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艾捷克与小提琴的制作形制对比研究
1
作者 李晓菲 《黄河之声》 2018年第14期129-129,共1页
新型艾捷克的制作工艺在保留了维吾尔族人传统审美习惯和观念的同时,无论是在制作材料的选择,还是在制作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上,都很大程度地受到小提琴制作方法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了国内较先进的民族乐器制作工艺的影响。
关键词 新型艾捷克 小提琴 制作形制
下载PDF
海派家具中腿的形制分析及再设计
2
作者 王艳 宋玲 邹伟华 《湖南包装》 2024年第3期52-55,共4页
自上海开埠以来,在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下,海派家具创新性地融入西洋家具的功能、风格和装饰。相比于明式家具,海派家具的腿部造型吸纳了欧洲洛可可、巴洛克的装饰风格,引进了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具有了中西合璧的特色。文章首先对明式家... 自上海开埠以来,在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下,海派家具创新性地融入西洋家具的功能、风格和装饰。相比于明式家具,海派家具的腿部造型吸纳了欧洲洛可可、巴洛克的装饰风格,引进了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具有了中西合璧的特色。文章首先对明式家具与海派家具的腿部造型进行比较分析,从符号学的视角对海派家具腿部造型进行解读;其次从材料、技术、文化3个维度对影响海派家具的腿部造型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运用黄金比例设计法则探索点、线、面的造型表达,对海派家具的腿形进行再设计,以期能对现代家具的腿部造型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家具 形制 腿形 再设计
下载PDF
外销绸缎样本的版本形制及编撰特征考略(1957—1985年)
3
作者 龚建培 严宜舒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0,共8页
外销绸缎样本是丝绸设计文化、丝绸贸易的主要传播载体之一,也是研究现代丝绸设计史的重要档案文献。文章以中国丝绸公司1957—1985年编纂发行的系列外销绸缎样本为例,运用现代版本学、档案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从“版本学”的角度对... 外销绸缎样本是丝绸设计文化、丝绸贸易的主要传播载体之一,也是研究现代丝绸设计史的重要档案文献。文章以中国丝绸公司1957—1985年编纂发行的系列外销绸缎样本为例,运用现代版本学、档案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从“版本学”的角度对其编撰主体、版本形制、各时期的编撰特征等进行考证和阐述,解决了现代绸缎设计史研究中,面对众多无时间标注单页绸缎样本难以判断具体年代的困惑与问题,为甄别不同时期、不同主体编撰的单页绸缎样本提供了翔实、准确的文献考证和图文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销绸缎样本 版本形制 编撰主体 编撰特征 价值特征 考略
下载PDF
传统套鞋的形制功能考析及造物思想释读
4
作者 魏莉 刘纬桢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8,共12页
“套鞋”是中国传统鞋履中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功能性样式,它们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共生共存。本文以收藏家钟漫天先生提供的典型“套鞋”标本为主要研究模本,同时结合史料,针对性地对中国传统套鞋结构形制及其功能进行研究,并在其基础上对... “套鞋”是中国传统鞋履中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功能性样式,它们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共生共存。本文以收藏家钟漫天先生提供的典型“套鞋”标本为主要研究模本,同时结合史料,针对性地对中国传统套鞋结构形制及其功能进行研究,并在其基础上对传统套鞋的造物思想进行探讨;强调考物与文献相结合而重考物的方法,对实物标本一手资料进行系统的信息采集,通过文献考证和实物结构的比较研究,力求展现中国传统套鞋的文化力量和个性风韵,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特质提供一个生动的鞋履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套鞋 鞋履形制 功能鞋 制鞋工艺 造物思想 标本研究
