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形似与神似之间——《水浒》中“武松打虎”与“李逵杀虎”赏析
1
作者 马成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3期66-70,共5页
在艺术创作与艺术评论中,普遍存在着形似与神似的问题。能否正确地理解、运用它,是艺术创作能否成功和艺术评论能否准确的关键之一。 《水浒》中的“武松打虎”和“李逵杀虎”,明末时期的金圣叹曾经极力赞扬过,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 在艺术创作与艺术评论中,普遍存在着形似与神似的问题。能否正确地理解、运用它,是艺术创作能否成功和艺术评论能否准确的关键之一。 《水浒》中的“武松打虎”和“李逵杀虎”,明末时期的金圣叹曾经极力赞扬过,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景阳岗打虎一篇,奇绝了,后面却又有沂水县杀虎一篇,一发奇绝。(作者)真是其才如海。”清末时期的夏曾佑,则提出不同的看法,在《小说原理》中说:“武松李逵之打虎,均不甚工。李逵打虎,只是持刀蛮杀,固无足论;武松打虎,以一手按虎之头于地,一手握拳击杀之。夫虎为食肉类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逵 武松 形似与神似 《水浒》 拉奥孔 老虎 夏曾佑 形似 榜文 艺术评论
下载PDF
芭蕾舞剧的形似与神似
2
作者 葛雯 《剧影月报》 2022年第6期31-32,共2页
1949年新中国后,芭蕾舞在我国开始有了发展,1964年的作品《白毛女》使用了芭蕾舞剧的形式,反映了在封建制度下,“喜儿”被卖给地主的凄惨故事。舞剧的编剧为了更好地让人们理解,加入了民族舞剧《白毛女》的唱段,并让经典舞剧唱段成为主... 1949年新中国后,芭蕾舞在我国开始有了发展,1964年的作品《白毛女》使用了芭蕾舞剧的形式,反映了在封建制度下,“喜儿”被卖给地主的凄惨故事。舞剧的编剧为了更好地让人们理解,加入了民族舞剧《白毛女》的唱段,并让经典舞剧唱段成为主要人物的主题歌曲。同时在部分主要的舞蹈段落,添加了音乐伴唱的形式,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广泛接受与欢迎。《白毛女》芭蕾舞剧依托于用舞蹈动作来展现人物的内在世界和生存状况。芭蕾舞剧《白毛女》音乐中保存了原民族舞剧曲目中的经典唱段,如《北风吹》《我要活》《扎红头绳》《阳光过来了》等,为适应舞剧的大舞台,舞蹈音乐也利用了传统声乐对合唱团的表现形式出现,以交响诗等多种形式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毛女》 民族舞剧 舞蹈音乐 舞蹈动作 芭蕾舞剧 传统声乐 表现形式 形似与神似
下载PDF
物我和谐的中国绘画 被引量:1
3
作者 林立 韩雅怡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20-123,共4页
离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中国绘画将不成其为中国绘画;无视中国绘画固有的创造法则,对中国绘画的任何触摸和探讨,无异于缘木求鱼,徒劳无益。如果说西方绘画的哲学源头是"本体论",那么,中国绘画的哲学源头则是"和谐... 离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中国绘画将不成其为中国绘画;无视中国绘画固有的创造法则,对中国绘画的任何触摸和探讨,无异于缘木求鱼,徒劳无益。如果说西方绘画的哲学源头是"本体论",那么,中国绘画的哲学源头则是"和谐论"。"本体论"催生了西方绘画的"摹仿论","和谐论"催生了中国绘画的经典论题"意象论"。正是通过"意象",中国绘画的形象创造才实现了物我在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形与神等诸多方面的完美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绘画 物我和 形似与神似的关系
下载PDF
中国画“形神论”的审美意蕴探微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占元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37-138,151,共3页
作为写意性的中国画,求神是本,求形是末。在精确地描绘形象的基础上使二者生动传神,统一于艺术创作之中。笔墨当随时代,发展需要创新。中国画重在写意,写"形"是基础,写"神"才是目的。对于传统的造型观、笔墨观、价... 作为写意性的中国画,求神是本,求形是末。在精确地描绘形象的基础上使二者生动传神,统一于艺术创作之中。笔墨当随时代,发展需要创新。中国画重在写意,写"形"是基础,写"神"才是目的。对于传统的造型观、笔墨观、价值观、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理性客观的认知和看待、把握传统,面向当代,在变革中不断发展中国画的理论与实践,好学善取、化古开今、主动创造,在传承中反省和思考,在汲取和扬弃中弘扬中国画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形似与神似 天人合一 审美意蕴
下载PDF
以艺术品味择取作曲技法——漫谈音乐作品中的时尚和品味 被引量:3
5
