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追寻形上智慧的“史”“思”之合——冯契“智慧说”的体系及其形成再认识
1
作者 黄前程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42-47,共6页
对于冯契"智慧说"的体系及其形成,虽有一些学者认识到其创作与中国哲学史研究是相互贯通的,但其更多的是基于冯契关于哲学史与哲学及其关系的元哲学自觉,从哲学史("史")与哲学理论("思")相结合的进路对... 对于冯契"智慧说"的体系及其形成,虽有一些学者认识到其创作与中国哲学史研究是相互贯通的,但其更多的是基于冯契关于哲学史与哲学及其关系的元哲学自觉,从哲学史("史")与哲学理论("思")相结合的进路对其加以考察。实际上,冯契"智慧说"的形成更应从形而上学重建的视域考察其逻辑理路。在形而上学重建的视域中,冯契"智慧说"是一个以追寻形上智慧为旨向的、"史""思"结合的严整体系。对于这个体系,形上智慧的追寻是灵魂,"智慧说"就是通达形上智慧的道路,而中国哲学史研究又是"智慧说"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契 形上智慧 智慧 中国哲学史
下载PDF
探寻“新理学”的建树与缺陷——《传统形上智慧与社会人生的现代开展》评介
2
作者 亦清 范赟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4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传统形上智慧与社会人生的现代开展》 评介 邓联合 “新理学”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冯友兰 哲学精神 社会文化转型
下载PDF
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形上智慧——说明立法的合法性 被引量:3
3
作者 谢晖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22,共12页
中国古代在法律和法律解释中,对法律合法性的阐述被置于对“天人”之关系的追问中,及“通古今之变”的追求中。中国古代追求通过法律解释和法律调整中人们的“身心之和”,通过两造的道德内省实现对两造的道德约束。“求实质公平”为中... 中国古代在法律和法律解释中,对法律合法性的阐述被置于对“天人”之关系的追问中,及“通古今之变”的追求中。中国古代追求通过法律解释和法律调整中人们的“身心之和”,通过两造的道德内省实现对两造的道德约束。“求实质公平”为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结果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合法性 形上智慧 古典 立法 中国古代 法律调整 道德约束 实质公平 追求 阐述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哲学的形上智慧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郁振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4-21,共8页
关键词 中国 现代哲学 形上智慧 实践唯物主义
原文传递
智慧的遗忘与回归智慧─—《天人之际的沉思》序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国荣 《中国哲学史》 CSSCI 1999年第4期16-17,26,共3页
关键词 天人之际 中国现代哲学 形上智慧 华东师范大学 哲学史 智慧探索 金岳霖 自在之物 知识与智慧 中国近代哲学
下载PDF
扩展认识论的两种进路 被引量:14
6
作者 郁振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共8页
20世纪中国哲学家不满于在西方近代产生的仅仅局限于知识经验的狭义认识论观点,主张把形上智慧纳入认识论研究的视野,阐发了一种扩展认识论的形上进路。在20世纪西方哲学中,存在着一条重要的思想线索,它在对知识经验的分析中强调knowing... 20世纪中国哲学家不满于在西方近代产生的仅仅局限于知识经验的狭义认识论观点,主张把形上智慧纳入认识论研究的视野,阐发了一种扩展认识论的形上进路。在20世纪西方哲学中,存在着一条重要的思想线索,它在对知识经验的分析中强调knowing-how的重要性,展示了一种扩展认识论的实践进路。扩展认识论的这两种进路之间,存在着实质性的关联,比方说,在对人类认识及其成果的表达问题上,实践进路对于形上进路就能有所补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上进路 实践进路 知识经验 形上智慧 默会知识
下载PDF
形上思维与历史性的思想规矩——论郁振华的《形上的智慧如何可能?——中国现代哲学的沉思》 被引量:5
7
作者 墨子刻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7-66,共10页
郁振华教授这本既博学又犀利的著作研究 ,分析了 2 0世纪 2 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的主流取向 ;让我们了解当时中国的哲学家同意“形上的智慧”是可能的 ;然后 ,比较他们对于如何取得此智慧的不同观念。这样 ,显示郁氏挑战以西方认识论大革... 郁振华教授这本既博学又犀利的著作研究 ,分析了 2 0世纪 2 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的主流取向 ;让我们了解当时中国的哲学家同意“形上的智慧”是可能的 ;然后 ,比较他们对于如何取得此智慧的不同观念。这样 ,显示郁氏挑战以西方认识论大革命为核心的西方哲学思潮。西方认识论大革命环绕着逻辑实证论、伦理的怀疑主义 ,并反驳形上学。然而 ,郁教授忽略了两个议题 :界定何谓形上的智慧 ;探究如何评估中西哲学之间的辩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上思维 形上智慧 中国 现代哲学 20世纪20年代 西方哲学 思想规矩 郁振华
原文传递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哲学方法论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郁振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11,18,共6页
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哲学方法论的贡献,首先就表现在对逻辑思维的辩证法的强调,但在一般的马克思主义者那里,也存在着忽视形式逻辑、理性直觉的缺陷,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在张申府、张岱年和冯契的哲学探索中... 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哲学方法论的贡献,首先就表现在对逻辑思维的辩证法的强调,但在一般的马克思主义者那里,也存在着忽视形式逻辑、理性直觉的缺陷,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在张申府、张岱年和冯契的哲学探索中,上述缺陷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克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上智慧 辩证逻辑 式逻辑 理性直觉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两个“转向” 被引量:1