下载PDF
中国古代铜镜的形制变迁研究
5
作者 张明月 冯瑾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铜镜是我国使用超过四千年最古老的照面用具,它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祭祀礼器、生活用具、辟邪法器、爱情信物、馈赠礼品、装饰用品等社会功能。古代铜镜的形制,包括铜镜的大小、厚薄、形状、纹饰、铭文、镜钮等。不... 铜镜是我国使用超过四千年最古老的照面用具,它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祭祀礼器、生活用具、辟邪法器、爱情信物、馈赠礼品、装饰用品等社会功能。古代铜镜的形制,包括铜镜的大小、厚薄、形状、纹饰、铭文、镜钮等。不同时期的古代铜镜,其形制特征都会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古代铜镜形制的设计变迁映射了冶炼技术的进步及社会风向的转变,透露出时代的气息。通过对古代铜镜的出土文物与相关典籍进行深入调研,比较分析其在各个时期形制的特征差异,进而归纳其形制演变的规律,并总结得出其形制变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镜 形制 社会功能 变迁
下载PDF
重门若掩:两宋建筑画中格门的形制考释
6
作者 李畅 薛艺彤 钱达 《华中建筑》 2024年第3期24-28,共5页
两宋时期的格门是伦常日用的器物美学典范之一,但少有实物遗存。该文通过对两宋建筑画中格门的形制考释,描述了两宋时期建筑格门的基本构造和开阖类型,归纳了其檐下位置经营的时空演进规律,以及因循时令的气候适应性机制及构型,最后总... 两宋时期的格门是伦常日用的器物美学典范之一,但少有实物遗存。该文通过对两宋建筑画中格门的形制考释,描述了两宋时期建筑格门的基本构造和开阖类型,归纳了其檐下位置经营的时空演进规律,以及因循时令的气候适应性机制及构型,最后总结了格门的装饰特征和内蕴,指出其实用美学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宋 格门 建筑画 形制 释义
下载PDF
“现代汉服”形制特征及分类研究
7
作者 吴晶 刘文庆 郑好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5期54-57,共4页
汉服形制即汉服的类别和样式,是汉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汉服形制研究基础上,运用文献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分析“现代汉服”形制的特征,并结合“现代汉服”形态差异及特点,将“现代汉服”形制划分为五类,包括衫、袄、袍、裳、... 汉服形制即汉服的类别和样式,是汉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汉服形制研究基础上,运用文献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分析“现代汉服”形制的特征,并结合“现代汉服”形态差异及特点,将“现代汉服”形制划分为五类,包括衫、袄、袍、裳、裤,且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分,最后总结“现代汉服”表现特性,为汉服形制研究提供新的分类方法,以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传统服饰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服 现代汉服 现代汉服形制 传统文化
下载PDF
明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出土团窠双龙戏珠纹暗花缎褶裙形制考
8
作者 高丹丹 王亚蓉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4-103,117,共11页
对明代吴氏墓出土团窠双龙戏珠纹暗花缎褶裙形制进行研究推考,探讨明代命妇褶裙形制特征。运用实验考古学、文献图像查阅、个案分析与多元类比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裙的出土背景、面料、形制、裙片拼缝方式、褶裥制式及数量、裙与上衣组配... 对明代吴氏墓出土团窠双龙戏珠纹暗花缎褶裙形制进行研究推考,探讨明代命妇褶裙形制特征。运用实验考古学、文献图像查阅、个案分析与多元类比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裙的出土背景、面料、形制、裙片拼缝方式、褶裥制式及数量、裙与上衣组配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团窠双龙戏珠纹暗花缎褶裙为两片一腰样式的侧褶裙,裙片共用七幅料拼缝,裙两侧捏“四对四”抱合对褶,为明代较为典型的褶裙制式,具有明显的传承性;该裙与墓中出土短上衣组配,体现了弘治年间江南地区命妇着装的礼仪性与时尚性,代表了明中期命妇典型的生活着装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藩王 宁靖王夫人 吴氏墓 褶裙 形制
