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成耕牧制在彝语地名中的反映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庭硕 李天元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3-67,共5页
混成耕牧制是一种普遍流行于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生产方式。彝族、土家族、苗族、仡佬族 ,甚至部分汉族和布依族都曾实行过这一生产方式 ,有的至今尚在延续或变形延续。然而 ,对混成耕牧制的研究目前尚不充分 ,文献记载又残缺不全。因此 ... 混成耕牧制是一种普遍流行于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生产方式。彝族、土家族、苗族、仡佬族 ,甚至部分汉族和布依族都曾实行过这一生产方式 ,有的至今尚在延续或变形延续。然而 ,对混成耕牧制的研究目前尚不充分 ,文献记载又残缺不全。因此 ,通过对彝语地名含义的破译和诠释 ,归纳这些地名定型的命名意图 ,透视这些地名的命名取向 ,从而揭示混成耕牧制在资源利用上的若干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成耕牧制 彝语地名 命名取向
下载PDF
彝语地名学初探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光范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12,共12页
本文提出了彝语地名学这个概念,并对彝语地名的起源、含义、分类等作了简述;指出对这一学科的研究有助于旅游发展、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以及地方史、民族史等多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可为彝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料;认为云贵川称甸地名、... 本文提出了彝语地名学这个概念,并对彝语地名的起源、含义、分类等作了简述;指出对这一学科的研究有助于旅游发展、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以及地方史、民族史等多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可为彝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料;认为云贵川称甸地名、称赕地名源于彝语及彝语支民族语的观点,对于字典、辞书修改对甸字、赕字的解释,也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语地名 分类 含义 研究意义
下载PDF
峨山彝语地名的文化语言学解读
3
作者 罗江文 罗雅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88-96,共9页
峨山自古就是彝族聚居的地方,传承了众多的彝语地名,其命名与彝族所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密切相关,体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和民族特征,从中可以看到峨山彝族社会历史风貌、语言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关键词 彝语地名 文化内涵 文化交融
下载PDF
彝语地名的汉文译写研究
4
作者 李天元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84-86,共3页
本文以彝语地名的汉文译写形式为研究对象,剖析了汉文译写时经常采用的三种翻译办法及其派生 形式。从中揭示出彝语方言、汉语方言乃至翻译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对译名定型的影响,以利相关学科 的学者发掘利用彝语地名这一综合性的人文资料。
关键词 彝语地名 汉文译写形式 剖析
下载PDF
浅析彝语地名的语言性——以马边县沙腔乡的地名为例
5
作者 吉克罗子 《神州》 2018年第33期20-20,共1页
从文化语言学的视角,考察彝语地名的语言性,在语言系统里的地名有着重要的语言发展历程和丰富的地方民族文化气息,本文试图以小见大,以马边彝族自治县沙腔乡的彝语地名的语言性研究为个案,尝试运用语言学中的音译特征对彝语地名进行不... 从文化语言学的视角,考察彝语地名的语言性,在语言系统里的地名有着重要的语言发展历程和丰富的地方民族文化气息,本文试图以小见大,以马边彝族自治县沙腔乡的彝语地名的语言性研究为个案,尝试运用语言学中的音译特征对彝语地名进行不同的命名方式及文化内涵的研究,尝试从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对彝语地名进行进一步整理与归纳,并试着对相关领域已有研究或成果进行综述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语地名 语言性 沙腔乡彝语地名
下载PDF
云南省彝语地名与自然社会因子的关系分析
6
作者 席武俊 《地理科学研究》 2016年第2期105-123,共19页
为探究云南省彝语地名与自然社会因子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自动线性建模、空间回归等方法进行不同侧面的分析。分析结果如下:1) 从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各项自然社会因子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彝语地名与铁路距离、高程、... 为探究云南省彝语地名与自然社会因子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自动线性建模、空间回归等方法进行不同侧面的分析。分析结果如下:1) 从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各项自然社会因子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彝语地名与铁路距离、高程、彝语地名与道路距离、彝语地名与农用地距离、彝语地名与主要城市距离、彝语地名与水系距离、坡度。2) 从空间回归结果看,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年均温、年降水量、人均受教育年限、文盲率、成人识字率、彝族人口数量与彝语地名数量成负相关。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医疗机构床位数、总人口与彝语地名数量成正相关。医疗机构床位数、年降水量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彝语地名数量多的县市区医疗机构床位数相对也多,医疗条件相对较好;彝语地名数量多的县市区降水量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语地名 自然社会因子 相关分析 自动线性建模 空间回归
下载PDF
毕节方言中的彝语地名讨论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兆春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0-93,共4页