作者 姚恒璐 《临沂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58-62,共5页
在鉴赏与创作中的音乐作品风格,存在着"黑与白"之间多样化时尚与风格,创作者和接受者要有如同面对"物质时尚"的鉴赏能力那样,关心音乐作品的"艺术时尚",艺术品味是音乐创作和领悟音乐作品的先决条件。音... 在鉴赏与创作中的音乐作品风格,存在着"黑与白"之间多样化时尚与风格,创作者和接受者要有如同面对"物质时尚"的鉴赏能力那样,关心音乐作品的"艺术时尚",艺术品味是音乐创作和领悟音乐作品的先决条件。音乐作品表现什么,既牵扯到思想和文化的先导,也要依赖于技法去实现形式美的作品。但辩证的是,仅仅依靠所谓空洞的"技法理论"去支撑一首作品,脑子空空缺乏想象力,肯定也是写不好的。正所谓:工具不能代替手艺,技术不能代表艺术。只有原生态旋律的"形似"不能构建音乐作品的质量和品味,只有综合文化、技法、品味的多元因素,才能达到作品的"神似"境界。原生态音乐不能代替音乐创作的社会功能,对于开发民族的音乐创造力,中国作曲家的历史社会责任感,体现在创作两类作品上:负有普及性音乐的教育类作品和承担与世界接轨的音乐文化大任,不仅要"洋为中用",更要朝着"中为洋用"的方向,让世界了解和欣赏中国音乐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尚与品位 形似与神似 生态断链与自然生成 音乐母语 现代风格与时代感
下载PDF
浅谈近代中国绘画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2
6
作者 黄颖宜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15-117,共3页
我国历代所传之画十分丰富,20世纪以来,由于社会革命和西方思潮的影响,美术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中国绘画如何传承与发展本土艺术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道路。本文截取处于中西绘画交流与冲突的近代这一历史阶段,围绕外来派、传统... 我国历代所传之画十分丰富,20世纪以来,由于社会革命和西方思潮的影响,美术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中国绘画如何传承与发展本土艺术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道路。本文截取处于中西绘画交流与冲突的近代这一历史阶段,围绕外来派、传统派和融合派的发展道路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整合 碰撞 拒斥 融合 写实与写意 形似与神似
下载PDF
试论中英文学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建生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101-105,共5页
试论中英文学翻译中的功能对等罗建生汉语和英语都是世界上历史源远流长,词汇丰富,表现力强的语言。在其语言的最高艺术形式─—文学作品中,苔革了大量脍炙人口,流芳千古的惊人醒世之作。长期以来,许多致力或献身于推广和传播本国... 试论中英文学翻译中的功能对等罗建生汉语和英语都是世界上历史源远流长,词汇丰富,表现力强的语言。在其语言的最高艺术形式─—文学作品中,苔革了大量脍炙人口,流芳千古的惊人醒世之作。长期以来,许多致力或献身于推广和传播本国优秀文化、引进和介绍异国文学杰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功能对等论 文学作品 直译与意译 语言代码 形似与神似 形式与内容 翻译理论 汉语 翻译工作者
下载PDF
新时期文艺创作中毛泽东形象塑造浅论
8
作者 曾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S2期76-79,共4页
“毛泽东热”尽管是近十年来异常突出的文化现象,但是它的所指仍可涵盖40年代以来的半个多世纪。延安时期由斯诺引发的轰动效应使人们的目光第一次集中地盯在毛泽东这个中国共产党的领袖身上。随后,建国初期“学习毛泽东”的热潮、... “毛泽东热”尽管是近十年来异常突出的文化现象,但是它的所指仍可涵盖40年代以来的半个多世纪。延安时期由斯诺引发的轰动效应使人们的目光第一次集中地盯在毛泽东这个中国共产党的领袖身上。随后,建国初期“学习毛泽东”的热潮、文革期间“崇拜毛泽东”的狂热、新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形象塑造 文艺创作 新时期 形象的塑造 文化效应 形似与神似 建国初期 周恩来 《开天辟地》
下载PDF
《秦颂》——不拘史实求神韵
9
作者 平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2-32,共1页
《秦颂》,当然是一部历史题材片,它以秦灭六国为背景,浓墨重彩地渲染了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的故事。然而,影片的主要情节恐怕在任一部历史书中都难以翻检:赢政与渐离是自小长大的朋友;赢政为得渐离而灭燕国;渐离与栎阳公主生死相恋;王翦... 《秦颂》,当然是一部历史题材片,它以秦灭六国为背景,浓墨重彩地渲染了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的故事。然而,影片的主要情节恐怕在任一部历史书中都难以翻检:赢政与渐离是自小长大的朋友;赢政为得渐离而灭燕国;渐离与栎阳公主生死相恋;王翦父子八方征战为的是与秦王结亲;等等。这一切,差不多会把烂熟《史记》、《战国策》的老先生鼻子气歪。当然,您尽可以指责编导篡改历史、甚至改编历史。那么,您太天真了。实际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战国策》 始皇 求神 篡改历史 《三国演义》 历史题材 受奇耻大辱 主要情节 形似与神似
