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岷县野生当归资源分布特点及其与栽培当归生长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赵锐明 陈垣 +3 位作者 郭凤霞 汪洋 张尚智 王瑞琪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7,共9页
通过踏查和实地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岷县野生当归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旨在揭示该生态区野生当归资源分布特点、药材储量及其与栽培当归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首次在甘肃岷县寺沟乡马烨林场石台山、马坞乡繁荣村4社和马坞乡沙金村上... 通过踏查和实地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岷县野生当归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旨在揭示该生态区野生当归资源分布特点、药材储量及其与栽培当归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首次在甘肃岷县寺沟乡马烨林场石台山、马坞乡繁荣村4社和马坞乡沙金村上十子等3处阔叶林样地及附近发现野生当归居群,均属于马烨、马沿林牧区,分布面积约为17.9km2,药材储量约为1094.9kg。野生当归除株高、根色和大小以及茎色等与栽培当归有一定的差异外,其他植物学特征与栽培当归基本一致。与栽培当归相比,野生当归植株的叶片数、株高、地上部鲜重、根粗、根鲜重和根干重等生长指标均显著低于栽培当归,分别为栽培当归的64.7%,64.5%,47.6%,28.6%,26.2%和38.1%。栽培当归中,麻口病的发病率为17.5%,其他病害发病率为5.0%,而野生当归中,未发现麻口病和其他病害。以上结果说明,尽管野生当归生产性能低于栽培当归,但野生当归具有较强的抗病性,是当归抗病新品种选育的宝贵基础材料,保护和发掘利用野生当归种质资源(尤其是道地产区的野生资源)显得至关重要。建议有关部门将岷县野生当归分布区域尽快加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当归 栽培当归 资源分布 药材储量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栽培食用土当归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彭腾 董小萍 +2 位作者 邓赟 涂永勤 李小年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96-998,共3页
从栽培食用土当归根的乙醚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UV、IR、1H-NMR1、3CNMR等鉴定为:栲利烯酸(kaur-16-en-19-oic ac id)(Ⅰ)、十六烷酸(docosanoic)(Ⅱ)、二十二烷酸(hexadecanoic ac id)(Ⅲ)、豆甾醇(stigm as-terol)(Ⅳ)、16-甲酰基... 从栽培食用土当归根的乙醚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UV、IR、1H-NMR1、3CNMR等鉴定为:栲利烯酸(kaur-16-en-19-oic ac id)(Ⅰ)、十六烷酸(docosanoic)(Ⅱ)、二十二烷酸(hexadecanoic ac id)(Ⅲ)、豆甾醇(stigm as-terol)(Ⅳ)、16-甲酰基-15-烯-栲利烯酸(16-formyl-kaur-15-en-19-oic ac id)(Ⅴ)、7-酮基海松酸(7-oxo-ent-p im ara-8(14),15-d ien-19-0 ic ac id)(Ⅵ)、17-羟基-15-烯-栲利烯酸(17-Hydroxy-ent-kaur-15-en-19-0 ic ac id)(Ⅶ)、β-谷甾醇(sitosterol)(Ⅷ),其中化合物Ⅱ、Ⅲ、Ⅴ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食用土当归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当归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翔容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3年第17期47-48,共2页
当归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疼、去瘀生新、润肠通便等功效。作者介绍了当归优质生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施肥、覆膜、选苗与苗处理、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挖和加工等内容,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当归优质生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对安定区当归产量及多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高云峰 《甘肃农业》 2020年第9期91-92,共2页
为筛选定西市安定区当归栽培最佳模式,作者在该地区开展当归栽培试验。通过大田小区中小区产量折算当归平均亩产,并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当归多糖的含量,以此对比露地平栽、覆膜栽培和膜侧栽培3种模式对当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 为筛选定西市安定区当归栽培最佳模式,作者在该地区开展当归栽培试验。通过大田小区中小区产量折算当归平均亩产,并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当归多糖的含量,以此对比露地平栽、覆膜栽培和膜侧栽培3种模式对当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膜侧栽培当归产量及当归多糖含量均高于露地平栽及覆膜栽培,认为可在安定区当归种植中优先选择该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定区 当归栽培 产量 当归多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