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海撷落英,边角抉缤纷——读《音乐史的边角——中国现当代音乐史研究的一个视角》
1
作者 赵思远 《音乐探索》 2017年第3期141-144,共4页
《音乐史的边角——中国现当代音乐史研究的一个视角》是中国音乐史学家、音乐评论家梁茂春先生在各地讲学的内容整理而成的书著。该书著以全新的视角、新颖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诠释现当代中国音乐史,拓宽了研究思路,拓展了研究视角。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音乐史 边角史研究 音乐史的边角——中国现当代音乐史研究的一个视角》
下载PDF
中国当代音乐史的历史分期及其依据 被引量:8
2
作者 居其宏 《当代音乐》 2015年第1期3-6,共4页
中国当代音乐史,属于中国音乐通史之断代史研究。学界在其历史分期及其依据、当代人修当代史诸问题上均有不同主张。其实,"风格分期法"符合西方音乐史的实际,但套用到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研究和写作中来,并不符合其历史发... 中国当代音乐史,属于中国音乐通史之断代史研究。学界在其历史分期及其依据、当代人修当代史诸问题上均有不同主张。其实,"风格分期法"符合西方音乐史的实际,但套用到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研究和写作中来,并不符合其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采用"政治分期法"应是合理的、甚至是唯一可能的选择。同样,当代人修当代史,在古今中外的史学研究中均不乏其例,问题的关键还是要看史家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之是否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音乐史 风格分期法 政治分期法 历史观 方法论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历史观与方法论思考系列”(之二)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多元历史观 被引量:3
3
作者 居其宏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6,4,共12页
回顾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百年历程,除个别时期外,不同历史阶段并存着历史唯物论音乐史观、庸俗社会学音乐史观、西方中心论音乐史观、崇古主义音乐史观,不同史观的研究者从同一个历史对象的研究和阐释中得出的结论全然不同,对当时... 回顾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百年历程,除个别时期外,不同历史阶段并存着历史唯物论音乐史观、庸俗社会学音乐史观、西方中心论音乐史观、崇古主义音乐史观,不同史观的研究者从同一个历史对象的研究和阐释中得出的结论全然不同,对当时音乐实践产生的影响亦各各相异。在当代语境中,音乐史观的多元并存、自由表达和平等争鸣,是确立科学治史原则、推进本学科研究健康繁荣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 历史观 多元并存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多元史观与普适性原则 被引量:3
4
作者 居其宏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3,共8页
在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中,音乐史家持有不同史观,且各有其自己所遵循的研究原则。然而,多元时代不同音乐史观的多元并存,仍有某些普适性研究原则存在,这就是对象第一性原则、史料第一性原则、史实第一性原则、研究第一性原则、秉... 在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中,音乐史家持有不同史观,且各有其自己所遵循的研究原则。然而,多元时代不同音乐史观的多元并存,仍有某些普适性研究原则存在,这就是对象第一性原则、史料第一性原则、史实第一性原则、研究第一性原则、秉笔直书原则。所有史家必须共同恪守这些共同原则,本学科研究方有望跨越史观域限,走上科学健康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 多元史观 普适性原则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历史观与方法论思考系列之四: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方法论述要 被引量:2
5
作者 居其宏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33,共14页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一般方法论,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关乎史料收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其二是历史写作的基本方法。而史料甄别方法与运用技巧、突出重点与带动全局、对象解析与方法运用、以史带论与史论结合、主体在场与主体隐身...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一般方法论,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关乎史料收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其二是历史写作的基本方法。而史料甄别方法与运用技巧、突出重点与带动全局、对象解析与方法运用、以史带论与史论结合、主体在场与主体隐身、"三维结合"方法论等,既是其中重点,也是该文的论述对象。切实掌握这些系统方法论,将有助于史家自如驾驭历史研究规律,提高其历史阐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 方法论 史料考辨 历史写作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研究使命 被引量:2