下载PDF
武松不能倒
10
作者 王寅明 《当代戏剧》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盖叫天 武松 西门庆 形似与神似 定的地点 《水浒》 英雄形象 英雄人物 演员 小腿骨
下载PDF
一种奇怪的电影观
11
作者 周然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9-19,共1页
北溟先生在《魂兮归来》(《北京晚报》1997年5月1日第11版)一文中,高度评价电影《宋家三姐妹》——虽然其主要演员在形似方面的差距要远远大于某些特型演员,但其在神似方面却有着特型演员们无可比拟的优势。进而由此上升到普遍真理的高... 北溟先生在《魂兮归来》(《北京晚报》1997年5月1日第11版)一文中,高度评价电影《宋家三姐妹》——虽然其主要演员在形似方面的差距要远远大于某些特型演员,但其在神似方面却有着特型演员们无可比拟的优势。进而由此上升到普遍真理的高度:“故事片在处理历史人物时,究竟该拥护形似的态度还是神似的态度?”北溟先生认为,《宋》片“传达给我们一个关于人物传记类故事片的正确的欣赏观念”,即历史人物传记类故事片应以神似取代形似,因而“能在这个春天看到电影《宋家三姐妹》应该说是观众的福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型演员 历史人物 形似与神似 故事片 电影 纪录片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物传记类 三姐妹 《北京晚报》
下载PDF
谈京剧猴戏表演之美猴王之美
12
作者 吴小鸣 《艺术科技》 2014年第5期192-192,共1页
美是永恒的,因为美是真实的。美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需求毋庸置疑,而美,就是一种召唤。"美猴王"是戏曲表演中美的一种召唤。
关键词 模仿与演绎 形似与神似
下载PDF
东坡诗歌美学探幽(上)
13
作者 王文龙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22-26,共5页
东坡诗歌美学探幽(上)王文龙东坡论诗是颇负盛名的。他的一些关于诗歌的富有美学意义的命题或见解,每为古今识者所称引,所揄扬,其声名之大,恐伯不是古代一般诗论家所能企及。然而好比隐藏在云雾中的神龙,时而露出一鳞半爪,却始... 东坡诗歌美学探幽(上)王文龙东坡论诗是颇负盛名的。他的一些关于诗歌的富有美学意义的命题或见解,每为古今识者所称引,所揄扬,其声名之大,恐伯不是古代一般诗论家所能企及。然而好比隐藏在云雾中的神龙,时而露出一鳞半爪,却始终未见全体,东坡诗论以及诗歌美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美学 东坡 诗歌创作 创作动因 形似与神似 创作冲动 审美感受 反常合道 创作主体 创作个性
下载PDF
取其要妙,窃其华藻——略谈诗歌创作继承中的神似与形式问题
14
作者 赵重能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5-46,27,共3页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一首战士诗人写的诗《浪花笺》,摘抄两段如下: 真是太忙了,妈妈,时间不够花, 望东方飘去的云,知道您在牵挂。 不要牵挂,不要牵挂你的儿子, 只有在革命的怀里,儿子才能长大。 真是儿在长江头,妈在长江尾呀, 我一身...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一首战士诗人写的诗《浪花笺》,摘抄两段如下: 真是太忙了,妈妈,时间不够花, 望东方飘去的云,知道您在牵挂。 不要牵挂,不要牵挂你的儿子, 只有在革命的怀里,儿子才能长大。 真是儿在长江头,妈在长江尾呀, 我一身汗水,变作一江浪花; 您清晨起来洗脸,一拧开水龙头, 水声哗哗,是儿子在跟您说话…… 不知怎的,读了这首诗,使我自然地联想起了五十年代陈毅元帅在访问缅甸时与吴努总理同游伊洛瓦底江的即兴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创作 形式问题 形神 伊洛瓦底江 形似与神似 吴努 遗产 江水 词赋 元帅
原文传递
文人画的审美要素与审美导向探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健 《书法赏评》 2020年第2期56-62,共7页
一、文人画的审美要素分析。文人画是指以传统文人或士人身份为艺术创作主体,所参与的绘画类型,更加强调绘画主体的思想性和画面的文化内涵及画外的意蕴。与院体画和工匠画不同的是,文人画自有一套相对独立的审美标准和美学体系。关于... 一、文人画的审美要素分析。文人画是指以传统文人或士人身份为艺术创作主体,所参与的绘画类型,更加强调绘画主体的思想性和画面的文化内涵及画外的意蕴。与院体画和工匠画不同的是,文人画自有一套相对独立的审美标准和美学体系。关于文人画的审美,一般会涉及到以下要素,值得讨论。形似与神似。"形似"与"神似"这一对概念可以说是有关文人画千年以来被永恒讨论的话题。早在北宋,苏东坡就提出"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知非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似与神似 院体画 论画 审美要素 文人画 审美导向 美学体系 传统文人
