>(12SKE12)阶段成果
-
文摘
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将向有文化积累的城市转移。文化这一当代城市的核心要素,便是以公共艺术为载体来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创造活力、民主政治和人文关怀。相应地,地域性言说和当代性表达成为了公共艺术的基本策略。而基于历史文脉的地域性言说与基于当代科技、文化和艺术的当代性表达的合一,当是当代城市化进程中公共艺术的应有策略。
-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地域性:当代艺术
城市文化
-
Keywords
public art
regionality
contemporary art
the culture of cities
-
分类号
J02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艺术学研究的三个面向与整合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刘剑
李书吟
-
机构
贵州大学美术学院
贵州大学音乐学院
-
出处
《艺术学界》
CSSCI
2018年第2期97-104,共8页
-
文摘
在各种技术飞速发展并不断突破生活边界,以及民间艺术保护研究日益升温的当下,艺术学研究需同时面向三个领域,即以技艺和仪式为核心面向前现代的民间性艺术、以超功利为核心面向现代的审美性艺术和以介入性为艺术精神的当代艺术。本文将对它们进行理论的整合和吸纳,以回应艺术发展实践的诉求,满足自身理论调适的需要。
-
关键词
民间性艺术
技艺
审美性艺术
审美
当代性艺术
介入
-
分类号
J02
[艺术—艺术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