9
作者 臧宏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379-384,共6页
勾勒了新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从"两军对阵"到"认识史"和从"认识史"到"形上智慧"的两个转向.认为第一个转向使中国哲学史研究失落了的个性特征得以重建;第二个转向表现了对智慧的回归,从智慧层... 勾勒了新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从"两军对阵"到"认识史"和从"认识史"到"形上智慧"的两个转向.认为第一个转向使中国哲学史研究失落了的个性特征得以重建;第二个转向表现了对智慧的回归,从智慧层面来研究中国哲学史,更能揭示中国传统哲学的民族特征。从两个转向中,我们领悟到哲学史的学科使命取决于它与哲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中国哲学史研究 两军对阵 认识史 形上智慧
下载PDF
以史为镜 创建学习型社会——试论中国学习思想史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小林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2期95-100,共6页
中国学习思想史是华夏民族转识成智的历史。它的基本特征或曰规律性特色有四 :一、性与天道。这是中国人学习理论基础。二、知行观。讲知行合一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更重行 (实践 )。三、官学与私学互动、互补而兴衰转换。四、史官文化形... 中国学习思想史是华夏民族转识成智的历史。它的基本特征或曰规律性特色有四 :一、性与天道。这是中国人学习理论基础。二、知行观。讲知行合一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更重行 (实践 )。三、官学与私学互动、互补而兴衰转换。四、史官文化形态。中国人重视史鉴 (历史智慧与历史教训 ) ,以史为镜 ,原始察终。中国学习思想史 ,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在创造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方面所积累的思想智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 形上智慧 天道 知行观
下载PDF
世纪之交的中国哲学史研究趋势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卫平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9-12,共4页
20世纪80年代初 ,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 ,摈弃了把哲学史简单化为唯物和唯心、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军对阵的教条公式 ,以“哲学史是认识史”取而代之。到了90年代 ,则出现了两种趋向 :从“认识史”到形上智慧 ;从“认识史”到生活世界。前... 20世纪80年代初 ,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 ,摈弃了把哲学史简单化为唯物和唯心、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军对阵的教条公式 ,以“哲学史是认识史”取而代之。到了90年代 ,则出现了两种趋向 :从“认识史”到形上智慧 ;从“认识史”到生活世界。前者使中国哲学史的研究由知识层面进入智慧层面 ,表现了回归智慧的自觉意识 ,更契合中国传统哲学的本来面貌 ;后者批评以“经典话语”编织中国哲学史的写法 ,强调关注经典之外的生活世界的思想传统 ,由此促使人们思考被“经典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史 认识史 形上智慧 生活世界
下载PDF
“黔中三宝”:贵州传统学术文化瑰宝
12
作者 王路平 《教育文化论坛》 2014年第3期137-137,共1页
贵州建省600年来,在贵州境内的传统学术文化瑰宝中,最具有本土特点且又最能与全国乃至世界学术文化接轨、交流和对话的当首推“黔中三宝”,即黔中王学、佛学和易学。其中,黔中王学为1500年所积累的形上智慧,黔中佛学为贵州学术思... 贵州建省600年来,在贵州境内的传统学术文化瑰宝中,最具有本土特点且又最能与全国乃至世界学术文化接轨、交流和对话的当首推“黔中三宝”,即黔中王学、佛学和易学。其中,黔中王学为1500年所积累的形上智慧,黔中佛学为贵州学术思想文化的精华,黔中易学为本土化经学的言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文化 贵州 传统 形上智慧 思想文化 言说方式 本土化 王学
下载PDF
直觉何为——冯契先生的直觉理论考察
13
作者 陈永杰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冯契先生认为,由知识到智慧的飞跃中,感性直观是知识的起点,理智的方法把握的只是具体知识而止步于智慧之前,惟有理性直觉才能通达智慧之境。感性直观只是感官被动地接受,理智以逻辑推理的方式处理现成的观念而鲜有创新,惟有理性直觉才... 冯契先生认为,由知识到智慧的飞跃中,感性直观是知识的起点,理智的方法把握的只是具体知识而止步于智慧之前,惟有理性直觉才能通达智慧之境。感性直观只是感官被动地接受,理智以逻辑推理的方式处理现成的观念而鲜有创新,惟有理性直觉才能达到形上智慧,其在达到形上智慧中的可能性和有效性得以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直觉 感性直观 理智 形上智慧
下载PDF
禅宗与现代中国哲学的直觉论——以儒道禅三学的汇通为视角
14
作者 高瑞泉 《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第5期30-32,共3页
“直觉”是现代中国哲学家普遍关注的课题,20世纪出现过各种直觉论,乃至有西方汉学家认为,是否肯认直觉成为中西“思想规矩”的分野之一。如墨子刻曾经如此划分:中国哲学家认为“具有形上智慧者会以默然的直觉超过名言之域。这个看法与... “直觉”是现代中国哲学家普遍关注的课题,20世纪出现过各种直觉论,乃至有西方汉学家认为,是否肯认直觉成为中西“思想规矩”的分野之一。如墨子刻曾经如此划分:中国哲学家认为“具有形上智慧者会以默然的直觉超过名言之域。这个看法与西方形上学的主流迥然不同。除了像Plotinus(205-270)或者柏格森(Henri Bergson)等较例外的思想家以外,西方形上学很强调在名言之域中以‘理性’与‘观念的分析’去建立一些能经过批判而不受反驳的预设,而以为在超名言之域中以直觉或情感来追寻智慧是不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汉学家 柏格森 形上智慧 形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