毕节地名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有时表现为多语源重叠的历史层次;在地名覆盖下的语言底层中,存在着重要的语言发展史的信息和丰富的文化信息,毕节汉语方言地名中存在大量源于彝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借词,这是频繁的语言接触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毕节地名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有时表现为多语源重叠的历史层次;在地名覆盖下的语言底层中,存在着重要的语言发展史的信息和丰富的文化信息,毕节汉语方言地名中存在大量源于彝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借词,这是频繁的语言接触而产生的必然结果,而这种影响最终会溢出语言本身,进入社会风俗与民族文化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节 彝语地名 历史层次 语言接触 民族文化
原文传递
从峨山彝、汉地名转换看民族语言、文化的接触和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江文 《学术探索》 CSSCI 201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峨山自古就是彝族聚居的地方,传承了众多的彝语地名,体现了峨山彝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随着汉族的迁入,汉语和汉文化的影响,彝语地名或被借入到汉语,或被汉语地名替换,从彝、汉地名的转换,可以看到民族语言、文化的接触与交融。
关键词 彝语地名 语言接触 文化交融
下载PDF
彝语ndhe^(21)(甸)构成的地名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5
9
作者 普忠良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2-48,共7页
本文通过对彝语ndhe^(21)的含义、地理分布、源流及其命名特点的综合考察,从一个侧面揭示带ndhe^(21)的地名所蕴含的彝族文化内涵。
关键词 文化内涵 彝族文化 彝语支民族 云南省 云南人民出版社 指路经 禄劝县 彝语地名 滇东北 地理志
原文传递
靓起来的台磨山
10
作者 章忠云(文/图) 《今日民族》 2021年第9期29-31,共3页
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迤六社区的台磨山居民小组,彝语地名为“阿基格德”,意思是像乌鸦脊背上的地方。历史上这里曾是彝族土司的辖地,后来被迁来此地的苗族租用,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台磨山苗族聚居村落。“五一”小长假期间,当再次来到这... 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迤六社区的台磨山居民小组,彝语地名为“阿基格德”,意思是像乌鸦脊背上的地方。历史上这里曾是彝族土司的辖地,后来被迁来此地的苗族租用,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台磨山苗族聚居村落。“五一”小长假期间,当再次来到这个小山村时,台磨山的“大变身”让笔者印象深刻,从迤六社区居委会所在地小河边前往村子的5公里多水泥硬化路,一改曾经雨天黄泥裹脚,晴天黄尘飞扬的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市五华区 社区居委会 居民小组 磨山 彝语地名 靓起来
下载PDF
建水塔瓦彝族花灯的形成及其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丽琼 《民族音乐》 2017年第2期56-57,共2页
塔瓦,彝语地名。“塔”为松树,“瓦”为岩子,意思是“有松树的岩子”。位于建水县东南部,是普雄乡万家庄村公所的一个自然村。村子建在群山环绕小坝子之中。全村彝汉杂居,彝多汉少,。村中除中老年人会讲彝语之外,其余均用汉语。... 塔瓦,彝语地名。“塔”为松树,“瓦”为岩子,意思是“有松树的岩子”。位于建水县东南部,是普雄乡万家庄村公所的一个自然村。村子建在群山环绕小坝子之中。全村彝汉杂居,彝多汉少,。村中除中老年人会讲彝语之外,其余均用汉语。生产生活方式虽与坝区相似,但在文化方面,依然保留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其中,流传至今的彝族花灯,不仅是滇南地区典型的民间传统艺术,而且清晰地展现出建水彝汉文化碰撞融合的历史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灯 彝族 水塔 生产生活方式 民间传统艺术 彝语地名 文化碰撞 中老年人
下载PDF
评《楚雄方言论丛》
12
作者 彭国钧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方言学 方言志 古语词 楚雄地区 民族杂居地区 彝语地名 构词特点 少数民族 传统语言学 现代语言学
下载PDF
功在千秋:将福祉留给后世——记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继超 《中国民族》 1997年第11期59-60,共2页
功在千秋:将福祉留给后世———记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文/王继超三代“译人”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自1995年成立至今,彝文古籍整理的工作经历了三代人,除“文革”期间工作被迫中断了10年外,已整整运转了32个春秋。多... 功在千秋:将福祉留给后世———记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文/王继超三代“译人”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自1995年成立至今,彝文古籍整理的工作经历了三代人,除“文革”期间工作被迫中断了10年外,已整整运转了32个春秋。多年来,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节地区 彝文古籍 留给后世 贵州省 民族古籍整理 彝语地名 彝族源流 “双语”教学 科研项目 重点项目
原文传递
木匠阿格老九
14
作者 李浩函 《金沙江文艺》 2009年第4期22-30,共9页
"‘大奶瘪’,‘小奶胀’,中间有根‘扁担榔’,头戴‘高箍’帽,身披‘洒洒衣’,骑上‘大毕马’,走进‘摸媳妇’。"这是一组彝语地名,解放后到摸媳妇大队下乡的工作队把它音译成汉语,串起来当笑料传。传到了区里,区领导是很严... "‘大奶瘪’,‘小奶胀’,中间有根‘扁担榔’,头戴‘高箍’帽,身披‘洒洒衣’,骑上‘大毕马’,走进‘摸媳妇’。"这是一组彝语地名,解放后到摸媳妇大队下乡的工作队把它音译成汉语,串起来当笑料传。传到了区里,区领导是很严肃的老革命,认为这样很不好。解放了,换天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匠 树木 彝语地名 知青 运动员 双胞胎 不孕不育 手艺 家具 父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