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跻身经典的艰难与曲折——老舍小说《离婚》的当代接受史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剑华 陈泽曼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3-160,共8页
20世纪50-70年代,老舍小说《离婚》在精英界和大众读者中双双受冷落,这种状况主要受到审美标准和时代主流氛围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离婚》在精英界依然未受到重视,却得到了大众读者的热捧。形成这种落差的原因在于审美标准的不一... 20世纪50-70年代,老舍小说《离婚》在精英界和大众读者中双双受冷落,这种状况主要受到审美标准和时代主流氛围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离婚》在精英界依然未受到重视,却得到了大众读者的热捧。形成这种落差的原因在于审美标准的不一致:精英界秉持的是"重思想轻艺术"的批评标准,而大众读者却以"文学性"和"时代性"的标准肯定《离婚》的价值,并赋予小说以新的意义。《离婚》在当代并未获得完全的肯定,它什么时候能够成为精英界和大众读者都"需要"的作品,才能赢得真正意义上的"经典"地位。这需要精英界跳出固有的批评思维,重新思考何为"好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离婚》 当代接受 经典认证
下载PDF
论离愁的传统文化生态内涵及当代接受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达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65-68,共4页
离愁是由古代文人的征戍、宦游和流放而引起的,有其生成的传统文化基础和底蕴,正是蕴寓在独特而丰厚的文化生态下,离愁才包容衍生了乡关之思、功名之憾、民生之忧三大美学内涵和精神特质。这是一个多层互指的审美情感体系。在当代的接... 离愁是由古代文人的征戍、宦游和流放而引起的,有其生成的传统文化基础和底蕴,正是蕴寓在独特而丰厚的文化生态下,离愁才包容衍生了乡关之思、功名之憾、民生之忧三大美学内涵和精神特质。这是一个多层互指的审美情感体系。在当代的接受美学视野下具有文学思想艺术张力生成的无限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愁 乡关之思 功名之憾 民生之忧 当代接受
下载PDF
《为奴隶的母亲》当代接受轨迹寻踪
3
作者 陈娇华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91-98,共8页
《为奴隶的母亲》自1930年问世以来不断地被重读、接受,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其当代接受经历了一个由社会历史批评到文化、人性批评,再到多元化阐释的发展轨迹。这既是作品本身具有的优秀艺术品质决定的,也体现了作品创作时的过渡性特... 《为奴隶的母亲》自1930年问世以来不断地被重读、接受,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其当代接受经历了一个由社会历史批评到文化、人性批评,再到多元化阐释的发展轨迹。这既是作品本身具有的优秀艺术品质决定的,也体现了作品创作时的过渡性特征。同时,这种接受演变轨迹既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的发展演变息息相关,也是中国当代社会历史、文化思潮和审美风尚的发展演变在文学接受上的反映。考察《为奴隶的母亲》的当代接受具有丰富的文学史和文化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奴隶的母亲》 文学经典 当代接受
下载PDF
经典的“传承”及其文化意味——论苏童对张爱玲小说的“当代接受”
4
作者 张立群 张颖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68-73,共6页
作为经典化的传承过程,张爱玲小说对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当代小说创作曾产生重要影响。以先锋作家苏童为例,在结合作家认同、家族与颓废、女性与人性以及具体创作手法等的前提下,苏童对于张爱玲小说的"当代接受"始终包含着... 作为经典化的传承过程,张爱玲小说对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当代小说创作曾产生重要影响。以先锋作家苏童为例,在结合作家认同、家族与颓废、女性与人性以及具体创作手法等的前提下,苏童对于张爱玲小说的"当代接受"始终包含着较为复杂的文化内涵。而选择两代作家比较的目的在于拓展某种文学艺术精神及其价值的历史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 传承 苏童 张爱玲 当代接受
下载PDF
《西游记》的影视改编与当代接受探析——以《西游降魔篇》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胡炳娴 《文教资料》 2013年第12期77-78,共2页