6
作者 居其宏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44-48,共5页
我国有深厚的史学传统,历代史学大家对于史学研究"以史为鉴"之学术使命多有深邃认知和精辟阐述。中国音乐史是中国文化史、中国艺术史的一分支,而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又是中国音乐史的断代研究,因其对象世界自身的特殊性、... 我国有深厚的史学传统,历代史学大家对于史学研究"以史为鉴"之学术使命多有深邃认知和精辟阐述。中国音乐史是中国文化史、中国艺术史的一分支,而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又是中国音乐史的断代研究,因其对象世界自身的特殊性、所处时代条件的复杂性以及两者遇合之后呈现出的伟大曲折进程、波澜壮阔景观和正反历史经验,有待于史家重构其面貌、臧否其得失、提炼其遗产,使本学科"以史为鉴"使命更形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传统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 以史为鉴 学术使命
下载PDF
深化、丰富与拓展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研究——对音乐史学与音乐美学相结合研究的思考
7
作者 段蕾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64-67,共4页
立足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从自身的教学与科研出发,在回顾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它与音乐美学相结合研究的空间。从三个方面来谈自己的思考,以期深化、丰富与拓展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研究。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 当代音乐史 音乐史学与音乐美学 跨学科
下载PDF
音乐史的细化与连接——读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史》有感
8
作者 闫乃珍 《黄河之声》 2015年第11期69-69,共1页
在新音乐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音乐思想和理论研究始终是热心于新音乐文化发展的音乐家们、音乐学者们所注意的问题。从王光祈的比较音乐学思想的出现与发展,到杨荫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两册)的完成,都标志了中国音乐史学文献... 在新音乐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音乐思想和理论研究始终是热心于新音乐文化发展的音乐家们、音乐学者们所注意的问题。从王光祈的比较音乐学思想的出现与发展,到杨荫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两册)的完成,都标志了中国音乐史学文献研究的进步,梁茂春的《中国当代音乐》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本文就是作者读过此书后的一点感受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代音乐史 专题音乐史 当代音乐史
下载PDF
“当代音乐史”学科建设与学术思潮论争述评 被引量:1
9
作者 乔邦利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5-100,119,共7页
"当代音乐史"学科建设与学术思潮论争是新时期音乐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思潮论争,不但对当代音乐史学科的基础建设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我国的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批评和音乐学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产生... "当代音乐史"学科建设与学术思潮论争是新时期音乐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思潮论争,不但对当代音乐史学科的基础建设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我国的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批评和音乐学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论争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对中国当代音乐史史学问题的探讨和论争;第二,关于当代音乐发展道路若干问题以及如何认识和评价当代音乐发展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误的探讨与论争;第三,是关于大型历史丛书《当代中国音乐》写作中若干史实问题以及当代音乐史写作历史观问题的探讨与论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音乐史 当代音乐史 音乐思潮 学术批评
原文传递
关注当代音乐史史料之二——从“中国唱片”说起
10
作者 蒲方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0-151,共12页
