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彝族《指路经》崇生生命观的意义指向
- 1
-
-
作者
白伟伟
-
机构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
-
出处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6-93,共8页
-
基金
贵州省民族古籍研究基地项目“彝族传统道德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联研究”(201510)
2022年度毕节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联合基金项目“西南彝族《指路经》研究”(LHXM202204)。
-
文摘
彝族《指路经》使用频率高、影响大,其内蕴一种崇生的生命观。其崇生生命观包括四个意义指向:一是肯定“本源”生命——元生命的至美;二是肯定生命的“绽出”过程——日常生活;三是对生命之力即生命力的高扬——“尚力”;四是崇生的终极目标在于实现“永生”。对《指路经》崇生生命观的研究既可为丰富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提供美学资源,亦可为解决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提供某种启示。
-
关键词
彝族《指路经》
崇生
生命观
-
Keywords
Guide to the Road of the Yi People
respect for life
view of life
-
分类号
K281.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彝族《指路经》“崇生拒死”的生命美
- 2
-
-
作者
白伟伟
-
机构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
-
出处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4-35,共12页
-
基金
2022年度毕节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联合基金项目“西南彝族《指路经》研究”,项目编号:LHXM202204
贵州省民族古籍研究基地项目“彝族传统道德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联研究”,项目编号:201510
2022年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教改项目“新文科与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艺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项目编号:JG202209。
-
文摘
彝族《指路经》蕴含一种“崇生拒死”的生命美。死亡与死亡意识是《指路经》“崇生拒死”生命美的现实起点与逻辑起点。《指路经》对“本源”生命的珍视是其“崇生拒死”生命美的重要表征。《指路经》“崇生拒死”生命美的核心表征是去往“祖界”。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文化的交流融合,《指路经》拓展出“崇生拒死”生命美的“功绩”“延寿”“化生”“转世”和“存名”等多重向度。
-
关键词
彝族《指路经》
“崇生拒死”
生命美
-
Keywords
Yi People's Guide to the Road
Worship Life and Refuse to Die
Beauty of Life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彝族《指路经》“母慈子孝”的伦理美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白伟伟
-
机构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
-
出处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7-45,共9页
-
基金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民族学(彝学)重点学科项目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民族学(彝学)彝学创新人才团队项目
贵州省民委项目“彝族传统道德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联研究”,项目编号:201510。
-
文摘
“母慈子孝”是彝族《指路经》中最重要的人伦关系,这一点异于我们之于彝族“父慈子孝”核心人伦观的既有观念。“母慈子孝”指认出母与子的责任与义务,标示出人存在的原初状态是一种“在家”的亲密而非“被抛”,以及对生命生生不息的强烈愿望。历史上彝族处于迁徙状态,因此其对于“家”的渴望以及对生命生生不息的期盼胜过了安土重迁的民族和游牧民族。
-
关键词
彝族《指路经》
“母慈子孝”
伦理美
“家”
-
Keywords
Guiding Road Classic of the Yi Ethnic Group
Mu Ci Zi Xiao
Ethical Beauty
Family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从宗教典籍《指路经》中看彝族的归属意识和文化认同
- 4
-
-
作者
张可佳
-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
出处
《青年与社会》
2014年第11期338-339,共2页
-
文摘
散居在中国西南各地的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但作为一个族群,其在历史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势力范围,支系繁多、分布广泛,有着极其复杂的自称和他称。所以彝族的认同,在学术界作为民族认同问题,一直有着争议。文章以滇、川、黔、桂各彝族地区流传的《指路经》为蓝本,从《指路经》中所展示的彝族迁徙史和宗教信仰思想,以及仪式化的表现——送祖归灵来探讨《指路经》中所可能形成和维系的彝族民众之归属意识和认同感。
-
关键词
彝族《指路经》
认同
归属
-
分类号
C912.5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