《西游记》自成书以来被动地接受了很多艺术性改编,在改编的过程中呈现出娱乐化、情爱化、特效化的趋势。作者以《西游降魔篇》为例,从故事主题、主体及人物形象方面阐释影视对文本的改变,并具体分析当代人对《西游记》改编后的影视的... 《西游记》自成书以来被动地接受了很多艺术性改编,在改编的过程中呈现出娱乐化、情爱化、特效化的趋势。作者以《西游降魔篇》为例,从故事主题、主体及人物形象方面阐释影视对文本的改变,并具体分析当代人对《西游记》改编后的影视的接受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西游降魔篇》 影视改编 当代接受
下载PDF
康德美学中国当代接受中的几个问题
6
作者 蓝国桥 《海峡人文学刊》 2022年第2期17-26,80,155,共12页
康德美学的中国当代接受,至少存在着四大急需澄清的问题:一是学界给康德哲学和美学,贴上了二元论的标签。由于赋予想象力以极其强大的功能,康德的学说及其体系特点,不是流播已久的二元论,而是二元向一元的生成。这一特征在鉴赏判断中,... 康德美学的中国当代接受,至少存在着四大急需澄清的问题:一是学界给康德哲学和美学,贴上了二元论的标签。由于赋予想象力以极其强大的功能,康德的学说及其体系特点,不是流播已久的二元论,而是二元向一元的生成。这一特征在鉴赏判断中,表现得更加明显。二则是牟宗三错误地认为,康德以主观形式的合目的性,充当鉴赏判断的先验原理,不很恰当,应被置换。偏差产生的原因是他将该原理与神学对接起来。确切说来,亚里士多德造物塑型的四因说,是牟宗三之观点展开的坚实背景。由此,马克思与康德的距离就很近。三是有人不恰当地认定,在康德与马克思美学之间,存在着断裂性关系。为促进“人(自由)—自然”的统一,马克思是将康德的反思判断,翻转为实践活动。马克思还吸纳了康德重感性、倡自由和尊重人等观念。要康德还是要杜威,我们尚需谨慎面对。四是告别康德的劝诫,却不时在学界涌动。康德美学的意蕴丰富,而且极具启发性。美学文论教材的编写使用,以及人才的培养,使得康德思想一再得到激活。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应直面康德接受中的问题后再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美学 中国当代接受 二元论 合目的性 问题
下载PDF
泛文学及其当代接受问题——重勘阿城《棋王》
7
作者 刘大先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7,共9页
一、知识谱系之外的泛文学《棋王》是一篇幸运的作品,发表后不久,即在“文化热”和迅速迭代更新的文学浪潮中被逐渐经典化,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进入到文学史叙述之中,并且不断地被重读。杨晓帆曾经详细地考辩过《棋王》的经典... 一、知识谱系之外的泛文学《棋王》是一篇幸运的作品,发表后不久,即在“文化热”和迅速迭代更新的文学浪潮中被逐渐经典化,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进入到文学史叙述之中,并且不断地被重读。杨晓帆曾经详细地考辩过《棋王》的经典化过程:它最初的发表并不顺利,曾经被《北京文学》以“写了知青生活的阴暗面”为由退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棋王》 寻根文学 《北京文学》 泛文学 文学史叙述 当代接受 知青生活 知识谱系
原文传递
经典作品的当代接受 浅谈昆剧《蝴蝶梦》的整理改编
8
作者 罗周 《剧本》 2023年第7期52-54,共3页
2022年,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约我整理改编一部以旦角为主的古典作品,我翻遍了典籍,建议道:“《蝴蝶梦》如何?”以“庄生梦蝶”题材入戏由来已久,元杂剧有《鼓盆歌庄子叹骷髅》《老庄周一枕蝴蝶梦》等,明清传奇有《南华记》《皮囊记》... 2022年,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约我整理改编一部以旦角为主的古典作品,我翻遍了典籍,建议道:“《蝴蝶梦》如何?”以“庄生梦蝶”题材入戏由来已久,元杂剧有《鼓盆歌庄子叹骷髅》《老庄周一枕蝴蝶梦》等,明清传奇有《南华记》《皮囊记》《扇坟记》及谢国、陈一球、无名氏、石庞等人各著的同题传奇《蝴蝶梦》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梦》 元杂剧 当代接受 无名氏 明清传奇 古典作品 经典作品 蝴蝶梦
原文传递
论古代经典文本的当代存在——以《西游记》的接受为例
9
作者 郭芳丽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8-30,共3页
《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深受历代读者的喜爱。但是不同时代的读者由于自身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而对同一部作品产生不同的理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系列依据《西游记》改编的影视作品和网络小说。改编作品是... 《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深受历代读者的喜爱。但是不同时代的读者由于自身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而对同一部作品产生不同的理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系列依据《西游记》改编的影视作品和网络小说。改编作品是作为读者的改编者对原著理解的一种物化,是原著的一种当代存在。所以,我们可以从改编作品中可以窥见《西游记》的接受情况。《西游记》当代接受中,“神魔游戏的等价承继”和“超越游戏的‘空白’填补”是其显著特点,而“审美经验的发展演变”是各个当代存在文本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接受 当代存在 游戏价值 “空白”填补 审美经验