下载PDF
明代四合如意云纹缎绵裙形制及其制作工艺 被引量:1
9
作者 林鹏飞 崔宇婷 +2 位作者 邵思颜 陈楚怡 牛犁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明代江南地区纺织业发达,工艺精湛,留下众多宝贵的服饰遗存。通过对出土实物的复原,再现服饰原貌,展现明代服饰特色,对推动服饰的保护传承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文章选取无锡七房桥钱樟夫妇墓出土四合如意云纹缎绵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出... 明代江南地区纺织业发达,工艺精湛,留下众多宝贵的服饰遗存。通过对出土实物的复原,再现服饰原貌,展现明代服饰特色,对推动服饰的保护传承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文章选取无锡七房桥钱樟夫妇墓出土四合如意云纹缎绵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出土实物资料的搜集整理、数据测量、面料分析、形制阐释及纹样解析对四合如意云纹缎绵裙进行一比一复原。通过相同工艺、结构和质料装饰完成裙装复原,以期再现明代典型马面裙的服饰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樟夫妇墓 四合如意云纹缎绵裙 服装形制 工艺复原
下载PDF
湘西土家族传统民居平面形制类型特征及其演变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陈功 何韶瑶 +1 位作者 张梦淼 谢珉 《住区》 2024年第1期152-160,共9页
传统民居平面形制的演变反映了居民的文化认知与对所在地域环境的适应。本文以湘西土家族传统民居平面形制为研究对象,在运用文化人类学对湘西土家族传统民居的调研基础上,采用建筑类型学的方法来归类分析该特殊地区内土家族传统民居建... 传统民居平面形制的演变反映了居民的文化认知与对所在地域环境的适应。本文以湘西土家族传统民居平面形制为研究对象,在运用文化人类学对湘西土家族传统民居的调研基础上,采用建筑类型学的方法来归类分析该特殊地区内土家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平面形制。通过实地测绘考察,对湘西土家族传统民居三类典型平面形制进行系统的类型梳理及特征分析,从中找寻从原始形制到演变形制之间差异中的固定要素,并挖掘民居平面形制的推演规律,最后探析平面形制演变过程中的内外影响因素,以期为保护发展湘西土家族传统民居提供识别性依据及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 土家族 传统民居 平面形制
下载PDF
衙署建筑形制与艺术特征研究
11
作者 于小桐 周小琳 赵武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8期1-3,共3页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域间自然条件与人文差异显著,在地域相接处,文化自然会产生交融,便形成了交融地带特有的建筑美学。南阳市位于长江以北秦岭以南的南北文化交汇地带,这里的建筑受南北方两种不同文化的晕染,既具有北方农耕文明的粗犷大...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域间自然条件与人文差异显著,在地域相接处,文化自然会产生交融,便形成了交融地带特有的建筑美学。南阳市位于长江以北秦岭以南的南北文化交汇地带,这里的建筑受南北方两种不同文化的晕染,既具有北方农耕文明的粗犷大气,又兼具南方水流潺潺的温柔细腻。本研究以南阳两座官式建筑内乡县衙和南阳府衙为例,从空间布局、造型风格、建筑构造等方面,对这两座衙署建筑所体现的南北文化交融地带古建筑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形制 南北文化 衙署建筑 建筑艺术
下载PDF
汉晋南朝南方地区铁犁牛耕的形制演化和推广使用
12
作者 郑遥 赵越云 《古今农业》 2024年第2期32-44,共13页