原文传递
略说苏轼的传神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先慎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9年第3期24-29,共6页
关键词 苏轼诗 苏武 形似与神似 吴道子 画家 画马 传神论 得之于象外 略说 一点红
原文传递
编后语
17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 中国电视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毛泽东 历史唯物主义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电视剧 人物形象塑造 《雍正王朝》 形似与神似
原文传递
形神刍议: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18
作者 杨北 《美苑》 CSSCI 1996年第4期62-63,共2页
关于形神之辩证关系,原是中国哲学史上和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重大学术问题。1989年版《辞海》修订本云:“形神①中国哲学术语。指形体和精神的关系。如庄子提出‘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庄子·知此游》)之说。荀子肯定有形体才... 关于形神之辩证关系,原是中国哲学史上和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重大学术问题。1989年版《辞海》修订本云:“形神①中国哲学术语。指形体和精神的关系。如庄子提出‘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庄子·知此游》)之说。荀子肯定有形体才有精神。以后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发展了荀子的命题,如汉代桓谭、王充等针对汉代流行的谶纬迷信,先后提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新论·形神》),‘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论衡·论死》),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原则。南北朝时期,形神问题成为哲学争论的中心。范缜作《神灭论》,论证‘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还用‘刃利之喻’来论证形神关系,驳斥了佛教认为人死灵魂不灭的迷信思想,基本上解决了形神关系问题。清初医学家王清任提出‘脑髓’说,一扫‘心为虑本’的传统观点。近代章炳麟则根据近代理化知识对人的生死等作了新的解释,比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神观又前进了一步。②中国古代美术概念。指形体与神采。常用以评价诗文、书画。一般认为神寓于形,以形显示形象和创作主体精神、气质,神似高于形似,既要求‘形神兼备’,又可以‘离形得似。’” 美学概念的基础是哲学思想。所以,要想弄清美术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与神 “离形得似” 形神观 “不似似之” 形神关系 哲学思想 辩证关系 朴素唯物主义 中国美术史 形似与神似
原文传递
王传峰:研砚墨清香
19
作者 王伯敏 《艺术界》 1999年第4期34-35,共2页
画家王传峰,中国山东人。山东的水土,曾经孕育了他,他那质补、执着的性格,体现了山东的特点。作为从事艺术者,执着是对艺术实践有着一股韧性与锲而不舍的精神;
关键词 青年画家 荆浩 污砂 锲而不舍 艺术实践 绘画评论 统程 神趣 程式 形似与神似
原文传递
理性与感性之我识
20
作者 刘广文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2年第12期98-99,共2页
把握理性不懈的研习与吸收。学习书法务必找准目标,坚持不懈,具备“烧开一壶水”的钻研精神,循序渐进,抓住一碑一帖,心追手摹,达到形似与神似。睿智的思考和选择。将汉隶、晋隶、清隶和魏碑、唐楷进行内质的嫁接,再融合隶书篆书的笔法... 把握理性不懈的研习与吸收。学习书法务必找准目标,坚持不懈,具备“烧开一壶水”的钻研精神,循序渐进,抓住一碑一帖,心追手摹,达到形似与神似。睿智的思考和选择。将汉隶、晋隶、清隶和魏碑、唐楷进行内质的嫁接,再融合隶书篆书的笔法、隶书与楷书的结字,时而结字取传统的模式,时而解构隶书原本意义上的横式,做到结字工稳、舒展,用笔典雅、真率,从而形成自我语境,达到彰显文静、平和恬淡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似与神似 结字 唐楷 学习书法 钻研精神 隶书 魏碑 理性与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