唱片作为音乐传播的重要媒介在音乐史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常常把它们当作历史音响保存的重要载体加以保护和研究,但事实上,它的作用还与广播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最初30余年间,伴随广播事业的飞速发展,大量优秀... 唱片作为音乐传播的重要媒介在音乐史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常常把它们当作历史音响保存的重要载体加以保护和研究,但事实上,它的作用还与广播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最初30余年间,伴随广播事业的飞速发展,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以及艺术家表演的唱片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些史实的发生不仅与当时政治、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直接影响到音乐发展,文章将从"中国唱片"(中国唱片社的标识)在1949~1979年间发展概况,反观目下当代音乐史研究,以期获得更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音乐史 中国唱片 广播史料
原文传递
让音乐史研究更全面——关于台湾、香港音乐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梁茂春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3-72,共10页
“让音乐史研究更全面”的重点是讲如何填补中国现当代音乐史研究的某些空白,如何补充某些残缺。由于受到左倾政治的钳制和其他的原因,以往的中国现当代音乐史研究是不够全面,甚至是残缺不全的。完整的中国音乐史不能缺少了对台湾、香... “让音乐史研究更全面”的重点是讲如何填补中国现当代音乐史研究的某些空白,如何补充某些残缺。由于受到左倾政治的钳制和其他的原因,以往的中国现当代音乐史研究是不够全面,甚至是残缺不全的。完整的中国音乐史不能缺少了对台湾、香港音乐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补空白 台湾音乐 香港音乐 中国现当代音乐史
下载PDF
再论“口述音乐史”的概念内涵与分类——基于与梁茂春教授的对话 被引量:11
12
作者 丁旭东 《江汉学术》 2017年第6期69-77,共9页
"口述音乐史"作为音乐学前沿的学术热点,其基础理论知识创建当为学术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通过与这一学术语汇提出者的对话,结合国内外经典学术实践案例分析与相关学科的理论借鉴,对口述音乐史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 "口述音乐史"作为音乐学前沿的学术热点,其基础理论知识创建当为学术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通过与这一学术语汇提出者的对话,结合国内外经典学术实践案例分析与相关学科的理论借鉴,对口述音乐史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初步分类,认为口述音乐史是现当代音乐史和音乐口述史双重概念下的子概念,是新史学范畴中的一种历史类型,特性体现在"个人性""多维性""添加性"方面,主要有"口述音乐断代史""口述音乐个人史"和"口述音乐专题史"三种类别。(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 音乐史 当代音乐史 音乐口述史
下载PDF
边角风光亦灿然——浅谈“音乐史的边角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梁茂春 《音乐探索》 2015年第2期103-106,共4页
《音乐史的边角——中国现、当代音乐史研究的一个视角》是作者梁茂春先生近年来对中国现当代音乐史"边角研究"的一些思考和心得,将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该文是这本专著的绪言部分。
关键词 音乐史 边角研究 中国现当代音乐史 研究角度
下载PDF
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明言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2期68-75,共8页
全文分为历史巡礼、成就归纳、问题总结三个部分。音乐批评的实践离不开批评理论的支撑,从理论上讲,凡以实践为价值实现的学科,均有其内在理论作为学理支撑。但是,也有人认为:音乐批评是一门实践学科,学科理论质素缺乏(甚或没有)。由于... 全文分为历史巡礼、成就归纳、问题总结三个部分。音乐批评的实践离不开批评理论的支撑,从理论上讲,凡以实践为价值实现的学科,均有其内在理论作为学理支撑。但是,也有人认为:音乐批评是一门实践学科,学科理论质素缺乏(甚或没有)。由于这种"心理定势"的"作祟",导致我们的音乐实践中,长期存在着对这个学科重"用"(批评实践)、不重"养"(学理建设)的问题。批评实践不能缺乏批评理论支撑,大力发展音乐批评理论学科,对于音乐批评实践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对于音乐艺术实践的繁荣与发展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音乐批评理论 当代中国音乐史 历史成果
下载PDF
论音乐批评的即时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乔邦利 《音乐探索》 2017年第2期44-48,共5页
当代音乐史和音乐批评各自以其独立的身份,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当代音乐研究的任务。音乐批评通过即时性的理性观照和价值评估,完成对音乐实践活动的第一次抽象,从而为进行更高层次的抽象活动(音乐史学和音乐理论研究)奠定基础。音乐... 当代音乐史和音乐批评各自以其独立的身份,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当代音乐研究的任务。音乐批评通过即时性的理性观照和价值评估,完成对音乐实践活动的第一次抽象,从而为进行更高层次的抽象活动(音乐史学和音乐理论研究)奠定基础。音乐实践的现实性和社会性,决定了音乐批评的即时性。理解音乐批评的即时性,既有助于认识音乐批评的学科本质属性,也有助于确立音乐批评的学科对象和独立学科地位,对音乐批评学科的健康、长远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音乐研究 当代音乐史 音乐批评 即时性
下载PDF