通过整理目前所见汉晋南朝南方地区出土的铁犁和牛耕画像石以及内部配置铁犁牛耕的水田模型,佐之必要的文献资料,本文对汉晋南朝南方地区铁犁牛耕的形制演化和推广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南方地区铁犁牛耕技术历经两汉时期的“二... 通过整理目前所见汉晋南朝南方地区出土的铁犁和牛耕画像石以及内部配置铁犁牛耕的水田模型,佐之必要的文献资料,本文对汉晋南朝南方地区铁犁牛耕的形制演化和推广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南方地区铁犁牛耕技术历经两汉时期的“二牛抬杠”式长辕犁到两晋南朝时期的“单牛挽拉”式短辕犁的形制演化过程,呈现出曲轭、绳索牵引耕犁等“软配套”技术特征,有利于南方水田耕作。南方地区铁犁牛耕推广程度有限且存在区域差异,并以豪强庄园地主为使用主体。汉晋南朝南方耕犁与唐代曲辕犁和农业组织方式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南朝 铁犁牛耕 形制演化 推广使用
下载PDF
功能与美感:清代椅披的形制研究
13
作者 吕佳熹 刘瑜 《辽宁丝绸》 2024年第3期26-27,共2页
以散落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的清代椅披实物为研究样本,结合清代图像中的椅披形象及古籍记载,对清代椅披的形制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椅披在清代已经形成独特成熟的形制表达,包括披挂型、套入型和包裹型三类,造型独特、装饰性强。在为... 以散落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的清代椅披实物为研究样本,结合清代图像中的椅披形象及古籍记载,对清代椅披的形制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椅披在清代已经形成独特成熟的形制表达,包括披挂型、套入型和包裹型三类,造型独特、装饰性强。在为人们提供舒适倚靠的同时,成为调配居室色彩、点亮居室环境的点睛之笔,侧面展示了清代社会的繁荣和历史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椅披 形制 功能 美感
下载PDF
清代满族女性簪花形制研究
14
作者 周涵 刘瑜 《辽宁丝绸》 2024年第3期12-14,共3页
清代女性流行簪花饰首,聚焦清代满族女性这一使用对象,研究清代满族女性的簪花妆饰的形制特点。结合清代遗存的相关图像及文献资料,对其进行形制、妆饰特征的归纳梳理。分析清代满族女性簪花的种类、搭配方式、装饰位置在不同时期的发... 清代女性流行簪花饰首,聚焦清代满族女性这一使用对象,研究清代满族女性的簪花妆饰的形制特点。结合清代遗存的相关图像及文献资料,对其进行形制、妆饰特征的归纳梳理。分析清代满族女性簪花的种类、搭配方式、装饰位置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满族 女性妆扮 簪花 形制
下载PDF
白领苗女性盛装上衣形制及装饰艺术研究
15
作者 王有梅 龙湘平 《纺织报告》 2024年第6期59-61,共3页
白领苗支系的服饰具有极强的识别性,其上衣形制及装饰纹样具有鲜明的特征。文章以丹寨白领苗亮布蜡染刺绣左衽女上衣为研究样本,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文献调查、口述史料,对白领苗女性盛装上衣的形制、纹样、色彩、美学等进行全面解读。
关键词 白领苗 女性盛装 形制 窝妥纹 装饰艺术
下载PDF
巴蜀地区水口塔的形制特征与文化内涵初探
16
作者 曹罗誉 赵春兰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5期220-223,共4页
巴蜀地区传统聚落多因水而建,因水而兴,且水口处常见古塔矗立。尽管其形制、名称各有不同,但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当地聚落文化景观的重要标志物。在广泛挖掘和整理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作者通过实地踏勘调研了部分有代表性的水口塔,分析概... 巴蜀地区传统聚落多因水而建,因水而兴,且水口处常见古塔矗立。尽管其形制、名称各有不同,但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当地聚落文化景观的重要标志物。在广泛挖掘和整理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作者通过实地踏勘调研了部分有代表性的水口塔,分析概括了主要的形制特征及其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揭示出水口塔作为重要地域性景观建筑在当代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文化景观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地区 水口塔 形制特征 文化内涵
