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民法史活化石”金平——只有这个时代才能产生民法典
1
《党的生活(青海)》 2020年第7期72-72,共1页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迎来"民法典时代"。被誉为"当代民法史活化石"的我国98岁民法学家金平教授是目前唯一健在的参加了我国前三次民法典起草的专家组成员。从放牛娃到...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迎来"民法典时代"。被誉为"当代民法史活化石"的我国98岁民法学家金平教授是目前唯一健在的参加了我国前三次民法典起草的专家组成员。从放牛娃到法学家以金平的名字命名的"金平法学成就奖",被称为中国法学界的"诺贝尔奖"。他在民法调整对象问题上率先提出的"平等说"理论,为民法划定了一个科学的调整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调整对象 中国法学界 民法 当代民法 金平 诺贝尔奖 成就奖 民法学家
下载PDF
近代民法的现代性危机及其后现代转向——兼论当代民法使命 被引量:12
2
作者 侯佳儒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126-134,160,共10页
"民法危机"论由来已久。本文以现代性理论为视角,提出所谓"民法危机"本质上是近代民法的现代性危机;所谓"现代民法",则是近代民法发生后现代转向的产物,所谓的"现代民法"其实是一种后现代法律... "民法危机"论由来已久。本文以现代性理论为视角,提出所谓"民法危机"本质上是近代民法的现代性危机;所谓"现代民法",则是近代民法发生后现代转向的产物,所谓的"现代民法"其实是一种后现代法律现象。当代中国民法要通过重新书写近代民法、超越现代民法而重新担负启蒙的使命,当代民法发展面临沟通东西方文化、由近代民法向现代民法转型和重申启蒙精神的三重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民法 现代民法 当代民法 现代性 后现代转向
原文传递
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中国当代民法的历史性跨越 被引量:27
3
作者 杨立新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2-97,共26页
《民法通则》是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一部具有民法总则性质的民法单行法,通过确立民法基本原则、民事主体和民事法律行为及代理制度,宣示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建立较为完整的民事责任制度等立法举措,唤起了民众的民事权利意识,保障了... 《民法通则》是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一部具有民法总则性质的民法单行法,通过确立民法基本原则、民事主体和民事法律行为及代理制度,宣示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建立较为完整的民事责任制度等立法举措,唤起了民众的民事权利意识,保障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中国民法典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在中国当代历史上具有重要价值。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法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民法学为当代民法立法提供理论支撑,依法治国的法治蓝图为实现中国当代民法的历史跨越注入强大动力,因而民法典编纂具备了必要条件。《民法总则》的制定完成,适应时代经济、人文和法治特征的要求,彰显民法典的人文主义立场和精神,迎接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保障人对新型权利及其客体的享有和支配,标志着《民法通则》完成了历史任务,标志着中国当代民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奠定了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基础和分则各编的框架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总则 民法通则 中国当代民法 人文主义 科技发展
原文传递
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中国当代民法的历史性跨越
4
作者 杨立新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8年第6期117-118,共2页
《民法总则》作为中国编纂民法典任务的第一步,因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的突出亮点,就是坚守人文主义立场和精神,迎接当代科技发展的挑战,因而对21世纪民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奠定了中国民法典的基调和基本框架。
关键词 民法通则 民法总则 中国民法 民法总则》 当代科技发展 编纂民法 历史性跨越 当代民法
原文传递
百年中的中国民法华丽转身与曲折发展——中国民法一百年历史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1
5
作者 杨立新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3期1-23,共23页
中国民法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其中大清民律草案、民国民律草案和民国民法典在中华法系民法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华丽转身,走向了继受欧陆民法的不归路,适应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了中国民法的现代化。1949... 中国民法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其中大清民律草案、民国民律草案和民国民法典在中华法系民法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华丽转身,走向了继受欧陆民法的不归路,适应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了中国民法的现代化。1949年以来,当代中国民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终于迎来了21世纪民法的繁荣和发展。总结经验教训,21世纪的中国民法应当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创造中国民法的辉煌,造福于21世纪的中国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法 百年历史 大清民律草案 民国民律草案 民国民法 伪满洲国民法 当代中国民法
下载PDF
《民法典》背景下工程建设中的专利侵权思考
6
作者 严驰 《上海建桥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3-76,92,共5页
一、引言2021年起正式施行的《民法典》分为七编,包括附则共计1260条,是我国民事法律规范的集大成者。1911年《大清民律草案》诞生以来,中国民法典的编纂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程。民法作为人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与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紧... 一、引言2021年起正式施行的《民法典》分为七编,包括附则共计1260条,是我国民事法律规范的集大成者。1911年《大清民律草案》诞生以来,中国民法典的编纂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程。民法作为人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与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民法典》的通过对我国近现代的法制建设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其内容在以往的基础之上又有了许多的超越之处,极具中国特色,反映了当下中国的国情和治理的需要。总的来说,这部民法典在世界民法典中毫不逊色,已屹立于世界当代民法之林。[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民事法律规范 法制建设 民法 《大清民律草案》 专利侵权 基本行为准则 当代民法
下载PDF
中国民法学的效率意识
7
作者 熊丙万 《社会科学文摘》 2019年第1期70-72,共3页
中国当代民法发生的经济动因就像我们在总体上趋于对美的偏爱一样,我们也偏爱讲效益的观念和措施,并认为那些讲效益的观念和措施是好的。中国当代民法的发展史也同样反映了这一点。中国当代民法是与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相伴相生的社会现象... 中国当代民法发生的经济动因就像我们在总体上趋于对美的偏爱一样,我们也偏爱讲效益的观念和措施,并认为那些讲效益的观念和措施是好的。中国当代民法的发展史也同样反映了这一点。中国当代民法是与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相伴相生的社会现象,对经济效率的渴求是催生当代民法的主要因素和原初动力。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这一转变本身是为了提高社会生产和交易的经济效率,用当时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为了'搞活经济'。'搞活经济是改革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效率观念 经济效应 效率分析 效率意识 当代民法
原文传递
From the General Provisions of Civil Law to the General Rules of Civil Law:A Historic Leap
8
作者 Yang Lix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20年第2期5-25,共21页
The General Provisions of Civil Law(民法通则),formulated in the early day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was a special law that set out the basic principles or rules of civil law,defining civil subjects,civil legal acts an... The General Provisions of Civil Law(民法通则),formulated in the early day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was a special law that set out the basic principles or rules of civil law,defining civil subjects,civil legal acts and the agency system,declaring the civil rights enjoyed by civil subjects,establishing a relatively complete system of civil liability system,and so on.It kindled awareness of civil rights among the mass of the population,ensured China’s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nd laid down a basic framework and content for the civil code,so hold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civil law has had to change with the times.Civil law jurisprudence injects theoretical support into contemporary civil law legislation,and the blueprint for law based governance provides a powerful impetus to the historic leap forward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vil law,providing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codification of civil law.The completion of the General Rules of Civil Law(民法总则)answer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conomic,humanist and legal character of the times,demonstrates the humanist stance and spirit of the civil code,rises to the challenge of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and ensures people’s enjoyment and control of their new-style rights and their objective forms.This signifies that the GPCL has accomplished its historical task and civil law in contemporary China has realized a historic leap forward,laying a foundation for the compilation of the Chinese civil code,including the specific provisions of the framework and the contents of its individual par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ral Rules of Civil Law General Provisions of Civil Law contemporary Chinese civil law HUMANIS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