下载PDF
现当代艺术与民众之间的距离
10
作者 王欣童 《陶瓷》 CAS 2024年第6期96-97,134,共3页
近些年,“现当代艺术”被更多人关注,其热度不断升温,现当代艺术展览、书籍层出不穷。现当代艺术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大趋势,但是“现当代艺术”真的走近了当下人们的生活吗?它和当下“大众审美”距离几何?笔者旨在探讨现当代艺术与... 近些年,“现当代艺术”被更多人关注,其热度不断升温,现当代艺术展览、书籍层出不穷。现当代艺术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大趋势,但是“现当代艺术”真的走近了当下人们的生活吗?它和当下“大众审美”距离几何?笔者旨在探讨现当代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问题的现状,分析大众艺术接触度以及现当代艺术无法走近大众的诱因。通过国内外研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引出艺术教育体系的滞后性,大众美育传媒的不完整性以及一系列艺术理论书籍的滞后性。最后笔者总结了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并对于现当代艺术做出了新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艺术大众审美艺术教育体系艺术接受 艺术批评
下载PDF
书写的相似:语境、主题与手法——中国创作界对福克纳的接受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宇 朱振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03-109,共7页
从宏观看,中国创作界与福克纳在书写语境上有许多相近之处,如时代背景、文学环境以及个人审美追求等,这些相似点成为中国创作界接受福克纳的基础。从微观看,立足家乡、挖掘人性和忍受苦难是福克纳创作中的重要内容,意识流和多角度叙事... 从宏观看,中国创作界与福克纳在书写语境上有许多相近之处,如时代背景、文学环境以及个人审美追求等,这些相似点成为中国创作界接受福克纳的基础。从微观看,立足家乡、挖掘人性和忍受苦难是福克纳创作中的重要内容,意识流和多角度叙事则是福克纳主要运用的创作手法。莫言、余华和赵玫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对上述因素有选择地进行了仿效、借鉴和融合。由此创作出的文本不仅成为作家个人的重要作品,同时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当代接受 莫言 余华 赵玫
下载PDF
计谋叙事的当代演变与接受——以《琅琊榜》为例
12
作者 巩凌姝 《创作评谭》 2024年第4期61-65,共5页
在当下,计谋叙事不仅是文学的表达方式,更是社会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的一种反映。本文选取《琅琊榜》为典型案例,追溯计谋叙事的历史传承与演变,解读“计谋+情感”叙事模式的成功之处,并通过分析计谋叙事的当代接受,探讨计谋叙事经久... 在当下,计谋叙事不仅是文学的表达方式,更是社会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的一种反映。本文选取《琅琊榜》为典型案例,追溯计谋叙事的历史传承与演变,解读“计谋+情感”叙事模式的成功之处,并通过分析计谋叙事的当代接受,探讨计谋叙事经久不衰的现实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接受 《琅琊榜》 叙事模式 传承与演变 计谋 现实原因 成功之处 典型案例
原文传递
从传统走向现代——张爱玲与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之比较研究
13
作者 包燕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2-67,共6页
本文通过张爱玲和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的比照,考察其相类母题背后情感诠释的两种声音。同时,从文学接受的视角考察两者在当代的不同命运及其潜在的在文学类型化和个性化上所作的不同努力,从而进一步思索大众文学和精英文学的异质性和互... 本文通过张爱玲和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的比照,考察其相类母题背后情感诠释的两种声音。同时,从文学接受的视角考察两者在当代的不同命运及其潜在的在文学类型化和个性化上所作的不同努力,从而进一步思索大众文学和精英文学的异质性和互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鸳鸯蝴蝶派 言情 文化异质 当代接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