对改革开放以来大陆流行音乐创作的观察与思考 被引量:5
16
作者 乔邦利 《歌海》 2009年第1期4-6,共3页
论文以新时期的流行音乐创作为对象,对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我国音乐创作领域的流行音乐创作思潮进行梳理,对流行音乐创作思潮在中国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在当代音乐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在此基... 论文以新时期的流行音乐创作为对象,对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我国音乐创作领域的流行音乐创作思潮进行梳理,对流行音乐创作思潮在中国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在当代音乐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作者在上述几个问题上的立场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音乐史 音乐思潮 音乐批评 音乐创作理论 流行音乐
下载PDF
世纪琴缘 百年琴志——谭抒真音乐艺术成就的历史述评
17
作者 王安潮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45-148,共4页
谭抒真是新中国小提琴事业的奠基人。以历史学的方法对其音乐艺术成就进行理论分析,对他在小提琴演奏与教学、小提琴制作、音乐声学、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突出成就给予系统研究。这对于全面认识谭抒真音乐成就及进一步发展中国专业音乐教... 谭抒真是新中国小提琴事业的奠基人。以历史学的方法对其音乐艺术成就进行理论分析,对他在小提琴演奏与教学、小提琴制作、音乐声学、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突出成就给予系统研究。这对于全面认识谭抒真音乐成就及进一步发展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当下"全科"音乐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亦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音乐 中国当代音乐史 中国小提琴艺术史
下载PDF
一部纵贯中国乐坛60年的思潮碰撞活剧——对“吕贺之争”的历史回顾 被引量:1
18
作者 居其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64,67,共10页
吕骥和贺绿汀,是中国乐坛两位著名领导者。从20世纪30年代起,在不同历史时期音乐艺术面临的不同使命和应对策略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上,均因持有不同的观念、主张和见解而存在严重分歧,并在我国近现代当代音乐思潮史上,以不同形... 吕骥和贺绿汀,是中国乐坛两位著名领导者。从20世纪30年代起,在不同历史时期音乐艺术面临的不同使命和应对策略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上,均因持有不同的观念、主张和见解而存在严重分歧,并在我国近现代当代音乐思潮史上,以不同形式爆发了五个回合的公开论战,因此是一部纵贯中国乐坛60年的思潮碰撞活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音乐史 吕贺之争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 思潮碰撞
下载PDF
周沛然乐事初考
19
作者 张凡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90-99,共10页
周沛然是新中国音乐教育的先行者,也是中国合唱艺术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就编辑出版过多册音乐书籍并大量印刷、传播甚广。他的合唱指挥教材,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不断再版,至今仍有一定影响力。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的... 周沛然是新中国音乐教育的先行者,也是中国合唱艺术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就编辑出版过多册音乐书籍并大量印刷、传播甚广。他的合唱指挥教材,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不断再版,至今仍有一定影响力。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挖掘与梳理,大致还原出了这位音乐家早期的人生经历与从艺发展轨迹,并尝试在梳理研究个案的同时,也对中国革命文艺、中国合唱艺术理论和中国大众音乐教育的个案梳理,做出实证研究的理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沛然 中国现当代音乐史 革命文艺 合唱 大众音乐教育
下载PDF
陈应时先生与《音乐中国》一路同行
20
作者 周勤如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3-169,共7页
从1997年起,陈应时先生应邀担任《音乐中国》史学和乐律学创始顾问。他在三年筹备时期协助主编在国内的业务联系,事无巨细,有求必应,亲手操办;在创刊号发行之后热情鼓励创意,主动呼唤国内学者支持,并认真批评编译疏漏,是刊物在史学、乐... 从1997年起,陈应时先生应邀担任《音乐中国》史学和乐律学创始顾问。他在三年筹备时期协助主编在国内的业务联系,事无巨细,有求必应,亲手操办;在创刊号发行之后热情鼓励创意,主动呼唤国内学者支持,并认真批评编译疏漏,是刊物在史学、乐律学方面的导师。他恪守古今中外真学者的为人之道,并履行教师的天职甘当人梯,绝没有一丝一毫的伪学术“贵族”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应时 音乐中国 当代音乐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