下载PDF
滇西南少数民族民居中“火塘偏心”现象与形制演变关系
17
作者 焦梦婕 白寅崧 王红军 《住宅科技》 2024年第4期36-41,共6页
文章首先对早期民居形制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指出火塘对空间秩序和空间形制演变的影响;然后,基于2022年7月在滇西南的实地调研并结合文献,提取仍在主室内使用火塘的民居案例,对火塘在主室内的位置偏移现象进行分析,并归纳为单向正... 文章首先对早期民居形制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指出火塘对空间秩序和空间形制演变的影响;然后,基于2022年7月在滇西南的实地调研并结合文献,提取仍在主室内使用火塘的民居案例,对火塘在主室内的位置偏移现象进行分析,并归纳为单向正中、略微偏心和偏至角落3种类型;最后,以“火塘偏心”为线索,进一步讨论滇西南地区民居形制演变过程,尝试探寻形制演变背后的推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南地区 民居 火塘 空间形制演变
下载PDF
《良友》画报中的女性服饰形制研究(1926-1945年)
18
作者 蒋晓敏 莫洁诗 李正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7期124-127,共4页
本文以探究1926-1945年《良友》画报中的女性服饰形制为主,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分析了画报中女性服饰形制变迁的相关因素,总结出女性服饰形制特征,选取画报中具有代表性的旗袍、运动装、婚服、配饰四大类进行具体的形制分析,并总结... 本文以探究1926-1945年《良友》画报中的女性服饰形制为主,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分析了画报中女性服饰形制变迁的相关因素,总结出女性服饰形制特征,选取画报中具有代表性的旗袍、运动装、婚服、配饰四大类进行具体的形制分析,并总结该时期女性服饰的造型审美及设计价值。《良友》画报中的女性服饰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大背景的变革,在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过程中,女性服饰出现了怎样的变革,通过本文对女性服饰形制的浅析,希望为现代女性服饰的多样性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友》画报 女性服饰 形制 文化
下载PDF
廖仲恺何香凝墓建筑设计解析——兼论民国时期国葬墓建筑布局与形制特征研究
19
作者 朱阁珲 郭华瑜 胡占芳 《城市建筑》 2024年第7期76-80,共5页
廖仲恺何香凝墓(以下简称“廖墓”)建设于1925—1937年,其间经历近代两部《国葬法》的兴替,陵墓两任建筑师均以西方留学背景应对当时社会普遍追求的中国古典复兴形式主义要求,集中展现了变革年代中社会与建筑环境特点。文章从廖墓建设... 廖仲恺何香凝墓(以下简称“廖墓”)建设于1925—1937年,其间经历近代两部《国葬法》的兴替,陵墓两任建筑师均以西方留学背景应对当时社会普遍追求的中国古典复兴形式主义要求,集中展现了变革年代中社会与建筑环境特点。文章从廖墓建设的历史研究和工程图档解读两方面出发,对影响廖墓设计的各方面进行考察,通过与同时代国葬墓比较,探索国葬机制对廖墓设计的影响,以及设计师面对山地基址和中国式风格要求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仲恺何香凝墓 近代国葬墓 建筑布局 形制特征
下载PDF
杭州保俶塔1933年兴修计划及现存形制初探
20
作者 刘洁 沈楠菲 张玉瑜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3期20-27,共8页
本文基于1929-1938年保俶塔兴修工程相关文献、雷达探测波谱两者的关联整合研究,初步探索保俶塔1933年兴修后封闭塔体的内部结构与形制。经由文献研究,梳理民国时期兴修保俶塔计划图说、筹款过程、施工情况,通过雷达探测波谱分析,验证... 本文基于1929-1938年保俶塔兴修工程相关文献、雷达探测波谱两者的关联整合研究,初步探索保俶塔1933年兴修后封闭塔体的内部结构与形制。经由文献研究,梳理民国时期兴修保俶塔计划图说、筹款过程、施工情况,通过雷达探测波谱分析,验证了此次兴修工程后塔身一至五层、六至七层及顶层可能的内部结构情况,为西湖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提供有益的学术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保俶塔 雷达探测 兴修保俶塔计划图说 古塔形制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