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美的盛宴——试论中国人“吃”的形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付小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1-55,共5页
中国人将"吃"从补充身体所需能量上升到精神生活的层面,使"吃"成为饮食主体的"知"、"情"、"意"有机统一的"外化"过程、"心态"抒发过程和精神性自由活动过程。因... 中国人将"吃"从补充身体所需能量上升到精神生活的层面,使"吃"成为饮食主体的"知"、"情"、"意"有机统一的"外化"过程、"心态"抒发过程和精神性自由活动过程。因此,中国人是以一种诗性的目光来观照和对待"吃"的。这种对"吃"的诗性体认,不仅将"吃"变成为一种艺术化的人生活动,而且使"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之一。中国人因之学会了以一种诗性的眼光看待外部世界和社会人生,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活艺术——集物质与精神的价值于一体,把自己的现实人生艺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形上意义 审美
下载PDF
论《中庸》之“诚”的形上意义及道德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邓文涛 《柳州师专学报》 2006年第3期116-118,共3页
《中庸》是先秦儒学的哲学纲领,它既是对先秦儒学的总结和发展,又是宋明新儒学的经典根据。作为《中庸》思想体系核心观念的“诚”,在《中庸》里是贯通天人、连接物我的一个重要哲学范畴,并且被赋予了伦理与哲学的双重意蕴。《中庸》之... 《中庸》是先秦儒学的哲学纲领,它既是对先秦儒学的总结和发展,又是宋明新儒学的经典根据。作为《中庸》思想体系核心观念的“诚”,在《中庸》里是贯通天人、连接物我的一个重要哲学范畴,并且被赋予了伦理与哲学的双重意蕴。《中庸》之“诚说”构成了儒家道德形上学较为完备的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形上意义 道德价值 工夫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之“科学”的形上意义
3
作者 张德湘 《实事求是》 2011年第6期9-12,共4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指导人们获得关于客观存在的真理性知识,而且具有形而上的视域关切。这表明,科学发展观之"科学",一方面着眼于人化世界与主体存在的整体理解与深度思考,另... 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指导人们获得关于客观存在的真理性知识,而且具有形而上的视域关切。这表明,科学发展观之"科学",一方面着眼于人化世界与主体存在的整体理解与深度思考,另一方面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和人们完善性存在的澄明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科学 形上意义
下载PDF
论“成于乐”的形上意义
4
作者 孙涛 《魅力中国》 2014年第5期267-267,共1页
“成于乐”也就是说人的存在成为一项永远都不能完成和终结、到死都在寻求某种新的开始的无尽的事业。换言之,通过“成于乐”,人的存在获得了时间性的维度。
关键词 成于乐 形上意义 时间的视野
下载PDF
隐蔽的上帝:关于存在的游戏——论戈德曼悲剧观的形上意义
5
作者 吴 静 《开放时代》 2001年第12期77-85,共9页
“隐蔽的上帝”是戈德曼悲剧观最重要的前提,由此导引出了他全部理论的核心——“打赌”。在对“此在”意义的发问中,它恢复了人与世界的统一,赋予了向希腊时期就被抛弃了的古典主义回复的希望,因而使得人的模棱两可的存在具有了有意义... “隐蔽的上帝”是戈德曼悲剧观最重要的前提,由此导引出了他全部理论的核心——“打赌”。在对“此在”意义的发问中,它恢复了人与世界的统一,赋予了向希腊时期就被抛弃了的古典主义回复的希望,因而使得人的模棱两可的存在具有了有意义的悖谬性质。被打赌存在的“上帝”其实是一种关系,一种随着历时性发展而不断被建构的批判性反思关系。这才是悲剧观的全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的上帝" 存在主义 古典主义 戈德曼 悲剧观 形上意义
原文传递
从意义理论的视角解析文学意境的内涵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大亮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1年第6期20-25,共6页
意境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其意义往往空灵玄妙,难以捉摸。文章避免了传统模糊印象式的言说方式,从意义理论的视角重新界定了其意义所指,把意境的意义划分为想象意义、象征意义以及形上意义三种。
关键词 意境 想象意义 象征意义 形上意义
下载PDF
从意义的视角解析文学翻译的意境
7
作者 陈大亮 《英语研究》 2010年第3期51-56,共6页
意境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其意义往往空灵玄妙,难以捉摸。文章避免了传统模糊印象式的言说方式,从意义理论的视角重新界定了其意义所指,把意境的意义划分为想象意义、象征意义以及形上意义三种。
关键词 意境 想象意义 象征意义 形上意义
下载PDF
纨绔及其意义——福柯与波德莱尔
8
作者 刘良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7-142,共6页
按波德莱尔的界定,纨绔子并不是衣着华美、玩世不恭、为所欲为,它有自己严苛的戒律:与众不同、反对和清除平庸、骄傲冷漠、高贵优雅和苦行等。波德莱尔特别是福柯所推崇的纨绔精神都有越界和极限体验的内核。波德莱尔的纨绔意味着某种... 按波德莱尔的界定,纨绔子并不是衣着华美、玩世不恭、为所欲为,它有自己严苛的戒律:与众不同、反对和清除平庸、骄傲冷漠、高贵优雅和苦行等。波德莱尔特别是福柯所推崇的纨绔精神都有越界和极限体验的内核。波德莱尔的纨绔意味着某种拯救和至福状态;福柯的纨绔精神具有形上的存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纨绔子 纨绔精神 越界 极限体验 形上意义
下载PDF
Emptiness (Sunyata) for Caring the Self in the Middle Path: Reinvestigating the Middle Path Philosophy of Ngggrjuna
9
作者 Mathew Varghese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2年第5期347-361,共15页
Classical Indian Buddhist philosopher Nfigfirjuna is known for his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entral conception of Buddha's teachings, the philosophy of Middle Path (Mfidhyamika). Notably he had introduc... Classical Indian Buddhist philosopher Nfigfirjuna is known for his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entral conception of Buddha's teachings, the philosophy of Middle Path (Mfidhyamika). Notably he had introduced the unique concept of "emptiness" (gnyata) to explain the Middle Path philosophy: the philosophical meaning of "emptiness" is dependent co-arising of various elements that support the worldly experienc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this concept is used in explaining the subjectivity of a human person and how it is used for interpreting the unique process of human existence. The discussions on subjectivity are imprecise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But Ngrjuna's philosophy enables us to explain subjectivity conclusively, without it having to be explained using metaphysical positions. Sunyata may introduce a new definition for the concept of non-self: not for negating the self but for caring self from the problems of life by making it centered in the Middle Path (madhyama-pratipat), where one may naturally be able to use his wisdom (prajh) as the guiding principle: not mere knowledge (na). Sanyat is understood using fourfold (catus.kot.i) logical analysis, not twofold analysis employed normally by other philosophers. Here, the Buddhist notion of self as the co-dependent evolution process of five aggregates (pahcaskandhas) is reinterpreted using the unique method of tetralemma (catus.kot. i). This critique explores the Western philosophy's conceptions on "human reasoning, "logocentrism," and the objective analytical method of modern science." After careful cross examination of the rival philosophical positions, it reasons out why the "rationale of nature" is always superior to "human reasoning" and "logocentr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dom subjectivity Middle Path co-dependent co-arising five aggregates LOGOCENTRIS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